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契丹源於東胡部落系統,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先民早在北魏時期就在遼河上游一帶活動,隋唐時臣服於在漠北草原稱霸的突厥。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逐漸統一契丹各部,在907年即位可汗,建立契丹國,一度使用雙國號。遼朝(916~1125)建立不久,即先後創製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文字。前者創製於遼太祖神冊五年(920)。後者相傳為太祖弟耶律迭剌所創製,制字年代略晚於大字。主要用於碑刻、墓誌、符牌,著諸部鄉里之名以及寫詩譯書等項。金朝滅遼後,契丹文字繼續使用,而且在女真制字的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詔罷契丹字”。從創製到廢止,前後共使用二、三百年,隨著哈剌契丹(亦稱黑契丹)建立的西遼(1124~1211)滅亡,終於成為死文字。契丹文圖書全部湮滅,只有宋代王易的《燕北錄》和元末明初陶宗儀的《書史會要》里收錄的幾個描畫的契丹字。發展歷史
神冊五年(920年),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授意下由耶律突呂不和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製的契丹大字約有三千餘字。契丹文頒布以後,立刻在遼國境內使用。由於契丹境內的漢族都使用漢文,契丹文只會通行於契丹民族中。但是,契丹上層統治者大都通曉漢文,並以漢文為尊,契丹文使用範圍有限。儘管契丹文是當時遼的官方文字,但遠不如漢字使用的普遍,這樣就不得不改革大字。
契丹小字由耶律迭剌受回鶻文啟示對大字加以改造而成。小字為拼音文字,較大字簡便,契丹小字“數少而該貫”,即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全部貫通。契丹小字約五百個發音符號。
雖然遼國滅亡了,契丹文仍然被女真人所使用,並幫助創造女真文。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詔罷契丹字”,一共使用了三百多年。重新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遼政府嚴格限制契丹文化的“出口”,不允許把本國書籍傳入他國,大量文獻沒有流傳開來,留存下來的也很少,除《燕北錄》和《書史會要》里收錄的幾個契丹字外未留下片紙隻字。今天能夠看到的契丹文字多是墓志銘、碑文、印章以及錢幣上的銘文等。
從出土的契丹文哀冊和碑刻來看,大字是一種表意方塊字,其中夾雜一些直接借用漢字的形式。小字是一種拼音文字,利用漢字筆畫形體創製出300多個原字,然後綴合拼寫成詞。原字分正楷、行草、篆書等字型,篆體字的拼寫方式異於正楷和行草,採取魚貫式而不是層疊式。行文的款式自上而下豎寫,自右而左換行,敬詞抬頭或空格。原字有一個書寫形式,代表幾種語音或一個語音採用幾種書寫形式的情況。因此,同一個詞或詞素表現在文字上可以有不同的拼寫形式,甚至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語句被解讀出來,是中國文字史上著名的難題。
分類
大字
遼太祖神冊年間創製的契丹大字是一種音節與音素混合的文字,九月十四日(公元920年10月28日)製成,下詔頒行。大字和漢字的書寫方式類似,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有時是幾個字一個音節,每個字只是一個因素),書寫時由上到下,由右向左。沿用了漢字隸楷橫平豎直的特點,也有點、橫、豎、撇、捺的筆畫。一些大字是直接假借漢字,比如:一、二、三、五、十、百、皇帝、囯等,有的字只借用其字形而改換原來的字音和字義。還有一些大字是將漢字改造字型、增減筆劃而得的仿造字。契丹大字是一種音節與音速混合的漢字。超過半數的大字由於沒有解讀出來,所以也難以確定來源。目前發現的大字約有一千多個。
小字
耶律阿保機的弟弟耶律迭剌在學習了回鶻文之後,參考回鶻文的原則而創造了表音的小字,以“數少而該貫”而著稱。契丹小字約有450多個表音符號,稱為原字。小字的基本單位是詞,每個詞由一至七個原字拼成,單詞之間有間隔,且原字筆畫都很少,能準確表記契丹語。詞按照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順序書寫,詞內部的原字按從左至有、從上至下的順序書寫。小字有篆書、楷書、行書和草書之分,最常見的是楷書。
遼國時期兩種文字型系並行,但在正式行文詔書中所使用的為小字以及漢字,大字僅做為書面文字使用。
與女真文
金朝直至中期才正式完全的廢除了契丹文的通行,《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是用契丹小字寫成的。女直字(宋、遼時期女真又作女直)的創製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契丹字的創製方式。
契丹文
資料
現有契丹文資料以石刻為主要內容,有數十件,總長達數萬字。其中契丹小字《郎君行記》是唯一一份契丹、漢雙語文獻,是解讀契丹文的關鍵。
其它類型的契丹文資料大多比較短小。唯一的例外是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的契丹大字寫本,有1萬5000字。但是該寫本字跡比較潦草,目前釋讀出的內容很少。
地位
契丹文字與中國著名的東巴文、仙居蝌蚪文、夜郎天書、岣嶁碑、巴蜀符號、倉頡書、夏禹書、紅崖天書一樣,成為二十世紀的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