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從倫敦到馬爾加特要多長時間?這部影片給出的答案是一生。
雷、維克、列尼坐在他們常去的酒吧里,老友傑克的骨灰就放在他們面前的瓶子中。
他們四個曾經是最好的酒友。雷是個嗜好賭馬的賭棍,賭運頗佳的他家庭生活卻一團糟,女兒遠嫁澳大利亞,妻子也拋棄了他;列尼曾是名拳擊手,但他早早地被淘汰出了拳台,只能靠賣蔬菜水果來餬口;維克是他們之中唯一一個對生活感到滿意的,他在這個小團體中總是充當著和事佬的角色。剛剛去世的傑克則是肉店老闆。他在去世前結束了肉店的生意,並希望通過賭馬給妻子未來的生活留下保障。他的遺言是將骨灰灑在馬爾加特的大海里,因為馬爾加特埋藏了他最美好的回憶,那是他和妻子愛米度蜜月的地方,他甚至曾一度想在那裡度過晚年。
傑克的兒子文斯開著車載著父親的好友們踏上了去往馬爾加特的旅途。文斯是名二手車商,事業頗為成功。隨著他們展開旅途,他們對傑克的懷念、對往事的追憶也一點點地湧上心頭。他們回想起了二戰期間傑克與雷之間的生死之交,回想起四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但更多的是他們隱藏在內心的秘密被逐漸揭開,文斯在使列尼的女兒懷孕後拋棄了她,而雷與愛米之間原來有著曖昧的情愫。回溯歷史似乎不僅僅是快樂,更多的是傷痛……
角色簡介
姓名:麥可·凱恩
性別:男
原名:
英文名:Michael Caine
出生年:1933年
生日:3月14日
星座:雙魚座
國籍:英國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88cm
星路歷程: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原名莫里斯·麥可懷特(Maurice Micklewhite),1933年5月14日出生於倫敦南郊伯芒德賽區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以運魚為生,母親則是一個打雜的女傭。麥可15歲離開學校,然後做著一系列的普通工人所從事的工作,直到參軍。在韓戰期間,麥可在英國陸軍部隊服役,並參與了此次戰爭。在此期間,麥可目睹了戰爭的殘酷與個人的無助。戰爭結束以後,麥可返回了家鄉。鑒於對戲劇表演的興趣,他在霍斯海姆劇團找到了一份舞台助理的職務,從他也從此與舞台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啟了他的藝術表演的航線。
在代理的建議之下,麥可根據1954年的一部電影《“凱恩”號兵變》(Caine mutiny)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麥可·凱恩。在接下來幾年裡,麥可一共出演過一百多部電視劇。不過,由於他在這些電視劇中所出演的都是小角色,因而沒有引起人們過多的關注。1964年,史詩探險影片《祖魯》(Zulu)公映後,麥可開始成為英國、乃至世界觀眾關注的焦點,因為在這部眾星雲集的影片中,他擔任的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儘管《祖魯》是一個不小的成功,但是真正奠定麥可在英國、乃至世界影壇地位的卻還是麥可1965年出演的影片《伊普克雷斯檔案》(The Ipcress File)和1966年出演的影片《阿爾菲》(Alfie),正是因為這兩部影片,他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中期英國新一代影星。除此之外,麥可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出演的主要影片還包括《神偷艷賊》(Gambit)、《柏林葬禮》(Funeral in Berlin)、《億萬頭腦》(Billion Dollar Brain)、《不列顛之戰》(Battle of Britain)、《敢死突擊隊》(Too Late the Hero)、《找到卡特》(Get Carter)和《大風雲》(The Last Valley)等。作為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期世界影壇的風雲人物,麥可因為《阿爾菲》而獲得了美國的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提名,而由他於1969年主演的經典動作喜劇片《義大利工作》(Italian Job)也被公認為英國電影的巔峰佳作。
1972年,麥可與蘇倫斯·奧里弗共同主演的影片《偵探》(Sleuth)再次使他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1976年,他與肖恩-康納利共同主演了影片《王者》(Man Who Would Be King)。1978年,他又演出了另外一部倍受好評的影片《加州套房》(California Suite),而這部由他與著名女星簡·方達、麥基·史密斯、沃特·麥特霍、比爾·考斯比和艾倫·梅共同主演的影片也最終確立了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
80年代,麥可憑藉1983年主演的影片《教育里塔》(Educating Rita)而再一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1986年,麥可最終憑藉《漢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而捧走了奧斯卡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使得他在電影事業上走進了80年代的頂峰。此後,他又出演了影片《偷心大少》(Dirty Rotten Scoundrels)和《蒙娜麗莎》(Mona Lisa)。
90年代初,麥可就遭遇到了挫折,不僅拍攝的影片的數量減少,而且還遭遇到了一連串的失敗,其中就包括影片《血與酒》(Blood and Wine)。不過,從90年代後期至21世紀初期,他走出了事業上的低谷,出演了包括《啞巴歌手》(Little Voice)、《蘋果酒屋的規則》(Cider House Rules)和《最後的命令》(Last Orders)等在內數部賣座的影片,其中《蘋果酒屋的規則》為他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獎。
麥可近些年出演的影片包括《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聲明》(The Statement)、《男演員》(The Actors)、《二手雄獅》(Secondhand Lions)、《情感彎道》(Around the Bend)、《蝙蝠俠5: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家有仙妻》(Bewitched)、《天氣預報員》(The Weather Man)和《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等。
除多次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獎之外,麥可還於1993年因在英國影壇的傑出表現而被授予爵位稱號,並於1997年被英國《帝國》(Empire)雜誌選入 “歷史上最有影響的百位男影星”之列,位居第55位。晚年的麥可·凱恩成功地經營著設在英國倫敦和美國邁阿密的餐館,並受到年輕一代影人的尊敬,人們無不把他視作魅力永恆的英國影壇偶像。
幕後花絮
■英國演技派的聚會
有人戲稱影片是英國演技派的“十一羅漢”。確實它匯集了英國一批老戲骨。
老爵士麥可·凱恩自不必多說,在漫長的演藝生涯中,他已經贏得了不計其數的大大小小的獎項,包括兩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和多次提名。最近幾年來,他總是充當著“綠葉”的角色,但事實證明他這片“綠葉”總搶了“紅花”的風頭,其精湛的演技並不因戲份不多而少了一絲光芒。《聲光乍泄》(Little Voice)和《總有驕陽》皆是明證。這部影片對於凱恩來說有特殊的意義,他正是出生在影片所描繪的倫敦南部博蒙德西區,更巧的是他在片中扮演的傑克病逝的醫院也正是當年他父親離去的醫院。大衛·海明斯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安東尼奧尼的《放大》卻是鼎鼎大名。而他正是裡面那位攝影師。他整個90年代都沒有接拍電影,直到2000年從《角鬥士》開始接了一系列大片,《時間機器》、《間諜遊戲》和《紐約黑幫》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有趣的是,他的兒子諾蘭也在這部影片中出場,正是扮演他片中角色的兒子。
作為影片中唯一主要的女性角色,海倫·米勒自然十分引人注目。和不少英國演員一樣,她來自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從《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到《瘋狂喬治王》,她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所在,後者為她贏得了坎城影后。
媒體報導
弗雷德·謝波西是70年代澳大利亞的電影新浪潮運動中湧現出來的最富有才華的導演之一。他出身廣告界,並以帶有半自傳體性質的、展現一名天主教神學院男孩生活的影片《魔鬼領地》(The Devil's Playground)受到關注。三年之後,他憑藉《吉米·布萊克史密斯的聖歌》(The Chant of Jimmie Blacksmith)一片得到了去好萊塢的通行證。
他在好萊塢的發展遠不如同鄉彼得·威爾順暢,幾部影片都反響平平。1988年他返回家鄉,根據一樁真實的母殺子事件導演了《黑暗中的哭泣》(A Cry in the Dark),事件本身的震懾性以及他老練的處理,和梅麗爾·斯特里普、山姆·尼爾精彩的表演使影片大獲成功,贏得了當年澳大利亞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及金球獎提名。此後他的發展比較平坦,執導了不少大明星加盟的影片,對各種類型題材也多有涉獵。1990年,他導演了由辛·康納利和米歇爾·菲弗主演的《紅牆諜戀》。1994年則奉獻出一部蒂姆·羅賓斯和梅格·瑞安主演的浪漫愛情喜劇《IQ情緣》。
這部影片根據英國作家格拉漢姆·斯威福特獲英國布克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改編。早在三年前,謝波西就和他的製片人一道向作家提出購買改編權。但起初斯威福特並不願意把作品交給一位澳大利亞導演搬上銀幕。不過他逐漸被弗雷德·謝波西的誠心所打動,尤其是謝波西對他本人的尊重,令他最終將作品放心地交給了導演。原小說由不同敘述者講述不同章節,而謝波西在改編中將其改為“中國盒”式的套層結構,回憶中套回憶,構成了影片的一大特色。
英國電影始終保持著對社會平民階層生活的高度關注。這部影片亦著眼於挖掘普通人生活中的詩意。影片情節並不複雜,但結構卻十分複雜精巧。但過去與現在,回憶與回憶之間的切換並不使人感到困惑,在一條清晰主線的貫穿下,結構得到了平衡。傷感中揉和著幾分快樂,溫暖的人性色彩從影片低調的敘述中滲透出來。
我們跟隨主人公的回憶經歷二戰的炮火,在埃及服役,隨皇家海軍出海,100多分鐘的影片裡掠過了一代英國人的記憶,這種濃郁的懷舊色彩對於有過經歷的人來說無疑是動人的,而對年輕人來說整部影片則顯得節奏緩慢,單調乏味,過於沉悶。
影片最出色的在於演員的整體表現突出。他們通過表情動作和對話上的細節塑造了異常生動的形象。凱恩的戲份不多,卻賦予了影片一個強有力的核心。整部影片的力量來自於演員真實自然的表演,幾乎已無演出的感覺。好萊塢明星與英國演技派演員的區別似乎也正在此,無論如何明星們總是褪不去明星的光環,而他們卻能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
相關作品
《找到卡特》
《億萬頭腦》
精彩劇照
相關評論
看老戲骨的精湛演技已值回票價 故事感人 觸動心靈
2007-10-29 17:16:58 來自: mad dog (香港)
Last Orders / 遺言的評論
"Last Orders"是2001年來自的英國電影, 也是今年英國電影節看的. 沒想到, 一齣關於五十多歲的人的故事也會如此觸動我的心靈, 完全沒有因為年齡差別而感受不到故事的味道及愁情.
導演是Fred Schepisi, 電影改編自Graham Swift2001年的同名小說. "Last Orders"其實就是戲份不多的男主角Jack(Michael Caine)的遺願, 要求好友們把他死後的骨灰散落在Margate Pier. 故事背景是1989年, 此片算是半公路電影, 因為很大篇幅都是他的數名好友及兒子驅車往Margate Pier沿途的一切及回憶.
三名Jack的好友分別是Vic(Tom Courtenay), Lenny(David Hemmings)及Ray(Bob Hoskins). 相信大家都對Bob Hoskins有點認識吧. 看過他多次的演出, 包括"Felicia's Journey"(1999, Atom Egoyan), "Maid in Manhattan"(2002), "Mrs Henderson Presents"(2005), "Paris, je t'aime"(2006)等等, 都是令人佩服的演技.
看此片最吸引人之處當然是一眾老戲骨的出色表現. Helen Mirren飾演Jack的妻子Amy, 戲份算少, 對手戲反而與Bob Hoskins來得比與Michael Caine還多. 也喜歡看她與患病女兒的幾幕, 看得令人流淚.
飾演Jack兒子Vince的Ray Winstone原來也有不少演出經驗: "The Departed"(2006), "Breaking and Entering"(2006)及"Cold Mountain"(2003) 等. 幼年的Vince與父親Jack 有一幕剖白, 得知自己其實不是Jack與Amy生的孩子. 及後當Jack友人否定其選擇把Jack骨灰散在另一地方時, 幼年回憶一幕充分給予解釋, Vince也需要悼念他的養父Jack, 而那地方對他有一份特別的意思.
即使配角如年輕版的Jack(JJ Feild)及Amy(Kelly Reilly)都演得很不俗. 他倆是很漂亮可愛的一對, 令回憶的片段更動人.
電影著重對話, 所以都要頗留神. 且有些俚語是本地人不太明白的, 有些位是身旁許多外藉觀眾都在笑而本地觀眾都摸不著頭腦.
電影充滿幽默感, 都在角色的對白中流露. 或許人老了, 世事看化了, 幽默都是自娛方法的一種吧.
也喜歡電影的音樂, 給人印象深刻.
最感人的一幕當然是四個男人對著大海散骨灰了, 看得人淚如雨下, 畫面是動人, 傷感又美. 有點震撼.
Amy(Helen Mirren)與先天缺憾的女兒幾幕也是刻骨銘心的. 她對女兒說, 五十年的母女情, 雖然好像很久, 但每星期一次的見面(因女兒長居療養院), 實質一起相處的日子加起來才約一年多一點. 很感動又悲哀的一段.
Last Orders, 可以有數名知己幫自己完成遺願, 是幸福的. 先走一步的都是比較幸福吧. 不知道我會否也有這個福份?
Rotten Tomatoes有79%好評.
閱讀連結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02.htm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2&tn=baiduimagedetail&word=%C2%F5%BF%CB%B6%FB%A1%A4%BF%AD%B6%F7&in=1692&cl=2&cm=1&sc=0&lm=-1&pn=21&rn=1&di=1153853536&ln=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