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背景
在2011年中國的嘗試以失敗告終後,印度以閃電般的速度展開火星探測行動,意在爭奪亞洲星際探索領先地位。印度希望憑靠自身的技術實力,成為中、印、日太空競賽中,第一個完成火星探測的亞洲國家。
到2013年10月為止,成功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只有美國、俄羅斯、歐盟。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主席拉哈克里希南表示,星際探索計畫是複雜的,就以火星探測來說,至今全球共進行了51次探測任務,但只有21次成功。儘管失敗率很高,但他認為還是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因為失敗乃是成功的墊腳石。
ISRO稱其為一個建立在印度自己的月船1號月球任務(2009年發現了月球存在水源的有力證據)基礎之上的“技術演示者”。尋找火星的生命跡象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
目的任務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拉達克里什南表示,此次發射主要是為了展示印度人向火星軌道運載發射的能力,並希望能有效進行一系列科學研究。
印度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試圖找到和獲取火星環境中的甲烷,以便研究火星環境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也希望通過探測火星大氣構成,測定火星大氣逃逸臨界速度。
探測器在登入火星後將進行自身技術測試,研究火星表面、大氣和礦物特徵,繪製火星表面地圖,並傳送光學數據。
結構組成
“Mangalyaan”是一個無人駕駛的軌道飛行器,外層覆蓋著金色反光箔,探測器的尺寸與一個標準冰櫃差不多,它將攜帶4台研究設備和1架照相機。
該探測器攜有一個分光儀,該設備旨在探尋甲烷,從而試圖發現火星曾經擁有或可能依然擁有生命的線索。
(圖冊《Mangalyaan火星軌道探測器及其運載火箭》圖片來源 )
研發進度
立項
2012年8月的印度獨立紀念日上,印度總理辛格就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並將這稱為印度科學上的“巨大一步”。 初期計畫的預算僅45億盧比。後又得到追加預算12.2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2億元)。
Mangalyaan火星軌道探測器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研發,耗資大約1億美元。
發射
發射計畫推遲
Mangalyaan火星軌道探測器原計畫在2013年10月28號發射,但因太平洋上空惡劣天氣迫使發射計畫推遲。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計畫在2013年11月5日發射印度首個火星軌道探測器“Mangalyaan”。由於ISRO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無法產生足夠的推力將“Mangalyaan”探測器直接送入火星軌道。因此,探測器從印度南部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後,將在環繞地球軌道上搖擺,直到獲得足夠的速率彈向合適的軌道。該火星探測器預計將在太空中行駛長達300天后,於2014年9月24日抵達火星,隨後展開為期6個月的探測任務。
發射升空
當地時間2013年11月5日下午2點38分(台北時間下午5點08分),“曼加里安”號在斯里赫里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搭載“曼加里安”號的火箭升空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稱,火星探測器任務的所有系統運行良好。
在火星探測器升空1個多小時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宣布,火星探測器發射第一階段已獲得成功,
變軌出現故障
2013年11月11日火星探測器進行第四次軌道提升時,火箭的液體發動機突然停止工作,推力發動機短暫失去動力,改為自動運行,致使變軌時的增量速度只有35m/s,遠低於計畫中的130m/s,從而導致其遠地點高度只達到7.8萬公里。
該研究機構發言人還補充稱,由於探測器5日的精確發射,節省下6千克的燃料,前三次的軌道提升進行得也非常順利。因此,即便11日的變軌出現小挫折,需要輔助提升高度,仍有4千克的燃料節餘。
排除故障變軌成功
2013年11月12日,火星探測器在排除故障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於當地時間12日5時零3分開始啟動探測器的助推器,這一過程持續5分鐘左右,使探測器的遠地點高度提升到距地11.86萬千米,速度增量提高到每秒124.9米,達到計畫要求的高度和運行速度。
傳回太空中拍攝的印度全景照
“曼加里安”號2013年11月19日在距地球表面6萬多千米的太空中拍攝了一張印度全景照。這一照片由位於印度南部班加羅爾市巴雅拉魯村的印度深宇宙通訊網路(簡稱深空網)獲取。印度深空網2008年10月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組建。
這次拍照是對“曼加里安”號負載測試活動的一部分。拍照所用相機為“火星彩色相機”,是第一個被測試的負載物。
發射意義
如果“Mangalyaan”探測器順利升空,這將是亞洲國家發射的首個火星探測器,而印度ISRO也將成為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後第四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航天機構。
“Mangalyaan”在印度語中意為“火星飛船”。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預計探測器將在2014年9月底到達火星,環繞火星飛行,收集火星相關數據。
社會評論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安德魯·柯提思:研發衛星和發射裝置現已經成為一門能帶來巨額利潤的大生意。印度方面也指望在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能給國家帶來經濟利益。“他們可以向世界展示他們的發射技術,以後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和機構發射,換取經濟酬勞。此外,這也能令印度在各國太空探索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印度脫貧慈善行動救助”負責人桑迪普·查拉:印度雖然有很多民眾依然屬於貧困人口,但這和國家發展太空探索並不是一個直接的矛盾關係。
批評人士認為,印度貧困問題嚴重,基礎設施落後,耗費巨資發展空間項目不合時宜。
英國《衛報》評論稱:印度首次向紅色星球發射探測器,不止是為了證明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也並非簡單地顯示科技實力,而是意在與中國的太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