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潑水節”
兩岸鄉親在石獅歡度端午“海上潑水節”
5月28日,第三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在福建石獅蚶江鎮古渡頭盛大開幕,近10萬石獅鄉親欣賞由兩岸同胞共同演繹的文化盛宴
五月節
第三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在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閩南人所稱的“五月節”,二十八日下午在福建石獅蚶江鎮古渡頭盛大開幕,近十萬石獅鄉親欣賞了由兩岸同胞共同演繹的這場文化盛宴,由一百多名台灣鹿港鄉親組成的參訪團參與盛會。
海上潑水節歷史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石獅蚶江設立了蚶江海防官署,統轄當時泉州一府五縣的對台貿易,成為大陸對台通商的中心港口。蚶江開始了與台灣鹿港的商貿對渡。二百多年前,蚶江已有從事兩岸貿易的行郊商號百餘家,對渡船隻三百餘艘,兩岸的海上貿易繁榮興盛。
每逢端午節,兩岸對渡的船隻都要在蚶江海邊追逐潑水,以這種歡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誼,並祈求平安興旺。“海上潑水”的習俗由此產生並代代相傳,距今正好二百二十五年。端午節“海上潑水”也成了全球僅有的文化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福建石獅市蚶江傳承了300多年的競渡潑水鬧端午,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閩台對渡文化習俗。
清朝年間的《對渡碑》記載
據考證,蚶江海上潑水最早見於明,盛行於清。清朝年間的《對渡碑》記載:“蚶江為泉州總口,與台灣鹿仔港對渡,大小商漁,往來利涉。”當時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通航的中心碼頭,對渡貿易繁榮興盛。
隨著貿易往來的密切,當時閩台兩地的民間文化交往也十分活躍。尤其是每逢端午節,蚶江與台灣鹿港兩地民眾身著節日盛裝,在海上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時值春夏之交,天氣炎熱,便駕船競渡,追逐潑水,驅熱消暑,祈求吉祥,寓為人與船的大洗禮。後逐步演變為通過潑水活動,傾吐思念、交融情誼。
海峽兩岸民間還流傳著一首“對渡潑水”民謠——《歡喜船入港》:“歡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與鹿港,對渡來通航。海峽起風浪,隔岸等親人,相思兩地牽,盼君守空房。歡喜船入港,兩岸心相同,盼君早歸航,潑水喜團圓。”石獅市文化館館長顏貽釗說,這項民俗活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斷,80年代以後逐步恢復。自此,蚶江“海上潑水節”活動從小舢舨發展到小帆船;由過去男人的專項活動發展到年輕姑娘也參加;由十幾艘船發展到上百艘,情趣倍增,場面也更加壯觀。“福建石獅蚶江與台灣鹿港對渡習俗是閩台關係的歷史沉澱。”顏貽釗說,“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習俗已處於瀕危狀態,熟悉對渡歷史和活動規儀的人多數年事已高,對渡民俗內涵逐漸丟失。”目前,福建省正在組織兩岸專家和熱心人士進行蚶江與鹿港對渡歷史文獻的調查,收集和記錄端午閩台對渡習俗的相關資料,並開始保護其相關文物古蹟及其環境.
“海上潑水節”起源
石獅蚶江端午海上潑水節始於明朝,南遷開發八閩的中原漢人將紀念屈原的端午民俗與閩越族的“龍子節”相融合,形成了當地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日。。
明清,蚶江曾為泉州總口,與台灣鹿港對渡,競舟潑水是蚶江與台灣鹿港人端午節的特殊風俗,距今有222年的歷史。兩岸雖隔離,蚶江仍然保持這一傳統活動,逐漸形成這全國乃至世界僅此一絕的民俗。 富有閩南獨特的端午“海上潑水節”吸引了海內外眾多觀眾,每年觀看“競舟潑水”的人數達5萬人以上。
石獅文史研究人員、蚶江民俗文化專家林祖武:蚶江潑水來源於明朝清朝,開放了泉州蚶江與台灣鹿港對渡,使兩岸之間的各種關係逐漸恢復起來,這樣的特殊的位置特殊的條件,促使當時的蚶江非常繁榮,凡是我們大陸要到台灣去謀生,貿易都必將在蚶江出口,這是清政府規定的,對渡的船只有300多艘。
水,是生命的源泉。石獅市蚶江海上潑水節也從中體現出,祖祖輩輩生活在海上漁民們對水的崇拜和感恩,幾百年來,他們以海上潑水的這種獨特形式,聯絡起蚶江與台灣鹿港之間的情感,雖一水相隔,割不斷的是濃於水的血脈之情。
石獅文史研究人員、蚶江民俗文化專家林祖武:當時(清朝)端午節這一天,停留在蚶江渡口的兩岸人民,為了慶祝這個端午節。由於蚶江位於泉州灣口,在海面上不適於舉行龍舟賽。為了歡樂,為了表達我們的情誼,就用多種工具裝滿海水,潑來潑去非常熱鬧,表達了兩岸人民之間的情誼。
蚶江海上潑水節舞蹈。
蚶江海上潑水節,也深深烙印著中原的傳統民風民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原漢人南徙,帶來了中原紀念屈原的端午風俗。
據傳說,屈原投江後,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美麗的西雙版納,美麗的蚶江。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民族。
一樣的民俗,一樣的情感。
潑出的是水,播撒的是吉祥祝福,是幸福種子。
讓我們隨著攝像機的鏡頭,去欣賞蚶江鎮的端午節活動吧。
端午節這一天,蚶江古渡沸騰,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海濱。 漲潮了,1000隻象徵和平統一的信鴿飛向海天。只見百舸在泉州灣競渡穿梭,一場民眾自發組織的活動,轟轟烈烈地拉開帷幕。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你看,來自湖南等地的三隊龍舟隊,在擂鼓聲中,展示出一種力量、一種團結。
《抓小鴨》是一種活潑和娛樂性很強的活動。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杉木,越長越佳,杉木上塗以油料,使之潤滑;杉木尾端掛一長形小竹籠,內放一隻活鴨;籠蓋直豎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開。
活動者保持身體平衡,從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開籠蓋,活動者與活鴨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兒協助下,抓住活鴨。活鴨即作為活動獎品。由於身體平衡難度極大,成功者少,失敗者多。
岸上觀者千百人吶喊助威,歡聲雷動。
炎炎烈日當空照,蚶江同江競舟潑水的人群卻熱情高漲。幾十艘來自各地的漁船,滿載著身披盛裝的民眾,大家競相用各種勺、桶盛滿海水,相互追逐傾潑,熱氣火紅。人們視此水為“吉祥水”、“幸福水”,要讓這聖水情雨淋個透,以圖吉祥、幸福、興旺。
潑水聲、歡呼聲、嬉笑聲,伴隨著海濤天風,匯成一支悠揚動人的“思親曲”,響徹海峽。
這歡呼聲穿越了綿綿200多年的歲月,蚶江和台灣鹿港對渡潑水,譜寫出:“蚶江鹿港口,閩台血緣親﹔翹企團圓日,歡敘對渡情……”
海上潑水活動,年年舉行,越潑越興,四鄰漁村紛紛駛舟參與,大大提高文化古鎮蚶江的聲譽,促進了僑鄉旅遊業的發展。尤其是通過潑水活動,增強了兩岸同胞的往來與情誼。台胞們紛至沓來尋根、謁祖、交流、投資,如潑水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與“海上龍舟競渡邀請賽”同時舉行的“海上潑水”、“港台、海外燈謎展猜”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海峽情”民俗畫卷,節日期間整個古渡沉浸在一片濃郁的鄉情與醉人的鄉音之中,令海峽兩岸同胞流連忘返,久久地回味這生命律動的樂章。血濃於水的蚶江端午海上潑水節,潑出了真情、激情、海峽情!潑出了古渡一片新天地!正是:
端陽競渡百舸爭,潑水浴情樂開懷。
期盼“三通”實現日,神龍飛架兩岸來!
“海上潑水節”將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自泉州和廈門的有關專家在石獅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文史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到蚶江舉辦潑水節的海面以及對渡碑、五王府等地進行實地考察,並就“海上潑水節”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事進行探討。
為切實加強對該項目的保護,弘揚民俗文化,全方位拓展兩岸民間文化雙向交流,我市積極推動“海上潑水節”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當天的考察活動對海上潑水節的起源、價值、意義等作了進一步論證。
背景資料:端午節期間,蚶江舉辦海上潑水節,據悉該節最早見於明代,盛行於清朝,是蚶江與台灣鹿港對渡的產物,其間還要舉辦祭海儀式。特殊有趣而又有紀念意義的民俗活動就這樣延續了幾百年,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一絕。2005年10月,海上潑水節項目被列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被國台辦列為對台交流重點項目
二OO七年的端午節,大陸文化部門在石獅蚶江舉辦了首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並確定今後每年舉行一次。二OO八年該節被國台辦列為對台交流重點項目,今年更被中國文化部列為重點支持項目,並被中共中央文明辦列入“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
本屆文化節共設十二項異彩紛呈的兩岸交流活動,分為海上活動、陸上活動、配套活動。海上活動包括“閩台共攜手,衝浪紅塔灣”海泳比賽、龍舟邀請賽、海上潑水、海上捉鴨等;陸上活動包括民俗踩街、兩岸燈謎聯猜、攻炮城、兩岸青年歌舞聯歡會、對渡文化研討會;配套活動包括兩岸民俗攝影大賽、鹿港書畫攝影展、兩岸美食美酒展示周等。
下午的開幕式在石獅蚶江和台灣鹿港舞獅團合作的《雄獅開泰》中拉開序幕,台灣著名音樂人、閩南語歌曲《車站》的詞曲作者林垂立及台北華岡藝術學校的演藝人員,與此間藝人一起奉獻了精彩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