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陳潤:知名財經作家,商業史研究專家,國內多家財經媒體、商業雜誌專欄作家,曾多次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嘉賓。專注於商業史、企業史研究,對製造業、家電行業、網際網路行業和家族企業持續關注,著有《全球商業一百年》《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富士康內幕:中國製造,最終幸福了誰?》、《大逆轉:大敗局之後的復活密碼》、《賺錢是一種信仰:羅斯柴爾德家族歷經6代的完美傳承》、《雷軍傳:站在風口上》、《周鴻禕: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理想是用來實現的》等,為《再聯想:聯想國際化十年》等企業傳記策劃人、主筆。
主要作品
《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
(2010年)
簡介:何享健曾經以偉大的夢想照亮現實的困境,如今又以現實的燦爛鼓舞圓滿的希望。務實者高深,低調者遠見。在何享健書寫的教科書里,我們看到的是平凡,卻感受到偉大。正是這種無以言表的力量,使得《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呈現出一種強大的信念。
透過何享健的創業史與美的的發展史,分明看到一個群體、一個國家在成就與苦難、激情與悲壯交替上演的改革開放歷程中開拓進取、繼往開來,這是關於一個時代的變革史。
所以,我們試圖讓讀者和企業家像何享健那樣冷峻、深沉,為了深愛的祖國和所處的最美好的時代。
《賺錢是一種信仰:羅斯柴爾德家族歷經6代的完美傳承》
(2010年)
簡介:羅斯柴爾德如是說——我蹲下,跪下,是為了能跳得更高;我們一定要和國王一起散步;在沒有能力買鞋子時,就借別人的,這樣你會比打赤腳走得快;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對於不具備天賦的人,就要像一個農夫一樣,兢兢業業地去觀察時勢,然後作出最好的決定;政治和金融從來都是手拉手的。
在時間並不算短的兩百多年裡,圍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爭論一直沒有休止過。只有走進羅斯柴爾德家族財富迷宮的大門,我們才會明白他們長盛不衰的秘密和稱霸全球的真相,才能探尋支撐他們畢生積累財富、誓死捍衛家業背後的信仰。
《大逆轉:大敗局之後的復活密碼》
(2011年)
簡介:本書講述史玉柱、張樹新、吳炳新、孫宏斌、仰融、胡志標、李東生、王志東、何伯權9位失敗英雄,歷盡劫後餘生,十年悟道、“王者歸來”的故事。如王志東從新浪出局到創辦點擊科技、孫宏斌出售順馳後再造融創中國、張樹新離開瀛海威後攜聯合運通東山再起、仰融因華晨敗局後借正道回國造車、何伯權揮別樂百氏後以今日投資重回商業舞台……真實再現和記錄他們為重振未繼事業鍥而不捨、跌宕起伏的歷程,解讀反敗為勝的復活密碼和企業家精神。
《周鴻禕: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2013)
簡介:在網際網路行業,周鴻禕可謂是一個奇人,他從國企的項目經理做起,然後創業,被跨國公司收購又當了中國區CEO,入職過國際VC巨頭,乾過天使投資人,再創業成就國內第二大客戶端網際網路企業。如今,他的360系被視為市場上最具潛力的待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此外,他性格鮮明,極具戰鬥精神,人稱“紅衣大炮”,他是網際網路行業最具爭議的創業偶像。他成功背後有什麼樣的經營秘訣?他性格深處有什麼樣的戰鬥基因?他多方樹敵又是為了什麼?
《周鴻禕: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是中國網際網路奇人周鴻禕首部傳記,以時間為軸,從3721的“流氓軟體之父”到360的“防毒軟體之王”,本書首次揭秘周鴻禕與李彥宏、馬雲、馬化騰這些大佬們PK的細節、首次講述周鴻禕與雷軍的口水戰:大內高手遇上紅衣大炮,並對周鴻禕的經營發展史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剖析,將其經營秘訣和戰鬥精神一覽無餘地呈現給大家。這是一本企業家傳記,更是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毀譽功過,任人評說。周鴻禕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周鴻禕: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為您揭曉……
《全球商業一百年(1914-2014)上:大商崛起》
(2013年)
簡介:1914—1960,史無前例的世界大戰和經濟危機密集爆發,亂世出英雄,一批世界級企業野蠻生長,愈戰愈強,大公司逐漸掌控世界。百年之後,戰火未熄,歐債危機全面爆發,美國財政已臨峭壁邊緣,世界仍處亂局之中,中國企業如何抓住機遇,逆風飛揚?
《雷軍傳:站在風口上》
(2014年)
簡介:《雷軍傳:站在風口上》講述雷軍20年中從打工者到職業經理人,再到投資家、創業家的職場歷程,這種經歷國內絕無僅有,國內有媒體將其比作賈伯斯,事實上他比“喬幫主”更精彩,喬是被董事會趕出蘋果,而雷從未失敗過。本書以雷軍的職場經歷和金山、小米的發展歷程和雷軍投資故事為主線,以時間為脈絡,將其20年商海沉浮的經歷完美展現。通過故事總結和闡釋,講透用人、管理、行銷、戰略、投資等全方位的經管知識,從雷軍身上,我們將讀到新一代網際網路創業家乃至整箇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經歷,得出普適性的意義。
《超預期:產品設計及行銷方法》
(2015)
簡介:雷軍選擇手機開始,一方面是因為手機是移動互聯時代最重要的終端入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從單純的通信工具蛻變成網際網路平台的過程中,手機領域存在大量製造“超預期”的絕佳機會。不過,隨著,其他廠家的日益覺醒,普通用戶對於小米的預期越來越高。從手機產品中持續製造寬幅“超預期”的前景在逐漸暗淡。
儘管小米企圖通過電視,路由器等其他傳統數碼產業滲透,尋找更多潛在製造“超預期”的機會。不過,任何實體都會遇見相同的問題,硬體雷同的趨勢在所難免,cpu越來越相似,記憶體以及存儲卡越來越雷同,工藝以及系統的差別也越來越小。用戶對於技術進步的敏感性在不斷下降:不管是音樂、拍照、螢幕,當品質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無論如何提升,都很難在刺激起普通用戶的尖叫。
雷軍心中的小米,其實並不是一個手機製造商,而是一個“超預期”的生產者。不管什麼東西,只要能成功製造更大的“超預期”,就在他的視野之內。可以無限制造“超預期”的東西,顯然就是無需硬體的“內容”。通過小米一系列資產運作和人員調整可以看出來,在成功占據移動網際網路入口的基礎上,雷軍正加速“內容”方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