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彼得潘:不會長大的男孩》(PeterPan:TheBoyWhoWouldn'tGrowUp)(1904)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JamesMatthewBarrie,1860年—1937年)最為著名的劇作,而《彼得潘與溫蒂》(PeterPanandWendy)是他1911年將其小說化的小說題目。二者皆講述了彼得潘,一個會飛的拒絕長大的頑皮男孩在永無島(Neverland)與溫迪以及她的弟弟們的所遭遇到的各種歷險故事。
彼得潘的劇作於1904年12月27日在倫敦首演,由NinaBoucicault領銜主演。1905年於百老匯上演,主演為MaudeAdams。不久後由MarilynMiller和EvaLeGallienne參與演出的無聲電影於1924年上映。此後這部劇作曾被改編為音樂劇,電視節目以及兩部有聲電影——其中1953年的電影是由迪士尼出品的標準長度的動畫電影,另一部則是2003年的英國電影,以其華麗的場景及特效著稱。彼得潘的舞台劇在英格蘭是以其最初的形式每年上演。而美國上演的則是1954年的音樂劇版本,此版本因在電視上播出而流行。
小說於1911年首次發行。原版書包括由藝術家F.D.Bedford所繪製的一幅卷首插圖以及11幅黑白插圖。如今小說出版多冠以《彼得潘與溫迪》之名,或僅僅是叫做PeterPan。
1929年巴利將彼得潘作品的著作權捐贈給了倫敦的一間兒童醫院(GreatOrmondStreetHospital),希望能將賺得的版稅用來救助兒童。然而這也使得彼得潘的著作權問題複雜化。
內容簡介
《彼得·潘》的情節十分有趣,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夢幻島”。這島上既有兇猛的野獸,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紅人”,還有可怕的海盜,當然還有仙女和美人魚,總之,經常出現在兒童夢中和幻想中的一切,這裡都有;因此也就有與猛獸搏鬥的打獵,有紅人與海盜之間或孩子們與海盜之間的真正的戰爭。孩子們脫離了成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領下,自己處理一切事務,盡情玩耍,也歷經了各種危險。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在他們看來,沒有媽媽照樣可以過得很愉快。只有當媽媽的才認為,孩子離開了媽媽便不能生活。”可是後來,這些離家出走的孩子——尤其是其中的大姐姐溫迪,開始想媽媽了,在她的動員下,孩子們告別了給他們帶來過無限歡樂的“夢幻島”,飛回了家中。後來他們都長成了大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長大,也永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飛來飛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帶離家庭,讓他們到“夢幻島”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歡樂。作品的最後一句是這樣寫的:“只要孩子們是歡樂的、天真的、無憂無慮的,他們就可以飛向夢幻島去。”
作品目錄
序號 | 章節名 | |
---|---|---|
第一章 | Peter Breaks Through | 彼得·潘闖了進來 |
第二章 | The Shadow | 影子 |
第三章 | Come Away, Come Away! | 走吧,走吧! |
第四章 | The Flight | 飛行 |
第五章 | The Island Come True | 虛無島成了現實 |
第六章 | The Little House | 小房子 |
第七章 | The Home Under The Ground | 地底下的家 |
第八章 | The Mermaid's Lagoon | 美人魚 礁湖 |
第九章 | The Never Bird | 虛無鳥 |
第十章 | The Happy Home | 快樂的家 |
第十一章 | Wendy's Story | 溫迪的故事 |
第十二章 | The Children are Carried Off | 孩子們被帶走了 |
第十三章 | Do You Believe in Farries? | 你相信有仙子嗎? |
第十四章 | The Pirate Ship | 海盜船 |
第十五章 | 'Hook or Me this Time' | “跟胡克拼了” |
第十六章 | The Return Home | 回家 |
第十七章 | When Wendy Grew Up | 溫迪長大了 |
作品賞析
作品主題
《彼得·潘》是一部幻想童話,故事主要發生的地點永無島,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一個幻境,彼得·潘會飛,而且永遠長不大,還有小仙女叮叮鈴,這些都體現著這部童話的幻想性。當然這部童話也有真實的人,比如說溫迪和她弟弟們,而溫迪們是被彼得·潘描述的永無島吸引。而溫迪是主動要求彼得·潘帶他們進人永無島的。就在一個黑暗的夜晚,一個會飛的男孩彼得·潘飛到了他們的窗前,說要教會他們飛翔,帶他們去一個充滿冒險的地方。溫迪、約翰和米高高興極了,於是,他們很快就跟著彼得·潘學會了飛,而且飛到了一個美麗的海島—水無島。溫迪有些關於成長的困惑,在永無島上經歷各種冒險的同時漸漸明白什麼是愛情、友情和親情,漸漸明白成長的意義。當然還有不願長大的彼得·潘,雖然彼得最後沒有長大,但是在經歷了和溫迪的種種冒險之後他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其實已經有所成長。
但人永遠拒絕不了長大。當你不是一個孩子時,你就會失去了你的想像力,你的身軀會變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單純的東西會漸漸被忘卻,只剩下世俗的紛擾。永遠不要長大,這是一個孩子童話般的夢想。每一個孩提時擁抱過童話的人心底都曾存在過一個彼得·潘,可是他最終會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從你的心中淡去,小說體現了成長的無奈和一種人生的必然。
胡克作為永無島上的海盜頭,是以面目可憎、殘酷無情的形象出現在孩子們面前的。他總是千方百計地和彼得·潘及孩子們作對,對待孩子們和他的手下心狠手辣。但就是這樣一個海盜頭,卻在舉止上帶著貴族氣質,並且總是努力保持良好的風度。“無論他有多么墮落,總是熱衷於良好的風度”,“他有時會反省自己的行為:一心想著保持良好的風度,這不是有失風度嗎?”而這樣的反省讓他肝腸寸斷。他的這一行為來自於學校的良好傳統與曾經的童年時代。從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胡克的人生軌跡:小時候,他也曾是聽話的孩子,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他的鞋子、背心、領帶和襪子總是穿戴得整整齊齊,對揚帆遠航充滿了期待。但長大之後,由於受到野心的蠱惑,一步步地墮落成了海盜。在他預感到自己的死期臨近時,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要是胡克的野心小一點,就好了。”這是一個迷失的成人的真心懺悔。而他對良好風度的執著也告訴讀者:他的內心深處還存留著童年的美好,而這份美好所散發的光亮能夠給他黑暗的海盜生活帶來一絲希望和幻想。努力保持良好的風度,這是唯一能夠喚起他人性中殘存的善良,給他帶來精神安慰的東西。
《彼得·潘》這部作品事實上是成人懷戀美好童年的一個神話。一方面,它用生動、明快的筆法描述了一個至真至純的兒童世界,讓人看到了處於人生源頭的童年是人類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個階段。另一方面,作者又滿懷遺憾和無奈地暗示:童年雖美好,卻無法挽留,人終究要長大步入墮落的成人世界。從童年到成年的轉變,人類不僅失掉了童年和童真,同時也是個性受到壓抑和人性被扭曲的過程。而彼得·潘的存在,說明人類有著周而復始、永存不滅的童年和童心,這份童心讓人們心曠神怡、遐思無限,忘卻成人世界的喧囂浮華,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慰借。
藝術特色
在作品中,有四組意象群是值得加倍注意的:
第一是美麗的小仙人。經常伴隨著彼得·潘的丁零小鈴兒就是其中一個。作者告訴我們:“仙女的壽命都是很短的。不過她們的身體很小,短短的生命在她們來說卻感到很長很長。”這不是貝洛或格林童話中的傳統的仙女形象,而是長得極其小巧的、充滿世俗小女孩的孩子脾氣的小精靈,說話有如叮叮咚咚的音樂,一刻也不停地滿天亂飛。
第二是小孩子們的學飛。孩子很容易飛起來,只要彼得降臨後,稍一指點就行了。他們先在家裡團團轉地學飛,不久就能飛出窗去,飛越大海和藍天,誰也不能阻擋他們了。不僅達林先生家的三個孩子如此,據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溫迪長大以後,溫迪的女兒珍妮果然一遇到彼得·潘,很快就學會了飛翔。
第三組意象,就是作品中大部分故事所發生的所在地——夢幻島。這是一個神秘的環境,是孩子們幻想成真的地方,就像當年卡洛爾筆下的“奇境”一樣。對於島上的一切,作者都是寫得一本正經,言之鑿鑿,好像真的在發生一樣;但這種一本正經又帶著明顯的兒童心態和口吻,因此就特別耐人尋味。
第四組意象,就是那神奇男孩彼得·潘本人。彼得·潘首先是活在兒童們的心裡,也部分地殘留在成人們的童年記憶里。作者在故事開始後不久就告訴我們:達林夫人在整理孩子們心事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心裡到處都塗滿“彼得”這個奇怪的名字,從字跡上不難感覺到這個彼得很有點兒淘氣勁。
《彼得·潘》是一部水平很高的“意象小說”,其中鋪滿了撲朔迷離、似幻似真的意象,初看似覺不可能發生,細想想卻都有它的心理依據。成人在審美過程中,更側重於這些意象的“意”,由此帶來無窮的回味和思索;兒童則專注於意象的“象”,他們用不到“意”的點撥和暗示,他們的心靈與作品中的奇妙形象是息息相通的。在審美中,兒童們的“激情的宣洩”與“心靈的補償”,在性質上與讀《愛麗絲夢遊仙境》時相似,在程度上則要強烈得多了。因為這部作品畢竟帶有了更多的現代感。
百年歷程
1904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巴里出版了小說《彼得·潘》;
1911年,巴里將小說改寫成了舞台劇;
1953年,《小飛俠彼得·潘》被迪士尼改編成動畫電影《小飛俠》;
1991年,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皮爾伯格指導的電影《鐵鉤船長》在全球上映;
2002年,迪士尼推出了自編續集電影《重返夢幻島》;
2003年,環球影業推出了由傑瑞米·桑普特、蕾切兒·哈伍德主演的電影版《小飛俠彼得.潘》上映;
2004年,米拉麥克斯影業推出了由約翰尼·德普、凱特·溫斯萊特、弗萊迪·海默主演的電影《尋找夢幻島》;
2006年10月5日,《小飛俠彼得·潘》新編續集將在美國、英國、中國等29個國家及地區同時上市發售。
作品相關
彼得潘綜合症(Peter Pan syndrome)是個流行的心理學名詞,用來敘述一個在社會未成熟的成人。這個辭彙通常用於外行人,但也用於一些心理學的專業人士在普及心理學上的描述。這個辭彙是來自丹·凱利(Dan Kiley)於1983年出版的書《彼得潘綜合症:不曾長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丹·凱利也寫了一本夥伴書《溫蒂窮境》(The Wendy Dilemma),於1984年出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並沒有列入“彼得潘綜合症”這個疾病,而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並沒有承認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作者簡介
詹姆斯·巴里(JamesM.Barrie,1860-1937),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他生於英國東部蘇格蘭(現安格斯郡)農村一個織布工人之家。自幼酷愛讀書寫作。1882年在愛丁堡大學畢業後,在諾丁從事新聞工作兩年。1885年(此時他已25歲),他移居倫敦,當自由投稿的新聞記者,開始創作反映蘇格蘭人生活的小說和劇本。1897年將自己創作的暢銷作品、長篇小說《小牧師》改編成劇本上演並成功。此後,他的大部分創作作品都是戲劇。1919-1922年任聖安德魯斯大學校長。1928年當選為英國作家協會主席。1930-1937年受聘為愛丁堡大學名譽校長。他的小說屬於“菜園派”,擅長以幽默和溫情的筆調描述蘇格蘭農村的風土人情。最著名,影響最大的是兒童劇《彼得·潘》(1904),另外尚有社會喜劇和熔幻想劇與社會喜劇於一爐的劇作多種。他一生為孩子們寫了許多童話故事和童話劇,而《彼得·潘》則是他的代表作,其影響最大。巴里遷居倫敦後,住在肯辛頓公園附近,每天上下班都從那兒路過。一天,他看見有幾個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們用樹枝蓋小屋,用泥土做點心,還扮作童話中的仙女和海盜。這遊戲吸引了那位黑鬍子的作家。他站在一旁笑嘻嘻地看著。後來,一個膽大點的孩子問他願不願意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黑鬍子作家高高興興地加入孩子們的遊戲,一直玩到天黑。在回家的路上,巴里才發現原來這些孩子都是他的鄰居,其中最活躍的那個男孩叫彼得。後來,孩子們從家長那裡聽說巴里是個作家,他正在寫一個劇本,叫《彼得·潘》,便把他圍住,要他講《彼得·潘》的故事。等巴里講完,他們才知道自己一個個都在故事裡了。後來,巴里把這些小朋友都稱為他創作的合作者。《彼得·潘》公演時,孩子們每人還分到五個便士的稿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