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

Simulation Simulation Simulation

內容介紹

《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訓教程?CAWP全球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2版)》提供了基本的有限元求解方法,是機械工程師快速有效地掌握Simulation套用技術的必備資料。《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訓教程?CAWP全球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2版)》在介紹軟體使用方法的同時,還對有限元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了講解。適於企業工程設計人員和大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作品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說明
緒論有限元簡介1
0.1SolidWorks Simulation概述1
0.2有限元分析概述1
0.3建立數學模型2
0.4建立有限元模型3
0.5求解有限元模型3
0.6結果分析3
0.7FEA中的誤差4
0.8有限單元4
0.8.1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單元類型4
0.8.2在實體和殼單元中選擇6
0.8.3實體及殼單元中的草稿品質與高品質7
0.9自由度7
0.10FEA計算7
0.11FEA結果解釋 7
0.12測量單位8
0.13SolidWorks Simulation的使用限制9
0.14總結10
第1章分析流程11
1.1模型分析的關鍵步驟11
1.2實例分析:平板11
1.3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界面12
1.4SolidWorks Simulation選項14
1.5預處理16
1.5.1新建算例16
1.5.2夾具18
1.5.3外部載荷20
1.5.4符號的大小及顏色21
1.5.5預處理總結21
1.6劃分格線23
1.6.1基於曲率的格線23
1.6.2格線密度23
1.6.3格線大小23
1.6.4圓中最小單元數23
1.6.5比率23
1.6.6格線質量25
1.7後處理26
1.7.1結果圖解26
1.7.2編輯圖解26
1.7.3節點應力與單元應力27
1.7.4顯示向量圖解選項27
1.7.5修改結果圖解27
1.7.6其他圖解29
1.8多個算例34
1.8.1創建新的算例34
1.8.2複製參數34
1.8.3檢查收斂與精度36
1.8.4結果總結37
1.8.5與解析解比較37
1.9報告38
1.10總結39
1.11提問39
練習1-1支架40
練習1-2壓縮彈簧剛度46
練習1-3容器把手48
第2章格線控制、應力集中、邊界條件50
2.1格線控制50
2.2實例分析:L形支架50
2.3不帶圓角的支架分析51
2.3.1運行所有算例52
2.3.2局部格線精細化分析53
2.3.3格線控制53
2.3.4結果比較56
2.3.5應力奇異性56
2.4帶圓角的支架分析57
2.4.1壓縮配置57
2.4.2自動過渡58
2.5實例分析:焊接支架60
2.6理解邊界條件的影響61
2.7總結62
2.8提問62
練習2-1C形支架62
練習2-2骨形扳手68
練習2-3基座支架72
第3章帶接觸的裝配體分析79
3.1接觸縫隙分析79
3.2實例分析:虎鉗79
3.3使用全局接觸的虎鉗分析80
3.3.1為裝配體指定材料80
3.3.2零部件接觸81
3.3.3觀察裝配體結果84
3.3.4手柄接觸84
3.3.5所需的力85
3.4使用局部接觸的虎鉗分析85
3.4.1局部接觸85
3.4.2局部接觸類型86
3.4.3無穿透局部接觸條件87
3.4.4接觸應力89
3.5總結89
3.6提問89
練習雙環裝配體89
第4章對稱和自平衡裝配體93
4.1冷縮配合零件93
4.2實例分析:冷縮配合93
4.2.1項目描述93
4.2.2對稱93
4.2.3關鍵步驟94
4.2.4特徵消隱94
4.2.5剛體模式95
4.2.6冷縮配合接觸條件96
4.2.7在局部坐標系中圖解顯示結果97
4.2.8定義圓柱坐標系97
4.2.9保存所有圖解99
4.2.10“什麼錯”特徵99
4.3帶軟彈簧的分析100
4.3.1軟彈簧100
4.3.2慣性卸除100
4.4總結101
練習4-1鏈扣(第一部分)101
練習4-2鏈扣(第二部分)112
第5章帶接頭的裝配體分析115
5.1連線零部件115
5.2接頭115
5.3實例分析:手鉗116
5.3.1項目描述116
5.3.2關鍵步驟117
5.3.3銷釘接頭118
5.3.4彈簧接頭120
5.3.5銷釘/螺栓力123
5.4總結124
練習5-1升降架裝配體125
練習5-2帶有基座的分析(選做)130
練習5-3吸振器130
練習5-4點焊——實體格線133
第6章兼容/不兼容格線139
6.1兼容/不兼容格線劃分:接合接觸139
6.2實例分析:轉子139
6.2.1項目描述139
6.2.2兼容格線140
6.2.3不兼容格線141
6.2.4不兼容接合選項143
6.3總結145
第7章格線細化後的裝配體分析146
7.1裝配體中的格線控制146
7.2實例分析:萬向節146
7.3項目描述146
7.4第一部分:使用草稿品質的粗糙格線進行分析147
7.4.1遠程載荷148
7.4.2螺栓的緊密配合150
7.4.3螺栓預載150
7.4.4局部相觸面組153
7.4.5旋轉和軸向剛度156
7.4.6知識庫157
7.5第二部分:使用高品質格線進行分析160
7.5.1在薄壁特徵上需要的實體單元數量161
7.5.2高寬比例圖解161
7.5.3雅可比162
7.6總結167
7.7提問167
練習7-1螺栓接頭167
練習7-2遮陽篷170
第8章薄件分析172
8.1薄件172
8.2實例分析:帶輪172
8.3第一部分:採用實體單元劃分格線173
8.4第二部分:細化實體格線176
8.5實體與殼單元的比較176
8.6第三部分:殼單元——中面曲面177
8.6.1細殼與粗殼的比較178
8.6.2殼格線顏色179
8.6.3更改格線方向180
8.6.4殼單元對齊180
8.6.5自動重新對齊殼曲面181
8.6.6套用對稱約束183
8.6.7變形結果185
8.7結果比較185
8.8實例分析:擱柵吊件186
8.9總結190
8.10提問190
練習8-1支架191
練習8-2使用外側/內側表面的殼格線194
練習8-3點焊——殼格線197
練習8-4邊焊縫接頭197
練習8-5容器把手焊縫202
第9章混合格線——殼體和實體204
9.1混合格線204
9.1.1接合殼體和實體格線205
9.1.2混合格線支持的分析類型205
9.2實例分析:壓力容器205
9.2.1項目描述205
9.2.2分析裝配體205
9.2.3模型準備206
9.2.4材料207
9.2.5體積模量和切變模量208
9.2.6連線有間隙實體209
9.2.7失敗診斷212
9.2.8小特徵格線劃分212
9.3總結216
9.4提問216
練習混合格線分析216
第10章混合格線——實體、梁和殼單元223
10.1混合劃分格線223
10.2實例討論:顆粒分離器223
10.2.1項目描述223
10.2.2單元選擇223
10.2.3梁單元223
10.2.4關鍵步驟224
10.2.5橫樑接點:位置226
10.2.6橫樑接點類型226
10.2.7連線及斷開的接點227
10.2.8橫截面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233
10.2.9彎矩和剪力圖表234
10.3總結235
練習10-1傳送架 235
練習10-2柜子242
練習10-3框架結構剛度249
第11章設計情形250
11.1設計算例250
11.2實例分析:懸架設計250
11.2.1項目描述250
11.2.2關鍵步驟250
11.3第一部分:多載荷情形251
11.3.1多個設計算例252
11.3.2設計情形結果256
11.4第二部分:幾何修改258
11.5總結262
練習矩形平台262
第12章熱應力分析268
12.1熱應力分析簡述268
12.2實例分析:雙層金屬帶268
12.2.1項目描述268
12.2.2材料屬性269
12.2.3輸入溫度273
12.2.4平均應力274
12.2.5提問278
12.3在局部坐標系中檢查結果(選做)278
12.4保存變形後的模型279
12.5總結280
第13章自適應格線281
13.1自適應格線簡述281
13.2實例分析:懸臂支架281
13.2.1項目描述282
13.2.2幾何體準備282
13.3h-自適應算例284
13.3.1h-自適應選項284
13.3.2h-自適應圖解286
13.3.3收斂圖表287
13.3.4回顧h-自適應求解287
13.3.5應變能誤差並非應力誤差289
13.4p-自適應算例289
13.4.1p-自適應求解方法289
13.4.2h-單元與p-單元290
13.4.3方法比較292
13.5h-單元與p-單元總結292
13.6總結293
第14章大位移分析294
14.1小位移與大位移分析的比較294
14.2實例分析:夾鉗294
14.3第一部分:小位移線性分析295
14.3.1結果討論296
14.3.2小位移及大位移分析中的接觸結果296
14.4第二部分:大位移非線性分析296
14.4.1永久變形298
14.4.2SolidWorks Simulation Premium298
14.5總結298
14.6提問298
附錄299
附錄A格線劃分、解算器299
附錄B用戶幫助30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