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同性戀雜誌《Out》特刊](/img/b/0e4/nBnauM3X1EzNzczNxYTMzIj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2E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00年,哈德曼把《out》雜誌出售給LPIMedia。在LPIMedia編輯部主管JudyWieder的領導下,《out》雜誌把雜誌人群從新定位於LGBT人群,隨之而來的結果是廣告收入和發行量都有所下降。2001年,發行量10萬本。2006年,《out》雜誌被PlanetOut公司收購,Regent娛樂集團試圖重新調整讀者定位,即斯科特的定位人群。2008年,《out》連同其姊妹刊物《TheAdvocate》,被HereMedia公司收購,自收購品牌後,HereMedia升級擴大網站OUT.com,並發布了APP套用。
2012年4月18日,HereMediax宣布裁撤內部編輯部門,由《out》的主編AaronHicklin成立的GrandEditorial公司負責《out》的編輯內容。
品牌定位
《Out》能夠成功吸引大量廣告商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廣告商之前從未考慮過將目標定位在同志市場,因為之前的雜誌大都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廣告環境,而《Out》則允許成人用具以及個人用品的廣告刊登。這個大的障礙破解以後,廣告商就有機會藉助這新的國家性的刊物與同性愛這一邊緣群體獲得接觸並向其大力推廣自己的產品以及服務。在短短的不到兩年的時間內,《Out》的發行量以及廣告客戶範圍就已超越了擁有四十年歷史的《TheAdvocate》---當時除了《Out》之外的另一同志雜誌。雜誌成員
撰稿人JoshKilmer-Purcell 喬希爾莫.佩希爾
DalePeck戴爾.派克
DanSavage丹.薩維奇
NathanLee彌敦道.李
TCooperT庫伯
MarkSimpson 馬克.西普森
TimMurphy蒂姆.墨菲
MichaelJosephGross麥可.約瑟夫
JesseArcher傑西.阿徹
BobSmith鮑勃.史密斯
TomSteele湯姆.斯蒂爾
BarryWalters巴里.沃爾斯特
攝影師
FrancoisRousseau 佛朗索娃.盧梭
BenWatts本.懷特
MatthiasVriens馬蒂亞斯.佛雷斯
CassBird卡斯.不德
PatrickMcMullen派屈克.邁克馬倫
JoeOpedisano喬.歐佩蒂斯
TerryRichardson泰瑞.理查森
XeviMuntane克什韋.莫頓
PierreetGilles皮埃爾特.吉爾
WalterPfeiffer沃爾特.法伊佛
NicholasWagner尼古拉.華格納
爭議事件
“LogCabinRepublicans”(小木屋共和黨員組織),一個面向服務於共和黨人的LGBT組織,聲稱發表在《Out》2008年5月那一期上一篇關於同性戀共和黨人以及同性戀民主黨人的對比文章的作者是“反共和黨人士”,對共和黨存在偏見,並且稱這篇文章的作者CharlesKaiser並未採訪過任何一個同性戀的共和黨人就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作為回應,Kaiser在《Out》官網(out.com)上發表評論,說儘管他們駁斥了他的文章,但是卻不敢駁斥這樣的一個事實,就是那些不敢出櫃的同性戀共和黨國會議員和參議員有著悠久的對同性愛投反對票的歷史。而一些女同性戀者也在抱怨《Out》將重點放在男同性戀群體上,並指出在2008年的期刊上沒有一個以女同性戀者為封面人物。而且只有22%的“OUT100”榜單人物是女同性戀者。
品牌活動
out100從1995年起,《Out》開始舉辦“out 100”年度100大出櫃同志名人榜活動,一年一度的活動為了慶祝那些推動LGBT權利做出突出貢獻的人。“Out100”評選活動,由《Out》雜誌的讀者和網友評選出當年度最值得人們推崇的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名人。雜誌編輯表示,通過100大同志名人評選活動,可向公眾展示本年度同志社群在文化等方面的變化。2015
![歐巴馬封面圖](/img/3/fe9/nBnauM3X1QTMxQDM1QTMzIj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0E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014
![2014年out100封面人物](/img/d/08d/nBnauM3XzQDN5ETOyIjM0Yz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yI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被《Out》授予“年度最佳藝人”稱號的佩姬於2014年的情人節正式出櫃。佩姬表示在好萊塢沒有人敢真正大膽表明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因為這對事業可能一次重大的打擊。,但是最終意識到這種行為只是在侵蝕自己的靈魂,是對自己的不誠實,因此大膽地站了出來。
《星際迷航》(StarTrek)男星昆圖也被授予了“年度藝術家”稱號。他表示希望讀者們能夠銘記同性戀群體在過去所作出的掙扎和努力,不要忘記80年代愛滋病對同性戀群體構成的巨大威脅,不要一味沉浸於一種自鳴得意的氣氛中。
薩姆·史密斯獲“最佳突破獎”,史密斯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隱瞞過自己的性取向,並表示自己的目標就是通過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同性戀沒有什麼不同,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也能很好的生活。薩米拉·威利授予“年度純真少女”稱號。
2013
![2013out100伊迪·溫莎、李·丹尼爾斯](/img/6/30b/nBnauM3X1gDO1EzNyEzM0Yz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xM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013out100溫特沃斯·米勒、吉姆·帕森斯](/img/c/c26/nBnauM3X3gDM3gTO1EzM0Yz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xM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伊迪·溫莎(EdieWindsor)獲得本年度最高榮譽——終身成就,她發起的“溫莎訴美國政府”一案推翻了《婚姻保護法》中歧視同性婚姻的核心條款,從聯邦法律層面上為婚姻平等掃清了障礙。
黑人同志導演李·丹尼爾斯(LeeDaniels)當選年度最佳藝術家,其電影作品《白宮管家》叫好又叫座。
溫特沃斯·米勒(WentworthMiller)當選本年度新聞人物,2013年8月公開出櫃並譴責俄羅斯反同性戀法規。
吉姆·帕森斯(JimParsons)獲得年度最佳藝人稱號。
2012
![2012《Out》100大特刊封面](/img/7/6c9/nBnauM3X4YTMwcjM3ATN0Yz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wU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喬治男孩
安德魯·蘭內斯
SharonNeedles
2011
![2011《Out》100大特刊封面](/img/6/912/nBnauM3X3ADO4kzM0ATN0YzM1QTMxMjMxkTNzQTNwAzMxAzLwU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年度藝人:JesseTylerFerguson。美國ABC熱播美劇《摩登家庭》男星,在劇中飾演同性戀角色。年度傳奇人物:LarryKramer。作家LarryKramer是“行動起來”(Act-Up)的組織者,該組織的成員四處進行抗議活動、製造混亂局面,戲劇性地扭轉了愛滋病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抗愛滋藥物的誕生,使愛滋病從最初的不治之症轉變為慢性病。
年度造型潮流製造者:AndrejPejic。著名的中性化男模,曾入選“世界100大最性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