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3射手AA11近程空空飛彈

R-73射手AA11近程空空飛彈

是前蘇聯上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發展的第4代近程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能離軸發射,且搭配頭盔瞄準具達到“可視即可射”的飛彈。1973年時的蘇聯空軍除第4代中程空對空飛彈外,也需要新型近程格鬥飛彈(射程12—20公里)或格鬥飛彈(射程小於10公里)。新型短程飛彈由錦旗與閃電兩家設計局競標,錦旗設計局提出與美制AIM-9同級的K-14,閃電設計局則提出K-73的設計。

基本信息

簡介

俄羅斯三角旗設計局研製的近程空空飛彈,北約稱“射手”和AA-11,可掛載到蘇-27、蘇-30、蘇-35、蘇-37和米格29等戰鬥機上。1980年初開始研製,1

R-73射手AA11近程空空飛彈

985年服役。該彈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推力矢量控制技術,紅外尋的制導,具有很強的機動能力、離軸發射能力後視發射能力,離軸角達90度,彈重105千克,彈長2.9米,彈徑170毫米,最大速度2馬赫,最大射程30千米(向後12千米),最小射程3千米(向後1千米),戰鬥部為7.4千克破片殺傷型。

名稱由來

該彈是前蘇聯/俄羅斯自行研製並裝備前線戰術空軍殲擊機的第四代近距空空飛彈,是前蘇聯兩個主要從事空空飛彈設計的集團——“閃電”(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機械製造設計局之間進行競爭的產物。前者取勝,推出的是首次採用氣動與推矢控制方案的機動性極好的全向攻擊空空飛彈,代號為Р-73;後者失敗,推出的是美國AIM-9L“響尾蛇”空空飛彈的翻版,機動性差且無發展潛力,代號為Р-14。Р-73由“閃電”設計局於1976年開始研製。

但在1981年12月的國防機構改組中,由於“閃電”設計局的主要任務已從1976年轉向航天領域,正在研製“暴風雪”太空梭。因此,一大批“閃電”設計局的機載飛彈設計師,連同Р-73空空飛彈研製項目,均轉入“三角旗”設計局,使之成為前蘇聯唯一的空空飛彈設計局,並繼續研製Р-73空空飛彈,使之在1983年開始服役。Р-73(R-73)是飛彈本身的編號,飛彈系統的編號為Изд.73(Izd.73)。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11“射手”(Archer)。

基本參數

最大射程 20km(Р-73МД1)
30km(Р-73МД2)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M3.7

優勢

該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近距格鬥空空飛彈。其戰術技術性能比美國現役第三代近距格鬥空空飛彈“響尾蛇”的最新型號AIM-9L/M領先10年;而北約組織早在70年

R-73射手AA11近程空空飛彈 R-73射手AA11近程空空飛彈

R-73射手AA11近程空空飛彈

代初期開始發展的第四代空空飛彈——AIM-132先進近距空空飛彈幾經周折,進展遲緩,至今仍在由英國獨家研製之中。因此,西方國家現在沒有能與Р-73相抗衡的近距格鬥空空飛彈。

該彈由紅外導引頭、控制艙、主動雷達引信艙、連續桿式戰鬥部艙和固體火箭發動機艙共5個艙段組成。

發展簡史

R-73飛彈北約代號為AA-11射手(Archer),是前蘇聯上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發展的第4代近程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能離軸發射,且搭配頭盔瞄準具達到“可視即可射”的飛彈。1973年時的蘇聯空軍除第4代中程空對空飛彈外,也需要新型近程格鬥飛彈(射程12—20公里)或格鬥飛彈(射程小於10公里)。新型短程飛彈由錦旗與閃電兩家設計局競標

外銷型號 外銷型號

外銷型號

,錦旗設計局提出與美制AIM-9同級的K-14,閃電設計局則提出K-73的設計。

錦旗設計局提出的K-14是在已裝備蘇聯空軍的R-13與R-13M1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採用氣動力控制及彩虹(Raduga)全向紅外製導頭,並增強抗過載能力以提高機動性。K-14與R-13、R-13M1具有很高的共通性,因此可輕易換裝於米格-21、米格-23、米格-27、雅克-28P、蘇-22等戰機上。

閃電設計局提出的K-73最初計畫採用推力矢量控制及非全向紅外製導頭,但前蘇聯根據對未來近程空戰環境及美國近程格鬥飛彈的技術分析,認為新型短程飛彈必須裝備全向紅外製導頭,因此K-73裝上了燈塔(Mayak)全向紅外製導頭,K-73的尺寸與重量都因而增加。另一方面閃電設計局存1976年發現,僅靠推力矢最控制的飛彈,當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耗盡後,推力矢量控制就不能發揮作用,無法有效控制飛彈了。而K-73設計最大射程可達20公里,有相當一段距離是在發動機燃料耗盡後依靠慣性飛行完成的。這對K-73來說是個很大的缺陷,因此閃電設計局最後改用推力矢量控制、氣動控制面兩種控制方式。至此K-73重量達105公斤,成為現役R-73飛彈的雛型。

1976年,K-14與K-73基本完成慨念設計,其中K-73的外形和結構顯得相當前衛,技術上也比K-14更為先進。但由於K-14與當時正在服役中的R-13有高度通用性,這使得蘇聯空軍可以用較少的經費完成採購和換裝,形成戰鬥力的時間也較短。一時間,蘇聯軍方難以抉擇。在蘇聯空軍猶豫不決的這段時間裡,K-14得以與K-73H步發展多年。但到20世紀70年代末,由於考慮劍K-14已無法適應未來空戰需要,且錦旗設計局此時正忙於K-24、K-27、K-33等計畫而無暇為K-14的設計進行大幅修改,因此閃電設計局的K-73成為前蘇聯唯一種第4代近程格鬥飛彈。

儘管K-73是閃電設計局的研製成果,但在定型生產階段,卻歸屬到錦旗設計局旗下。因為,蘇聯政府於1976年將閃電設計局改組成閃電科學與生產聯合體(NPOMolniya),並逐步過渡到以空間科技研究為主攻方向,其中包括設計“暴風雪”號(Buran)太空梭。因此到1982年,閃電設計局內負責K-73的人員全部轉歸錦旗設計局,這使得錦旗設計局成為前蘇聯最大的空對空飛彈研製單位。1985年R-73空空飛彈定型服役。

與Р-60(AA-8)近距空空飛彈區別

在氣動外形布局上,與Р-60(AA-8)近距空空飛彈相同,即採用雙鴨式氣動布局,但在結構上有重大區別:

1)在頭部加裝4片風標式活動翼面,用來測量迎角,以改善飛彈飛行品質,防止超過臨界迎角而失速。
2)在尾部4片矩形彈翼的後緣各裝有1片活動副翼,取代傳統的陀螺舵,以限制橫滾角速度,從而保證飛彈飛行彈道的穩定性。
3)首次在近距空空飛彈上套用推力矢量與空氣動力綜合控制技術,即在尾噴口四周加裝4片偏轉舵面實現推力矢量控制,並與空氣動力控制相結合,使飛彈的控制通道由傳統的雙通道控制變為5通道控制,即2個噴流偏轉舵控制通道、2個空氣動力舵面控制通道和1個副翼控制通道,從而使飛彈在主動段上的最大機動過載達到60g。
4)紅外導引頭位標器離軸角±45°~±60°,具有很強的離軸發射能力,由於採用氮氣致冷的高靈敏度紅外探測元件和脈衝調頻技術,增強了探測距離、抗干擾能力和全向攻擊能力。連續桿式戰鬥部爆炸後的擴展半徑為4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