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邏輯考試

gct邏輯考試中邏輯推理能力測試,旨在考察考生掌握和運用邏輯分析方法的能力。運用給出的信息和已掌握的綜合知識,通過理解、分析、綜合、判斷、歸納等過程,引出概念、尋求規律,對事物間關係或事件的走向趨勢作出合理判斷與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基本概況

由國務院學位辦實行的GCT(GraduateCandidateTestfor

Master,簡稱“GCT”)碩士學位專業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主要對象為參加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翻譯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以及高等學校教師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入學考試的考生。GCT試卷由四部分組成:語言表達能力測試、數學基礎能力測試、邏輯推理能力測試和外語運用能力測試。GCT試卷為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每部分為45分鐘。

2012年的GCT考試時間為10月28日,GCT考試[1]一般來說每年變化不大,考生可以參考往年GCT考試大綱,對於報考院校一般是就近原則,方便上課,一般考生都是4月份開始複習準備階段,主要是了解考試並選擇GCT報考院校及專業,全面了解所報專業的信息,準備複習。複習主要是以歷年真題及語文、數學、英語和邏輯等科目輔導教材進行,具體可根據每個考生朋友的情況來決定。

gct邏輯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一、考試目的

二、試題結構

二、試題結構

1、題量與題型

本部分共有50道題,考試時間為45分鐘。試題均為單項選擇題,包括一題一問和一題多問兩種類型。一題一問為給出相應的條件,完成一個問題的回答;一題多問則為給出一個完整的條件,完成幾個問題的回答。

2、試題評分標準

本部分試題滿分100分,每道題2分。

三、命題範圍

三、命題範圍

題目內容廣泛地涉及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等背景知識,但不是針對特定領域具體專業知識的測試,而是對考生邏輯推理能力的考察,即考察考生利用已具有的常識、技能、辭彙等進行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說來,就是給定人物、地點、事件中間的任意關係結構,要求考生理解這些關係並由此獲得新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確判斷。每道題目包括相關關係及條件的描述和問題的提出。試題覆蓋了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具體如下:

1、演繹、歸納和類比推理

2、直言判斷、複合判斷及其推理

3、三段論

4、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等邏輯基本規律

5、求同法、求異法、同異並用法、共變法和剩餘法等

四、題目分為六類:

四、題目分為六類:

(1)由前提確定結論型

題乾所給已知條件是前提,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選定合乎邏輯的結論。

(2)由結論尋找前提型

題乾所給的是結論,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尋找能得到此結論的前提。

(3)加強前提型

題乾中有前提有結論,但題乾中的前提尚不足以推出結論,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尋找補充前提,以得出題乾中的結論。

(4)反駁型

前面三種類型都是用推理進行證明。原題乾中的前提真,或者經補充前提而使前提充分真,那么,可以演繹證明結論必然真,或者歸納證明結論非常可能真。由結論真尋找前提也是一種證明。反駁可以反駁論題(推理的結論)、反駁論據(推理的前提)和反駁論證方式(推理形式)。

(5)類比型

主要有:推理形式的類比、邏輯錯誤的類比和邏輯方法的類比。

(6)語義分析型

這類題目要求考生對日常語言表達的較為複雜的內容和含義有敏捷而準確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備考方法

GCT考試邏輯的解題策略:“快、準、狠”是解答邏輯問題的最佳方法。也的拿取高分的最基本的要求。

“快”是指迅速根據問題的方向從題乾中讀取有用的內容;

“準”是指準確找到題乾中對於回答問題所至關重要的詞句,並且找出關鍵概念;

“狠”是指因為GCT考試的時間有限,所以在閱讀中如果能迅速找出問題答案並作出解答,則無需顧及其他選項,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考生狠心地放棄對其他選項的閱讀。

時間分配:

要想取得GCT考試的成功必須對時間有一個合理的分配。比如在全面衡量語文、數學、英語與邏輯四者整體感覺的基礎上分配,或者是從閱讀和邏輯推理能力的綜合水平由高到低分配等都是可行的。對於邏輯,大多數考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後,成績都會有一個很好的提高。一般來講,邏輯能力比較強的高手會在30分鐘之內連做帶檢查將徹底完成;稍遜色些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45分鐘內穩打穩算的做完;而更差一些的考生,比如邏輯推理能力較弱、閱讀速度較慢的,可以從總體上衡量語、數、外和邏輯在得分上的邊際收益,很有必要在某一部分上作出些許的犧牲來爭取更高的得分。

參考資料:gct考試複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