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日本法西斯突然襲擊。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開始加快研製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當時,航空兵對海作戰主要是炸彈和魚雷等武器。1942年初,美國海軍開始秘密研製極為先進的反艦飛彈。其中,一種飛彈從空中戰機發射後,可以利用彈頭的主動雷達尋的器信號回波,自動殺向海面目標,類似利用超音波尋食的蝙蝠。於是,美軍把該型飛彈取名“蝙蝠”。該型飛彈起初型號叫作Mk-57炸彈,後來改叫Mk-9“特種武器彈藥裝置”。
“蝙蝠”由鋼和膠合板製成,全長大約3.6米,翼展為3米,總重為850公斤,最大速度只有480公里/小時,最高可飛8000米,作戰範圍達32公里,是一種彈頭為450公斤的常規炸藥。二戰期間,德軍和美軍均大力開發制導武器,制導方式包括有線制導和無線電制導等。然而,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射後不管”的全自動制導飛彈,美軍動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秘密開發。由於技術極為複雜,該型飛彈直到1944年末才試射成功。這時,盟軍已經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其中,在太平洋戰區,盟軍開始向日本方向推進,但日本法西斯拚命抵抗。美軍決定用秘密武器“蝙蝠”打擊仍在垂死掙扎的日本法西斯。
首次發射自動尋的飛彈
1945年1月,“蝙蝠”被秘密運抵太平洋戰區,準備對日本法西斯戰艦作戰。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決定,由新投入使用的PB4Y-2遠程轟炸機攜帶“蝙蝠”飛彈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空中巡邏作戰。PB4Y-2有4台發動機,總重大約34噸,配備了12挺機槍,機組人員為12名左右,於1943年9月進行試飛,1945年1月投入作戰,首先部署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群島,不僅可以投擲深水炸彈進行反潛作戰,還進行了特殊改裝,可發射“蝙蝠”飛彈攻擊日軍水面戰艦。
1945年4月23日,那天,美軍西太平洋第一個秘密配備“蝙蝠”反艦飛彈的第109海上巡邏轟炸機中隊,派出兩架PB4Y-2B遠程轟炸機前往印尼巴厘巴板附近空域進行海上巡邏,偵察日軍海上活動。兩架轟炸機在對海搜尋中,發現了行駛的日軍戰艦。當時,每架轟炸機配備了兩枚“蝙蝠”飛彈。轟炸機編隊瞄準目標後,向日軍戰艦發射了兩枚“蝙蝠”飛彈。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進行自動尋的飛彈的作戰。
作戰效果一般
“蝙蝠”畢竟是世界上最早的實戰性制導飛彈,使用主動雷達尋的器進行“射後不管”的作戰理念雖然很先進,但美軍的制導技術還處在早期發展階段,很容易遭到附近戰艦和戰機的信號干擾,難以準確地把飛彈引導到戰艦上爆炸。此外,由於當時推進技術的限制,飛彈難以運載大量炸藥,無法對日軍戰艦形成致命打擊。在整個作戰中,一些“蝙蝠”飛彈雖然成功地炸中了日軍戰艦,但多數是造成重大破壞,並沒有炸沉日軍戰艦。太平洋戰爭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結束時,美軍已經生產了大約3000枚“蝙蝠”飛彈。然而,由於日本海軍多數戰艦在二戰中後期作戰中被盟軍炸沉或擊沉,因此,PB4Y-2遠程轟炸機能夠發現的日軍戰艦越來越少。多數“蝙蝠”飛彈還沒有來得及投入使用,太平洋戰爭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