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

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

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簡稱89式彈射器,是一種單兵曲射面殺傷武器,主要用於殺傷200~800m距離內的敵有生目標,壓制和摧毀敵火力點、輕型土木工事等。該彈射器最大射程800m,殺傷彈可產生800多片殺傷破片,殺傷半徑大於16m。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與抗日戰爭時期的擲彈筒屬同一類武器,二者的結構和原理相似,在發展上具有傳承關係。二者均屬迫擊炮型榴彈發射器,主要在近距離套用曲射火力殺傷敵方有生力量和隱蔽目標。

基本信息

介紹

89式榴彈彈射器 89式榴彈彈射器

其結構非常簡潔,使用極為方便。

研發歷史

抗戰時期的擲彈筒 抗戰時期的擲彈筒

日本是最早使用擲彈筒的國家,十年式50mm擲彈筒是日軍裝備的第一種擲彈筒。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又列裝了八九式擲彈筒。日軍大量裝備擲彈筒,在戰場上靈活運用,發揮了有效作用。這一武器被中國抗日軍民繳獲後,進行了仿製改進並投入戰場使用,有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如國民政府兵工廠在抗戰時期共生產27式擲彈筒4萬餘具,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兵工廠在艱苦的條件下,也大力生產擲彈筒,裝備前線將士。足可見擲彈筒非常適合當時的戰鬥環境。

法國TN8111式單兵用榴彈彈射器 法國TN8111式單兵用榴彈彈射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歐洲戰場本來不怎么受重視的榴彈拋射類武器有了新的發展。比利時PRB公司獨闢蹊徑地開始了新型彈射武器的研究開發,在1950~1960年代,該公司陸續研製出了PRB424/425式單管彈射器、PRB426式12聯裝彈射器和手持式彈射器(NR8111式彈射器的前身)。1970年代末又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包括NR8111和NR8111A1式彈射器(配用NR208殺傷彈、NR209照明彈和NR210發煙彈)以及NR8464式12聯彈射器(配用NR438殺傷彈和NR440照明彈)等。其中NR8111和NR8111A1式彈射器採用了一種新的、密閉火藥燃氣的發射原理,其特點是將火藥燃氣密閉在彈的尾管內,實現發射時的“三無”(無聲、無光、無煙)。美國在1970年11月對這種“三無”近距離作戰武器的櫥念給予了肯定,並進行進一步研製。1986年10月下旬,在美國“陸軍裝備展覽及討論會”上還展出了與彈射器原理及構想相同的Lc52式無聲追擊炮,但是並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1990年,PRB公司宣布其彈射器及彈藥停產,並將生產權賣給法國阿迪菲克斯·迪坦公司。法國對該系統進行改進之後,推出了TN8111式單兵用榴彈彈射器及其配用彈藥(TN208殺傷彈、TN209照明彈、TN210煙幕彈、TN315和TN316訓練彈),射程增至750m,裝備法國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部隊。

1980年代初,中國根據自身的需求啟動研製採用“三無”理念的新式榴彈彈射器——這就是中國批量裝備的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簡稱89式彈射器。

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1990年代研製成功後,首先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

結構性能

結構示意圖 結構示意圖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發射時無焰、無煙、無(微)聲,一般稱為“三無”彈射器。其是1980年代初在參考比利時PRB公司的NR8111及NR8111A1式“三無”彈射器後開始論證的,其具有體積小、質量輕、隱蔽性強、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適宜山地和叢林使用。可以壓制或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及火力點,特別是遮蔽物後面的有生力量和火力點,破壞輕型野戰工事,在200~800m內為步兵分隊提供火力支援。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由彈射裝置、擊發裝置、瞄準裝置和背帶四大部分組成。

彈射裝置

彈射裝置由彈射桿和座板組件組成。彈射桿的作用是賦予、引導榴彈飛行方向,承受榴彈發射時的後坐力。彈射桿外壁上設有突棱,內部有擊針組件。座板組件由鋼製底板、駐臼、鎖緊螺母和聚氯酯吸震套組成,尾桿與座板相連,並由駐臼壓緊螺母擰緊固定。座板為彈射器的後支點,射擊時承受後坐力。

擊發裝置

擊發裝置 擊發裝置

擊發裝置由支承管、擊發機組件、擊針組成。支承管的作用是容納擊發機,聯接彈射裝置和座板組件,其內部裝有解脫銷。擊發機組件由擊發套管、滑套、保險銷和活機體組成。擊發套管用於容納活機體,滑套用以驅動活動機件上下滑動。保險銷聯接滑套和擊發機,並起到保險作用。在活機體上設有掛鈎,用於驅動擊針組件。擊針組件包括慣性擊針、擊針頂桿、擊針簧和擊針座等,擊針頂桿上安裝有擊針簧,其上端與擊針相連,下端的環形槽穿過擊針座中孔外露,與活機體鉤狀部位扣合在一起,活機體向下運動時,帶動擊針頂桿向下,壓縮擊針簧,儲存擊發能量。

瞄準裝置

表尺 表尺
背帶上的射角標記 背帶上的射角標記

瞄準裝置由表尺板和背帶上的射角標記組成。表尺板上鏤刻有“三孔一缺口”式照門,並刻有“8、6、4、2”字樣,分別代表800m、600m、400m、200m的射程,其中缺口代表200m射程。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的背帶不僅用來攜帶武器,同時其還有裝定武器射角的作用,背帶上的4個鉚釘是與照門射程相對應的射角標記,即用於設定800m、600m、400m、200m射程的發射筒仰角。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採用曲射射擊,其瞄準方法不像槍械那樣通過照門、準星瞄準目標,而是通過照門、背帶及彈頭上沿共同完成對目標的瞄準。具體方法如下:先將表尺板豎起,再將背帶對向目標,並用腳踩著背帶上相應的射角標記,將背帶繃緊,使背帶與筒身呈三角形,此時背帶賦予簡身一定射角,然後眼睛通過照門及彈尖上沿找到目標即可。例如,要瞄準200m處的目標,用腳踩住背帶上與200m射程對應的射角標記,並將背帶繃緊,左、右晃動筒身,使眼睛能通過與200m射程對應的照門並沿彈尖的上沿找到且標,即完成瞄準。

工作原理

擊發原理

擊針 擊針

武器待擊時,活機體掛鈎卡住擊針頂桿下端的環形槽,向下拉動滑套,通過保險銷帶動活機體向下,活機體帶動擊針頂桿向下,擊針簧開始被壓縮,滑套繼續下滑,擊發機觸及解脫機構,釋放擊針頂桿,擊針頂桿在擊針簧的作用下向上運動。頂桿運動到位後,在慣性的作用下,使擊針繼續向上運動,撞擊榴彈底火,完成擊發過程。

無聲原理

榴彈尾管內有一堵塞,堵塞內有底火及發射藥。擊針擊發底火後,發射藥迅速燃燒形成高壓火藥燃氣,推動榴彈向前加速運動。在榴彈向前運動時,堵塞沿尾管向下運動被尾管底螺卡住而停止運動,並隨榴彈一起飛出彈射器。在整個發射過程中,堵塞始終將火藥燃氣密閉在尾管中,使武器在發射時是無(微)聲、無煙、無焰。

89式版

89式榴彈 89式榴彈

89式50mm殺傷榴彈是89式50mm榴彈彈射器配用的主要彈種,該彈整體由引信、戰鬥部、推進系統和尾翼組成。

引信由碰炸機構、延期自毀機構和保險機構組成。保險機構由保險桿組件、支座部件、迴轉輪部件、過渡輪部件、騎馬輪部件、鐘擺部件、扭簧和片簧等零部件組成。當發射時,彈體飛離彈射器50~100m時迴轉輪轉動到位,使引信解除保險,彈體即處於待擊狀態,但這時擊針受到阻隔簧的限制,自毀機構受到火焰隔離裝置的作用,所以此時彈不會爆炸。當彈體撞擊目標時,擊針克服阻隔簧的抗力,擊發迴轉輪上的雷管,使彈爆炸。如果著發機構出現故障,未能引爆彈體,延時自毀機構就會發生作用。延時自毀機構由側擊針、火帽和延時藥盤組成。當榴彈撞擊目標未能引爆時,在慣性的作用下,側擊針擊發火帽,點燃延時藥盤,經過預定的延時時間(約19秒)後,火焰引爆雷管的主裝藥,使彈體自毀。

戰鬥部由鋁合金殼體、破片套、主裝藥柱和充填零件組成。主裝藥柱為135g的鈍黑鋁炸藥,預製破片套由刻槽鋼絲纏繞製成,爆炸時可形成800餘片的有效彈片。

推進系統也稱尾管部件,由尾管、堵塞、尾翼、底螺等零部件組成。尾管由鋁合金管材製成,上端裝有堵塞部件,下端內裝底螺、保護塞和外套尾翼(由高密度聚乙烯製成)。底螺由高硬度鋁合金製成,裝在尾管的下端,用來阻止堵塞滑出尾管。堵塞部件實際上就是發射組件,由堵塞體、藥盒蓋、底火、發射藥和密封墊等零件組成,堵塞也是由鋁合金製成。

除了89式50mm殺傷榴彈之外,89式50mm榴彈彈射器還配有發煙燃燒彈及照明彈。

操作步驟

發射前準備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在發射時有一定的後坐力,所以需要像迫擊炮一樣構築座板坑。座板坑支撐面對準射向支撐面與地面水平面的夾角根據射程遠近而定,通常射擊距離越遠角度越小,射擊距離越近角度越大,但是一般都在45°~60°之間。座板坑規格為長40cm、寬23cm、深18cm。

座板坑構築完畢後,射手右手握滑套將彈射器拿起,左手摘掉發射管口部的護蓋,將彈射器座板穩固地貼在工事支撐面上,左手虎口向上握住護筒下端,左腳踩在背帶上與射程相應的鉚釘上,右手拇指和食指下拉表尺卡筍,向上豎立表尺,爾後調整左手、左腳,使背帶繃緊,並使彈射器與背帶構成三角形,指向目標。

裝填榴彈

射手保持以上姿勢,右手向上推滑套,使活機體掛鈎鎖住擊針頂桿掛體上的環形槽。右手向下拉滑套約10mm處,拇指按壓保險銷使之鎖定,爾後將榴彈裝入發射管口部。將榴彈旋轉到適當的角度,使榴彈尾管中的凹槽對準彈射桿上的3條突棱,榴彈便下滑到位。

瞄準擊發

射擊諸元 射擊諸元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採用的是瞄具配合榴彈彈尖瞄準、背帶賦予射角的概略式瞄準方式。當榴彈裝填好之後,通過摺疊表尺上相應的缺口式照門或者覘孔式照門與榴彈彈尖配合瞄準目標。瞄準完成之後,右手向下拉滑套,即可實現擊發。由於背帶和表尺上只有200m、400m、600m和800m這四個射程的標記,而在實戰中目標不可能總是正好在這四個距離上,因此就需要射手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地形等因素,靈活掌握射角的裝定。

保養要求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可在多種惡劣環境下使用,因其在發射時不承受高壓、高溫氣體的作用,其內部機構均為簡單的機械運動,所以發射後彈射器內幾乎沒有發射藥殘渣污垢堆積。儘管在可靠性方面具備先天的優勢,但為了延長武器使用壽命,也應注意維護保養。例如,沙塵是武器故障的主要原因,在風沙較多的情況下要防止沙塵進入彈射器的彈射桿、滑套和支承管以及彈丸尾管內,武器在分解擦拭時要做到支承管和滑套的內外表面上不得有灰塵附著,同時因為兩部件為高強度鋁合金製成,在擦拭中不必上油防鏽,以免粘住大量灰塵;活機體組件、擊針組件和彈射桿為鋼製品,在擦拭乾淨後要塗上薄薄的一層防護槍油,塗油要做到薄而均勻,不可多塗;瞄具、座板等鋼製部件要及時擦去水跡和污垢,並塗油保護,在分解結合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滑套兩端的塑膠防塵套;如果彈藥裝入彈射器內困難,應該檢查彈射桿和彈藥尾管內是否有異物及沙塵,在高寒地區使用時防護油脂凍結也能造成武器失靈,因此要向活動部分注入少量的汽油(或煤油、酒精),以防止防護油凍結。

戰術效能

89式50mm榴彈彈射器在殺傷半徑上大於大多數國家使用的低速榴彈(密集殺傷半徑5~7m左右),但是由於必須駐地發射,因此在使用上明顯不如槍掛榴彈發射器方便,加之全彈質量較大,解放軍戰士一般僅攜帶5發彈,相對於槍掛榴彈發射器來說火力持續性大打折扣。不過在防禦作戰中,由於其射擊症候小,隱蔽性強,一具部署良好的89式50mm榴彈彈射器再配上足夠彈藥,將會給進攻方造成極大的殺傷。

改進發展

89A式50mm榴彈彈射器的改進 89A式50mm榴彈彈射器的改進

在現代戰爭中,城市作戰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解放軍的作戰訓練科目也不再局限於過去單一的野戰訓練,開始涉及城市作戰。城市與野外的作戰環境顯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最主要的一點是在城市中硬化地表占絕大多數,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無法在這樣的地表上構築座板坑。另外,89式50mm榴彈彈射器採用的是瞄具配合榴彈彈尖瞄準、背帶賦予射角的概略式瞄準方式,瞄準操作不便,且精度較差,要達到較高的射擊命中率必需經過大量的訓練和細心的揣摩,顯然不符合現代戰爭的高效化特徵。

針對上述問題,相關研製單位將89式50mm榴彈彈射器進行了改進,改進後型號稱為89A式50mm榴彈彈射器。其主要改進之一是取消了摺疊表尺,在護筒的外壁上加刻了射表,在護筒右側增加了射角裝定器,射手可以在測距之後根據射表裝定射角,方便了瞄準,提高了射擊精確度;另外,針對89式榴彈彈射器在硬化地表難以架設的問題,89A式50mm榴彈彈射器採用圓形座板取代了原有的瓦片形座板,並且在射表中列出了硬、軟和一般三種地表硬度條件下的不同射程所對應的射角,極大地簡化了瞄準難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