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簡介
基本信息
拉丁名:Norma
所有格:Normae
縮寫:Nor
赤經:16.0500H
赤緯:-52.0100°面積:165平方度
最佳觀測月份:6月
星座特點
1750年由法國天文學家拉卡伊劃定,實際上是由相鄰的天壇座和豺狼座里分出來的一個星座。原先叫“木工矩尺和水尺”,也叫“勘測員的水平儀”,後來才簡化為“矩尺座”在人馬座、天蠍座、豺狼座和半人馬座一帶是銀河系核心所在的方面,這裡有一條由處於銀河系平面中的星際塵埃雲擋住銀河系核心部分的星光而形成的暗帶,也就找到矩尺座了。研究歷史
此星座是由拉卡伊在1751至1752年間在好望角觀測時所發現的,後來在1763年編入《Coelumaustralestelliferum》(南天星表)。拉卡伊原把此星座稱作“NormaetRegula”(即角尺與直尺),象徵木工的用具。此天區曾被叫作南三角(與現在的南三角座無關)和歐幾里得的正方形(QuadransEuclidis)。因為此天區在遙遠的南方,於十七世紀才被創立,在未有遠航技術之前並無文明看見它,因此並無任何與之相關的神話記載。矩尺座天區範圍經歷多次更動後,本來拉卡伊所指名的矩尺座α與β星被納入天蠍座天區內,分別成為現在的天蠍座N和天蠍座H星。
深空天體
由於銀河穿越矩尺座,所以此星座有不少深空天體,較為顯著的是NGC6087。NGC6067是一個疏散星團,它在矩尺座κ北邊少於一度的範圍內。星團的亮度為5.6等,此星團包含亮於10等的星大約100顆。NGC6087是矩尺座內最亮的疏散星團;位於此星座的東南角,在南門二及天壇座ζ之間的天區。距離地球達3500光年,含有40顆11等至7等的星,總亮度為5.4等。矩尺座S是此星團的最亮星,為一顆造父變星。
Sp1(或PK329+02.1)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亦稱為細指環星雲(Fine-RingNebula).它位於距矩尺座γ1西北偏西5度處。估算距離由1000至4700光年不等,誤差很大。亮度為13.6等,平均表面亮度為13.9等。核心星是一顆14.03等的白矮星。
重要主星
在拜耳命名法中,矩尺座並無α和β星;而最亮星γ2的視星等只有4.0。以下是矩尺座的主星列表:矩尺座γ1和矩尺座γ2是一對光學雙星。而γ2本身也是一對很近的光學雙星(HJ4841)。
矩尺座ε:是一個雙星系統(HJ4853)。成員星的亮度為4.54等和6.68等;距離為22角秒,方位角[1]是335°。而伴星本身是一對分光雙星(星等分別為6.68和7.12)。
矩尺座ι1:一個聚星系統。A星和B星的亮度分別為5.6及5.8等,互相繞著公共質心快速鏇轉,公轉周期為26.9年;在2000年,A和B星的距離為0.5角秒,方位角為285°。C星的亮度為8.75等,距離11角秒,方位角242°;C星僅是視覺上接近,與AB星並無物理關係,距離地球55光年,而A和B星距地球超過140光年。
矩尺座μ被懷疑是天津四型變星,亮度變化由4.87至4.98等,光譜型是O9.7Iab。
矩尺座R是一顆芻蒿增二型變星,亮度變化由6.5至13.9等,變星周期達507.5天.
矩尺座S是一顆著名的造父變星,亮度變化由6.12至6.77等,周期是9.75411天,位於疏散星團NGC6087之中。
星系星團
矩尺座星團(ACO3627)是一部分朦朧的星系星團,它有時也被稱為大引力子,它位於銀河系盤面約偏離7度的位置。大引力子指的是星系間的一重力異常處,其地點大約在本超星系團的中心,幾億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響。所有這些星系都發生紅移,依據'哈勃效應',即它們都在互相遠離彼此及地球,但依據它們的紅移量的不同可以發現存在一個相當於數萬個星系質量的引力中心。這個現象首先於1986年發現,大引力子存在於距離地球1.5億至2.5億光年(2.5億是最新估計)處,位於長蛇座與半人馬座方向.在那個方向的附近可以觀測到大量老星系,那兒許多星系互相與鄰近星系碰撞,輻射出大量無線電波。大引力子屬於矩尺座星團(ACO3627),這是一個巨大的星系星團。但對這個現象以及其他相關現象的研究一直由於其位置而受阻,因為從地球看去其正好為銀河系的盤面所遮擋。
大引力子
定義:大引力子指的是星系間的一重力異常處,其地點大約在本超星系團的中心,幾億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響。所有這些星系都發生紅移,依據'哈勃效應',即它們都在互相遠離彼此及地球,但依據它們的紅移量的不同可以發現存在一個相當於數萬個星系質量的引力中心。
這個現象首先於1986年發現,大引力子存在於距離地球1.5億至2.5億光年(2.5億是最新估計)處,位於長蛇座與半人馬座方向。在那個方向的附近可以觀測到大量老星系,那兒許多星系互相與鄰近星系碰撞,輻射出大量無線電波。
研究現狀
大引力子屬於矩尺座星團(ACO3627),這是一個巨大的星系星團。但對這個現象以及其他相關現象的研究一直由於其位置而受阻,因為從地球看去其正好為銀河系的盤面所遮擋。
巨引源
定義:巨引源指的是位於本超星系團中心附近的某一引力異常處,大約幾億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響。所有這些星系都發生紅移,依據哈柏定律,即它們都在互相遠離彼此及地球,但依據它們的紅移量的不同可以發現存在一個相當於數萬個星系質量的引力中心。
研究現狀
這個現象首先於1986年發現,巨引源存在於距離地球1.5億至2.5億光年處,位於長蛇座與半人馬座方向.在那個方向的附近可以觀測到大量老星系,那兒許多星系互相與鄰近星系碰撞,和/或輻射出大量無線電波。巨引源屬於矩尺座星團(ACO3627),這是一個巨大的星系星團。但對這個現象以及其他相關現象的研究一直由於其位置而受阻,因為從地球看去其正好為銀河系的盤面所遮擋。
恆星脈動
在恆星脈動的過程中,它會不斷的向其周圍噴射物質,直至最後外層物質全部脫落,只剩下一個裸露的碳-氧核。那些被拋出的物質——灰燼,會形成一個行星狀星雲,而萎縮的殘骸則會變成白矮星。白矮星是中等質量恆星演化的終點。其半徑跟質量成反比,質量越大,半徑就越小。由於沒有熱核反應來提供能量,白矮星在發出輻射的同時,必然也在迅速的冷卻。但是要等他完全的冷卻下來成為一顆黑矮星卻要經歷數十億年的時間。對於那些離開主序的時候大於8個太陽質量的恆星來說,它們的熱核反應可以一路順暢的進行下去。其核心最後形成一個鐵核。在耗盡能源的最後時刻,引力坍縮便會立即開始。然而此時已不可能出現新的聚變反應來抗拒坍縮以恢復恆星內外壓力的平衡。在巨大的壓力下,質子和電子被擠壓到一起形成中子,同時釋放出數以萬億的中微子。坍縮的結果就是恆星的所有質量都集中在一個30千米直徑的球體之中!其密度可想而知。恆星的外層物質隨著坍縮同樣以很高的速度朝向核心運動,它們同固態的中子核發生猛烈的碰撞,這種碰撞使物質達到極高的溫度。高溫高雅的環境使得恆星外層大氣中的氫和較輕的氣體產生聚合反應。這樣便發生了猛烈的聚合爆發,爆發所持續的時間只有短短的1秒鐘,這顆超新星在轉瞬間其亮度劇變到1000億顆恆星那樣明亮!
流星雨
3月天,春的氣息更加濃郁,星空也隨春暖燦亮起來。2008年3月最受矚目的天象,要屬出現於3月15日的半影月食和3月29日的日全食,台灣地區可見月沒帶4食,日全食則完全不得見。3月21日春分前後則可欣賞黃道光。2008年全球將發生2次日食和2次月食。3月15日的半影月食,為難得的半影月全食,依比利時天文專家JeanMeeus預測,21世紀僅發生5次的半影月全食,對月食天象感興趣民眾可把握觀測。此次月食,最大食分為1.0565,半影食始為清晨5時21分,食甚發生於7時47分,食終10時13分,全程4小時51分54秒,月球完全在地球本影時間長達1小時。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15日當天,台北市月沒時間為清晨6時36分,因此,台灣地區無法全程觀測半影月食全部過程,僅能見到月沒帶食。由於半影月食發生,不同於月食,以肉眼觀測很難察覺月球亮度減低程度,通常需透過攝影方式進行觀測。
2008年首次的日全食發生於3月29日上午,最大食分為1.0515,本影中央區域寬達184公里,全食帶從南美洲的巴西,經過大西洋、非洲北部、中亞地區,直到蒙古結束,可見日食最長時間為4分7秒,全食過程月球本影涵蓋0.41%的地球表面積。非洲北部、歐洲和亞洲中部可見到日偏食。台灣地區完全不得見。3月21日2時26分為春分時刻,此時太陽位於黃經赤道升交點,也是北半球春季的開始。每年春分前後,即2月中到4月中旬間為欣賞黃道光最佳時機。所謂的黃道光,乃是積聚在黃道面附近的微小粒子反射太陽光造成的景象,最亮區域與銀河一般明亮,但因接近地平線不易觀測。台灣在春分前後,只要天氣晴朗,日落後2到3小時,可在西方天空見到三角形狀亮區,即是黃道光。
3月的流星天象並並特出,2月中觀測到3月上旬的獅子座流星雨,正逢殘月觀賞條件佳,流星較暗;矩尺座流星雨3月初看到22日,極大期落在13日,因接近滿月,觀測較困難;室女座流星雨一整個月都是觀測期,極大期在24日,流星特色較暗且慢。
行星觀測則以金星最耀眼,3月25日金星達到達西大距位置。大距,指的是金與太陽間大視距離,在太陽西側成西大距。金星亮度-4.3等,視直徑約24.4角秒,日出前可在東南方仰角30度天空見到。如透過望遠鏡觀測,可見金星呈半圓形弦月狀。
除了明亮的金星,亮度0.7等的火星正在金牛座,日落時出現南方天空,子夜時分沈入地平線;水星正由寶瓶到雙魚座,月初為昏星,日落時在西方低空可見,第二周到下旬均不得見,月末轉為晨星,日出時在東偏南低空可見,亮度0.3到0.9等間;木星亮度逐漸增至-2.4等,晚間10時在東偏南方升起。
國際通用八十八星座表
區域 | 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公布通用的星座[占星學]88個,北天28座、黃道12座、南天48座。 |
北天 | 小熊座 | 天龍座 | 仙王座 | 仙后座 | 鹿豹座 | 大熊座 | 獵犬座 | 牧夫座 | 北冕座 | 武仙座 | 天琴座 | 天鵝座 | 蝎虎座 | 仙女座 | 英仙座 | 御夫座 | 天貓座 | 小獅座 | 后髮座 | 巨蛇座 | 蛇夫座 | 盾牌座 | 天鷹座 | 天箭座 | 狐狸座 | 海豚座 | 小馬座 | 飛馬座 | 三角座 |
黃道 | 牡羊座 | 金牛座 | 雙子座 | 巨蟹座 | 獅子座 | 室女座 | 天秤座 | 天蠍座 | 人馬座 | 摩羯座 | 寶瓶座 | 雙魚座 |
南天 | 鯨魚座 | 波江座 | 獵戶座 | 麒麟座 | 小犬座 | 長蛇座 | 巨爵座 | 烏鴉座 | 豺狼座 | 南冕座 | 天壇座 | 天鶴座 | 鳳凰座 | 時鐘座 | 繪架座 | 船帆座 | 圓規座 | 南魚座 | 孔雀座 | 玉夫座 | 天爐座 | 雕具座 | 天鴿座 | 天兔座 | 大犬座 | 船尾座 | 羅盤座 | 唧筒座 | 矩尺座 | 杜鵑座 | 網罟座 | 劍魚座 | 飛魚座 | 船底座 | 蒼蠅座 | 南極座 | 天燕座 | 水蛇座 | 山案座 | 變色龍座 | 六分儀座 | 顯微鏡座 | 望遠鏡座 | 南十字座 | 南三角座 | 半人馬座 | 印第安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