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中國科技城 --四川省綿陽市,占地4086畝。校址原為清華大學綿陽分校。學校校舍建築面積90多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碧水環繞,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學校概貌
學校現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專科學生2.9萬餘人,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等8大學科門類,設有72個本科專業,3個博士學位建設學科,3個博士學位支撐學科,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有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招生、獨立培養博士研究生;有工程碩士(13個工程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翻譯碩士(MTI)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已初步形成博士學位(立項建設)、碩士學位(學術型、專業學位)、學士學位較為完整的學位授權體系。學校現有國防基礎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防緊缺專業1 個、國防重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5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哲學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校級科研機構2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四川省精品課程36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學校現有教職工218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8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700餘人,在專任教師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1120人,占66.4%,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267人,占15.8%;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從董事單位等聘任兼職教師400餘人,院士17人。有一批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教育理念
學校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為校園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理性、開放包容、彰顯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和諧興校”的辦學思路,不斷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努力推進產學研結合辦學。學校成立了有省、市政府和與學校同處一地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四川九洲集團公司、西南自動化研究所、西南套用磁學研究所等參加的校董事會。學校從董事單位聘任了一批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比較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學校與董事單位共建共享實驗室 14個,總資產超過2億元。學校充分利用董事單位豐富且優質的人才、實驗設備和科研課題資源進行合作辦學,並得到中國科技大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促進了學校快速發展和辦學水平的迅速提升。學校重視聽取專家的意見和開展學術活動,以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2001年以來,來校指導工作和進行學術活動的兩院院士100餘人次。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 10餘個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與加拿大勞倫丁大學合作建立了“中國西部遠距離教育中心”。
目前學校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國家“ 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基金、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及部、省級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300餘項。已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獎勵210餘項。
外界評價
學校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我校機器人小組在 2004年7月參加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榮獲冠軍和“最佳技術”獎,同時在2004年9月代表中國參加亞太地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奪得亞軍和“最佳技術”獎。我校學生在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國家、省級比賽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是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和四川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和領導對學校非常關心和支持。 2001年10月26日 、 2002年10月26日 ,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先後兩次率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李嵐清同志還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2005年5月31日 ,李嵐清同志再次親臨我校,與廣大師生暢談“音樂·藝術·人生”。 2003年12月12日 ,國務委員陳至立率教育部部長周濟等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 2001年以來,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的副部長、副省長以上的領導幹部40餘批次,100餘人次。
發展前景
目前,學校正抓住西部大開發和綿陽科技城建設的歷史機遇,堅持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質量為中心,以隊伍建設為根本,以體制創新為動力,不斷深化中央、省市共建體制,踐行“厚德、博學、篤行、創新”校訓,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為把西南科技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