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化學元素鋰的符號]

li[化學元素鋰的符號]

化學元素鋰的符號。

基本信息

化學中的LI

基本信息

元素名稱:鋰

體積彈性模量:GPa

11

原子化焓:kJ /mol @25℃

160.7

熱容:J /(mol· K)

24.860

導電性:10^6/(cm ·Ω )

0.108

導熱係數:W/(m·K)

84.8

熔化熱:(千焦/摩爾)

3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

0.006

元素原子量:6.941

元素類型:金屬

原子序數:3

元素符號:Li

元素中文名稱:鋰

元素英文名稱:Lithium

相對原子質量:6.941

核內質子數:3

核外電子數:3

核電核數:3

質子質量:5.019E-27

質子相對質量:3.021

所屬周期:2

所屬族數:IA

摩爾質量:7

氫化物:LiH

氧化物:Li2O

最高價氧化物:Li2O

密度:0.534g/cm3 (300K)

熔點:180.5℃

沸點:1347.0℃

電阻率: 8.6

導熱係數: 0.847W/(cmK)

比熱: 3.6J/(gK)

蒸發熱: 145.92kJ/mol

熔化熱: 3kJ/(gK)

電離能: 5.392eV

外圍電子排布:2s1

核外電子排布:2,1

鋰

顏色和狀態:銀白色金屬原子半徑:2.05

常見化合價+1

發現人及年代

阿爾費德森 發現年代:1817年

發現過程

從金屬與酸作用所得的氣體中發現氫。 1817年,瑞典的阿爾費德森,最先在分析透鋰長石時發現了鋰。

元素描述

銀白色的金屬。密度0.534克/厘米3。熔點180.54℃。沸點1317℃。是最輕的金屬。可與大量無機試劑和有機試劑發生反應。與水的反應非常劇烈。在500℃左右容易與氫發生反應,是唯一能生成穩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氫化物的鹼金屬,電離能5.392電子伏特,與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與氮在室溫下反應,生成氮化鋰(Li3N)的鹼金屬。由於易受氧化而變暗,故應存放於液體石蠟中。

元素來源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鋰輝石和鋰雲母及磷鋁石礦存在與自然界中

元素用途

將質量數為6的同位素(6Li)放於原子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可以得到氚。氚能用來進行熱核反應,有著重要的用途。鋰主要以硬脂酸鋰的形式用作潤滑脂的增稠劑。這種潤滑劑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溫和良好的低溫性能。鋰化物用於陶瓷製品中,以起到助溶劑的作用。在冶金工業中也用來作脫氧劑或脫氯劑,以及鉛基軸承合金。鋰也是鈹、鎂、鋁輕質合金的重要成分。

元素輔助資料

鋰是繼鉀和鈉後發現的又一鹼金元素。發現它的是瑞典化學家貝齊里烏斯的學生阿爾費特森。1817年,他在分析透鋰長石時,最終發現一種新金屬,貝齊里烏斯將這一新金屬命名為lithium,元素符號定為Li。該詞來自希臘文lithos(石頭)。

鋰發現的第二年,得到法國化學家伏克蘭重新分析肯定。

鋰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鉀和鈉少的多,它的化合物不多見,是它比鉀和鈉發現的晚的必然因素。

鋰,原子序數3,原子量6.941,是最輕的鹼金屬元素。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石頭”。1817年由瑞典科學家阿弗韋聰在分析透鋰長石礦時發現。自然界中主要的鋰礦物為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和磷鋁石等。在人和動物機體、土壤和礦泉水、可可粉、菸葉、海藻中都能找到鋰。天然鋰有兩種同位素:鋰6和鋰7。

金屬鋰為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熔點為180.54°C,沸點1342°C,密度0.534克/厘米³,硬度0.6。金屬鋰可溶於液氨。

鋰與其它鹼金屬不同,在室溫下與水反應比較慢,但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鋰晶體。鋰的弱酸鹽都難溶於水。在鹼金屬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鋰易溶於有機溶劑。鋰的揮發性鹽的火焰呈深紅色,可用此來鑑定鋰。

鋰很容易與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業中可用做脫氧劑。

鋰與社會

關於鋰

鋰的存在、發現和製取

鋰在地殼中約含0.0065%,其豐度居第27位。在海水中大約2600億噸鋰,人和動物體內也有極少的鋰存在。體重70公斤的正常人體中,鋰的含量為2.2毫克。目前自然界已發現含鋰礦石達150多種。鋰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為鋰輝石(LiAlSi2O6),鋰雲母[Li2(F,OH)2Al(SiO3)3]等,我國江西有豐富的鋰雲母礦。

鋰是在1817年被著名化學家貝齊里烏斯的學生阿爾費特遜在分析一種礦石的成分時發現的,貝齊里烏斯將其命名為鋰。到1855的年本生和馬奇森採用電解熔化氯化鋰的方法才製得它,工業化制鋰是在1893年由根莎提出的,鋰從被認定是一種元素到工業化製取前後歷時76年。現在電解LiCl製取鋰,仍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每煉一噸鋰就耗電高達六、七萬度。

鋰的性質及用途

鋰具有高的比熱和電導率,它的密度是0.53克/厘米3,是自然界中最輕的金屬。它是非常活潑的鹼金屬元素,常溫下它是唯一能與氮氣反應的鹼金屬元素.自然界存在的鋰由兩種穩定的同位素63Li和73Li組成。鋰只能存放在凡土林或石蠟中。

鋰在發現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受到冷落,僅僅在玻璃、陶瓷和潤滑劑等部門,使用了為數不多的鋰的化合物。

鋰早先的主要工業用途是以硬脂酸理的形式用作潤滑劑的增稠劑,鋰基潤滑脂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溫和良好的低溫性能。如果在汽車的一些零件上加一次錘潤滑劑,就足以用到汽車報廢為止。

在冶金工業上,利用鋰能強烈地和O、N、Cl、S等物質反應的性質,充當脫氧劑和脫硫劑。在銅的冶煉過程中,加入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的鋰,能改善銅的內部結構,使之變得更加緻密,從而提高銅的導電性。鋰在鑄造優質銅鑄件中能除去有害的雜質和氣體。在現代需要的優質特殊合金鋼材中,鋰是清除雜質最理想的材料。

1kg鋰燃燒後可釋放42998kJ的熱量,因此鋰是用來作為火箭燃料的最佳金屬之一。1kg鋰通過熱核反應放出的能量相當於二萬多噸優質煤的燃燒。若用鋰或鋰的化合物製成固體燃料來代替固體推進劑,用作火箭、飛彈、宇宙飛船的推動力,不僅能量高、燃速大,而且有極高的比衝量,火箭的有效載荷直接取決於比衝量的大小。

如果在玻璃製造中加入鋰,鋰玻璃的溶解性只是普通玻璃的1/100(每一普通玻璃杯熱茶中大約有萬分之一克鋰),加入鋰後使玻璃成為“永不溶解”,並可以抗酸腐蝕。

純鋁太軟,當在鋁中加入少量的Li、Mg、Be等金屬熔成合金,既輕便,又特別堅硬,用這種合金來製造飛機,能使飛機減輕2/3的重量,一架鋰飛機兩個人就可以抬走。Li-Pb合金是一種良好的減摩材料。

真正使鋰成為舉世矚目的金屬,還是在它的優異的核性能被發現之後。由於它在原子能工業上的獨特性能,人們稱它為“高能金屬”。

6Li捕捉低速中子能力很強,可以用來控制鈾反應堆中核反應發生的速度,同時還可以在防輻射和延長核飛彈的使用壽命方面及將來在核動力飛機和宇宙飛船中得到套用。6Li在原子核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後可以得到氚,而氚可用來實現熱核反應。

6Li在核裝置中可用作冷卻劑。

鋰電池是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才研製開發的優質能源,它以開路電壓高,比能量高,工作溫度範圍寬,放電平衡,自放電子等優點,已被廣泛套用於各種領域,是很有前途的動力電池。用鋰電池發電來開動汽車,行車費只有普通汽油發動機車的1/3。由鋰製取氚,用來發動原子電池組,中間不需要充電,可連續工作20年。目前,要解決汽車的用油危機和排氣污染,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發展向鋰電池這樣的新型電池。

鋰的化合物用途

鋰化物早先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於陶瓷製品中,特別是用於搪瓷製品中,鋰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作助熔劑。

LiF對紫外線有極高的透明度,用它製造的玻璃可以洞察隱蔽在銀河系最深處的奧秘。鋰玻璃可用來製造電視機顯像管。

二戰期間,美國飛行員備有輕便應急的氫氣源—氫化鋰丸。當飛機失事墜落在水面時,只要一碰到水,氫化鋰就立即溶解釋放出大量的氫氣,使救生設備充氣膨脹.

當狼吃下含有鋰化合物的肉食後,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慾大減,從而改變狼食肉的習性,這種習性還具有遺傳性。

鋰鹽可治療癲狂病,己在臨床上得到套用。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與該地區飲食中鋰的含量成反比。北京積水潭醫院利用鋰製劑治療急性痢疾,療效近90%。北京同仁醫院採用鋰製劑,醫治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有一定的療效。

用氘化鋰和氮化鋰來代替氘和氚裝在氫彈里充當炸藥,達到氫彈爆炸的目的。我國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的第一顆氫彈里就是利用氘化鋰。

LiBH4和LiAlH4,在有機化學反應中被廣泛用做還原劑,LiBH4能還原醛類、酮類和酯類等。LiAlH4,是製備藥物、香料和精細有機化學藥品等中重要的還原劑。LiAlH4,也可用作噴氣燃料。LiAlH4是對複雜分子的特殊鍵合的強還原劑,這種試劑已成為許多有機合成的重要試劑。

有機鋰化合物與有機酸反應,得到能水解成酮的加成產物,這種反應被用於維生素A合成的一步。有機鋰化物加成到醛和酮上,得到水解時能產生醇的加成產物。

由鋰和氨反應製得的氨基鋰被用來引入氨基,也被用作脫鹵試劑和催化劑。

人類對金屬鋰的套用目前已有了良好的開端,但由於鋰的生產工藝比較複雜,成本很高。如果人們一旦解決了這些問題,鋰的優良性能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從而擴大它的套用範圍。

鋰,原子序數3,原子量6.941,是最輕的鹼金屬元素。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石頭”。1817年由瑞典科學家阿弗韋聰在分析透鋰長石礦時發現。自然界中主要的鋰礦物為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和磷鋁石等。在人和動物機體、土壤和礦泉水、可可粉、菸葉、海藻中都能找到鋰。天然鋰有兩種同位素:鋰6和鋰7。

金屬鋰為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熔點為180.54°C,沸點1342°C,密度0.534克/厘米³,硬度0.6。金屬鋰可溶於液氨。

鋰與其它鹼金屬不同,在室溫下與水反應比較慢,但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鋰晶體。鋰的弱酸鹽都難溶於水。在鹼金屬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鋰易溶於有機溶劑。鋰的揮發性鹽的火焰呈深紅色,可用此來鑑定鋰。

鋰很容易與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業中可用做脫氧劑。鋰也可以做鉛基合金和鈹、鎂、鋁等輕質合金的成分。鋰在原子能工業中有重要用途。

侗族的LI

農曆十月二十七日,歷史上少數民族首領楊再思(公元869年~957年)的忌日。會同縣沙溪鄉場上鼓樂聲聲,彩旗獵獵,人頭濟濟,炮火陣陣。當地姓著民為紀念先祖楊再思逝世1048周年而舉行的盛大民間祭祀活動——用花轎抬著楊再思的木質雕像繞沙溪鄉集鎮場區一周,俗稱“抬楊太公菩薩”,以示紀念。

楊再思生於唐鹹通十年(公元869年)農曆六月初六,卒於後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農曆十月二十六日,壽88歲,葬於貴州省黎平縣長嶺崗,是唐未、五代“飛山蠻”酋長,號十峒首領,人稱“飛山太公”。唐朝未年,藩鎮割據,王室衰微,天下紛爭。其時敘州(治所在今洪江市黔城)南部一帶苗、侗各民族在首領潘金盛、楊再思的領導下逐漸興旺、形成一個以靖州飛山為中心的民族集團——“飛山蠻”。唐乾寧三年(公元896年),馬殷初據湖南,僭稱楚王,派兵侵誠州。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辰州(今沅陵)蠻酋宋鄴、敘州蠻酋潘成盛,互為聲援,宋率部攻打湘潭,潘率部攻打武岡。後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馬殷遣昭州(今廣西平樂縣)刺史呂師周帶領衡山之兵五千討之。呂師周引兵從城步徑間道至飛山,攀藤石而上,分軍布柵,至峒前斬潘之部將楊永磊,擒潘金盛至武岡殺害,殺害潘之部卒3000人,盡毀其營寨。

迫於這種形勢,為保全實力,不致被馬殷部將斬盡殺絕,楊再思統帥“飛山蠻”餘部,以其地附於楚,被封為誠州刺史。這不僅挽救了處於死亡邊緣的“飛山蠻”,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為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楊再思服楚後,設立古州(今貴州榕江縣)、龍里、潭溪、洪州、八角、湖耳、中林、亮寨歐陽、新化(以上均為貴州省黎平縣屬)等十峒,號十峒首領,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撫馭峒民。其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鎮滇、黔;長子政隆,授知州,與子通蘊住守武岡;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羅蒙(今通道縣);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綏寧);四子政約,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炎,無官,住守羅岩(今通道縣東北境,舊稱羅岩洞);六子政綰,授知州,住守東山(今綏縣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國公,住守湖耳(今黎平縣屬)並鎮渠江(今靖州縣);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黃疆(今黎平縣西南);九子政權,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縣東部);十子政欽,授都統,住守樂土(今黎平縣西南部);十一子政榮,授安撫,駐守澧州(今湖南澧縣);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同時楊氏還以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為等級建立封建領土製度,推動和加速了境內各民族的融洽。五代之亂,天下多遭塗炭,獨誠州兵民屯聚、商賈出入,境內之民,煥然改色,有禮樂文物之盛焉,此皆楊氏之功也。

馬楚政權滅亡後,楊氏子孫相繼弘揚祖業,據《宋史·蠻夷二·誠徽州》載:“誠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楊氏居之,號十峒首領,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首領楊蘊始內附。五年,楊通寶始入貢,命為誠州刺史。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其刺史楊正岩復來貢,是歲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繼知州事。自此,“飛山蠻”的統治範圍逐漸擴展到湘西南、黔東南、桂東北廣大地區(包括湖南靖州、會同、通道、洪江、懷化、漵浦、麻陽、芷江、新晃、新化、新寧、武岡、城步、綏寧、貴州錦屏、黎平、天柱、從江、榕江、玉屏、廣西三江、龍勝等縣)。

楊再思由於能團結各地兄弟民族歸順朝廷,治國安邦,功威卓著,宋開寶中(公元968-976年)被追封為英惠侯;紹興三十年(公元1161年)封為威遠侯;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改封英濟侯;嘉定十一年(公元1219年)封廣惠侯;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封創遠英惠侯。歷代以來,散居在湘、桂、黔、川、鄂及東南亞各國的楊氏後裔,廣思其德,祀為神靈,尊為祖先,先後建飛山廟或飛山宮上萬處。其中最早興建的靖州飛山廟,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3年始建於飛山絕頂之上。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6年)置於絕頂下方廣寺之左側,後遷建於靖州縣城西一里許原作新書院左側至今,系紀念楊再思的總廟。每年生辰六月初六和忌日十月二十六日各地楊姓民眾均要舉行大型廟會活動。

現會同縣沙溪鄉一帶楊姓著民,系楊再思第七子楊政岩的子孫。南宋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楊再思的第五代孫楊盛榜由靖州遷居會同縣水一里瓦窯坪(現會同縣若水鎮瓦窯村一帶)。後楊再思第八代孫楊再亨徒豐山鄉(今會同縣沙溪鄉一帶),現已繁衍子孫四十餘代。一千多年來,會同縣楊姓子孫以抬楊太公官轎的形式紀念楊再思一直流傳至今,從未間斷,其中以沙溪鄉悠甚。所抬楊太公的轎子分為兩層,轎子雕有青瓦,轎頂上雕有一隻象徵和平的展翅欲飛的鴿子。轎門正上方為一“楊公祠”匾,門首兩邊有分書“威德”、“神恩”的匾,並有兩幅對聯,裡面一幅為“祖德與天長”、“宗功同地久”,外面一幅為“威靈顯赫”、“遠邑靖邦”。身著官袍的楊再思在轎中帷襟正座,威風凜凜。4名身著侗族節日盛裝的轎夫抬著轎子,在兩面上書“楊”字的紅色旗子和24面繪有龍、花、民間傳說人物的幡旗以及鼓樂隊、獅子隊、參加祭祀活動的成百上千各族民眾的簇擁下,走上街頭,煞是熱鬧。整個抬楊太公菩薩的活動根據路程的遠近,持續一個多小時左右,盛況空前。

宋崇寧元年(1102年)置三江縣,二年(1103年)以三江匯契約流改名會同縣。

據傳說,楊再思曾以會同縣雷打沖木頭造龍舟配合會同縣擂茶沖竹子做的高腳馬(傳說類似於木牛流馬),鎮守該縣,使五穀豐登,惡鬼不侵。

在會同縣清水壩有楊再思鄉民,寶鴨沖貓谷灣族民,以銅灌注“ L”型及“ I”型 銅器立於清水壩八兌井宕土地祠,分別代表龍舟和竹竿。當地人稱之為“洽講講”(音),以此紀念樣再思。此間鄉民認為"LI"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避邪,驅鬼帶來好運。在清水壩,木匠師傅通常能畫符,清水壩木匠師傅畫的每一道符都會以丹朱在最後加上大大的“LI”,這一道工序叫做請祖師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