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a

Simula 67被認為是最早的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語言,它引入了所有後來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語言所遵循的基礎概念:對象、類、繼承。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方法起源於Simula 67語言。在程式設計語言的發展史上,20世紀60年代後期是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

程式語言

1967年5月20日,在挪威奧斯陸郊外的小鎮莉沙布舉行的IFIP TC-2 工作會議上,挪威科學家Ole-Johan Dahl和Kristen Nygaard正式發布了Simula 67語言。Simula 67被認為是最早的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語言,它引入了所有後來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語言所遵循的基礎概念:對象、、繼承。之後,在1968年2月形成了Simula 67的正式文本
挪威科學家Ole-Johan Dahl,Kristen Nygaard
也是在1968年,荷蘭教授E.W.Dijkstra提出了“GOTO語句是有害的”觀點,指出程式的質量與程式中所包含的GOTO語句的數量成反比,認為應該在一切高級語言中取消GOTO語句。這一觀點在計算機學術界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引發了一場長達數年的廣泛的論戰,其直接結果是結構化程式設計方法的產生。
相信當時沒有任何人預見到當年發生的這兩件事對後來計算機技術,特別是軟體技術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儘管這兩種方法的思想差異巨大,但是多年以後,無論是Ole-Johan Dahl和Kristen Nygaard,還是E.W.Dijkstra,都因其在這一年所取得的成就,獲得了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硬體成本不斷降低,而軟體成本卻不斷增加,因此,如何縮短軟體生產周期和提高維護效率,研製出高質量的軟體產品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思想進步

程式設計思想的進步
在20世紀60年代,軟體曾出現過嚴重危機,由軟體錯誤而引起的信息丟失、系統報廢事件屢有發生。為此,1968年,荷蘭學者E.W.Dijkstra提出了程式設計中常用的GOTO語句的三大危害:破壞了程式的靜動一致性;程式不易測試;限制了代碼最佳化。此舉引起了軟體界長達數年的論戰,並由此產生了結構化程式設計方法,同時誕生了基於這一設計方法的程式設計語言Pascal。
由瑞士計算機科學家Niklaus Wirth開發的Pascal,一經推出,它的簡潔明了以及豐富的數據結構和控制結構,為程式設計師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性與靈活性,同時它特別適合微計算機系統,因此大受歡迎。結構化程式設計思想採用了模組分解與功能抽象和自頂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從而有效地將一個較複雜的程式系統設計任務分解成許多易於控制和處理的子程式,便於開發和維護。因此,結構化方法迅速走紅,並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的軟體開發中占絕對統治地位。
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和套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結構化程式設計語言和結構化分析與設計已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的變化,於是面向對象技術開始浮出水面。
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方法起源於Simula 67語言。在程式設計語言的發展史上,20世紀60年代後期是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有三種重要的語言問世,即Simula 67、由一批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共同設計的Algol 68、以及為IBM 360系列機配套開發的PL/I。這三種語言雖均有所創新,但Simula 67的面向對象概念的影響是最巨大而深遠的。它本身雖因為比較難學、難用而未能廣泛流行,但在它的影響下所產生的面向對象技術卻迅速傳播開來,並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OO熱潮,至今盛行不衰。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在軟體開發領域引起了大的變革,極大地提高了軟體開發的效率,為解決軟體危機帶來了一線光明。
但是,事實表明,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方法雖然比結構化方法能更自然地表現現實世界,但它不是靈丹妙藥,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它本身存在固有的內在的局限性。最近興起的面向方面編程(AOP)正是為了改進上述程式設計方法學的不足。AOP被視為是“後”面向對象時代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程式設計技術。而從更廣義的範疇看,在過去的40年裡,軟體體系結構試圖處理日益增長的軟體複雜性,但複雜性卻仍繼續增加,傳統的體系結構好像已經達到了其處理此類問題的極限。新興的Web 服務通過允許應用程式以對象模型中立的方式實現互連,從而提供了一個更強大、更靈活的編程模型,並將對軟體開發方法產生巨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