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3/02/2005
《Relayer》
那裡不一定有什麼飛龍神獸,有什麼騎士魔法,但有著布衣草鞋的飲河而行的尋覓神跡的人群,有帶著金沙的飛舞的清風,有可以自由操縱岩石的山野精靈。。。。更多時候想像力枯竭的我什麼也不想,只是用耳朵注視那些音符在時間線里幻化成一條曲徑通幽的小道,蜿蜿蜒蜒,任由它把人指向未知的或錯過了的,鋪滿和諧的風景。偶爾閃回起曾摘下夾在書里的一片葉子的紋理,曾踩在河壩鵝卵石的滑溜感,或者根本就是,享受大腦一片空白的完全自由。
希望大家喜歡!
Yes絕對不僅是一支樂隊的稱謂,而是一派完整的現代音樂體系。這種誇耀並非僅與Yes將逾30年的歷史,30張以上的專輯構成邏輯,更重要的是他們音樂本身的藝術造詣,其堅決的藝術指向,恪守的文化職責,以及自然流動、精益求精的音樂風範。作為與Queen、PinFolyd齊名的三大Arts Rock團體,他們的音樂方向有著清晰的輪廓,用古典音樂的倫理來傳達流行的搖滾思維,嘗試一種藝術與社會,近代與現代的實驗性碰撞。Yes的一句名言這樣說:“是的,是的,我們在用吉它給柴科夫斯基和勃拉姆斯註冊了搖滾商標,我們都有嚴肅音樂的學習經歷……但我們更熱愛搖滾樂,我們只是希望通過形式的實驗與先鋒化使搖滾聽起來更加輝煌、壯美、深刻。我們在這方面的音樂嘗試里全部發了瘋,你可以想像那種感覺:青春、冒險、並且嚴肅!”
YES樂隊絕對不是搖滾樂史上最有名氣的樂隊,也絕對不是最受歡迎的樂隊,但是YES樂隊絕對是樂隊史上最有貢獻的樂隊,不論從樂隊編制的演奏,還是音樂創作的水準,都可以說YES樂隊絕對是一座他人無法超越的巔峰。
“YES”樂隊是70年代藝術搖滾的領頭人物之一,成立於1968年夏天。樂隊最早的成員有喬恩·安德森,貝司手克里斯·斯奎爾(Chris Squire;鼓手比爾·布拉福德(Bill Bruford,吉他手皮特·班克斯(Pete Banks,於1947年7月7日出生)以及鍵盤手托尼·凱(Tony Kaye,1946年1月11日出生)加入,樂隊完成組隊。他們加入了亞特蘭大公司,並於1969年錄製了第1張專輯《是》。從專輯中可以看出樂隊受基思·埃默森(Keith Emerson)的演奏風格以及“第五維”(Fifth Dimension)樂隊的演唱風格的影響很深。在第2張專輯《時間和一個詞》(Time and a Word,1970)中,樂隊繼續了這種風格的發展,特別體現在他們對里奇·黑文斯(Richie Havens)的《沒有必須的機會,沒有需要的經歷》(No opportunity Necessary, No Experience Needed)和史蒂芬·斯蒂爾斯(STILLS, STEPENEN*)的《每天》(Everydays)這兩首歌的處理上。
不久,班克斯離開了樂隊,史蒂夫·豪(Steve Howe,1947年4月8日出生)在“是”中取代了班克斯的位置。他是“明天”(Tomorrow)樂隊的吉他手。1971年推出了專輯《是的專輯》(The Yes Album),標誌著樂隊後期風格的開始。從此,樂隊的作品全部由樂隊成員自己編寫,並且凱開始引進了多種合成器。
克里·韋克曼(WAKEMAN, RICK*)後來代替了凱,克里·韋克曼是皇家音樂學院正式學員,他的古典鍵盤風格給樂隊1971年的專輯《脆弱》(Fragile)帶來了一種突破性的效果。1972年,在精明的經理人布賴恩·萊恩(Brain Lane)引導下,“是”樂隊開始嘗試一種敘事性的交響樂式的風格,先後於1972年和1974年推出了專輯《靠近邊緣》(Close to the Edge)和《從地形海洋來的傳說》(Tales from Topographic Oceans)。兩張專輯都由艾倫·懷特(Alan White,1949年6月14日出生)出任鼓手。於1972年取代了比爾·布拉福德。雖然安德森的歌詞意思變得前後不連貫,兩張專輯中也充滿了在時間上、音量和音色上前後矛盾的問題,但是這些“缺陷”加在一起卻變得很有力量。1973年樂隊推出了現場錄音專輯《是之歌》(Yes Songs),第2年又出版了專輯《繼電器》(Relayer)。當時里克·韋克曼已離開了樂隊,開始了他相當成功的個人生涯,瑞士人派屈克·莫拉斯(Patrick Moraz)代替了韋克曼。
1975-1976年間,樂隊成員開始了一些個人活動。1977年,他們的專輯《為一個目標奔忙》(Going for the One)出版了,隨後莫拉斯由於同樂隊在音樂方面不可調和的分歧而離開了,而韋克曼重新加入樂隊。他們1977年的專輯表明樂隊經過一系列的探索之後,又在一定程度上回到傳統的搖滾樂上來了。從專輯中挑出的《神秘故事》(Wonderous Sotrises)錄成單曲出版後,於同年成為英國排行榜第7名。
樂隊1977年 專輯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沒有用羅傑·迪安(Roger Dean)設計的封面,前一年開始同樂隊關係緊張的製作人埃迪·奧福德(Eddie Offord,)也沒有出現。YES樂隊的專輯封面從來都是一流的藝術作品,僅僅就這些封面而言就已經值得珍存了。
1979年,主唱安德森和韋克曼都離開了樂隊,他們的位置由BUGGLES樂隊的特雷弗·霍恩(HORN, TREVOR*)和格夫·唐斯(Geff Downes)代替。但是他們1980年出的專輯《戲劇》(Drama)進一步顯示了這個新組合的內部矛盾。1980年底,樂隊不復存在了。豪和唐斯加入了“亞洲”(ASIA*)樂隊,而霍恩把他的全部時間都投入到唱片製作上去了。年底以前,“是”樂隊的一張現場錄音專輯《是的演出》(Yes Show)問世。
直到1981年4月,樂隊才對外宣布解散。這期間,“Yes”的成員各自發展。1983年,樂隊又重組,特雷弗·霍恩擔任主唱/吉他手並負責一部分製作工作。他們錄製了一首在排行榜上獲得意想不到成功的單曲《孤獨之心的主人》(Owner of a Lonely Heart),這首不同於以往藝術搖滾風格的當代硬搖滾的歌曲在1984年1月成為美國榜的冠軍。這首歌也促使他們出版了那張搖滾史上最有價值的專輯《90125》。這張取名《90125》的專輯可以說是曠世之作!成為世界上無數樂隊的推崇專輯。
但樂隊卻沒有抓住這個好時機。一直到1987年,他們才出版新專輯《強力發動機》(The Big Generator),專輯給人的感覺也是一般化。由於在使用樂隊名稱上的爭議,原“是”的4位成員在重組時不能使用“是”這一名稱,因此他們只能以“安德森-布拉福德-韋克曼-豪”名義出版專輯。非常幸運的是,他們在1989年出版的這張同名專輯贏得了歌迷的認同,獲得了美國榜的第30名、英國榜的第20名,在樂隊名稱使用權上獲得了勝利。因此他們得以在隨後的巡迴演出時冠以“是音樂之夜”的名稱,他們的巡迴演出也場場爆滿,包括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演出。後來出版的專輯《團結》(Union),獲英國榜的第7名、美國榜的第15名,90年代出版的《談話》(TALK)再創佳績,顯示了這支樂隊的生命力,而2000年的新專輯《是之屋》也同樣保有水準。
作為擁有深厚古典音樂素質的YES樂隊,以他們天才式的音樂才能為搖滾音樂增添了不可替代的華麗篇章,他們的精湛無比的演奏技術,以及喬恩·安德森天籟一般的嗓音征服了包括明星音樂家在內的無數樂迷,他們繁富華麗的編曲無異於最高等的音樂教程,雖然由於他們同時代的娛樂巨星太多,從而遮蔽了他們的藝術光芒,但是YES樂隊的音樂影響之深遠,是在很長舊的時期里都不會磨滅的,因為他們是一座無法超越的巔峰。
本專輯已加入MP3共享計畫
專輯曲目
01 Gates of Delirium
02 Sound Chaser
03 To Be Over
04 Soon [Single Edit]
05 Sound Chaser [Single Edit]
06 Gates of Delirium [Studio Run-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