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概述
PC是PeaceColors的簡稱,PeaceColors中文翻譯(和平顏色)日文翻譯(平和の色)。日本新生代服裝自創性作品,此作品系列集合最新時尚元素及超前的創作理念,突出青年人追求時尚、潮流、文化、和平的主題,超強、超新的設計團體,精細的製作工藝,讓PeaceColors在日本及東南亞區域深受時尚男女追捧,業界資深人士稱讚PeaceColors是服裝業新血液,是新生代革命性服裝作品。一種設計用於個人使用的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不需要共享其他計算機的處理、磁碟和印表機等資源。PC(PersonalComputer),個人計算機一詞源自於1978年IBM的第一部桌上型計算機型號PC,在此之前有AppleII的個人用計算機。能獨立運行、完成特定功能的個人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不需要共享其他計算機的處理、磁碟和印表機等資源也可以獨立工作。今天,個人計算機一詞則泛指所有的個人計算機、如桌上型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或是兼容於IBM系統的個人計算機等。在計算機的發展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計算機依體積和質量大小而被劃分為:超級計算機(巨型機)、大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計算機在被發明後的20年內,一般以巨型機為主,一般來說,程式設計師負責編程,而有專門的錄入人員負責錄入與輸出。因此,微型計算機的普及與廣泛套用,應歸功於Apple電腦的發明(蘋果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成立公司後的產品),以及IBM公司出品的PC機,因此,PC機與Apple機的區別在於:一個是使用DOS作業系統,另一個則是使用的蘋果機專有的作業系統。由於蘋果機只是獨家生產,而IBM公司卻將其產品的各個模組組件的標準予以公布,從而,其他公司可以根據這些接口標準生產具備兼容性的計算機,從而,PC機與兼容機的概念開始流行。因此,PC機與蘋果機,分別代表兩種類型的機器。同時,也產生了兼容機的概念。兼容機是指兼容IBMPC的計算機。由上可見,PC機與蘋果機同屬於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PC塑膠原料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縮寫為PC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無定形熱塑性材料。其名稱來源於其內部的CO3基團。主要生產原料為2,2-二(4-羥基苯基)丙烷(也稱雙酚A)。化學性質
聚碳酸酯耐酸,耐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強鹼。
物理性質
聚碳酸酯無色透明,耐熱,抗衝擊,阻燃,在普通使用溫度內都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同性能接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衝擊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不需要添加劑就具有UL94V-0級阻燃性能。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對聚碳酸酯價格較低,並可通過本體聚合的方法生產大型的器件。隨著聚碳酸酯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聚碳酸酯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間的價格差異在日益縮小。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一些用於易磨損用途的聚碳酸酯器件需要對表面進行特殊處理。
生產與套用
聚碳酸酯是日常常見的一種材料。由於其無色透明和優異的抗衝擊性,日常常見的套用有光碟,眼鏡片,水瓶,防彈玻璃,護目鏡、銀行防子彈之玻璃、車頭燈、動物籠子、寵物籠子等。聚碳酸酯還被用來製作登月太空人的頭盔面罩。蘋果公司的ipod音樂播放器和ibook筆記本電腦外殼也使用聚碳酸酯製作。對環境的影響 PC:生產控制或生產管制(台、日資公司俗稱生管)主要職能是生產的計畫與生產的進度控制
食物接觸
由於它的清晰和韌性食物貯存貨的hm生產者和採購員喜歡聚碳酸酯纖維。當與矽土玻璃比較聚碳酸酯纖維如同輕量級和高度不易碎。聚碳酸酯纖維多用於一次性塑膠水瓶和重用塑膠水瓶。超過100項研究探索了聚碳酸酯纖維的bisphenolAleachates在生態的反應。Howdeshell等發現在室溫 一種內分泌干擾素BisphenolA(C15H16O2)(酚甲烷)看來從聚碳酸酯纖維動物籠子被滲入水而它也許是引至對雌鼠生殖器官的發大的原因。由vomSaal和休斯在2005年8月出版在對分析bisphenolAleachate低藥量影響的檔案,似乎發現了暗示在財政的資助和得出結論之間有關係:工業界資助的研究看上去傾向於沒有發現重大作影響;政府資助的研究傾向於發現有重大影響。主要生產原料為2,2-二(4-羥基苯基)丙烷(也稱雙酚A)。歐盟認為含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產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
易和其他物質發生化學作用
在聚碳酸酯纖維不應使用氧化鈉和其它鹼清潔劑否則導致泄出Bisphenol-A(C15H16O2),一種已知的內分泌干擾素(影響生殖系統)。聚碳酸酯PC也是筆記本電腦外殼採用的材料的一種,它的原料是石油,經聚酯切片工廠加工後就成了聚酯切片顆粒物,再經塑膠廠加工就成了成品,從實用的角度,其散熱性能也比ABS塑膠較好,熱量分散比較均勻,它的最大缺點是比較脆,一跌就破。生產現狀
聚碳酸酯(PC)作為五大工程塑膠中唯一的透明產品,國內外產能增長迅猛,2000年全球生產能力約為185萬噸,2001年為220萬噸,2002年265萬噸,2003年275萬噸,預計2004年將增加到290萬噸,2005年達到325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12%左右。我國PC產能多年來一直較小,僅有3家企業維持生產,產能不足5000噸/a,年產量2000噸左右,隨我國PC需求快速增長,目前我國掀起了PC合資合作建設裝置的熱潮,拜耳公司與上海華誼集團氯鹼化工公司在上海化工園區建設20萬噸/aPC裝置,預計一期5萬噸/a裝置將於2004年底投產,2006年初完成二期工程達到10萬噸/a,鑒於我國PC市場巨大需求,最終將使該PC裝置擴能至20萬噸/a,裝置生產主要是光學級產品,用於生產CD、DVD光碟、汽車照明系統等。日本帝人化學正在浙江嘉興建設5萬噸/aPC裝置,預計2005年4月投產,主要原料雙酚A由日本三井化學供應,氯氣和燒鹼則來自當地企業,一氧化碳自己生產,產品為通用級產品,主要供應電氣組件、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計畫在2006年將添加一套5萬噸/a生產裝置;同時該公司在上海高橋貿易自由區獨資建設1.8萬噸/aPC、ABS複合物裝置,目前已投產,計畫2005年上半年增建2萬噸/a第二條生產線。日本三菱瓦斯化學公司擬在四川建設10萬噸/aPC裝置,預期2007年投產。此外,國內還有一些企業與國外合作或採用國產化技術建設規模化PC生產裝置,因此未來幾年我國PC生產將步入新階段,2006年國內生產能力將增至25萬噸/a左右,2010將達到50-60萬噸/a。針對我國PC潛力巨大市場,國外著名的PC公司不僅在我國合作建設生產裝置,還在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建設規模化裝置,相對多裝置投資是針對我國市場的。PC生產工藝進展主要發展趨勢是開發非光氣合成工藝以替代目前主要合成工藝界面縮聚光氣法,GE塑膠和拜耳公司都開發各自的非光氣法生產技術並推向工業化生產,此外旭/奇美、三菱化學/三菱瓦斯、帝人公司、LG化學公司均開發出非光氣工藝技術,正在建設或計畫建設非光氣法PC裝置,非光氣法路線將成為未來PC的主要生產路線。市場分析
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PC的需求由原來的紡織業用沙管轉向電子/電氣、光碟、建築、汽車工業等領域,需求量急劇增加。1999年國內消費量約為14萬噸,而2003年消費量增高達到38萬噸,年均增長率約28%左右,遠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和其它通用工程塑膠的增長速度。由於國內產量極小,我國使用的PC主要從國外進口。1999-2003年我國PC的淨進口量分別為13.8萬噸、23.5萬噸、21.2萬噸、34.2萬噸、38.1萬噸,而且尚未包括相當數量走私進來的PC,亦未考慮進口的成品和邊角料,所以實際國內進口與消費數據要比上述海關統計要高出許多,國內外PC界一致認為我國市場潛力巨大其相對穩定。1999年-2003年我國PC市場快速增長主要是電子電氣產品、中空陽光板、CD和DVD光碟及非一次性飲用水桶和食品容器需求拉動,目前我國PC的消費結構大致如下:電子電氣及計算機配件約占42%;中空陽光板約占26.3%;CD和DVD光碟約為13.1%;飲用水桶和食品容器約占10.5%;複合材料和汽車工業等領域約占9.1%。今後幾年我國原有的主要消費領域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計算機和家用電器持續增長,該領域未來對PC的年均增長率約為10%-12%;鐵路、公路、機場及城市建設,對中空陽光板需求依然強勁,而且近年來國內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一帶利用PC加工生產板材企業經濟效益比許多聚合物樹脂生產企業好很多,預計中空陽光板未來對PC的需求年均增長率為12-15%左右;目前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光碟消費國,以前全部依賴進口光碟級PC生產,隨著拜耳公司上海光碟品級PC投產,未來幾年光碟對PC需求仍將保持20%以上高速度增長;專家預測未來國內PC需求增長最快的領域將是以PC為基材共混合金類複合材料,其中汽車工業將是主要拉動力。預計未來幾年我國PC的需求年均增長率將保持15%-20%之間,2006年國內的PC市場需求量將達到55-65萬噸/a。國內產能仍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將從周邊國家日本、韓國、泰國等進口大量產品供應國內市場。PC/ABS合金新品種主要用於汽車工業套用進展。目前全球PC套用已向高功能化、專用化方向發展,鑒於我國PC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均呈現快速發展局面,尤其是國內多套規模化裝置的建設,加上汽車工業迅猛發展拉動,未來幾年我國PC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加快PC的套用研究。首先國內生產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內生產能力增加和在塑膠改性及塑膠合金方面積累的經驗,加快PC合金等複合材料開發、生產及套用,其中最為重要的是:PC/ABS合金,PC與ABS共混物可以綜合PC和ABS的優良性能,一方面可以提高ABS的耐熱性、抗衝擊和拉伸強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PC成本和熔體粘度,改善加工性能,減少製品內應力和衝擊強度對製品厚度的敏感性。目前PC/ABS合金髮展迅速,全球產量約為85萬噸/a左右,我國需求量約為20萬噸/a左右。世界各大公司紛紛開發推出PC/ABS合金新品種,如阻燃、玻纖增強、電鍍、耐紫外線等品種,主要用於汽車工業、計算機、複印機和電子電氣部件等。國內主要研究與生產公司有上海傑事傑公司、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所、蘭州大學等單位。PC/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將PBT與PC共混製得合金材料可以提高PC流動性、改善了加工性能和耐化學藥品性。日本科研人員用PC和PBT在酯交換催化劑存在下,製得PC/PBT共混物,綜合性能良好,而且具有較好透明性;用與PC折光率相近的玻璃纖維增強PC/PBT,不但體系綜合性能優良,而且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可以做玻璃代替材料。目前國外PC/PBT合金產品主要用於汽車保險槓、包裝薄膜材料、汽車底座和座位等。國內研究剛剛起步。此外PC/PS(聚苯乙烯)合金、PC/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金、液晶聚酯改性PC、PET/PCL(由乙二醇、低分子量聚已內酯和對苯二甲酸共聚而成的多嵌段共聚酯)與PC共混改性、聚(1,4-環已烷二甲酸-1,4-環已烷二甲醇)酯改性PC等值得關注和研究開發。其次應緊跟國際發展潮流,加之PC合金材料的研究不斷進展,PC的套用範圍不斷擴大,要加快PC消費領域的拓展。寬波透光的光學器械,pc片材特別適宜於製作眼鏡鏡片,在PC分子鏈中引入矽氧基團,可以提高其硬度及耐擦傷性。PC作為高折射率塑膠,用於製作耐高溫光學纖維的芯材,若在PC分子鏈中的C-H鏈為C-F鏈所取代,則可以對可見光的吸收減少,能有效降低傳遞途中的信號損失。另外PC良好透光性,在透明窗材、高層建築幕牆、機場和體育場館透明建築材料等方面套用非常普遍和具有潛力,今後重點是提高表面硬度和抗靜電性。PC片抗衝擊。眼鏡片的薄厚:普通樹脂片很厚,玻璃片較厚,中折樹脂片較薄,PC片和高折樹脂片更薄,高折玻璃片最薄。 阻燃環保的通信電器,今後應重點開發阻燃PC用於通信電器領域中,因此無污染阻燃PC材料成為開發重點,溴系阻燃劑由於毒性在減少使用,而無鹵環保磷系阻燃劑會明顯降低PC的熱變形溫度和衝擊強度,因此比較適宜的是有機矽系阻燃劑。另外隨著通信電器輕量小型化對PC材料提出更高要求,目前PC/ABS合金就特別適宜在通信電器及航空航天工業中套用。表面金屬化的汽車部件,PC表面金屬化後具有良好的金屬光澤及高強度,廣泛套用於各種汽車零部件中,但是電鍍過程中會降低它的衝擊韌性,因此採用彈性體與PC進行共混合改性,所含彈性體分散了致開裂應力,雖經電鍍也不會降低其衝擊韌性,因此電鍍級PC樹脂非常具有開發前景。另外表面金屬化的PC還可以作為電磁波的禁止材料,套用計算機中。低殘留有害物的食品容器,工業合成PC是雙酚A型,由於合成時候有微量未反應的單體雙酚A殘留在樹脂中,在作為飲用水桶和食品容器時候,易被溶出從而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因此要開發衛生級的PC樹脂,用作飲水桶和其他食品容器的生產與使用,作為飲水桶和其他食品包裝材料及容器PC在國內套用前景非常看好。防開裂脆化的醫療器械,PC具有諸多優異性能,目前已經套用醫療器械中,由於其耐化學品性較差,在化學藥品存在下易引起內應力開裂,如PC在人工透析器、人工肺等醫療器械中套用要解決高溫消毒導致裂紋的老化現象,若克服這些缺點,PC在醫療器械中套用可迅速擴大。食品包裝材料及容器PC在國內套用前景看好。
PC在汽車中的套用
外飾件聚碳酸酯(PC塑膠)可以滿足汽車內飾件對材料韌性、強度、耐熱等方面的高性能要求。這些材料在汽車內飾件上的套用,具有以下其它類材料不可替代的優點:1)優越的抗衝擊性,衝擊強度在熱塑性塑膠中名列前茂2)良好的塗飾性和對覆蓋膜的黏附性3)高度的尺寸穩定性4)將部件安裝整合成一體 5)設計和加工極具靈活性套用 6)線膨脹係數低,熱膨脹係數小。AIEPC及其合金產品:聚碳酸酯PC1010NH是一款高強度透明PC材料,是產品工程師在透明產品設計時所選用的一款常用材料,常被注塑成各式各樣的透明或者半透明製件,可套用於汽車車燈等部件。高性能PC/PBT1030合金材料具有高抗衝擊、優良的耐候性和強度,可套用於汽車保險槓、汽車門把手等部件。 高性能耐候PC/ASA1025合金材料具有高抗衝擊、優良的耐候性和耐熱性能,可套用於汽車儀錶板、柱式罩、散熱器格柵等部件。內飾件聚碳酸酯可以滿足電子電器殼件對材料韌性、強度、耐熱等方面的高性能要求。這些材料在電子電器殼件上的套用,具有以下其它類材料不可替代的優點:1)優越的抗衝擊性,衝擊強度在熱塑性塑膠中名列前茂 2)良好的塗飾性和對覆蓋膜的黏附性 3)高度的尺寸穩定性 4)將部件安裝整合成一體 5)設計和加工極具靈活性套用 6)線膨脹係數低,熱膨脹係數小。AIEPC及合金產品:高性能PC/ABSA2200合金材料具有高抗衝擊、優良的耐候性和壓光效果,可套用於車載音響和DVD系統、汽車儀錶板等部件。電鍍級PC/ABSA2200MP具有傑出的電鍍效果和良好的耐低溫性能,可套用於汽車把手等電鍍部件。
PC的誕生
1981年8月12日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全球計算機產業來說則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個人計算機--IBMPC,該機採用主頻4.77MHz的英特爾8088微處理器,運行微軟公司專門為IBMPC開發的MS-DOS作業系統。雖然早在IBMPC推出之前,天才神童“百科帽子”就已經在自家的車庫裡拼裝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計算機,使計算機從“蠢笨的大鐵櫃”變成人人伸手可及的小型機器。但是,IBMPC的誕生才真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首創了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的概念,並為PC制訂了全球通用的工業標準。它所用的處理器晶片來自Intel公司,DOS磁碟作業系統來自由32人組成的微軟公司,不久之後就催生了微軟和Intel這兩大PC時代的霸主。直到今天,“IBMPC及其兼容機”始終是PC工業標準的代名詞。為促使PC產業的健康發展,IBM對所有廠商開放PC工業標準,從而使得這一產業迅速地發展成為20世紀80年代的主導性產業,並造就了Compaq等一大批IBMPC“兼容機”製造廠商,PC產業由此誕生。
PC發展史
1981年:Xerox開始致力於圖形用戶界面、圖示、選單和定位設備(如滑鼠)的研製。結果研究成果為蘋果所借鑑,而蘋果電腦公司後來又指控微軟剽竊了他們的設計,開發了Windows系列軟體。1981年8月12日:MS-DOS1.0和PC-DOS1.0發布。Microsoft受IBM的委託開發DOS作業系統,他們從TimPaterson那裡購買了一個叫86-DOS的程式並加以改進。由IBM銷售的版本叫PC-DOS,由Microsoft銷售的叫MS-DOS。Microsoft與IBM的合作一直到1991年的DOS5.0為止。最初的DOS1.0非常簡陋,每張盤上只有一個根目錄,不支持子目錄,直到1983年3月的2.0版才有所改觀。MS-DOS在1995年以前一直是與IBM-PC兼容的作業系統,Windows95推出並迅速占領市場之後,其最後一個版本命名為DOS7.0。1982年:基於TCP/IP協定的Internet初具規模。1982年2月:80286發布,時鐘頻率提高到20MHz、增加了保護模式、可訪問16MB記憶體、支持1GB以上的虛擬記憶體、每秒執行270萬條指令、集成了13.4萬個電晶體。1983年春季:IBMXT機發布,增加了10MB硬碟、128KB記憶體、一個軟碟機、單色顯示器、一台印表機、可以增加一個8087數字協處理器。當時的價格為5000美元。1983年3月:MS-DOS2.0和PC-DOS2.0增加了類似UNIX分層目錄的管理形式。1984年:DNS(DomainNameServer)域名伺服器發布,網際網路上有1000多台主機運行。1984年底:康柏開始開發IDE接口,能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數據,並被許多同行採納,後來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性能更好的EIDE接口。1985年:飛利浦和SONY合作推出CD-ROM驅動器。1985年10月17日:80386DX推出。時鐘頻率達到33MHz、可定址1GB記憶體、每秒可執行600萬條指令、集成了275000個電晶體。1985年11月:MicrosoftWindows發布。該作業系統需要DOS的支持,類似蘋果機的操作界面,以致被蘋果控告,該訴訟到1997年8月才終止。1985年12月:MS-DOS3.2和PC-DOS3.2發布。這是第一個支持3.5英寸磁碟的系統,但只支持到720KB,3.3版才支持1.44MB。1987年:MicrosoftWindows2.0發布。1988年:EISA標準建立。1989年:歐洲物理粒子研究所的TimBerners-Lee創立WorldWideWeb(www)雛形。通過超文本連結,新手也可以輕鬆上網瀏覽。這大大促進了Internet的發展。 1989年3月:EIDE標準確立,可以支持超過528MB的硬碟,能達到33.3MB/s的傳輸速度,並被許多CD-ROM所採用。1989年4月10日:80486DX發布。該處理器集成了120萬個電晶體,其後繼型號的時鐘頻率達到100MHz。1989年11月:SoundBlasterCard(音效卡)發布。1990年5月22日:微軟發布Windows3.0,兼容MS-DOS模式。1990年11月:第一代MPC(多媒體個人電腦標準)發布。該標準要求處理器至少為80286/12MHz(後來增加到80386SX/16MHz)及一個光碟機,至少150KB/sec的傳輸率。1991年:ISA標準發布。1991年6月:MS-DOS5.0和PC-DOS5.0發布。為了促進OS/2的發展,比爾·蓋茨說DOS5.0是DOS終結者,今後將不再花精力於此。該版本突破了640KB的基本記憶體限制。這個版本也標誌著微軟與IBM在DOS上合作的終結。1992年:WindowsNT發布,可定址2GB記憶體。1992年4月:Windows3.1發布。1993年:Internet開始商業化運行。1993年:經典遊戲《毀滅戰士》發布。1993年3月22日:Pentium發布,該處理器集成了300多萬個電晶體、早期版本的核心頻率為60~66MHz、每秒鐘執行1億條指令。1993年5月:MPC標準2發布,要求CD-ROM傳輸率達到300KB/s,在320×240的視窗中每秒播放15幀圖像。1994年3月7日:Intel發布90~100MHzPentium處理器。1994年:Netscape1.0瀏覽器發布。1994年:著名的即時戰略遊戲《命令與征服》發布。1995年3月27日:Intel發布120MHz的Pentium處理器。 1995年6月1日:Intel發布133MHz的Pentium處理器。1995年8月23日:純32位的多任務作業系統Windows95發布。該作業系統大大不同於以前的版本,完全脫離MS-DOS,但為照顧用戶習慣還保留了DOS模式。Windows95取得了巨大成功。1995年11月1日:PentiumPro發布,主頻可達200MHz、每秒可執行4.4億條指令、集成了550萬個電晶體。1995年12月:Netscape發布其JavaScript。1996年1月:NetscapeNavigator2.0發布。這是第一個支持JavaScript的瀏覽器。1996年1月4日:Intel發布150~166MHz的Pentium處理器,集成了310~330萬個電晶體。1996年:Windows95OSR2發布,修正了部分BUG,擴充了部分功能。1997年:《HeftAuto》、《雷神之錘2》和《BladeRunner》等著名遊戲軟體發布,並帶動3D圖形加速卡迅速崛起。1997年1月8日:Intel發布PentiumMMXCPU,處理器的遊戲和多媒體功能得到增強。1997年4月:IBM的深藍(DeepBlue)計算機戰勝人類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1997年5月7日:Intel發布PentiumⅡ,增加了更多的指令和Cache。1997年6月2日:Intel發布233MHzPentiumMMX。1998年2月:Intel發布333MHzPentiumⅡ處理器,採用0.25μm工藝製造,在速度提升的同時減少了發熱量。1998年6月25日:Microsoft發布Windows98,一些人企圖肢解微軟,微軟回擊說這會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1999年1月25日:LinuxKernel2.2.0發布,人們對其寄予厚望。1999年2月22日:AMD公司發布K6-3400MHz處理器。1999年7月:PentiumⅢ發布,最初時鐘頻率在450MHz以上,匯流排速度在100MHz以上,採用0.25μm工藝製造,支持SSE多媒體指令集,集成有512KB以上的二級快取。1999年10月25日:代號為Coppermine(銅礦)的PentiumⅢ處理器發布。採用0.18μm工藝製造的Coppermine晶片核心尺寸進一步縮小,雖然內部集成了256KB全速On-DieL2Cache,內建2800萬個電晶體,但其尺寸卻只有106平方毫米。1999年12月19日:Microsoft發布Windows2000,它結合了Windows98和WindowsNT4.0的很多優良的功能/性能與一身,這也是我們給它改名的一個原因。她是Windows家族的一個新的延伸,超越了WindowsNT的原來含義。2000年3月:Intel發布代號為“Coppermine128”的新一代的Celeron處理器。新款Celeron與老Celeron處理器最顯著的區別就在於採用了與新PⅢ處理器相同的Coppermine核心及同樣的FC-PGA封裝方式,同時支持SSE多媒體擴展指令集。2000年4月27日:AMD宣布正式推出Duron作為其新款廉價處理器的商標,並以此準備在低端向Intel發起更大的衝擊,同時,面向高端的ThunderBird也在其後的一個月間發布。2000年7月:AMD領先Intel發布了1GHz的Athlon處理器,隨後又發布了1.2GMHzAthlon處理器。2000年7月:Intel發布研發代號為Willamette的Pentium4處理器,管腳為423或478根,其晶片內部集成了256KB二級快取,外頻為400MHz,採用0.18μm工藝製造,使用SSE2指令集,並整合了散熱器,其主頻從1.4GHz起步。2001年5月14日,AMD發布用於筆記本電腦的Athlon4處理器。該處理器採用0.18微米工藝造,前端匯流排頻率為200MHz,有256KB二級快取和128KB一級快取。2001年5月21日 ,VIA發布C3出處理器 。該處理器採用 0.15微米工藝製造(處理器核心僅為2mm2),包括192KB全速快取(128KB一級快取、64KB二級快取),並採用Socket370接口。支持133MHz前端匯流排頻率和3DNow!、MMX多媒體指令集。2001年8月15日,VIA宣布其兼容DDR和SDRAM記憶體的P4晶片組P4X266將大量出貨。該晶片組的記憶體頻寬達到4GB,是i850的兩倍。2001年8月27日,Intel發布主頻高達2GHz的P4處理器。每千片的批發價為562美元。
PC卡
PC卡這是一種僅相當於信用卡大小的可插撥設備,可被插接至計算機或PocketPC。PC卡根據自身厚度被劃分為TypeI、TypeII和TypeIII三種型號。被插接至PocketPC的PC卡設備將提供數據存儲或通信功能(例如,連線電話線或區域網路)。PCMCIA(PersonalComputerMemoryCardInternationalAssociation),是一個於1989年設立的國際標準主體和貿易組織,設立這個組織的目的是為了建立整合積體電路板卡的統一標準和改善在小體積,低功耗為特點的移動電腦中的部件互換性。後來隨著攜帶型電腦用戶需求的改變,PC卡的標準也相應的作出調整。並且在1991年,PCMCIA對I/O界面做出了和當時記憶體卡相同的68pin接頭定義。與此同時SSS(SocketServicesSpecification,接口規範定義)和CSS(CardServicesSpecifcation,插卡規範定義)都意識到增加對PCMICA的新定義的補充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同時需要通用軟體在這方面的兼容性支持。在1993年,PCMCIA2.1誕生,PC卡終於支持了“CardandSocketServices”這是PC卡和插槽控制晶片之間的有效通迅方式,插槽可以識別插入的卡片並且給予正確的工作條件,這時有大量的PC卡接口Modem和網卡誕生,為當時還很少內建網卡Modem的筆記本電腦提供有益的擴充。其後PC卡標準還有不斷的更新,直到2001年4月的PCcardStandard8.0。
Pocket PC
PocketPC是一種手持設備,可幫助您存儲並檢索電子郵件、聯繫人和約會信息,播放多媒體檔案,玩賞電子遊戲,藉助MSNMessenger交換文本訊息,瀏覽Web內容……您將能夠與台式機實現信息交換和同步。PPC,就是PocketPC(簡稱PPC),是基於微軟的WindowsMobile作業系統的一種掌上電腦。PocketPC採用WinCE的系列系統,由微軟開發。PPC也叫隨身電腦,是得到大多數IT廠商支持的一種高端PDA產品,具有全彩的液晶螢幕,筆觸式輸入等特點。PPC的應運而生,大有取代PDA成為時尚新寵的架勢。製造PocketPC的著名廠家有HP、Dell等。說道PPC就要說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主要的區別就是它所使用的作業系統。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主要分為幾大類:iPhone,Symbian,微軟MOBILE(SMARTPHONE和PPC兩種平台),Linux,還有PALM。iPhoneOS或OSXiPhone是由蘋果公司為iPhone開發的作業系統。它主要是給iPhone和iPodtouch使用。就像其基於的MacOSX作業系統一樣,它也是以Darwin為基礎的。iPhoneOS的系統架構分為四個層次:核心作業系統層(theCoreOSlayer),核心服務層(theCoreServiceslayer),媒體層(theMedialayer),可輕觸層(theCocoaTouchlayer)。系統操作占用大概512MB的存儲空間。Symbian手機是最豐富的,微軟Mobile(SMARTPHONE和PPC兩種平台)作業系統更符合電腦套用習慣。Linux的開放性更好.PALM也有一批FANS。
微軟windows mobile智慧型手機兩種平台區別
PPC,即PocketPC,是基於微軟PocketPC系統架構,最為常見的微軟開發的PDA系統,而PocketPCPhone則是微軟開發的用於微軟智慧型手機上的作業系統,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後者插入SIM卡後可當作手機使用,並且當按下電源鍵之後可以把PDA的功能關閉,但是電話功能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在軟體兼容性上,也有很多可以通用。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基於微軟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都採用了這一作業系統。PocketPCPhone和Smartphone都是微軟開發的智慧型手機系統,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又存在差別。相似之處是,兩者同屬Windowsmobile系列作業系統,都是基於微軟PC的Windows作業系統演變而來,因此,它們的操作界面非常相似。同時在硬體系統上,採用微軟智慧型系統的手機一般都採用了英特爾嵌入式處理器,主頻比較高,另外,採用該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在其它硬體配置(如記憶體、儲存卡容量等)上也較採用其它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要高出許多,因此性能比較強勁,操作起來速度會比較快。但是,此系列手機也有一定的缺點,如因配置高、功能多而產生耗電量大、電池續航時間短、硬體採用成本高等缺點。不同之處是,Smartphone基於WindowsCE核心開發的,基於該作業系統的手機無需藉助手寫筆,只需用手機提供的鍵盤就能完成幾乎所有的操作,因此,使用該作業系統的手機用戶單手操作即可,而PocketPCPhone則必須通過手寫筆才能操作,也就是說兩類系統最大的不同表現操作方式上。另外,儘管都是基於Windows系統,但在套用軟體上也不盡相同。
購買竅門
要PC做什麼?和傳統家電“一步到位”的購買思想不同,PC的發展日新月異,用最頂級的產品的配置價格極高,而且電腦升級速度相對比較快。因此用戶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在性能價格比方面最為合理的電腦。技術指標要看清。通常PC廠家都有許多產品系列,以歐洲最大的直接電腦供應商泰來電腦為例,其產品系列涵蓋了經濟、專業、致富、頂級。超級至尊等多種組合。用戶在選擇具體型號時可以從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硬碟、顯示器、Modem的配置情況以及是否具有DVD播放功能等幾個方面入手。別忘了確定顯示器的螢幕尺寸。一般來說,品牌機的報價都是以15英寸顯示器為基準的。目前,17英寸顯示器已經漸漸成為時尚,在學習、上網甚至是看DVD電影的時候,17英寸顯示器大螢幕的優勢日益明顯。因此如果加上不到600元錢更換一台17英寸顯示器將更加錦上添花。
移動PC
移動PC也被有些廠商稱做“便攜台式機”、“家用便攜一體機”,其特點是具有與筆記本電腦幾乎一樣的外觀,但沒有內置電池、PC卡插槽,一般通過交流電源供電,具有較強便攜性,而且內部結構較精簡,更便於用戶自行升級和維護。此外,多數機型還可選配外掛式電池,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動計算。移動PC與筆記本電腦的主要區別在於:移動PC的配件主要是採用台式機的配件,而筆記本的配件多是筆記本電腦專用的配件。1.關於電池:移動PC一般沒有內置電池,而供電是通過交流電源供電,最近上市的移動PC也有內置電池的,但由於其採用台式機的配件功耗較大,所以電池的使用時間較短,經常會造成當機的現象,而筆記本百分之百配備有內置的專用電池,使用時間也較長。2.關於PC卡插槽:移動PC基本上沒有支持PCMCIA的各種接口,而筆記本電腦都有各種PC擴展槽,能夠很方便的實現各種外圍產品的連線。3.關於CPU等主要配件:移動PC的CPU都是採用台式機的CPU,多為P4系列,而筆記本的CPU大多採用筆記本電腦專用的移動型CPU,目前筆記本主流CPU是C4-M和P-M系列。移動PC採用的主機板基本上是SIS集成一體化主機板,記憶體也多用普通SDRAM,DDR記憶體比較少,硬碟也大多是5400轉的小容量。而筆記本電腦的CPU、主機板、記憶體及硬碟等都是專用的。4.關於性能:移動PC採用了台式機的配件,在性能上無法與採用專用配件的筆記本電腦相比。雖然現在有的移動PC也做得比較精緻,但遠比筆記本要笨重。5.關於散熱:移動PC由於採用了台式機的配件,所以發熱量及功耗較大,這也是移動PC經常會當機的原因。而筆記本電腦一般都採用先進的銅熱管導熱技術,配合智慧型型散熱風扇,獨立的散熱空間,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6.關於價格:移動PC由於採用了台式機的配件,價格比筆記本電腦要低,而筆記本採用了主流的配置的話,一般價格會在萬元以上。
PCMCIA
PCMCIA:PersonalComputerMemoryCardInternationalAssociation,PC機記憶體卡國際聯合會的縮寫,是一個有300多個成員公司的國際標準組織和貿易聯合會,該組織成立於1989年,目的是建立一項積體電路國際標準,提高移動計算機的互換性。這種計算機要求強度高,能耗低,尺寸小,而且對這幾條性能的要求都很高。隨著攜帶型計算機系統(含筆記本、亞筆記本、掌上型以及PDA)的廣泛套用,對攜帶型擴展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在擴展卡標準制定之前,計算機能採用的周邊設備(如插卡式記憶體和Modem等)通常都是專用的,不可換成其他廠家的類似產品。許多象Modem這樣的設備更是只能插入一台特定型號的計算機,即便同廠出品的其他型號也不能使用。通常,這些周邊設備並不設計成可與其他計算機互換,而是作為一種固定設計提供,只適合最初裝配的那種計算機。因此,我們需要一種通用的擴展方法,為尋求一種工業標準,幾家卡商於80年代後期創立了“個人計算機存儲卡國際協會”(PCMCIA),規定了記憶體卡的物理設計方案、計算機插槽設計方案、電氣接口以及相關軟體。制訂自己的標準時,PCMCIA採納了“日本電子工業開發協會”(JEIDA)的一些設計思想。這兩個組織都一直致力於推動現在稱為“PC卡”的國際標準。事實上,該標準最新的版本已集成了PCMCIA和JEIDA,使產品間的兼容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PC卡現已套用於多種場合,其中包括幾種類型的RAM記憶體、預編程ROM卡、Modem、音效卡、軟碟控制器、硬碟驅動器、CD-ROM和SCSI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卡、數據採集卡、LAN卡、傳呼機等等。還處在發展初期,PCMCIA市場就顯示出蓬勃發展的氣象。PCMCIA標準使PC卡能在多種類型的計算機中使用,無論它採用的是何種微處理器。PC卡不僅可以插到計算機上,亦可用於其他數位化設備,如測試儀器、數碼成像設備及工業控制器等等。系統製造商、周邊設備製造商、零售商和系統用戶均可從中獲益。當前有三種PC卡標準,它們的長寬都是85.6×54mm2,但厚度不一樣:TypeI是最早的3.3mm厚卡;TypeⅡ將厚度增至5.0mm;TypeⅢ則進一步增大厚度到10.5mm。一段時間以來,TypeI幾乎只在記憶體設備中套用。但最近Modem和其他設備也開始相繼採用TypeI標準。TypeⅡ是當今最占優勢的一種尺寸,用於大多數設備。更厚的TypeⅢ卡則主要用於微型硬碟驅動器,這種驅動器已變得越來越普遍。由於這三種卡共用同樣的匯流排連線器,所以較薄的卡可順利安裝到為較厚的卡設計的插槽。 PCMCIA標準的問世已有些時日,目前已出至第三版。其間進行了大量必要的變動與改進,以適應系統和PC卡製造商不斷變化的需求。PCMCIA標準的發展已完全超出了最初定義記憶體卡的範圍,現在包括的外設類型有:1.存儲器類:硬碟驅動器、記憶體卡:2.接口類:CDROM/DVD接口、並串口、擴展接口卡:3.網路通信類:以太/令牌網卡、無線/紅外區域網路卡、Modem卡、ISDN卡、行動電話卡:4.多媒體類:音效卡、視卡、遊戲搖桿卡、電視/廣播接收卡、視訊會議卡等。最早的版本是1.0,建立的標準主要面向類似現在的RAM卡那樣的記憶體卡。2.0到2.1版則增加了“卡和插槽服務”(CardandSocketServicevices)軟體規範、ATA和AIMS規範(ATA是“AT附屬檔案”的簡稱,涉及PC卡上的IDE驅動器接口;AIMS則是“自動索引海量存儲”的簡稱,是一種在PC卡上保存圖像和多媒體數據的標準,通常用於照/攝像技術)。最新的PCMCIA版本實際叫作“PCCardSpecification”(PC卡規格),有時也不十分恰當地稱為“3.0版”。這一版本提供了對DMA(直接記憶體存取)、更高速多媒體套用、即插即用、多功能卡以及CardBus的支持。這一版本也允許用3.3伏的邏輯電壓設計PC卡和系統。由於能節省電池供電設備的能源,3.3伏邏輯電平日趨流行。PCMCIA標準的每一次新發布,都力求做到與老版本保持向後兼容。CardBus對PCMCIA匯流排結構進行了重新定義和改進,但仍可回復到以前在第1和第2版制訂的標準。CardBus的主要目的是將PCMCIA匯流排擴展到更高的速度,以便連線功能更強的設備,並提供對32位I/O及記憶體數據通道的支持。它包括了一個新的禁止匯流排連線器,且不可將CardBus卡插入為2.x或更老版本設計的上一代系統。
PC同步
PC同步是一種自動功能,即手機與電腦連線後,許多項目是自動的,如同步備忘錄、任務,備份通訊錄等等,無需一層一層尋找和打開資料夾節省不少時間。一般隨機或購買的藍牙適配器都有光碟,無需另找同步軟。由於手機的智慧型化,其內含的功能越來越多,資料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為了能夠讓手機中的資料可以更加安全地進行備份,不少智慧型手機或是中高端手機都具有“PC同步”功能,也就是通過數據線把手機中的通訊錄、日程、簡訊、圖片、鈴聲等內容存儲到電腦中。反之,如果你的手機出現故障,內容丟失後,就可以使用數據線從PC中把已經備份過的信息導回到手機里。買手機的時候有數據線就應該送了光碟的,安裝光碟里的軟體,接上數據線,大概就可以了,每個品牌的細節可能不一樣,但是大體上都是這樣的PC同步是指通過軟體,可以把電腦中的資料同步到手機上,一般都有PC同步軟體來實現。2008年10月23日,微軟MSN正式發布了手機MSN5.0版本,支持包括WindowsMobile平台在內的所有主流手機作業系統的移動即時通信服務。手機MSN5.0由微軟MSN中國團隊針對本地用戶的需求自主開發而成,將好友分組、自定義頭像、自建M群功能及檔案傳送等關鍵的IM功能與PC版WindowsLiveMessenger全面整契約步;同時,手機MSN5.0內置了實用的個性化服務,幫助用戶在手機上便捷地搜尋公交換乘和周邊等實用生活信息。
PC作業系統過去、現在和未來
相信許多普通用戶和我一樣,接觸到的第一個作業系統是微軟的DOS。從那時起,隨著DRDoS等一批早期競爭者的黯然退場,一部PC作業系統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微軟公司作業系統的發展史。雖然,從DOS到今年11月9日將發布的WindowsXP(簡體中文版),指揮千千萬萬台PC運行的作業系統歷經多次重大變革,已經“面目全非”,但從它給整個PC產業界帶來的數次“變革”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變革背後所體現出的,無不是客戶導向所引發的強勁動力。
過去:視窗的勝利
1981年,為IBMPC配套的作業系統MSDOS1.0誕生了,從那時起,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最後的6.11版為止,絕大多數用戶的PC上運行的就是這個字元界面的作業系統。有過那種經歷的人恐怕不會忘記,當時要想玩轉DOS,專業英語知識、熟練的指法缺一不可,要不然,碰上了“FileNotFound”等提示,一般用戶還真會不知所措。雖然“界面簡陋卻令人興奮”的Windows1.0於1983年研發成功,1987年微軟又推出了Windows2.0版,但現在看來,Windows的這兩個早期版本,雖然引入了圖形界面,但受制於當時的硬體,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技術演示”性質。1990年,Windows3.0和3.1版的先後推出,則引發了PC作業系統史上的第一次真正變革。這時,Windows雖然還只是DOS上的一個“外殼”,不能單獨運行,但隨著越來越多的ISV在Windows上開發出越來越多的套用軟體,圖形界面、所見即所得、滑鼠操作的優勢開始體現出來。同時,除了在界面上更加為用戶著想外,在核心上,微軟也開始大動手腳,準備在原有的以保持兼容性為第一考慮的作業系統核心之外“另起爐灶”,研發一個全新的32位作業系統,徹底擺脫DOS的羈絆。為此,微軟專門把原DEC公司VMS作業系統的主要研發人員“挖”過來擔綱重任。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包括伺服器和工作站兩個版本的WindowsNT3.11正式面市。回顧歷史,“NT”所代表的,可能並不僅僅是“新技術”(NewTechnology),而更多的是PC作業系統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此後,微軟PC作業系統一方面開始根據家庭/個人用戶和商業/辦公用戶的不同需求分成了兩支齊頭並進;另一方面,特別針對不同規模商業用戶的需求,微軟商用作業系統分成了工作站版、伺服器版等多個版本,以更好地進軍企業級套用。到後來Windows2000問世時,更有“數據中心版”(DateCenterServer)的出現。
現在:迎接體驗時代
與擁有一個相當優秀的NT核心相比,1995年問世的Windows95,加上幾乎同時面世的Intel奔騰處理器,在徹底淘汰字元界面的DOS的同時,更因為宣布Wintel體系時代的到來而在作業系統、乃至整個PC產業界引發了新的革命。同樣是圖形界面,主要針對家庭和個人娛樂及一般辦公用的Windows95,向以客戶為導向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開始”選單的引入、即插即用(PnP)功能的實現、對主流多媒體設備的支持、DirectX編程接口的出現……使得配備了Windows95的PC不再是專為辦公所設,而是第一次從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全面擁抱了普通用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Windows95OSR2版起,IE瀏覽器開始與作業系統集成到了一起。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集成,它一方面直接導致了靠瀏覽器起家的Netscape公司的一蹶不振,另一方面也使微軟數度以“壟斷”的嫌疑被告上法庭。繼Windows95之後,微軟先後發布了Windows98、Windows98SE和WindowsME三個面向家庭和個人用戶的PC作業系統;而在商用作業系統領域,繼WindowsNT3.11之後,微軟相繼發布了WindowsNT3.5、4.0兩代作業系統,並在NT4.0上採用了已被Windows95充分驗證過的成熟的用戶界面。在那幾年中,微軟的兩大作業系統家族可謂各司其職,Windows9X系列負責驗證全新的用戶界面及其他易用性特徵,而NT系列則在純32位核心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等企業級特徵上下功夫,其間的每一次升級,基本上都是此前兩大家族成果的一次交叉使用。不過,這兩大產品線並存的狀況,到了Windows2000發布時,已經趨於合二為一。雖然微軟收回了“Windows98是最後一代打有DOS烙印的作業系統”的預言,發布了WindowsME,但不難看出,有了Windows98時代開始的對重要套用軟體的Windows98/NT雙重作業系統認證,較之NT,吸收了更多“消費類客戶”需求的Windows2000專業版,已經基本上能在穩定可靠的核心與消費類套用軟體的需求之間達成平衡,從而為下一代WindowsXP的“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2001年,在即將面世的WindowsXP中,高度客戶導向的界面和功能設計則為業界揭開了一場套用軟體設計的新的革命,在記者看來,這一革命首先反映在界面風格的全新變化上,但更重要的則體現在軟體的設計思想和功能包裝上。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對數位相機的即插即用和自動識別,以前的Windows只是提示說找到了一個新硬體,得由用戶自己去打開“我的電腦”,找到那個新發現的硬體,然後進行相關操作;而按照XP的設計思想,當Windows發現有新的數位相機插入系統時,它不是簡單地把它識別為一個“存儲設備”,而是根據插入的是數位相機還是數碼攝像機,提示用戶是簡單地“保存”檔案,還是進行編輯、存儲和通過電子郵件分發,更進一步,在通過電子郵件傳送時,系統會提示用戶按照不同的壓縮比,在現有頻寬下檔案傳送需要多少時間……可謂無時不在考慮著用戶的體驗。我們相信,伴隨著WindowsXP的推出,我們的套用軟體,也會隨之從“套用”時代進入真正的“體驗”(XP)時代。而在其中打頭陣的,就是微軟自己的OfficeXP系列辦公套件。
未來:。NET天下
按照微軟的計畫,在業界和用戶對WindowsXP“令人震撼的外表”充分熟悉之後,下一步的重點,將是推出全線.NET產品,說得更精確一點,是。NET服務。與WindowsME和WindowsXP中已經內置的“系統自修復”和“系統還原”等包含.NET理念的功能相比,在廣泛採用了XML之後,真正的。NET服務,將使微軟有能力把軟體以某種服務的形式提供給有需要的客戶;另一方面,NET戰略引領下的新一代作業系統,將支持包括PC在內的各種智慧型終端;更有甚者,NET戰略和技術使得以Pc為家庭網路中心、以PtoP計算模式為基礎的HomeNetwork(家庭網路)環境和市場逐漸形成。到那時,可能用戶將不再關心正在採用哪種作業系統,而是看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記者認為,“用之於無形,但又無所不在”,也許將是作業系統甚至套用軟體的最終歸宿。
PC---科學與藝術交融
藝術和科學共同揭示自然界的奧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不同語言。在現代工業中,這種融合更是隨處可見,以今年20周歲的PC為例,藝術與計算機科學也以各種方式滲透著、交融著。PC以技術為美。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各種機器語言、算法以及開發程式,它們在外人眼裡,是如此複雜和枯燥,但在計算機科學家、程式設計師的眼裡它們則充滿美感,編寫幾萬條指令的程式無異於編寫一部交響樂。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直接促進了計算機的飛躍,晶片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快,誰能想到指甲大小的一塊晶片,現在已達到1.7GHz的處理速度。新型材料納米碳管、鈦合金的使用,為新一代PC帶來生機。集成技術使PC具備越來越多的功能。顯示器的色彩日益豐富,解析度逐漸增高,現在液晶顯示器又進入普及階段。鍵盤快捷鍵,用來控制程式的開啟、音量的調節,甚至上網。IBM的ScrollPoint滑鼠已經可以憑藉指尖的力量來完成複雜工作。還有軟體技術、網路技術、無線技術等等,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更科學的工藝處理,這一切都體現了科技中孕育的美學,IBM曾經有一句廣告語,"科技,以健康為美。"充分體現出計算機科學與藝術的天然聯繫。PC的造型藝術。自從IBMaptiva家用台式機開始,PC不再是單純的白色,被譽為黑金剛的Aptiva,引起了人們對色彩的嚮往。蘋果電腦因為色彩獲得新生,Acer的墨綠色代表亞洲欣欣向榮的PC產業,隨著PC家用市場的拓展,大自然的五彩斑斕在PC上幾乎都能實現。PC的整體造型更加靈活,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台式機似乎也在向筆記本演變。美在PC套用科學必須改善人類的生活,就像藝術應該滋潤我們的心靈。PC的套用科學中也滲透著諸多藝術特性。一鍵上網、手寫板、語音輸入、軟體集成等。都為了人們更方便地使用PC和網路---輕鬆、簡單,本身就是美的標準。以IBMNetVistai家族為例,所有產品都內置了Modem、網路鍵盤和滑鼠,多媒體特性十分出色,還捆綁了十幾種軟體,無論是企業套用還是在家觀看DVD、上網衝浪,都使我們的效率大大提高---實用、高效是美的基本元素。現在,整個PC行業都在向服務轉型,考慮用戶的需求開發PC的新功能,根據行業的特點定製解決方案。PC怎樣為用戶節省空間?怎樣保證數據安全?怎樣降低總體成本?怎樣發揮網路性能?……這裡面也都貫穿著藝術:思考的藝術、創新的藝術、溝通的藝術、實踐的藝術。還有信息家電、無線通訊、可穿戴PC等等,誘發我們對美的未來生活的無限嚮往。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並非所有的PC都融合了藝術與科學:不可循環的原材料、蹩腳的設計、不兼容的設備和軟體,以及令人頭疼的質量和服務,誰敢說自己生產PC是在創作藝術品?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既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工具又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明白了這一點,PC才會有一個新的20年,PC才真正成為最佳化生活的力量。
PC電腦品牌
聯想戴爾神舟惠普七喜TCL海爾宏碁新藍方正金翔雲長城明基清華同方恩伯爾電腦IBM 索尼APPLE
筆記本品牌
東芝(TOSHIBA)戴爾(DELL)聯想ThinkPad(IBM)惠普(HP)聯想(lenovo)神舟(hasee)宏碁(acer)索尼(SONY) 華碩(ASUS)海爾(Haier)富士通(FUJITSU)新藍(SALO)長城(GreatWall)七喜(HEDY)蘋果(Apple)方正(Founder)明基(BenQ) 松下(Panasonic)清華紫光(Thunis)清華同方LG
1.[計]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的縮寫)個人電腦,或個人計算機
2. [軍] Patrol Car, 巡邏車
3. 秒差距(pc)是一種最古老的,同時也是最標準的測量恆星距離的方法。
4.Political Correctness/Political Correct 政治上的正確(語言現象)
5.與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相對應,為玩家控制角色。
6.化學用語
PC可以是以下英文縮寫:
Personal Computer 個人電腦(又稱個人計算機)
Player Character 玩家角色
Political Correctness 政治正確
Photonic Crystal 光子晶體
Police constable 普通(最低級別)警察(港式粵語俗稱散仔)
Poly Carbonate 聚碳酸酯 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無定性熱塑性材料。
Priscilla Chan 香港女歌手陳慧嫻
Providence College 普洛威頓斯學院 PC=Padding condenser 墊整[微調]電容器;
Parts Catalog 零件目錄;
Path Control 通路控制;
Peace Corps 和平隊[美];
Petersen Coil 消弧線圈;
Phosphatidyl Choline 磷酯膽鹼; 磷肌酸;
Photocell;
Photoconductor 光敏電組, 光電導體;
Pitch Circle (齒輪)節圓;
Polychloroprene ;
Polymer Concrete 聚合物混凝土;
prestressed Concrete 預應力混凝土;
Priced Catalogue價目表;
Prime Cost 成本, 原價;
printed circuit 印刷電路;
Process Controller 過程控制器;
Production Control 生產控制;
Program Counter 程式計數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可程式序控制器;
proportional Counter 正比計數器;
Pulse Controller 脈衝控制器;
Pulse Counter 脈衝計數器;
Punched Card 穿孔卡片
硬體
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包括兩大部分,即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謂硬體,是指構成計算機的物理設備,即由機械、電子器件構成的具有輸入、存儲、計算、控制和輸出功能的實體部件。下面介紹一下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1)電源: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2)主機板:主機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線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機板進行數據傳輸。也就是說,電腦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在主機板上,它工作的穩定性影響著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3)CPU:CPU(CentralPrecessingUnit)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CPU由運算器、控制器、暫存器、高速快取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繫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構成。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準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4)記憶體:記憶體又叫內部存儲器(RAM),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它由電路板和晶片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記憶體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記憶體有DDR、DDRII、DDRIII三大類,容量1-8GB。
(5)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不論在開機,還是關機,都不會丟失。硬碟容量很大,目前已達TB級,尺寸有3.5英寸、2.5英寸、1.8英寸、1.0英寸等,接口有IDE、SATA、SCSI等,SATA最普遍。
移動硬碟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硬碟都是以標準硬碟為基礎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碟(1.8英寸硬碟等),但價格因素決定著主流移動硬碟還是以標準筆記本硬碟為基礎。因為採用硬碟為存儲介質,因此移動硬碟在數據的讀寫模式與標準IDE硬碟是相同的。移動硬碟多採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接口,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6)音效卡:音效卡是組成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一個硬體設備,其作用是當發出播放命令後,音效卡將電腦中的聲音數位訊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送到音箱上發出聲音。
(7)顯示卡:顯示卡在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顯示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線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機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
(8)網卡:網卡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組件,是區域網路中連線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接口,不僅能實現與區域網路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線和電信號匹配,還涉及幀的傳送與接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數據的編碼與解碼以及數據快取的功能等。網卡的作用是充當電腦與網線之間的橋樑,它是用來建立局網並連線到inerrnet的重要設備之一。
在整合型主機板中常把音效卡、顯示卡、網卡部分或全部集成在主機板上。
(9)數據機:數據機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時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將電腦上處理的數位訊號轉換成電話線傳輸的模擬信號。隨著ADSL寬頻網的普及,數據機逐漸退出了市場。
(10)軟碟機:軟碟機用來讀取軟碟中的數據。軟碟為可讀寫外部存儲設備,與主機板用FDD接口連線。現已淘汰。
(11)光碟機:電腦用來讀寫光碟內容的機器,也是在台式機和筆記本攜帶型電腦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部件。隨著多媒體的套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光碟機在計算機諸多配件中已經成為標準配置。目前,光碟機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碟機(DVD-ROM)、康寶(COMBO)和刻錄機等。
(12)顯示器:顯示器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品種多樣,其作用是把電腦處理完的結果顯示出來。它是一個輸出設備,是電腦必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分為CRT、LCD、LED三大類,目前主要的常見接口有VGA、DVI、HDMI三類。
(13)鍵盤:鍵盤是主要的輸入設備通常為104或105鍵,用於把文字、數字等輸到電腦上。
(14)滑鼠:當人們移到滑鼠時,電腦螢幕上就會有一個箭頭指針跟著移動,並可以很準確切指到想指的們位置,快速地在螢幕上定位,它是人們使用電腦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鍵盤滑鼠接口有PS/2和USB兩種。
(15)音箱: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聲音播放出來。
(16)印表機: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檔案列印到紙上,它是重要的輸出設備之一。目前,在印表機領域形成了針式印表機、噴墨印表機、雷射印表機三足鼎立的主流產品,各自發揮其優點,滿足各界用戶不同的需求。
(17)視頻設備,如攝像頭、掃瞄器、數位相機、數碼攝像機、電視卡等設備,用於處理視頻信號。
(18)快閃記憶體盤
快閃記憶體盤通常也被稱作優盤,隨身碟,閃盤,是一個通用串列匯流排USB接口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它採用的存儲介質為快閃記憶體存儲介質(FlashMemory)。快閃記憶體盤一般包括快閃記憶體(FlashMemory)、控制晶片和外殼。快閃記憶體盤是具有可多次擦寫、速度快而且防磁、防震、防潮的優點。閃盤採用流行的USB接口,體積只有大拇指大小,重量約20克,不用驅動器,無需外接電源,即插即用,實現在不同電腦之間進行檔案交流,存儲容量從1~32GB不等,滿足不同的需求。(19)移動存儲卡及讀卡器
存儲卡是利用快閃記憶體(FlashMemory)技術達到存儲電子信息的存儲器,一般套用在數位相機、掌上電腦、MP3、MP4等小型數碼產品中作為存儲介質,所以樣子小巧,有如一張卡片,所以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商和不同的套用,快閃記憶體卡有SmartMedia(SM卡)、CompactFlash(CF卡)、MultiMediaCard(MMC卡)、SecureDigital(SD卡)、MemoryStick(記憶棒)、TF卡等多種類型,這些快閃記憶體卡雖然外觀、規格不同,但是技術原理都是相同的。
由於快閃記憶體卡本身並不能被直接電腦辨認,讀卡器就是一個兩者的溝通橋樑。讀卡器CardReader)可使用很多種存儲卡,如CompactFlashorSmartMediaorMicrodrive存儲卡等,作為存儲卡的信息存取裝置。讀卡器使用USB1.1/USB2.0的傳輸介面,支持熱拔插。與普通USB設備一樣,只需插入電腦的USB連線埠,然後插用存儲卡就可以使用了。按照速度來劃分有USB1.1和USB2.0,按用途來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