《〈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馬克思在1857年8月底至9月中旬為計畫中的經濟學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寫的“總的導言”。它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哲學的重要文獻之一。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正文

K.馬克思在1857年8月底至9月中旬為計畫中的經濟學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寫的“總的導言”。它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哲學的重要文獻之一。
寫作背景和發表經過 1857年,爆發了席捲歐洲各國和美國的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這次危機,促使馬克思加快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和寫作進程。馬克思利用過去積累的材料,在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間寫出了總標題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手稿,即《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導言》是這部未完成手稿的一部分。1859年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時,馬克思沒有利用這篇《導言》,另寫了一篇《序言》。他在《序言》中說:“我把已經起草好的一篇總的導言壓下了,因為仔細想來,我覺得預先說出正要證明的結論總是有妨害的,讀者如果真想跟著我走,就要下定決心,從個別上升到一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1頁)。《導言》在馬克思生前未發表,1903年3月,K.考茨基首次把它刊登在《新時代》雜誌上。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內容要點 馬克思在《導言》中集中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他指出:“擺在面前的對象,首先是物質生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8頁)。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從孤立的個人出發研究物質生產和借研究“生產一般”把資產階級生產說成是永恆的錯誤觀點。提出了要社會地、歷史地考察物質生產。他指出:“在社會中進行生產的個人,──因而,這些個人的一定社會性質的生產,當然是出發點”,“說到生產,總是指在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生產”(同前,第46卷上,第18、22頁)。馬克思實際上指出了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應是一定社會中的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相互關係,即生產關係
《導言》認為,社會生產是一個整體,它是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構成的。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僅僅限於描述它們之間的表面聯繫,以及形上學地割裂這四個環節內在聯繫的錯誤觀點,闡述了生產與分配、交換、消費的一般關係,提出了生產對其他環節居於首位的原理。他說:“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當然,生產就其單方面形式來說也決定於其他要素”(同前,第46卷上,第37頁)。他並認為在一切有機整體內部,不同要素之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辯證關係。
馬克思在《導言》中把唯物辯證法運用於政治經濟學,闡明了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方法。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一個渾沌的整體,因而在研究過程中必須在思維中把這個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要素。但是,當這種研究工作一旦完成,則行程必須倒轉過來。在闡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時,必須從最簡單的關係和規定,即從抽象出發,然後上升到具體。馬克思也考察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時所經歷的兩條道路。“第一條道路是經濟學在它產生時期在歷史上走過的道路。例如,十七世紀的經濟學家總是從生動的整體,從人口,民族、國家、若干國家等等開始;但是他們最後總是從分析中找出一些有決定意義的抽象的一般的關係,如分工、貨幣、價值等等”(同前,第46卷上,第38頁)。這條道路在表面上似乎是正確的,而在實際上則不能說明具有許多規定和關係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第二條道路是十八世紀經濟學家所走的道路。他們從勞動、分工、需要、交換價值等這些簡單的東西上升到國家、國際交換和世界市場,這樣,各種經濟學體系就出現了。馬克思指出:“後一種方法顯然是科學上正確的方法”(同前,第46卷上,第38頁)。但是,馬克思強調說:“在理論方法上,主體,即社會,也必須始終作為前提浮現在表象面前”(同前,第46卷上,第39頁)。因此,完整的政治經濟學方法應當是:從具體到抽象,然後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建立政治經濟學體系的正確方法。
《導言》的最後部分是一些提示要點和片斷論述,指出了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指導思想、方法論基礎的唯物史觀的一些重要思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