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oprene的歷史淵源
最早在1974年,Monsanto公司(一般音譯為孟山都,現為Solutia)就開發出了PP/EPDM動態硫化橡膠,一種兼具塑膠加工特性和橡膠物理性能的新型彈性體,在1980年該彈性體正式商業化,商品名為Santoprene。
該商品名Santoprene由2部分組成,其中“Santo”就是來源於Monsanto,“prene”是二烯類橡膠的英文後綴,比如Dupont(杜邦)公司的Neoprene氯丁二烯橡膠,美特公司的Renprene(韌港)TPV。Santoprene一般音譯為“山都平”或“山都片”。
在1990年,Exxon Mobile化學和Monsanto成立了合資公司AES(Advanced elastomer System),專業負責Santoprene進一步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在2002年,Exxon Mobile收購了Solutia在AES的全部股份,現在AES已經是Exxon Mobile全資子公司。
Santoprene的意義
最初Santoprene材料在命名的時候,採用了TPR(Thermoplastic Rubber),因為目前TPR基本與TPE(Thermoplastic Elastoemr)是一個含義,為了避免同廣義的TPE相混淆,就改用了TPV(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另外TPV中的Vulcanizate指的是已經硫化的橡膠,而Rubber泛指一切橡膠,所以用TPV為Santoprene材料命名更加確切。更多TPE分類請參考:什麼是熱塑性彈性體?What is TPE?(入門版)
Santoprene的誕生具有一個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儘管在上世紀50年代,已經有塑膠與橡膠共混的一些商品出現,但是一直沒有真正的大批量商業化套用。原因是沒有經過動態硫化、只是靠簡單共混獲得橡塑共混彈性體,在力學性能、抗變形、耐高溫性能、耐油品及化學品都存在缺陷,直到Santoprene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局面!現在幾乎所有套用橡膠的場合都可以使用Santoprene替換,尤其在我們的生活周邊,可以到處發現Santoprene的套用,典型的包括建築密封條、汽車車窗密封系統、工具手把等。這對於傳統的橡膠製品廠商,具有一個革命性的意義,Santoprene的出現,讓塑膠製品和橡膠製品加工分割界限不再明顯,塑膠製品廠家可以跨入橡膠類性能製品的加工行業,而橡膠製品廠家將主動的去掌握高效率塑膠成型加工方式來生產具有橡膠性能的製品。
Santoprene的大量替代傳統,也帶來環保的福音,因為Santoprene是可以重複加工的,我們不再需要為掩埋日益增多的傳統廢橡膠而苦惱。
當然Santoprene並不是萬能的,目前在有些耐溫要求非常高,比如超過150°C、有些要求極其耐油,Santoprene可能並不能滿足。但正因為Santoprene的先導作用,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到研發TPV的行業,杜邦、道康寧、Zeon等公司也已經商業化了部分超級TPV,可以滿足耐高溫、耐油、和工程塑膠二次注塑極其牢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