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類型:超新星殘骸
赤經:05h 34m 31.97s
赤緯:+22° 00′ 52.1″
距離:6,300 ly
視星等: (V) +8.4
視直徑:(V) 6 × 4 角分
星座:金牛座
半徑:3 ly
絕對星等: (V) −3
附註:光學波霎
其他名稱:M1
研究簡史
1054年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最早發現天關客星。1731年 英國醫生、天文愛好者拜維斯發現蟹狀星雲。
1758年 梅西葉將蟹狀星雲排在他所編的星雲表第1號,稱為M1。
1850年 羅斯取名“蟹狀星雲”。
1910年 蘭姆蘭德首先注意到“束條”結構。
1921年 蘭姆蘭德和鄧肯彼此獨立地發現蟹狀星雲在膨脹。
1928年 哈勃測量出蟹狀星雲的膨脹速度,由此斷定它是中國發現的天關客星的遺蹟。
1948年 射電觀測發現它是一個強射電源。
1953年 史克洛夫斯基提出蟹狀星雲的射電輻射機制是同步加速輻射,很快被光學偏振觀測所證實。
1957年 射電偏振觀測成功。
1963年 發現蟹狀星雲是一個X射線源。
1964年 中心附近發現了一個緻密源。
1968年 發現蟹狀星雲是一個γ射線源。
1968年 發現蟹狀星雲脈衝星NP0532(統一名稱PSR 0531+21)。
1969年 發現NP0532同時是一顆光學脈衝星。
物理性質
NGC1952是一團無定形的膨脹氣體雲。由超新星炸出的物質組成,現在已經擴散到直徑約10光年的範圍內,並且仍以高達1,800千米/秒的超高速向外膨脹。它的發射線譜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一是發射線譜(包括氫發射線),來自星雲中偏紅色的、構成網路狀結構的亮纖維部分,這與瀰漫氣體星雲(或是行星狀星雲)相似。另一部分是連續譜,來自星雲中偏藍色的背景部分,是由高度偏振的“同步加速輻射”產生的。同步加速輻射是由強磁場中的高能電子發射出來的。NGC 1952通過X射線發射的能量比它在光學波段的能量高100倍左右。即使在可見光波段,這個星雲的光度也非常巨大:它的絕對星等約-3.2等左右,超過太陽光度的1000倍。它在所有波段的總光度估計是太陽光度的100,000倍,也就是5*10^38爾格/秒。
NGC 1952剛好位到銀河中心。金牛座Zeta星是顆奇特的仙后座Gamma型變星,快速自轉、光譜型為B4 III,向外噴出一層膨脹的氣體殼層,它還有一顆暗弱的分光伴星,公轉周期約133天。在赤經上比NGC 1952早兩分鐘(即半度)的地方就是恆星Struve 742,也叫ADS 4200。這是一顆目視雙星,兩顆伴星A星(7.2等,光譜型F8,黃色)和B星(7.8等,白色)相距3.6”,方位角為272度,相互鏇轉一圈需要大約3000年。
相關史料
中國宋朝司天監對那次爆發作出過觀測,史料中有以下記載:“己丑,客星出天關之東南可數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沒。”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二版),卷176,頁4263。
《宋史·天文志》:“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出天關東南可數寸,歲余稍末。”
《宋史·仁宗本紀》:“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司天監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東方,守天關,至是沒。”
《宋會要》:“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監言:‘客星沒,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
總括以上文字,可得知在“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即1054年7月4日)開始,有“客星”出現在天關(即金牛座ζ星)附近,星的顏色是赤白。在最初的23天,即使在白晝,其光度如“太白”(即金星)。直至一年多後的“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即1056年4月5日)才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