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

《張果星經》云:“又有輔翼,則為真龍”,認為有翼方是真龍。 如西周有大量身負羽翼龍紋器皿,乃至青龍在先秦紋飾中也有羽翼,一說青龍為祖龍。 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 而西方神話中的 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有別於龍 (西方)代表了貪婪與破壞就像妖怪和怪物、鬼魂、不死生物、惡魔、邪靈、精靈、哥布林、小仙子的差異。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龍的形象

龍

《荀子·賦》:“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

東漢王充《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

東漢班固《漢書》:“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的形象卻未提及。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而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形象演變

從數千年前無信史可考的文化時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戰國先秦,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一向層出不窮,有翼、無翼,有角、無角,更有良渚文化的獸身龍、查海遺址的蛇形龍,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學者認為,龍的起源、源頭眾多。

西漢(包括王莽時期)的龍形象身體細長,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鰭。頭部似鱷魚,整體較瘦長。分為有翼、無翼兩種。有的角似牛角,細長,前端略帶弧形。上下顎等長,上下唇分別向上下翻卷。分為有無兩種,翼為鳥翅形。獸腿,短粗。足部分為獸、鷹足兩種,三趾。

而到了東漢,龍體粗壯,似虎形,身尾分明,個別有鰭。 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現突起的棱,頂端前卷,也有類似鹿角的。 且都有翼。獸腿較長。 以虎的形象為主,其他動物形象輔之。

建安至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龍體較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頭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無兩種,有翼的龍形狀仍舊為鳥翅形。腿為獸類,長。

南北朝至隋時,龍體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頸和背上出現焰環。龍翼依舊分有無兩種,出現飄帶形翼,鳥翅形尚存。四肢上飄,有長的獸毛。

唐宋時期,體粗壯豐滿,回復到蛇體,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鱗,宋代時尾上則有一圈鰭。吸取了獅子形象的特點,圓而豐滿,腦後有鬣。 唐代時出現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 上唇很長,頂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 龍翼已經都為飄帶形。 宋時出現四爪的足,後肢和尾常交叉盤旋。

探討

神異動物說

這是以《辭源》和《辭海》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種觀點。前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後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相近的說法還有:“龍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動物神”,“是中國古人幻想出來的動物,”(朱天順)“龍是出現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長身、大口、大多數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測變化的世間所沒有的神性動物,”(劉志雄、楊靜榮)

“神異動物”是以“動物神異”為基礎的,前者來源於後者,那么,是哪些動物通過“神異”而變成“龍”了呢?這一點,《辭源》和《辭海》沒有講清楚,學者們的探討則多種多樣。且看:

爬行動物--

衛聚賢說“龍即鱷魚”;王明達說“龍形象的基調是鱷”;祁慶福認為龍“其實就是鱷魚的最早稱呼”;王大有認為“中國最原始的龍是灣鱷、揚子鱷”;唐蘭說龍“像蜥蜴戴角的形狀”;何新說龍“是古人眼中鱷魚和蜥蜴類動物的大共名”。

徐乃湘、崔岩峋認為“龍是以蛇為基礎的”;李埏說“龍是蛇變成的”,是古人“以蛇為藍本,依照蛇的形狀和特徵,再附加某些想像而塑造出來的”;劉敦願認為“最早的龍就是有腳蛇,以角表示其神異性”;何星亮提出“龍的基形為蛇,而蛇類中最接近龍的是蟒蛇”,因此可以說“龍的原形為蟒蛇”。

哺乳動物--

劉城淮說“在蛇類和蜥蜴類之外,龍還有一個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那便是馬類”;他進而指出“充任龍的模特兒之一的馬,最初不是一般的陸馬,而是河馬”,李埏認為“龍的首角是古人摹擬牛頭而塑造出來的”:”我們現在還常說'牛鬼蛇神',看來,龍就是二者的結合”。孫守道等提出“龍首源於豬首”。

物候參照動物--

陳綬祥認為,龍身是“扭動的蟲形”,龍角是先民“測定時間的工具--表”。 “在廣大的範圍中,人們選擇不同的物候參照動物,因此江漢流域的黿類、鱷類,黃河中上游的蟲類、蛙類、魚類,黃河中下游的鳥類、畜類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較為固定的物候曆法之參照動物……後來,這些關係演化成觀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龍。”

圖騰合併說

此說以聞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觀點為代表。聞氏認為,龍“是一種圖騰,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何星亮亦認為,“龍原是一種圖騰,但它又與其他圖騰有區別。它最初可能是一個部落的圖騰,後來演變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續時間最長的圖騰神。”

天象樹神說

何新曾認為“龍的真相和實體是雲”,“龍就是雲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龍形不過是抽象的旋卷狀的雲紋。而後來逐漸趨於具體化、生物化,並且展開而接近於現實生物界中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形象。”朱大順指出,“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把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趙天吏認為雷電龍“三位一體”,龍就是雷電的形象。

胡昌健說,“龍的原型來自春天的自然景觀--蟄雷閃電的勾曲之狀、蠢動的冬蟲、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現的雨後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龍的最直接的原型,因為虹有美麗、具體的可視形象。”

尹榮方的看法別致一些,他認為,“中國人傳說中的龍,原是樹神的化身。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是樹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龍是樹神,是植物之神。龍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類喬木。”“松、龍不僅在外部形象上驚人地相似,而且龍的其他屬性,與松也同樣驚人地相似。”

恐龍遺記說

葉玉森、徐知白及美國學者海斯等主張龍的觀念應是遠古先民對於巨大的爬行動物恐龍的記憶,或主張先民因對恐龍的恐懼而產生龍崇拜,王大有說,“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或許古人見到的龍,真的就是恐龍,後來它們漸漸見不到了,才把它的同類海鱷、灣鱷或揚子鱷與其視為一類,加以崇拜。”

外邦傳入說

章鴻釗認為中國的龍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龍,約在黃帝時期傳人中土,英國學者史密斯認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龍,而且所有的龍都出於同一個文化發源地--巴比倫,中國的龍同樣也是巴比倫古龍的後裔。

模糊集合說

對於龍的起源和本質,龐進提出了“模糊集合說”,即認為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霧、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中國龍起源於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是原始先民對身外異己力量模糊崇拜的產物,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貫穿著、體現著模糊思維的藝術創造。

評述

作為古生物的恐龍,滅絕於距今七千萬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於三百萬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間相差了六千多萬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龍的,也就更談不上對恐龍的記憶和恐懼,顯然,龍為恐龍遺記說,是站不往腳的。

章鴻釗是中國文化西來說的主張者,其觀點僅僅是一種理論假設。西方文化中的毒龍和中國文化中的神龍在與水的關係上有相似之處,但總體上差異很大,史密斯的說法緣於他的極端傳播論,即堅持認為世界文化發源於埃及和巴比倫,兩人的觀點都產生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中外學者對文化現象研究的深入,中國文化西來說和極端傳播論都失去了市場,龍為外邦傳人說也就為學術界所不取了。

對龍為圖騰合併說也有比較大的爭議,否定的觀點認為,“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併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劉志雄、楊靜榮)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類型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幾乎所有圖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體的生物或無生物,而龍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對象,是不得損害、毀傷或殺害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鬥龍、斬龍的載述。

中外差別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而歐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外觀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

西方惡龍 西方惡龍

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無異。隨著基督教勢力的壯大,龍和蛇的負面涵義被放大,其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被描繪為邪惡的“古蛇”、“魔鬼”、“撒旦”,從此西方龍就常與邪惡畫上等號。

但是西方龍與東方龍的區別並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區別。就如同毛主席和其他偉人所說的:“好與壞,善與惡,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是同時存在的,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21世紀全世界更多的人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東西,而且好壞的評判往往還與評判者自身的立場有關-這就是辯證的思想。雖然還沒有確切可靠的證據能證明龍是真實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但它在人類所留下的傳說中顯然也同樣符合辯證法。

有中國學者提出把“中國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ong”,但21世紀尚未得到廣泛認可。歐美人習慣稱中國龍為“Chinese dragon”。

產生背景

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生存,還不能獨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釋自身來源,對自然界充滿幻想、憧憬乃至畏懼,崇拜各種比人類更強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這就是圖騰和鬼神產生的社會基礎。

龍圖騰形成的時間,可以上溯到上古伏羲時代。史書記載,華夏始祖伏羲曾在黃河一帶目睹了一隻龍首馬身的異獸,有感而發,於是發明了八卦,並且從此以龍作為部落標記,號稱龍師。伏羲部落中的官員,均以龍命名。有昊英潛龍氏、大庭居龍氏、渾沌降龍氏、陰康土龍氏、栗陸水龍氏。整個伏羲部落就是一個龍氏的國度。

近代流行一種說法,認為源自黃帝的釜山合符。《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這次“合符”,不僅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確立了政治上的結盟,還從原來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動物形象-龍。

從此,中原大地上各個部族有了共同的龍圖騰,統一中華文明的歷史就此開啟,因而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

這個故事雖然完美解釋了非自然界原始存在的龍怎樣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祖先,但史前文化遺址中龍形象的發現,使它不攻自破。

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龍圖騰是由其他動物圖騰演變而來的。早期比較具有廣泛代表意義的是“蛇演變說”,當蛇演變為龍後,我們自然也變成了“龍的傳人”。

但在實際上,龍的傳人這一說法直到五四運動之後才流行起來。

龍的種類

青龍:為“四聖”、“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天之四靈”之一,又稱為蒼龍,代表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方青龍”。

應龍 應龍

應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背生雙翼的龍,據《述異記》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據說當年軒轅帝有名大將就是應龍,主要功績有斬殺蚩尤、夸父。

虺(huǐ):《述異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

虬(qiú):虬龍是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一說是無角的幼龍。《說文解字》: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賦》引《說文》虬,龍無角者。

螭(chī):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類龍生物。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

蛟(jiāo):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

火龍:《清史稿》載:“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中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樑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雲龍:雲霧纏繞的龍。

望龍:頭部呈側面的龍。

行龍:傳說鯉化蛟,蛟化龍,而當龍達到一定境界時,會化為行龍。

魚化龍 魚化龍

魚化龍: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龍門,講述的就是龍魚互變的關係。

蜃龍:蜃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蜃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是從口中吐出的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幻影。這些幻影大多數是亭台樓閣,是誰都沒見到過的豪華,從視窗里可以看到穿戴華麗的人們在活動。這就是常說的海市蜃樓。

除此之外,在一些典籍里還記載了龍的“衍生物”,如《五雜俎》: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

歷史起源

古生物學家曾長期認為,長角的龍是上古先民虛構的形象,只存於神話傳說之中。但 1996 年出土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新鋪鄉的“新中國龍”化石,龍首上有對稱的一對“龍角”,與神話中的龍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學家的關注。

新鋪“新中國龍” 新鋪“新中國龍”

該化石收藏於貴州省安順市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保存得非常完整,總長七點六米,龍角從頭部的最寬處左右兩邊長出,雙角對稱,長約二十七厘米,略顯弧形,這對“龍角”在龍頭上翹出,酷似傳說中龍的形象。貴州關嶺新鋪的“新中國龍”化石的“龍角”,為中國首次發現,為古代傳說中長角的神龍提供了實物佐證,為龍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學和歷史價值。

由此可見,或許“龍”形體上有真實或大體真實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話了。

龍作為一種圖騰和一般的圖騰不同,不是單一的動物而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這突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合思想。遠古神話最早的神不是人,而是動物-圖騰。原始人分不清人與動物的界限,認為某種動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護神,這就是圖騰。圖騰作為氏族、部落的祖先和標誌,一般是單一的某種動物,氏族部落發生兼併戰爭,勝利者在俘虜對方之後,往往同時消滅其圖騰,新產生的部族擁有的還是單一的圖騰。

中國古人最早體悟到人性,捨棄弱肉強食的觀念,在龍圖騰的形成過程中突出地表現了這種人性。這就是:為了團結、親近那些被吞併了的氏族、部落的人,在消滅了這個氏族、部落之後,並沒有完全消滅他們精神崇拜和文化寄託的圖騰,而是將失敗者的圖騰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圖騰身上。所以龍的形象就是一種和合團結的象徵,表現了中華民族遠古的祖先的一種極其寶貴的和合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源頭。

龍的形象包含著多種動物元素,不少人僅依據某一特徵論述其起源,所以產生了多種關於龍的原型的說法。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龍的原型為蛇說。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據其考證,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在消滅了牛圖騰、鹿圖騰的氏族之後,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後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花的尾巴,經過長期的發展,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聞一多之後,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

還有認為龍的原型是鱷魚的說法,最早提出龍的原型為鱷魚的是中國古史專家衛聚賢。他在 1934 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說“龍即鱷魚”,一些外國學者也認為龍是鱷魚。

此外,還有人認為龍的主幹的基本形態是蛇、蜥蜴和馬,有的則認為龍是從閃電或彩虹演化而來的等。

蘇州大學徐山考釋了甲骨文“龍”字,認為:龍,其甲骨文字形和“電、雷”兩字比較,龍字可視為“電、雷”的變形。龍字保留了閃電的彎曲狀,又將表示雷聲的符號“口”狀移至彎曲處的終端,表示龍的口部。龍字中的口開口朝下,表示雨從龍口中傾瀉而下。龍觀念的產生,是原始先民對產生雷電的原因的一種生物化解釋。在“龍”字的異體中,字形是在龍的形體上方加上“辛”。辛,甲骨文字形為斧劈樹木狀。從這個意義中又引申出刑具。在“龍”字中,“辛”位於龍形的上方,從辛的語義和造字的上下結構中可以看出,這個“龍”字反映了原始先民對龍(雷神)的恐懼而又企圖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狀態。《集韻》在“龍”字下收錄了“竜”這個異體字。該字的上方和“龍”字左上方一樣,即甲骨文“辛”的隸定形式。“竜”的形義正是對雷電的征服狀。此字形有力地證實了龍的原型是雷電。從龍字的發音上看,“lóng”正是記錄了雷的隆隆之聲。

中國龍 中國龍

歷史演變

在中國,龍經歷了四個較大的發展階段:圖騰崇拜階段、神靈崇拜階段、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相結合的階段、佛教娜迦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

在圖騰崇拜階段,中國遠古的某些部落把龍視為圖騰,作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標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有關傳說,龍(原形為蛇)原為伏羲氏族的圖騰,後來成為太暤(太昊)部落的圖騰。太暤部落是龍圖騰崇拜最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靈崇拜階段,農牧業逐漸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發展,從較為單一的圖騰崇拜過渡到多神崇拜。龍圖騰崇拜也發展為龍神崇拜。人們把龍神化,奉龍為水神、虹神。

龍被神化後,又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商周時期,龍紋正式作為天子紋章與權力象徵。這時候的商周天子懸掛九旒龍旗,並且穿著龍袞祭祀先王。秦漢時期,中國大統一,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龍崇拜進一步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帝王把自己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或龍神之子,或把自己說成是受龍神保護的人,藉助龍樹立權威,獲得人們普遍的信任和支持。這樣,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對中國龍文化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戰國時期便形成了五色龍崇拜,及龍神信仰。在 春秋時期,有五行神,分別與五行之神相匹配的是龍、虎、鳳、龜和麒麟,龍只是其中之一,與木神勾芒相搭配,而五龍觀念尚未形成。 到戰國時期,五龍觀念開始形成

最後是佛教娜迦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隋唐時代,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佛教中的龍王崇拜也傳入中國。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來只有龍神崇拜,沒有龍王崇拜,龍王崇拜是在佛教傳入後引進的。隨著佛教的傳播,龍王、龍宮、龍女等也得到迅速流傳。

然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五色龍及四海神,龍神信仰,在宋以前多稱龍神,直至宋徽宗封五龍為王,龍王信仰才開始流行,可以說,現在的四海龍王,五帝龍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龍神來的,由中國本土龍神演變的道教龍王,是後來神魔小說中四海龍王的直系宗主,四海龍王及五帝龍王都是中國本土血統的五龍神演變來的。

上古

“龍”[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龍”[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1971 年,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 7000 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 2 個並排的鼻孔。玉龍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位列十大鎮館之寶。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

1987 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清理出一條長 1.78 米的蚌殼擺塑龍,距今近六千年。

1994 年,在湖北黃梅縣白湖鄉焦墩遺址,清理到一條長 4.4 米的卵石擺塑龍,距今約六千年。

遼寧阜新查海前紅山文化龍形堆塑 遼寧阜新查海前紅山文化龍形堆塑

1995 年,考古學家在遼寧的阜新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發現了一條長 19.7 米的紅石堆塑龍。這條龍有頭、尾和四肢,已經比較完整。查海遺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證明中國龍文化至少已經有了 8000 年的歷史。這是迄今為止得到考古界公認的,最早關於龍的遺存。

1996 年,遼寧葫蘆島楊家窪遺址,發現了兩條土塑龍,距今約八千年。

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裡愈發至關重要,與天地宗祖鬼神溝通的琮、璧、戚等禮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在遼西、內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發達地區,人們也用玉琢出龍形,足見龍在當時非同一般的地位。

遼寧建平白玉龍。紅山文化。有說像豬,有說像熊。他們一方面從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據出現紅山文化重大遺蹟的牛河梁積石冢內,有以熊為祭的重要跡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當時先民作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事實上,圓眼大頭尖長嘴,利齒顯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體與當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安徽凌家灘白玉龍 安徽凌家灘白玉龍

安徽凌家灘白玉龍。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聯的扁環形,雞骨白色泛綠斑,此龍除背環一周明確的脊鬣,尤為形象的是龍首呈牛頭形,頭上兩支微翹的彎角,直觀就是當地水牛頭上的雙角。

浙江餘杭瑤山白玉龍。良渚文化。玉龍組成比較特別,由四個同向龍首圍成一個鐲形。龍首分布均勻地淺凸於鐲面上。嘴、眼、耳淺浮雕狀,龍角、牙齒等一些細部用陰線勾勒。發掘報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豬,角與耳非牛非鹿,似為各種動物的結合圖形。……平面加一個側面進行斜向觀察,其形態和傳統觀念龍形頗為近似,……環曲的鐲身,或可視作龍體的象徵”。此類龍形,在浙江反山、瑤山等遺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發現。扁長吻,縮頸俯伏,面額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條淺潛水下,僅浮露鼻眼,隨時準備獵取小動物的鱷魚的形象。一排整齊犀利的牙齒,更是這一水中獵手的生動寫照。
湖南澧縣孫家崗的玉龍。龍山文化。扁簿狀,鏤刻透雕而成。頭頂有高聳華麗的角狀裝飾,腹下有雕鏤逼真的龍腳(這恐怕是已知玉龍中最早發現龍腳的例子)。但蜷曲的主體,仍隱約能見“C”字形狀。長吻、圓眼等獨特的造型,同樣具有鱷魚的體態特徵。

浙江餘杭瑤山白玉龍 浙江餘杭瑤山白玉龍

湖北天門肖家屋脊玦形玉龍石家河文化。外形極似紅山文化“C”字形玉龍,只是頭形不似紅山豬、熊、馬首形,而略與鱷接近。
以上諸玉龍,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典型玉龍。從動物學角度分析,主要是馬、熊、牛、鱷幾種,特徵清晰,種類明確。
內蒙古地區廣袤的大草原,在那裡的動物主要就是牛羊與馬。而馬是其中最有靈性的動物,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巨大的承載力等,是最受牧民寵愛而賴以生存(耕作、運輸、坐騎、甚至果腹等)的牲畜。他們把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夥伴,虛幻成神通廣大的龍的形象-長鬣飛揚的三星他拉碧玉龍,合情合理。
遼寧建平白玉熊龍,形象為熊,熊的力量和其在當地動物中的霸王地位,也是令人敬畏的。將其虛幻神化成龍的形象,也是完全可能的。


至於安徽凌家灘玉龍為牛首形,據了解,水牛在這一帶,不久前還是農家的主要畜力,也是當地農民幾千年賴以生存的動物,即使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民政府,也曾多次發布公告,嚴禁宰割耕牛,足見牛在當地人民生活中占據過多么重要的地位。凌家灘先民把這一具有神奇般力量,對農業豐產作出極大貢獻的水牛,虛幻神化為龍的形象,順理成章。
浙江餘杭瑤山白玉龍、湖南澧縣孫家崗白玉龍、湖北天門肖家屋脊玦形龍,頭形都似鱷魚,而鱷魚也正是長江流域及江南水鄉地帶常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物。有人分析認為,鱷魚總是在冬眠之後在春天破穴決堤造成水災,人們也往往在這個時候看到了鱷魚出沒在波濤滾滾之中,便以為鱷魚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使人們逐漸由鱷產生了龍神的形象和崇拜。
繁多的龍型,特別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玉龍各有祖形的現象,說明龍的產生其實是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當地氏族先民所尊崇、敬畏的某種動物直接相關,與當時當地生存的動物種群有關。如鱷應該在江河沼澤的江浙湘鄂地區,而不應該出現在遼西的山區和茫茫無際的大草原上;馬的蹤跡至今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中沒有發現……這種與當時當地先民的尊重物緊密相連的特殊的造龍現象,直至以後仍會導致另類新龍的產生。如商代人首雙角龍紋青銅盉,漢代馬王堆帛畫上的人形龍,江蘇丹徒丁卯橋唐代鎏金銀盆上的魚龍等等。其中人形龍的出現,說明受到尊崇、仰慕的首領、英雄人物等,同樣可以成龍。這一現象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仍能產生其不可思議的影響。總而言之,這種奇妙的、唯“龍的傳人”獨具的“龍”化的意識行為,實質就是將這種動物或人予以“神”化的過程。

先秦

商代玉環形龍飾 商代玉環形龍飾

《竹書紀年》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古籍說帝舜和夏代有飼養龍的活動,以龍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後紀》卷十一:“當舜之時,人來效獻(獻也)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於鬷川,於是始有豢龍之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龍由圖騰時代原始的龍形象變成真正的龍紋,約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視宗教與巫術,也就十分重視宗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器-青銅器的鑄造。青銅器上的紋飾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即通過各種象徵性的紋飾,向人們展示應崇拜的神靈,求其保護,免受怪物的侵害。這種紋飾中,原龍紋成為主要的部分。

商周時期,龍紋已經正式成為天子紋章和權力象徵。除了將龍紋刻畫在青銅器上,商周的統治者還把龍紋畫在旗幟和衣服上,以作為身份的象徵。

《商頌·玄鳥》:“龍旂十乘,大糦是乘。”

《荀子·禮論》:“天子大路越席,所以養體也;龍旂九斿,所以養信也。”

《周禮·春官》:“享先王,則袞冕。”

秦漢

《晏子春秋》:“昔者秦繆公乘龍舟而理天下。”

《史記·封禪書》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

秦漢龍紋 秦漢龍紋

龍原本是中華先民崇拜對象,但隨著專製程度的不斷加深,君權之日益膨脹,帝王之家憑藉政治優勢,將龍據為己有。《呂氏春秋》中,便有將晉文公“喻之為龍”的記載。其後有秦始皇稱“祖龍”之說。秦漢以後,龍已定型為帝王化身,皇室專利。皇帝為“真龍天子”,出生曰“真龍天降”,駕崩稱“龍御上賓”;所居者龍庭,臥者龍床,座者龍椅,穿者龍袍。

西漢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記有民間祈求龍降雨以保豐收的祀龍降雨活動。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著名帛畫上,也有龍的形象。這表明在西漢時期,龍已經是社會生活中流傳相當廣泛的一種文化意識了。

唐代

《新唐書·五行志三》載:“貞元末(805 年),資江得龍丈余,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為煙所熏而死”。該事,《太平廣記》卷四二二引牛肅《紀聞》談的比較詳細。

《唐年補錄》載:唐鹹通末,舒州刺史孔威進龍骨一具,因有表錄其事狀云:“州之桐城縣善政鄉百姓胡舉,有青龍斗死於庭中。時四月,尚有繭箔在庭。忽雲雷暴起,聞雲中擊觸聲,血如釃雨,灑繭箔上,血不氵於箔,漸旋結聚,可拾置掌上。須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龍拖尾及地,繞一泔桶,即騰身入雲。及雨,悉是泔也。龍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瘡。凡長十餘丈。鱗鬣皆魚。唯有須長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雙角各長二丈。時遣大雲倉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舉,乃剸之為數十段,載之赴官。”

宋代

《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冊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介紹過他出使契丹時所聞該事,元好問《續夷堅志》對該事談的較詳細,是條五尺小龍。

明清

明朝洪武時期,龍紋的造型基本上保持著元代龍紋的形狀。其特徵概括為頭小、頸細、身體細長、少毛髮、三四爪。永樂、宣德時期,改變了前朝那種身細、頭小的幼稚龍形態,龍形變得形體高大粗壯,威武兇猛。那時,龍首較元代的大,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嘴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嘴的上唇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

“龍”[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龍”[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龍型失去了前朝張牙舞爪、叱吒風雲的雄姿,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常見的一種閉嘴龍,多在花間、蓮池、海水彩雲中出現。除了閉嘴龍,也有少量張口龍、螭龍。而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龍紋則以行龍為多。有雙龍相對的,有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龍鳳對舞的。有行於花間、舞於彩雲的龍形,也有游于海濤之中的蛟龍。此時的龍紋,亦分張口和閉嘴龍。在工藝上,龍紋大不如前。常見畫工簡單草率,有的把龍鱗畫成簡單的格線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失去駕雲行海叱吒風雲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間,龍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龍的眼睛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這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了元、明時期三角形的那種鋒利感。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壯,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對比發現,之前的龍體盤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顯腰體硬直之感。

概括起來,明代龍紋及造型粗壯,威武生猛,龍首魁梧,有怒髮衝冠之氣勢。龍趾呈三角形,略微內彎,鋒利剛勁。明中期時龍首扁長,上唇呈如意狀,龍爪緊靠呈風車狀。明晚期時,仍以游龍居多,龍的頭部略圓,鬃毛成蓬,有上沖之勢。這時的龍型上顎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人稱“豬嘴龍”。而清代龍紋顯得華貴精巧,富麗堂皇。

九龍壁龍紋 九龍壁龍紋


文化影響

國內

在中華,龍文化、龍的傳說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互主體觀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中國龍文化內涵豐富,從性質和內涵來看,龍文化可分為三大類型:宗教龍、政治龍和藝術龍。宗教龍即把龍當作聖物或神靈來崇拜,把龍視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護神等。政治龍是統治階級利用人們普遍崇拜龍的心理,把帝王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用以維護統治。藝術龍就是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對龍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繪畫、舞蹈、神話傳說、競技活動等方式表現龍。

龍

中國龍文化具有鮮明特色。

1.悠久性。中國龍崇拜歷史在世界上最為久遠。據考古發掘資料,最早的龍形象是在 1994 年發掘的遼寧阜新查海遺址中發現的,這一遺址中有一條距今七八千年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在新石器遺址中,還發現了眾多的龍形象。至於玉龍和龍紋就更多。

2.延續性。龍文化在中國曆久不衰,歷朝歷代延續不斷,可以說是延續時間最長、生命力最強的文化現象之一。

3.多樣性。中國龍文化豐富多樣。龍的形象變化多樣,中國各朝代的龍形象均有所不同。各地與龍有關的民俗活動也各不相同,龍的神話傳說豐富多彩,祭龍儀式紛繁複雜。

4.普遍性。中國大多數民族都崇拜龍,有龍抬頭節習俗,帶有“龍”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國各地。

5.整合性。自秦漢之後,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這使各地區、各民族本來不同的龍文化得到整合。中國龍文化經過整合,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傳播力。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形成的。先秦時代的乘龍週遊四海、乘龍升天,以及以龍溝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盤繼承。龍在道教中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這裡所指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作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道教里有許真君御龍及建立鎖龍井的著名神話故事,中國各地的鎖龍井故事的作者就是巫師即中國道士所為。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 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 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道教龍王(如四海龍王,五方龍王)是在中國古代龍神信仰及四海神信仰的原型基礎上,在套用佛教龍王名稱所創的純國產。

龍生九子:據明人李東陽《懷麓堂集》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性喜音樂,舊時多刻於胡琴頭上。睚眥(yá zì):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嘲風(cháo fēng):喜好冒險,常用其形狀在殿角上作為裝飾,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蒲牢(pú láo):喜歡吼叫,人們常把它安在鐘上。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歡蹲坐。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贔屓(bì xì):似龜,好負重。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背負石碑的樣子。狴犴(bì àn):平生好訟,其形似虎,往往刻於獄門之上。負屓(fù xì):平生好文,常盤繞在石碑碑文頭頂。螭吻(chī wě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作建築物上的吻獸。不過民間傳說中之龍子遠不止上述九位,九乃虛指,以示數量之多;又是陽極之貴數,以示地位尊崇。折射出我中華先人對子孫眾多的期盼、對變異性的破解以及對後天習得的肯定的文化理念。

龍脈:風水學把起伏的山脈稱為龍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最著名的龍脈為崑崙山和秦嶺。

龍的傳人:所謂龍的傳人,主要意思是說龍之血緣的傳承人,說遠古的先祖是人和龍交合的產物,次要意思是說龍之澤物無畏精神的傳承人。除了漢族,中國百越系的壯侗泰佬撣芒等族傳說因為神農娶洞庭君之龍女為妻而生,苗族始祖之一的蚩尤傳說頭有雙角也是龍,藏族蒙古人和滿族等東北一些少數民族也崇拜龍。

生肖: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龍一說。龍與鳳凰、麒麟、玄武一起並稱“四靈”。

元宵節舞龍 元宵節舞龍

元宵節舞龍: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據易經中的說法,這一天之前,雖然已屬春天,但還蟄伏著,稱之為“潛龍在淵”。這一天之後,陽氣上升,春意隱約可見,故曰“見龍在田”。顧名思義,龍出現了,一切都開始嶄露頭角。起初為“龍頭節”,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農業豐收。更為普遍的說法是二月二龍抬頭,所以每個人都要去理髮,以沾染“龍”氣,迎取吉利。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端午賽龍舟 端午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龍舟賽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傳說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含恨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遺體。民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龍鳳呈祥:典出《孔叢子·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在中國傳統理念里,龍和鳳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一起使用多表示喜慶之事。傳說中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和駙馬蕭史在華山隱居修煉,得道乘龍鳳而去,後來人們為紀念弄玉和蕭史的動人故事,就用“龍鳳呈祥”來形容夫妻間比翼雙飛、恩愛相隨、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貞愛情。

域外

隨著中國人移民海外,中國的龍文化也隨之流傳到世界各地。

一兩千年以來,日本農民和漁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高松冢古墳中有一幅七世紀的壁畫《青龍圖》,其形態與中國龍相差無幾。日本的古建築中,中國漢唐明清時期龍的形態較多見,先秦時期的龍則少見。可見中國龍的藝術是從漢代開始大量傳入日本的。

中國龍文化傳入東南亞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顯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越南、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龍鳳藝術,明顯具有中國長江文化系的特徵。龍的頭大,有些像獅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這種龍的形象在這一地區的建築、服飾、雕刻,以及龍舟、龍舞和龍燈等民俗活動中,隨處可見。長江以南有星羅棋布的江河湖泊。龍舟文化甚為發達。指揮龍舟競渡的銅鼓飾有龍鳳等吉祥動物圖案。東南亞的銅鼓藝術源於中國。滇系和粵系銅鼓藝術的差別也見之於東南亞,成為長江龍鳳文化的地方演變體。從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東南亞龍文化是長江文化系,特別是苗蠻文化向南的伸延。

日本在唐代時與中國頻繁往來,大量學習中國文化,促進了其社會進步。如日本的傳統建築和傳統服飾其實完全就是中國唐代時的樣子。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龍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從中國引進三爪的龍。在中國出現四爪龍後,已經開始閉關鎖國,與日本斷了往來。而韓國古時候叫做高麗,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國的附屬國,當中國統治者開始用五爪龍圖案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讓屬國和自己平起平坐,於是韓國的龍就只能是四爪了。

龍文化的誤解

有部分中國人容易把東方神話里的龍和西方神話的“龍”、南亞神話中的“龍”、美洲神話的“龍”搞混淆,事實上不是指同一種神話動物。西方的“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但是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外觀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無異。Dragon的主要特徵是有雙翼、能噴火,基本含義是邪惡、兇悍。龍卻“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代表神靈與帝王。

南亞神話中的“龍”事實上是指印度神話中的蛇神娜迦(梵語:नाग,IAST:Nāga),這種生物的外表類似巨大的蛇,有一個頭或多個頭;其形像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但是這個詞的用法並不十分嚴格,它有時也被用來指代大象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鏡王蛇和印度眼鏡蛇。另外,雌性的娜迦被叫做“那吉”。在佛教向來吸納印度教神話,那加被引進中國時,與中國傳說中的龍混同,後來漢傳佛教視為天龍八部之一,直稱那伽為龍、神龍。

美洲神話的“龍”是指美洲神話里的羽蛇神,羽蛇神在瑪雅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從許多方面觀察到,古典時期,瑪雅“真人”所持的權杖,一端為精緻小形、中間為小人的一條腿化作蛇身、另一端為一蛇頭。到了後古典時期,出現了多種變形,但基本形態完全變了,成為上部羽扇形、中間蛇身下部蛇頭的羽蛇神形象。

龍生九子

囚牛 囚牛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我們主要以年份偏老並已經被後人整理成書的《中國吉祥圖說》來了解具體是哪九子。

睚眥 睚眥

1.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老二睚眥(yázì),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3.老三嘲風,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

4.四子蒲牢(pú láo),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螭吻 螭吻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6.六子霸下,又名贔屓(bì 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八子負屓(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鴟(chī)尾或鴟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其他:

饕餮:四凶之一,原為縉雲氏之子。

貔貅:帶有祥瑞之氣的一種神獸。

價值意義

文化本源

龍為文化本源。《易》乃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而《易》之源,則可追溯至龍書。《易》中,主卦為乾、坤二卦。乾卦之中,《易·乾·爻辭》則按六爻之順序揭示了事物包括人生成長的普遍規律,以龍成長於水中為喻,提煉、總結出成長為遨遊天地之成功者的六個人生階段。如初九:潛龍,勿用。指人生初期,象徵人生的學習階段。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指龍之羽翼初豐,象徵人生的實習階段。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指閱歷經驗均已具備,象徵人生的創業階段。九四:或躍在淵,無咎。指人生已達到德才兼備,象徵人生的成功階段。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指龍騰出江河,飛離陸地,象徵人生追求與成就已到極致。上九:亢龍有悔,揭示出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鐵律。《易·坤·爻辭》,則是對處於從屬地位者成長階段之歸納、提煉與詮釋。其最後階段之上六,則有“戰龍於野,其血玄黃”之句,意為陰盛之極,從屬者轉變為主導者,難度很大,代價亦大,要有充分的心理與應變準備。

民間層面,龍的影響更大,以龍為姓分布甚廣;龍王廟遍布神州,地名中多有以龍為名;動物中有地龍、變色龍等;植物中之龍眼、龍膽等。鄉間廟會舞龍燈,江南水鄉賽龍舟,皆源遠流長。

龍是正義化身,炎黃子孫賦予龍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傳說小白龍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為懷念小白龍的恩德,民間將二月二定為春龍節,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傳統的春節,也於此日正式結束。龍可代表英雄。龍之形象幾乎活躍於各個層面和領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

人文精神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精神的載體,多姿多彩的龍文化中,從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國人的人文精神。

創新精神。龍文化歷久不衰,與古代中國人的創新精神分不開。龍文化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每一個發展階段主要是通過內部創新完成的。觀察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的龍藝術形態,從無角到有角,從無翼到有翼,從無足到有足,可看出龍形象是經過不斷創新而形成的。

綜合精神。龍的形象是古代中國人綜合了走獸、飛禽、水中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優長而形成的。龍文化的綜合性還表現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龍不斷吸收外來的優秀藝術元素,從而使其形象更為完美。比如,唐宋時期龍吸收了印度佛教中獅子的形象,頭圓而豐滿,腦後披鬣,鼻子也近似獅鼻,增加了龍的權威感。

包容精神。古代龍文化豐富多彩,與古代中國人的包容精神分不開。中國龍文化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曾受到來自印度的龍王信仰的衝擊,但中國人並沒有將其拒之門外,而是包容與改造,形成了中國化的龍王,豐富了中國龍文化的內涵。

進取精神。從古代中國人描述的龍形象來看,龍具有很強的進取精神。龍的活動空間十分廣闊,能上九天,能潛深淵。各種藝術中的龍形象,大多是飛龍、騰龍或奔龍,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威武不屈。神話傳說中的龍,大多是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無所畏懼的。這些都是古代龍開拓進取精神的表現。

獨立精神。中國龍的藝術形象是獨一無二的,與龍有關的種種文化現象也自成一體、獨具一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文化雖與儒教、道教和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始終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不附屬於任何一種宗教。

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這其中既有糟粕,也有精華。歷史上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龍崇拜,如祭龍求雨、祭龍求子、祭龍求平安和“真龍天子”等觀念,應予以拋棄。但藝術性和民間性的龍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如舞龍燈、賽龍舟等與龍有關的民俗活動,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在當代,還應當發揮龍文化的凝聚作用。龍文化形成發展的過程,與中華民族的形成融合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在歷史上,無論朝代怎樣更迭,龍文化的傳承始終如一。海內外華人均以“龍”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因此,在宣傳和弘揚龍文化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其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