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範圍
1978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在我國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乾旱和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三北”工程的建設範圍: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到新疆烏孜別里山口,東西長4480公里,南北寬560公里-1460公里,包括西北、華北和東北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旗、市、區),總面積達406.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2.4%。建設意義
“三北”地區分布著全國98%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149萬平方公里,每年由於沙塵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45億多元,沙區60%以上的縣經濟貧困、生態脆弱;“三北”地區水土流失總面積達55.4萬平方公里,大量的泥沙流入黃河。“三北”地區由於受大氣環流的作用和缺少森林的調節,旱澇災害越來越頻繁,危害越來越重,嚴重製約著“三北”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設“三北”防護林工程就是要通過增加林草植被,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和生物資源,遏制住沙漠化土地擴大,控制水土流失,全面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農業生產,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建設工期
“三北”防護林工程,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進行,總工程規劃造林5.34億畝,其中人工林3.96億畝,封山育林1.14億畝,飛播造林1600萬畝,靜態投資576.8億元。工程完工後,使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林木蓄積量由1977年的7.2億立方米增加到42.1億立方米。“三北”防護林工程將從根本上改善“三北”地區的生態環境和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總體目標
三北工程建設之初確定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大規模植樹造林,使三北地區的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從根本上改變三北地區生態面貌,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促進農牧業穩產高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維護生態安全、國土安全、糧食安全。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圍繞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兩大任務,大力保護和擴大林草植被,建立和鞏固國土生態安全體系,促進人居環境和生態狀況不斷改善,為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奠定良好的生態基礎。
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效益優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全面推進與重點治理相結合;堅持科技興林、因地制宜、因害設防,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國家投入與社會參與、政府主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堅持依法治林,加強現有森林資源保護,實行保護與建設相結合。
建設成效
“三北”工程始於1978年,規劃期限為73年,是我國政府第一次以工程的形式搞生態建設。
30年來,“三北”工程的成效確實不凡,僅舉幾個數字:
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446.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工程建設前的5.05%提高到10.51%;
在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的萬里風沙線上,營造防風固沙林561萬公頃,使27.8萬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使1000多萬公頃嚴重的沙化、鹽鹼化草原、牧場得到保護和恢復,在沙區新辟農田牧場1534萬公頃;
在以黃土高原為主的水土流失區,營造水保林和水源涵養林72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由工程建設前的5.4萬平方千米增加到現在的38.6萬平方千米;
在東北、華北、黃河河套等平原農區,營造區域性農田防護林253萬公頃,有效庇護農田2248.6萬公頃。三北地區的糧食單產由1977年的每畝118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每畝311公斤,總產由0.59億噸提高到1.53億噸……
管理有待加強
多年來,社會上常有這樣的說法:“年年造林不見林”、“種樹等於種數”等等,意在諷刺只管挖坑種樹,輕管護、輕森林經營的現象。在遼寧省林業廳廳長曹元看來,注重質量、強化管理是“三北”工程建設的核心。據其介紹,在“三北”工程建設中,遼寧省嚴格執行種苗“兩證一簽”制度,穩步推進工程建設的“四制”管理,先後出台了有關工程招投標、資金管理、檢查驗收等辦法和規定,使三北工程造林逐步走向“設計標準化、栽植優質化、檢查驗收規範化、管護法制化”。
從整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情況看,管理手段較弱,正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三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看,工程管理有“三滯後”,即建設標準滯後、監測體系建設滯後、科學評價體系滯後。
據其介紹,“三北”工程啟動以來,制定了一整套技術標準和規範,但隨著工程建設的發展,許多標準和辦法與現行的國家體制和機制不相適應,急待修訂完善;由於沒有專項經費,沒有建立完整的監測體系,基礎數據不全,資源本底不清,不能從整體上對工程資源消長變化、沙漠化土地擴大、建設成果檢查驗收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監測、研究,不能為工程建設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三北”工程30年來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但由於科學的工程評價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工程效益缺乏定性定量分析,對工程效益很難作出科學評價。
重視質量和效益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深化,工程建設提出以生態效益為主,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有機結合。為充分發揮防護林體系的效益,三期工程提出有計畫、有步驟地建成一批區域性防護林體系。
進入四期工程後,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更受重視。從過去注重成活成林、面積數量,轉向注重實現生態效益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優。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在工程建設中也開始轉變管理模式和職能,把著力點放在研究政策、制定規則、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和搞好服務上。
記者了解到,以往的“三北”工程建設,在一些地方還存在樹種搭配不合理問題。有些專家質疑並將那些單一樹種的“速生林”稱之為“綠色沙漠”或“空林”。事實上這除了觀念和計畫問題,與投資限制也不無關係。1990年以前,國家一畝地投入3.5元,而造一畝樟子松要500元。近年國家投入不斷加大,自2000年四期工程開始,每畝補助100元。而從今年起,每畝又增到200元。一位“老三北”表示,專家的說法要傾聽並認真思索,但我們“不能長到50歲了回頭看30歲做的事而不斷指責。”
在這位“老三北”看來,搞生態建設必須立足大的社會背景。第一步要“建綠”,第二步還要提高質量。“生態建設是個周而復始、不斷繼續的過程。生態文明不僅僅是‘建綠’,穩定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等必不可少。”
記者發現,這位“老三北”的看法與某些專家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有專家認為,一個國家光有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是不夠的,只有這片森林擔當起生態、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碳匯、自然景觀等多重效益的時候,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