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能
俄羅斯的軍事評論家認為:“在這款坦克上,同時運用了多種技術方案,這些技術在多年之後才在坦克上得到實際套用”。其中有:作為主要武器使用的大口徑火炮(120毫米)![](/img/0/c48/nBnauM3X0EDNwQDM3kzMzUzM5MTM5UDO4IjN2MTNwAzMxAzL5M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可調車底距地高的油氣懸掛,在將近1個世紀之後,油氣懸掛成為提高懸掛特性和坦克機動性的一個發展方向。
配備狀況
“門捷列夫”坦克的武器布置比較合理。它將主要武器布置任車體內,而不是炮塔上,這在當時可能更合理些。而輔助武器——7.62毫米重機槍則布置在鏇轉機槍塔上,![](/img/9/d08/nBnauM3X4cDO4cTM3kzMzUzM5MTM5UDO4IjN2MTNwAzMxAzL5M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無疑,門捷列夫是受到了“陸地戰艦”思想的影響,設計出的坦克又大、又重、又笨,是它的致命弱點。所幸“門捷列夫”坦克僅停留在設計階段,如果真要製造出來,這個170噸的“鋼鐵巨無霸”也肯定只有進入“戰車博物館”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