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烈火”行動

“草原烈火”行動

1986年,美國精心策劃了一場旨在“生理消滅”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聯合空襲行動,五角大樓把此次“斬首”行動總體命名為“草原烈火”,它是現代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次“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蘇聯把這一行動定性為“美國對和平的利比亞城市厚顏無恥的、不宣而戰的空中侵略”,而美國則認為行動是有根據的,是為了處罰利比亞在中東及歐洲地區發動的一系列針對美國人的恐怖主義行動。

“草原烈火”開始

1986年3月22日,美國海軍第6艦隊航母攻擊群開始在地中海地區舉行例行演習,調集了34艘艦船,其中包括3艘航母,共240多架飛機。
演習期間,美軍艦載航空兵飛行強度大幅提升,僅3月22日至3月27日期間,“美國”號航母上的艦載航空兵飛機編隊共完成了480架次飛行任務,“珊瑚海”號航母艦載航空兵336架次,“薩拉托加”號航母艦載機626架次。
3

3月23日,美軍航母攻擊群駛入錫德拉灣(蘇爾特灣)北部,距離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線”(北緯32°30')以北200公里處的海域。
為有效防護航母攻擊群,美軍在距離其戰鬥核心部位120公里處建立了一層反艦防護網,由3-5艘裝備了“宙斯盾”艦空飛彈系統的驅逐艦、護衛艦組成,艦艇在艦載航空兵的掩護下機動,情報偵察保障工作由在巡邏區域上空活動的4架E-2C“鷹眼”預警機完成。
1986年3月24日,美軍越過了的黎波里官方於1983年正式宣布的利比亞領海界線:北緯32°30'線。24日下午2時52分,部署在蘇爾特市的利比亞防空軍С-200ВЭ(“薩姆-5”)防空飛彈營對美軍艦載殲擊機進行攻擊,2枚蘇制“薩姆-5”飛彈因受到美軍電子乾擾機的干擾,沒有擊中目標。
利比亞空軍隨後出動2架米格-25殲擊機升空,結果被美機攔截,無功而返。傍晚時分,利比亞С-200ВЭ防空飛彈營又先後發射了3枚“薩姆-5”飛彈和1枚“薩姆-2”飛彈,仍然未能擊中目標。
美國海軍航空兵立即對該陣地進行了打擊,2架A-7攻擊機在電子干擾的掩護下,發射“哈姆”反輻射飛彈,摧毀了蘇爾特防空飛彈發射陣地。美軍艦載機還同時攻擊了利比亞海軍艦艇,23日晚21點14分,2架從“美國”號航母上起飛的A-6攻擊機攻擊1艘正向美國海軍航母攻擊群逼近的利比亞飛彈艇,2枚“魚叉”飛彈直接命中,該艇連同27名利比亞海軍官兵迅速沉入海底。
23日夜23點15分,2架A-6攻擊機從“珊瑚海”號航母起飛,擊沉了1艘從班加西港口駛出的利比亞飛彈巡邏艇。25日凌晨1點54分,2架從“薩拉托加”號航母上起飛的A-7攻擊機摧毀了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剛剛更換的新型制導雷達站,隨後又有一枚“魚叉”飛彈擊沉了1艘利比亞飛彈巡邏艇。
1986年3月24日至25日“草原烈火”行動初期階段,美軍擊沉擊傷了利比亞5艘飛彈巡邏艇,摧毀了2座防空飛彈發射陣地,殺傷150餘人,美軍無一傷亡。
不過,這只是美軍“草原烈火”總體行動中的一部分,是大規模空襲的前奏,更猛烈的打擊將來自於隨後發動的“黃金峽谷”空襲戰役。

美國情報偵察

為了增加行動的隱秘性、提高打擊效果、減少已方損失,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詳細的情報偵察和周密的行動部署必不可少。美軍首先急劇增強了太空、空中和海上的無線電、無線電技術、雷達、光電偵察的強度。
五角大樓同時還加強了部署在前沿空軍基地的空軍偵察機和加油機隊伍。部署在希臘雅典空軍基地第922空軍飛行聯隊的RC-135戰略偵察機和部署在英國米爾德霍爾空軍基地的第11偵察中隊的SR-71戰略偵察機,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一直在利比亞沿岸上空進行不間斷的偵察監視。
在“草原烈火”行動初期階段,美軍企圖首先摸清利比亞指揮機構、防空軍部隊和兵力行動變化情況,探查在美軍預期突破方向上的利比亞防空系統無線電電子設備全天不同時間的工作規律,明確利比亞空軍基地導航設備工作規律。
4

此外,考慮到航空兵在夜間戰鬥條件下的行動特點,提前標註將要打擊的目標,制訂突擊航空兵飛行路線,確定明顯地形地標。
RC-135在利比亞沿岸飛行偵察,並在距離海岸線100多公里的上空在單獨航段巡邏飛行。1986年4月12日,一架RC-135偵察機從10點10分到23點40分在的黎波里正切方向距離海岸線100-120公里上空進行空中偵察,從4月13日10點40分到14日1點50分,在班加西正切方向距離海岸線150-200公里上空巡邏飛行,飛行高度8000米,速度700公里/小時。
需要特彆強調的是,美軍在“草原烈火”初期行動中,對利比亞目標首次進行飛彈炸彈襲擊之後,立即進行“黃金峽谷”空襲戰役前的偵察準備工作。通過對經過無線電、無線電中繼和對流層通信波道進行的直接通話及情報傳遞的監聽和攔截,美軍得到了對航空兵行動結果最有價值的情報。
為保障長期空中雷達控制,對利比亞空軍可能針對美軍第6艦隊集群發起的反擊進行預警,北約的E-3A預警機也開始在地中海中部上空進行戰鬥巡邏飛行。
在行動準備階段,美國海軍航空兵研究並明確了利比亞防空兵器的戰術技術性能,利比亞防空部隊雷達偵察系統的構成和特點,防區內防空飛彈火力和指揮系統構成和特點,充分考慮了敵方的強項和軟肋。
美軍決定使用第6艦隊艦載殲擊機和F-111殲擊轟炸機發動“黃金峽谷”空襲行動,在1986年4月12日至14日行動前的準備階段,部署在英國境內空軍基地的F-111殲擊轟炸機完成了約20架次從基地到亞速爾群島的飛行演練任務,主要練習航行時的空中加油和進入既定作戰地區後對預定目標實施炸彈襲擊的科目。

空襲進入高潮

美軍此次行動的主要意圖是,使用數量不多的突擊飛機,在夜間利比亞方面比較麻痹的時候發起行動,超低空飛行,通過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雷達場和火力系統盲區,突然而秘密地接近早已選定的攻擊目標,使用破片式航空炸彈和集束炸彈(當時剛研製出的高精武器),對地面目標實施集中精確打擊。行動時,美軍特別組織第6艦隊特種飛機編隊和其他兵力,全力協助突擊編隊成功、安全突破利比亞防空系統。
1986年4月14日21點至21點30分,美軍24架F-111殲擊轟炸機、5架EF-111電子干擾機、18架KC-135型、10架KC-10型空中加油機,從英國本土起飛。由於法國西班牙政府拒絕開放空中走廊,美英戰機無法直接通過,只好經比斯開灣,沿葡萄牙沿岸、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中部飛抵的黎波里地區,行動後原路返回。當時,很少有軍事專家會預測到F-111殲擊轟炸機能在空中多次加油,順利完成如此遠距離的飛行“馬拉松”,僅此一點就似乎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實上,美軍F-111殲擊轟炸機飛行員在1986年4月“黃金峽谷”行動中,創造了飛行耐力方面的世界紀錄,要知道,僅在F-111戰術轟炸機狹窄的座艙中停留14個小時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
3

F-111殲擊轟炸機編隊在飛抵利比亞沿岸200-300公里時,開始降低飛行高度,直至100米以下,之後分散行動。6架F-111以50-60米的超低空飛行,順利地從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雷達場和火力系統的缺口中滑進,從南部方向對貝西納軍用機場和的黎波里市阿普皮耶兵營、軍用機場、西迪比拉爾港進行打擊。其餘殲擊轟炸機採用“小隊飛行縱隊”戰鬥隊形,平均6架飛機,以1.5分鐘的間隔,從北部方向飛抵利比亞首都上空,發射1000磅重的ФАБ-1000破片式航空炸彈和專門用於摧毀地下防護目標的特種炸彈,轟炸卡扎菲可能的藏身之處。有一個小隊6架F-111轟炸機未能完成突破任務。
4月15日0點30分至1點,兩個A-6、F/A-18殲擊強擊機編隊,分別從“美國”號和“珊瑚海”號航母上起飛,每隊4-6架飛機,從低空攻擊班加西地區的目標。
為保障F-111轟炸機、A-6強擊機、F/A-18殲擊機在6-8分鐘內突破利比亞防空系統,在戰機飛臨預定目標之前,美軍實施了主動干擾。在1-2分鐘之內,美軍火力壓制飛機編隊發射“哈姆”反輻射飛彈,攻擊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和無線電技術部隊的無線電電子設備。同時,美軍無人機在中空飛行,以吸引利比亞防空部隊戰鬥班組的注意力,誘使利比亞飛彈發射陣地雷達開機。E-2C“鷹眼”預警機則進行空中雷達控制,從希臘起飛的RC-135戰略偵察機則負責4月14日22點40分至15日7點30分的空中偵察任務。
事實上,美軍航空兵對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空中打擊是同時進行的,攻擊方向也完全相同,分別從陸上和海上兩個方向。16架F-111殲擊轟炸機對既定目標實施轟炸之後,於4月15日10點30分至11點先後返回英國基地,1架F-111戰機於4月15日9點在西班牙羅塔空軍基地降落。參與第一波次打擊任務的美海軍艦載航空兵飛機,於4月15日3點至4點,先後全部在各自航母上降落。
3個小時後,美軍第6艦隊航空兵企圖進行第二次,之後是第三次空襲,但未能奏效,全部被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集群比較有組織的、堅決的行動所破壞。儘管如此,美軍現代化的F-111殲擊轟炸機還是再次對的黎波里目標進行了攻擊,但戰鬥效率相對較低,大部分轟炸都偏離了目標,一半以上的炸彈沒有爆炸。

利比亞倉促戰鬥

利比亞防空軍防空飛彈部隊當時的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陸軍防空部隊行動上也歸其指揮,裝備有蘇聯製造的C-75МЗ、C-125M1A、C-200ВЭ、“平方”“黃蜂-AK”防空飛彈系統和法國製造的“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還有大量的“箭-2”、ЗСУ-23-4“石勒喀”、ЗУ-23-2型攜帶型防空飛彈系統,數百部飛彈發射架,3000多枚飛彈。
空軍有500多架米格和“幻影”殲擊機,其中有50架當時世界領先的米格-25殲擊機。但是,利比亞軍隊主要目標防護方面,存在致命缺陷,防護首都的黎波里地區的防空飛彈旅火力體系中,南部方向100米以下高度有缺口,被美軍充分利用。
5

班加西地區的防空飛彈部隊集群把主要兵力集中到了西北方向。各防空飛彈營,根據防空飛彈旅指揮所經АСУРК-1МЭ型自動化控制系統傳送的目標指示數據,開始自行搜尋、發現和跟蹤從海上方向逼近的美軍飛機。
但是,大部分防空飛彈營不僅沒有及時發現美軍攻擊飛機編隊和火力壓制飛機編隊的接近,反而因長時間開機,成為美軍反輻射飛彈的攻擊目標,遭到了“哈姆”反輻射飛彈的致命打擊,在2-3分鐘內,部署在班加西郊區的利比亞防空飛彈旅就失去了6個防空飛彈營中的4個。
需要指出的是,在的黎波里地區,美軍只有火力壓制飛機才發射“哈姆”反輻射飛彈,攻擊利比亞防空飛彈陣地,而在班加西地區,美軍火力壓制飛機編隊和突擊飛機編隊全部發射反輻射飛彈,對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進行了致命打擊。
在反擊美軍於1986年4月15日進行的第一次密集空襲時,由於缺乏目標指示數據,同時擔心美軍“哈姆”反輻射飛彈的攻擊,的黎波里防空飛彈部隊集群的C-75和C-125防空飛彈營雷達沒有開機,只有高炮和自行火炮開火反擊,結果擊落了美軍一架F-111殲擊轟炸機,擊傷了另外一架F-111。
事實上,利比亞防空飛彈營戰鬥班組只要能在搜尋目標、為防空飛彈戰鬥發射和雷達技術防護設備提供初始數據的過程中,嚴格遵守飛彈制導站發射機輻射規定,是完全可以成功對抗美軍反輻射飛彈的,這可以由約50%的“哈姆”反輻射飛彈以較大的偏差飛過雷達站,未對其造成任何損壞的事實來證明。
C-75防空飛彈系統針對SR-71戰略偵察機的兩次飛彈攻擊,都未奏效,戰鬥效果不好,與其他較為失敗的戰鬥發射一樣,主要原因是利比亞防空飛彈營戰鬥班組訓練水平較低、沒有及時向目標發射飛彈。
另外,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並沒有根除阿拉伯國家防空軍防空飛彈部隊的傳統弊端,特別是未對防空飛彈部隊集群戰場生存能力保障問題給予應有的重視,一半的防空飛彈營占據戰場陣地後,沒有配備必要的工程防護設備,備用陣地系統缺乏,也未對裝備進行偽裝迷彩處理。
自部署之後,防空飛彈營陣地事實上就沒有更換過位置,使美軍得以在行動準備階段就完全查明了其防空體系部署情況。

利比亞無線電技術

在1986年4月之前,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共裝備了П-14Ф、“防禦-14”、П-35、П-37、П-18、П-12、П-40、П-19、П-15、ПРВ-11、ПРВ-13、ПРВ-16等各型雷達及“天空-1П”自動化控制系統。無線電技術部隊由無線電技術連、營組成,組織上隸屬於防空軍。
利比亞軍隊利用其現役雷達設備構建了一個密集的雷達監視網路,沿地中海沿岸,在的黎波里市和圖卜魯格市之間展開,雷達場作用下界高300-500米,對來自海上方向的目標作用下界為50-100米。在利比亞其餘領土上部署的雷達場僅具有基地性質。
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主要建立在蘇制技術裝備基礎之上,主要用於監視來自地中海方向的低空目標,同時還部署了由西方國家生產的雷達組成的單獨低空監視網路,與西德無線電訊公司生產的自動化情報蒐集與顯示系統聯接在一起,得到的數據僅供給利比亞防空軍中央指揮所,用以判斷敵方空中攻擊的事實,並由中央指揮所使用傳統通信方式向各部隊發出戰鬥警報和目標指示數據。
4

在“黃金峽谷”行動戰鬥進程中,因雷達場縱深較小,部分雷達遭到美軍“哈姆”反輻射飛彈的攻擊發生故障,加上美軍主動干擾和佯攻目標的作用,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未能發現在進行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美軍突擊飛機編隊。不過,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及時發現了在中空飛行的美軍佯攻飛機編隊和戰鬥保障飛機編隊,並對距離利比亞海岸200-250公里、在地中海上空巡邏飛行的美軍4架E-2C“鷹眼”預警機進行了不間斷的跟蹤。
在美軍對利比亞目標進行飛彈炸彈攻擊時,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雷達顯示區上同時出現了25-40個目標,既有有人駕駛戰鬥機,也有無人機。
美軍在發射反輻射飛彈的同時,還對利比亞雷達設備使用全頻譜主動干擾。利比亞裝備的蘇制П-I4Ф、П-37雷達顯示器螢幕受到了較窄範圍內的短時間高強度主動干擾,其餘時間只受到了中等和較弱強度的干擾,西方生產的雷達基本上全部被美軍主動干擾所壓制。
利比亞防空軍被迫使用受干擾程度較低的雷達和側翼雷達。如果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能夠進行比較明確的組織指揮,提高全體人員的培訓水平,是完全能夠向防空飛彈部隊各級指揮所及時發出戰鬥警報、提供目標指示數據的。
美軍“哈姆”反輻射飛彈沒有對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的米波雷達測高雷達進行攻擊,只是分別攻擊了分米波雷達(П-15、П-19)和厘米波雷達(法國產沃萊監視雷達)。
部署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地區的防空飛彈旅都裝備了АСУРК-1МЭ型自動化指揮系統,“平方”防空飛彈旅裝備了K-1型自動化火控系統,約50%的防空飛彈旅和無線電技術營的指揮所與防空軍指揮所實現了聯網,但是,利比亞防空軍指揮系統只能完成簡單局勢條件下的保障任務。
從利比亞武器裝備,特別是火力兵器的數量和質量上看,防空飛彈部隊、空軍殲擊航空兵及其它防空力量,完全有能力聯合反擊美軍空襲行動,至少也能對其造成致命損失。
但是由於利比亞部隊培訓中的嚴重的組織疏忽和缺陷,未能發揮防空飛彈部隊集群的全部戰鬥能力,特別是在反擊美軍第一波次空襲時,從而成為利比亞防空軍整體作戰效果非常不理想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還有防空飛彈營火控系統未能得到從防區邊界進入的美軍低空目標雷達情報,防空飛彈營戰鬥班組和指揮所人員缺編,培訓水平低,協調能力弱。
另外,無線電技術部隊前沿雷達顯示器螢幕與防空飛彈旅、營指揮所間,沒有偵察和戰鬥情報傳輸用的直接通信頻道,這意味著防空飛彈營在對突然出現的目標採取自主戰鬥行動的能力急劇下降。
一些獨立防空飛彈營的偵察和目標指示雷達站也被美軍施放的干擾所壓制,未能有所作為。

利比亞航空兵

儘管利比亞空軍擁有大量當時比較先進的殲擊機,如米格-25、米格-23、米格-21比斯和“幻影”,但他們根本沒有參加反擊美軍航空兵襲的戰鬥行動。
由於在此前的“草原烈火”初期行動中,部分戰機勞而無功,並且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在“黃金峽谷”戰役前,利比亞空軍大部分戰機已經被疏散到了國家戰略縱深地區的機場。
3

不過,利比亞空軍戰機即使參戰,也未必能在反擊美軍空襲方面起到較大的作用,主要原因是飛行人員戰鬥素養較低,組織體系不夠完善,儘管部署有11個殲擊航空兵導航所,事實上卻缺乏統一的指揮系統,更缺乏與防空飛彈部隊及其他力量的組織協同。
在1986年4月15日之前,利比亞空軍飛行員只在簡化的空情局勢下進行過戰鬥訓練,飛行聯隊沒有進行過一次飛行戰術演練,飛行員事實上無法在編隊空戰條件下進行格鬥作戰,更缺乏與防空部隊在夜間協同作戰消滅空中及地面目標的能力。
作為利比亞空軍體系中的主要組織單位,所有空軍基地都未進行戰鬥行動準備,因此,貝西納空軍基地也未對飛行聯隊進行集中指揮,沒有組建指揮所,甚至連戰鬥文獻都沒有制訂,自然也沒有什麼戰鬥行動計畫。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與防空飛彈部隊和無線電技術部隊聯合行動,反擊空中來襲的敵人。
1986年4月15日前,貝西納空軍基地只有一個飛行聯隊,其他兩個聯隊已經轉場至利比亞南部地區的機場。美軍航空兵對貝西納軍用機場的打擊是在4月15日1點58分開始的,美軍4-6架A-6、F/A-18艦載強擊機從兩個方向接近目標,機場上停放的4架米格-23殲擊機、機場操場上的兩架米-8直升機和飛彈準備陣地被當場摧毀。美軍使用了集束炸彈吊艙(247顆子炸彈)和500磅重的MK81炸彈,機場上留下了15個彈坑,26名利比亞軍人死亡,41人受傷,利比亞空軍戰機未能升空迎敵。

美國的戰術

美國空軍和第6艦隊航空兵在“草原烈火”總體行動中,綜合使用了一些已經掌握的經典的空襲戰術方法,同時也有一些新的創造。
美軍艦載航空兵在1986年1-3月期間,在利比亞邊界直接接近地區進行長時間的佯攻行動,造成了“狼來了”效應,使利比亞防空司令部的警惕性大大降低,同時促成了一些防空飛彈營戰鬥班組的自我麻痹意識,因此,當美軍發動意料之中的空襲行動時,敵方現實的攻擊對利比亞軍隊來說卻完全成為一種突然行動。
3

在對利比亞發動空襲時,美軍特別注重行動的隱蔽性、突然性,充分利用各種偽裝手段。4月14日晚F-111殲擊轟炸機從英國空軍基地的戰鬥起飛,就藉助當時正在進行的戰術演習為背景。殲擊轟炸機夜間在無線電靜默狀態下飛行,只在需要加油時才與空中加油機進行短暫的聯繫。
突擊航空兵在低空和超低空飛行,充分利用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集群雷達偵察場和火力系統的盲區、缺口,同時使用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機進行佯攻機動,把利比亞軍隊引入歧途,並對利比亞防空飛彈部隊雷達站和無線電技術部隊實施主動干擾,進行高強度的火力壓制。
美軍在“黃金峽谷”戰役中,首次在戰鬥條件下,密集發射“哈姆”反輻射飛彈,對敵方防空飛彈部隊和無線電技術部隊的雷達進行火力壓制。為提高反輻射飛彈的使用效率,以短時間的主動噪音干擾為偽裝,在摧毀利比亞防空飛彈系統飛彈制導站後,突擊航空兵迅速從敵方防空飛彈部隊火力系統暴露的缺口通過。
最重要的是,利比亞司令部未能準確預測出主要危險方向,只知道攻擊將來自海上方向,而且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飛機不時在利比亞沿岸出現,因此,利比亞軍政領導從未想到過,美軍F-111殲擊轟炸機會從英國空軍基地起飛,從沙漠方向發動空襲,結果損失了14架飛機、5座雷達站,傷亡700餘人。

利比亞的失敗

事實上,利比亞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許多原因上面已有闡述,下面,綜合講述一下利比亞為何未能反擊美軍空襲、遭受慘敗的原因。
利比亞防空部隊兵種集群和指揮系統構成上有缺陷盲區。草率使用偵察設備。既不能集中通知部隊空情狀況,也不能分散傳輸從就近的雷達連獲取的必須的數據,各防空飛彈部隊、高炮部隊缺乏目標數據保障,各級指揮官未能及時下達消滅來犯目標的任務。
情報蒐集、通知傳送、戰鬥指揮等通信系統不夠完善,火力兵器受到限制,無法充分發揮其威力。違犯秘密指揮部隊、對抗外國技術偵察的要求,沒有遵守雷達電磁兼容條件,從而使美軍能輕易對已方防空兵器進行火力和干擾壓制。
一些部隊和分隊進入戰備的時間較晚,貽誤戰機,未能及時組織對空襲美軍的反擊。
司令部在協調戰鬥指揮方面犯下了原則錯誤,特別是在雷達低空偵察場縱深極小、指揮通信系統效率極差的情況下,各部隊和分隊指揮官職權受限,無法自主反擊,因而未能靈活採取正確的決策。
雷達偵察組織和情報傳送方面的疏忽,無線電技術部隊兵力兵器戰鬥使用準備水平不高,這也是1986年4月15日遭到美軍航空兵第一波次打擊時,利比亞防空部隊未能完成任務、防空防禦效率不高的一個原因。
在搜尋空中進犯之敵時,蘇聯和西方國家製造的雷達設備之間,沒有進行空情情報交流,未能相互補充,形成一個統一的偵察和目標指示系統,未能為殲擊航空兵進行引導,未按共同意圖行事,也沒有組織從最近的無線電技術部隊向防空飛彈部隊指揮所分散傳送情報。由於缺乏直接通信渠道和戰鬥指揮緊急集中化管理,即使在無線電技術部隊發現低空目標來襲之後,防空飛彈旅和營指揮所里也沒有人及時得知這一危險情況。
4

參與行動的雷達數量不足。部署在的黎波里以西20公里處的一個雷達連值勤雷達在空襲前3小時發生故障關閉後,竟然沒有更換。在班加西防空區域,兩座П-14、1座П-35、1座П-12、2座ПРВ-11、1座ПРВ-13型雷達站都是有戰鬥力的,結果只有一座П-14型雷達站和1個ПРВ-13型測高雷達開機,跟蹤目標,但卻沒有採用在敵方實施干擾時的技術防護措施。其它雷達則沒有及時開機。
前面已經提到過防空飛彈營在工程防護設備方面的缺陷,無線電技術部隊同樣存在這一問題。由於雷達設備室和顯示器室缺少電纜防護,結果在被反輻射飛彈彈片破壞後,整個雷達設備就因這一小小故障無法正常工作。在城市工業電網出於燈光偽裝目的切斷供應時,的黎波里防區的雷達、通信設備和無線電技術營指揮所編制供電系統未能及時啟用,無法正常工作。
利比亞無線電技術部隊沒有使用各種偽裝,沒有明確組織雷達頻率機動,沒有使用後備雷達恢復被破壞的雷達場,沒有製造假陣地系統,因而未能防範美軍對無線電技術部隊構成及其實力的情報偵察。
指揮所和部隊戰鬥班組缺編。由於缺乏協同訓練,未能掌握在敵人施放干擾、使用引誘目標佯動的條件下,進行戰鬥反擊的方法。全體人員對美軍武器裝備性能和美軍航空兵空中行動戰術的了解較少,對自己的裝備實力了解也不夠,道德心理穩定素質不理想。
非常明顯,利比亞軍隊司令部未能有效準備國家防空防禦反擊美軍飛彈炸彈襲擊,未能聯合和明確協調各兵種部隊和地面部隊、艦載防空系統、空軍殲擊航空兵的作戰行動,未採取必要的組織措施和演練。利比亞軍隊組織體制缺陷、軍種間協調能力的缺乏、對情報、指揮、協同、保障等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裝備(特別是西方裝備)作用的過高估計、對人力因素的忽視同樣對戰役勝敗具有重要的影響。
利比亞方面上述的一切缺陷,都被美國空軍和海軍洞察並充分利用,結果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首次“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的經典戰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