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梁顥早年喪父,被叔父收養。少年時,拜王禹偁為師,學習刻苦,初舉進士不中,對完善科舉制度提出建議。認為唐代取士科目眾多,人才濟濟,及至五代科舉衰落,宋興科舉,但唯以詩賦、策論取士,應廣開科目,甄拔人才。奏疏呈上,未被理睬。
宦海生涯
梁顥中狀元時,年僅二十二歲。解褐為大名府觀察推官,雍熙四年(987),召為右拾遺,入值史館。因馬周上疏事,與胡旦、趙昌言等被貶。不久,起知魚台縣,加大理評事。奉詔入京,遷殿中丞,復直史館,歷任開封府推官,三司關西道判官,轉太常博士,賜緋魚袋。後召右司諫。真宗初(998),梁顥出使陝西,獻《聽政箴》。回京後,為度支判官。鹹平元年,與楊礪同知貢舉,與錢若水重修《太祖實錄》;修《起居注》。鹹平二年(999),隨真宗親征,至大名,上疏論用兵賞罰不明之弊,並獻騎兵奔襲之術,得到朝野交口稱讚。鹹平三年,任知制誥,賜金紫光祿大夫。四年舉翰林學士,同知三班院審官司。景德元年(1004),權知開封府,六月得暴病身亡,享年四十二歲。謚“閔敬”。皇佑中,以子貴追封益國公,賜太師中書函兼尚書令。
評價
梁顥風度瀟灑,博學多識,尤長於歷史,有才幹且與人友善。著有《梁學士文集》十五卷行世。
錯誤
《三字經》云:“若梁顥,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然而梁顥終年不過四十二,《三字經》所記載的梁灝,是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字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