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結構特點
04A式步兵戰車延續了04式步兵戰車的基本設計:動力艙在前,其左側為駕駛艙,戰鬥艙居中,載員艙居後,可搭載7名全副武裝士兵。車首裝甲的傾斜角度較大,擁有較好的防彈外形。車體外形較為高大,車首前下方安裝有大型防浪板,車尾門下方兩側具有兩個噴水推進器噴口,具有較佳的浮渡性能。
火力系統
技術改進

2A72自動炮與2A70火炮並列安裝,一起由雙向電動穩定系統驅動。2A72自動炮為雙彈鏈供彈,理論射速為380發/分,射速可變頻。可發射曳光穿甲彈、曳光榴彈,可針對不同目標迅速切換彈種,對地面和空中目標的有效射程分別達2000米和4000米。此炮是BMP-3用來作為快速壓制武器使用的,可攻擊敵人輕型裝甲車輛或直升機。車內共裝有500枚備用炮彈(305發榴彈和195發穿甲彈)。
國內科研機構在完全消化吸收上述武器系統技術後,為實現在前期第二代步兵戰車——ZBD-04上的國產化套用,曾對該武器系統進行了一些補充設計及改進措施,如,將原炮塔由圓錐體改為10面錐型體;將100炮自動輸彈機臥式儲彈改為直立式;提高100炮高爆榴彈射程。此外,還自主研製了30自動炮穿甲彈;重新設計了瞄導合一、數位化指揮儀火控系統等。改進後的武器系統性能就已經超越俄制BMP-3步戰的原有武器系統。
配置方案

2A70型火炮為低膛壓火炮,炮身俯仰角為-6~+60°,方向射界360°,可發射兩種彈藥:一種為定裝藥短藥筒預製彈帶榴彈,最大有效射程4000米,彈丸重15.6千克,初速為250米/秒,可用於摧毀敵輕型裝甲車輛、野戰工事以及塹壕內隱蔽的敵作戰人員。在炮塔吊籃底部彈架內裝有22發榴彈,可通過自動裝彈機裝填,最大射速可達10發/分,車體內另有18發備用彈。另一種為雷射制導飛彈,能夠遠距離精確攻擊裝有爆炸反應裝甲的裝甲車輛以及低空慢飛目標(如直升機)。射程為100~4000米,垂直破甲能力可達500~550毫米,車內裝有8枚炮射飛彈。
ZBD04A火力系統雖然仍然是100+30+7.62的組合,但已經全盤拋棄了ZBD04上的車、炮長觀瞄鏡裝置,火控系統全面升級,堪稱“豪華”配置。將原ZBD04步戰炮塔車長指揮艙門座圈上的車長觀察儀(夜間可換微光夜視儀)更換為車長獨立上反穩定式周視觀瞄儀,炮長觀瞄則換裝為新一代配熱像儀的上反穩定式瞄導合一觀瞄鏡組,其夜視距離及視場均比原型04式大幅提高。配套有火控計算機自動跟蹤模組的火控系統,具備雷射制導、自動跟蹤和信息智慧型化管理等功能,能實現戰車全天候、全天時遠距離觀察與作戰。使炮長具備在行進間準確發射炮彈和炮射飛彈的能力,並可實現車、炮長“獵-殲”能力。這套火控系統能大大增加步兵戰車的火力反應速度與命中精度,在各國同類裝備中處於領先地位。
為了能適應換裝車、炮長觀瞄系統的需要,ZBD04A安裝了重新設計的結構更為合理的炮塔,其內部空間明顯增大。由於炮塔結構輪廓改變之後,無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對原100炮的拋殼機構位置進行重新改造,所以在炮塔尾部原拋殼窗位置形成了一個“凹”型。此外,炮塔左後部突出部增設了一個裝甲通風機蓋,能夠在100炮發射後迅速清除開閂、藥筒帶來的發射藥煙霧,如04步戰發射後炮塔內薄煙瀰漫那樣的問題迎刃而解。

從100炮的彈道特點來看,其射擊精度在較近距離精度較高,較遠距離精度稍差,因此,能滿足“近遠點面結合”的火力打擊需要,近距離依靠先進的自動跟蹤雙穩火控系統,能有效打擊移動中的具有良好防護的步兵戰車,遠距離又能行“半直瞄”射擊,使用殺傷爆破彈有效摧毀或壓制戰壕內的敵有生力量。而30毫米自動炮憑藉其射速可調的特性,可在戰車行進中以低射速精確打擊移動中的輕型裝甲車、集群有生力量或者以高射速對空自衛射擊。所以,100炮與30炮兩者分工合作,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武器效能。
受口徑的限制,04A配備的100毫米炮射飛彈尚不能有效對付三代主戰坦克,但對於步戰的定義來說,是搭配主戰坦克作戰的,其主要功能是尾隨主戰坦克之後,利用其武器系統摧毀或掩護下車步兵清除對主戰坦克構成威脅的敵配備反坦克飛彈的步兵戰車、攜帶型反坦克發射陣地等非重型裝甲目標,讓主戰坦克乘員能夠集中精力搜尋並擊毀敵主戰坦克、重型自行反坦克武器或堅固的永備工事,因此100毫米炮射飛彈只需要能夠擊毀一般裝甲車或帶爆炸反應裝甲等具高防護能力的敵步兵戰車即可。
機動能力
ZBD04A步戰底盤與原型ZBD04步戰的總體布局一致,仍然是較為“大眾化”的動力傳動艙右前置、駕駛艙左前置、乘員艙後置、武器戰鬥艙中置的結構布局。因軍方使用部門對04A提出的部分戰、技指標與原型有所變化,如水上機動性能由原來突出快速泛水行進、能夠適應等級海況等的要求,改變為能夠以一定速度自浮行駛通過內陸江河即可,因此進行了一些適應性改進。
底盤部分
底盤部分重新設計了鋼裝甲焊接結構的車體,前部首裝甲仍為楔形結構,車體兩側裝甲板取消傾角改為垂直,車體上緣從首上裝甲連線處到後載員艙尾部呈小角度趨高形態,使車體高度減低,相比較於原型有所改善,以減少受彈面積。駕駛室的艙門改為與潛望式駕駛儀一體的後開矩形,駕駛員進出艙方便。前車燈組安裝到前擋泥板上方,採用“內埋式”式(與89式裝甲車改進型號類似)。因無需防護海上泛水波浪,車首的防浪板改為可翻轉式,簡化結構尺寸減小,為了避免水上機動時防浪板升起遮擋駕駛員的前部視野,別具匠心的在防浪板上設定了四個透明材料“觀察窗”。
動力裝置

行走裝置
行走裝置並沒有明顯變化,仍然為左右6對小直徑負重輪和雙銷掛膠履帶,懸掛系統為扭桿式。最大的改動就是取消了噴水推進系統(由此減少的重量也抵消了一部分提高車體防護帶來的重量),改為履帶划水,因此在車體後部裙板末端設定了導水格柵,以增強水上方向可控性。為解決炮塔重量大幅增加,整車重心後移仍需保持水上浮力平衡的問題,將車體上部延伸超過車尾部形成了兩個矩形浮箱(而非89改那樣的附加外組油箱)。因而,整車無需準備,依然能在水面平靜無浪的內陸江河緩速浮渡,但已不具備在2、3級海況海面行駛的能力。
國內20噸級以內的裝甲車輛均有需具備一定的水上機動能力的技術要求,與西方絕大部門履帶式步兵戰車截然不同一方面。這是因為,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協同的裝甲部隊在快速突擊過程中,遇到進攻方向河流,需要強渡水障時,為了奪占對岸登入場,使敵不能對強渡地段使用遠程反坦克飛彈和高精武器的目視瞄準器材、不能從地面觀察所對渡口進行觀察並保障架橋,就需要在火力準備時讓具備兩棲性能的裝甲分隊奪占對岸一定縱深並對水障進行周密的偵察後進行。另一方面,具備一定水上機動能力且火力強大的步兵戰車也能夠在不需要戰鬥、工程保障分隊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快速穿插、偵察等任務,使指揮官的運用更加靈活。所以,這是受解放軍裝甲兵對步兵戰車的戰術使用影響的結果。
防護系統

考慮到炮塔正面和車體首下裝甲的中彈幾率較高,因此在炮塔前弧面安裝了間隔裝甲,在車體首下裝甲和車體兩側基體鋼板上用螺栓固定了數十塊附加裝甲板。車體首下安裝的附加裝甲相當厚實。取消了原有的車體側面的多個觀察窗和射擊孔,僅在車體載員艙尾部兩側各保留了一個備用觀察窗和射擊孔。炮塔後部兩側焊接的儲物格柵也能起到防護小口徑破甲彈的作用。這一系列改進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整車防護能力(初步估計,防護等級已提升到炮塔周向及車體正面500米可防30毫米穿甲燃燒彈,側面200米可防14.5毫米穿甲燃燒彈,後面和炮塔頂可防7.62穿甲彈及炮彈破片),其裝甲防護級別已經是我軍所有步兵戰鬥車輛中前所未有的了。不但如此,由於是採用的模組式附加裝甲,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根據需要更換為增加了厚度的“強化型”附加裝甲,此時,只會暫時“犧牲”掉水上機動能力,但卻能使整車的防護能力再提高一個層次。
除了車體側面裝甲的防護能力增強外,車體底部的防護也得到一定提高,能夠防護小型反坦克地雷的破壞。載員艙內的座椅改變了04式剛性連線於車體底部的設計形式,首次在我軍裝甲車輛上採用了吊掛式座椅,這種設計能有效緩解戰車遭受地雷爆炸衝擊時對車內載員腰部、頸椎造成傷害,並且乘坐舒適。
04A還安裝了新一代的雷射告警裝置,炮塔正面兩側的電控煙幕彈發射器增加到每側5部,炮塔頂部的雷射接受級用以探測敵方制導武器雷射束的照射,並及時向乘員發出聲音和光電報警信號,並自動發射煙幕進行隱蔽干擾。另外,該戰車還安裝有超壓集體三防系統、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熱煙幕裝置等特殊防護裝置。
應該承認的是,04A依然無法完全抵禦RPG火箭筒及攜帶型反坦克飛彈的攻擊。根據現有評估數據表明,裝甲車輛要徹底抵禦此類武器的攻擊,加厚普通裝甲會使自身多出10~20噸的總重,而加裝爆炸反應裝甲不但會增加自重,同時對戰車基體裝甲的要求也較高,所以較理想的方式則是採用主動防禦系統。國內目前已經研發成功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主動防禦系統模組,戰時可以根據作戰強度,安裝到04A步戰之上,這才是防護的“重頭戲”。
信息化水平

位於炮塔內車長席右前側的綜合顯控裝置與數據匯流排和通信設備接口,使車長具有各種戰術信息和後勤信息的處理、控制和傳輸能力,能接受來自上級指揮機關和友鄰車輛傳送的作戰命令、敵我勢態以及我方情況等信息,大大增加了戰場的透明度,能及時向上級報告自身的方位,進行火力呼叫和請求指示等訊息。
位於駕駛艙內前部的駕駛員綜合控制顯示裝置不但能夠顯示車輛速度、動力系統的工況信息,還能在戰術顯示屏上的數字地圖上顯示來自導航/定位系統的車輛方位和行駛路線,並以這些信息為戰鬥行進提供導航。戰車上的故障自動檢測/診斷系統,隨時能檢測各主要部件的狀況,並可將出現的故障信息傳送給後勤維修部門,以加快戰場維修速度。
整個這套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使04A步兵戰車在戰場作戰狀態,能採取最佳的戰術,有效打擊最重要的敵重點目標。基於解放軍不斷構建完善的各級戰場指揮控制系統,能做到與所協同的主戰坦克和其他戰鬥車輛、上級指揮機關及其他武器平台之間的戰場信息互聯、互通和還能建立跨兵種範圍的各級指揮控制,從而使步兵戰車成為整個戰車信息網路中的一個節點,在未來戰爭體系對抗中的綜合作戰效能得到明顯提高,成為步兵戰車戰力“倍增器”。
研發意義
ZBD04A式步兵戰車已批量裝備到一些重型機械化部隊,它與99A式主戰坦克一道,將成為解放軍重型裝甲突擊力量的“超強夥伴”,其綜合戰力足矣鄙視周邊列國任何步坦組合。ZBD04A步兵戰車已經衝出了原來仿製俄系步兵戰車思路的禁錮,博採眾長的在注重火力的同時重視防護,兼顧機動性與信息化,將步戰的幾大性能均衡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開創了國內步戰研發的新局面,這也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ZBD04A必將毫無爭議的居身於世界知名步戰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