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從歷史和理論的維度,對以梁思成和劉敦楨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建築學者所建立的中國建築學術體系有很尖銳但中肯的分析與批評,認為政治上的民族主義和學術上的古典主義造成了梁思成建築學術體系的矛盾性和悲劇性,其影響至今不絕。本書還對中國建築的木構傳統進行了重新詮釋,多角度呈現了中西建築理念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影響乃至誤解;並對當今中國建築學術界機械接受和翻譯西方理論的狀況深感憂慮,認為中國建築的理論體系應該有可能從中國本土的歷史文明中歸納出來。
作者簡介
趙辰,南京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當代國際建築理論背景之下的中國建築研究,如中國的建構文化、居住文化和城市文化。2005年因“浙江慶元縣後坑木拱廊修復工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獎。
目錄
建築·理論·歷史(代序)
民族主義與古典主義——梁思成建築理論體系的矛盾性與悲劇性
中國建築學術的先行者林微因
關於“中國建築為何用木構”——一個建築文化的觀念與詮釋的問題
對中國木鉤傳統的重新詮釋
“立面”的誤會
Sharawadgi:中西方造園景學說之間的迷霧
普利茲克獎、伍重與《營造方式》
域內外中國建築研究思考
從“建築之樹”到“文化之河”
樓殤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