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the系統是1968年由E.W.Dijkstra和他的學生在荷蘭的艾恩德霍文技術學院(Technische Hogeschool Eindhoven)開發的.此系統中第一次提出了作業系統的層次式結構設計方法.
該系統是運行在荷蘭的Electrologica X8 計算機上的一個簡單批處理系統,其記憶體只有32K,每字27位,系統共分6 個層次。處理器分配在第0層中進行,在中斷髮生或定時器到期時,由該層進行切換。在第0層之上,系統由一些連續的進程組成,編寫這些進程時不用再考慮在單處理機上多個進程運行的細節。換句話說,第0層中提供了基本的CPU多道程式設計。
詳情
存儲管理在第1層中進行,它為進程分配主存空間,在主存用完時則在一個512K的磁鼓上保留進程的一部分(頁面)。第1層上,進程不用考慮它是在磁鼓上還是在主存中運行;第1層軟體保證一旦需要訪問某一頁面時,該頁面必定已在記憶體中。
第2層處理進程與操作員控制台之間的通信。在第2層上,可以認為每個進程都有自己的操作員控制台。第3層管理I/O設備和快取相關的信息流。第3層上,每個進程都與有良好特性的抽象I/O設備打交道,而不必考慮外部設備的物理細節。第4層是用戶層。用戶進程不用考慮進程,記憶體,控制台或I/O設備等細節。系統操作員進程位於第5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