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列儂

約翰·列儂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出生於英國利物浦,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士”成員, 搖滾音樂家,詩人,社會活動家。 1952年9月,列儂在進入Quarry Bank初級中學之後開始喜歡上音樂;1955年初列儂在學校里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the Quarrymen”(採石工人);1960年,列儂組建了“披頭士”並開始在各地的俱樂部演出。1965年,約翰·列儂獲英國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1970年披頭士樂隊解散後,列儂發行《約翰·列儂/塑膠小野樂隊》與《想像》等專輯,也創作了《Give Peace a Chance》、《Imagine》等歌曲,列儂同樣也參與了許多社會活動,用音樂來呼喚和平,參與了反越戰活動。1980年12月8日 晚上10點49分,約翰·列儂在紐約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美國狂熱男性歌迷馬克·查普曼槍殺,年僅40歲。 1994年,約翰·列儂入選搖滾名人堂 ,2004年約翰·列儂入選《滾石》雜誌評出的“歷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約翰·溫斯頓·列儂1940年10月9日午後6點30分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一個工人階層家庭里。列儂的父親在小列儂只有三歲時就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因此,列儂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於沃爾頓郊區的姨母家裡。

列儂的父親Alfred Lennon常常出海,而且一出發就失去連絡,他的母親Julia覺得不能照顧好列儂,因此送他去和他的伯母咪咪及叔叔喬治同住。可能是由於失去了父親的緣故,列儂在伯母家一直是一個很不聽話而且反抗性格極強的孩子。他經常逃學,也不好好做作業而是在作業本上亂寫亂畫。

組建樂隊

1952年9月,列儂進入Quarry Bank初級中學,列儂進入Quarry Bank之後,於1955年初在學校里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the Quarrymen”(採石工人),唱所有的遊行歌曲,它正是披頭士樂隊的前身。列儂一直擔任樂隊的主要歌手和詞作者。

約翰·列儂約翰·列儂

1956年,16歲的列儂所在中學的校長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他前往利物浦的藝術學校學習。

1960年,列儂組建了他的“披頭士”。並開始在各地的俱樂部演出。第一支單曲《Please Please Me》誕生。

1961年底,列儂和他的The Beatles碰到了布萊恩·愛普斯坦。

1962年5月,披頭士正式與倫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簽下錄音契約。自此,開始了以披頭士為主角的搖滾樂“不列顛入侵”。

20世紀60年代中期,列儂成為樂隊中第一個吸毒的人,他還鼓勵其他人和他一樣學習瑜伽。

麥卡特尼離開樂隊時的最後一張專輯麥卡特尼離開樂隊時的最後一張專輯

1968年,披頭士樂隊成功發行了“白金唱片”的“The Beatles(White Album)”之後,列儂與小野洋子還發行了他們共同創作的唱片《兩個處子》(Two Virgins)。由於其封面是列儂與洋子的裸照,因此很多音像商店都禁止出售這張唱片

1969年4月開始錄製,9月26日在英發行的專輯《Abbey Road》(修道院之路),引起樂隊成員的分歧,約翰和保羅紛紛指責對方的妻子過分介入樂隊的事務,從而引發口角乃至起訴。兩個月後,麥卡特尼在發行自己的第一支單曲的同時正式宣布披頭士樂隊解散。

1969年5月,列儂與小野洋子回到英格蘭,但不久洋子就流了產,後來類似的情況又發生過幾次。為了擺脫失去孩子的痛苦,列儂與洋子在極短的時間內錄製了兩張唱片,其中一張名為“婚姻金曲(Wedding Album)”,其B面全都是列儂與洋子相互叫喊對方名字的叫嚷聲。1969年夏天,列儂還與洋子一起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參加9月份舉行的一次搖滾音樂節。

單飛之後

披頭士樂隊披頭士樂隊

1970年4月披頭士解散了,1970年是約翰列儂離開樂隊的第一年,他在這一年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Plastic Ono Band》,專輯中收錄了《Mother》、《God》、《Love》、《Isolation》。

1970年2月,他創作的“Instant Karma”成為當年的十大歌曲之一。後來,列儂創作了好幾首表達自己憤怒之情的歌曲,而麥卡特尼也予以還擊,在1970至1973年中,兩人的歌戰從未停息,後來麥卡特尼以歌曲Let Me Roll It作為這一切的結束,並再次拜訪列儂的家,兩人和好如初。

披頭士1964年到達甘迺迪國際機場披頭士1964年到達甘迺迪國際機場

1971年,列儂與洋子春天時移居美國紐約。秋天,列儂發行了他的單曲《Imagine》,該樂曲涉及到了他個人的一些問題以及一些政治問題。10月,他為《Imagine》補充發行的選集。列儂對政客們的仇視也在這張專輯裡的《Gimme Some Truth》里表現了出來,形象的表現出了當時政治家的形象,這首歌也被視為了列儂的一首名曲。12月,一首聖誕單曲《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發行。

1972年他發行了專輯《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專輯中包含的數首政治色彩強烈的歌曲是列儂在與激進分子聯繫最密切的時期創作的。《Luck Of The Irish》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表面看起來歌曲輕快,但歌詞裡面包含了嚴苛的評論。這張專輯表現出反抗精神最強烈的是另一首被列儂稱為“Woman Is The Nigger Of The World”的歌曲。但這張專輯也成為了列儂生前反響最差的專輯。

《Imagine》封面《Imagine》封面

在1973年他又推出了專輯《Mind Games》和上一張專輯一樣,並未大獲成功,這張專輯揭示了他與小野洋子之間存在的問題,事實上他與洋子分居了1年多,而此時他又與美國政府產生了糾紛,美國政府試圖將他驅逐出境,而越戰的結束也讓他從人們視線焦點之中淡出。列儂受到打擊,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進行音樂創作。在後來的兩年內,列儂染上了很重的毒癮,並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晚宴和夜總會等場所。在這期間,列儂與艾頓·約翰相識並成為好朋友,創作了多首歌曲。接下來的幾年,他登上了飛機開始對抗遣返及爭取綠卡的活動。

1972年年初,由於美國移民局以1968年列儂因持有大麻被定罪拒絕為他頒發工作許可證,列儂開始了與美國移民機構的鬥爭。他與紐約當地的激進樂團共同創作了一些純屬政治作品的歌曲,這些歌曲無論是從商業還是從藝術角度而言都沒有獲得成功。

約翰·列儂雕像約翰·列儂雕像

1973年,美國移民局下令要求列儂離開美國,但遭到了他的拒絕。

1974年感恩節的夜晚,列儂與艾頓·約翰一同出現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為觀眾獻藝,但這次的公開亮相卻成為列儂一生當中最後的公開表演之一,他演唱了披頭士第一張專輯《Please Please Me》中的第一首歌曲,保羅·麥卡特尼創作的I Saw Her Standing There。

1975年,列儂的孩子出世,從此他潛心在家養子。

1975年年底,列儂在艾頓·約翰的幫助下與洋子之間的分歧有所緩和,10月美國一家抗訴法院推翻了此前美國移民局要求列儂離開美國的命令。

1976年,列儂的倒數第二張專輯,封面選用了披頭士時期的照片,歌曲都是經典翻唱,名字也很簡單《Rock 'n' Roll Music》。

披頭士披頭士

1980年年初,在將孩子Sean撫養大後,列儂宣布復出樂壇並簽署了新的歌曲創作契約。8月,沉寂了多年的列儂與妻子開始錄製他們的專輯《雙重夢幻》(Double Fantas y)》,該唱片於當年11月正式發行。

1980年12月8日晚10點49分,列儂被一名歌迷射倒在達科塔大廈門前。兇手查普曼在兇殺現場被逮捕,後被判處終生監禁,並且在2000年以前不得假釋。

12月9日,小野洋子宣布,”列儂不會有葬禮,他愛著大家,愛著人類,希望你們也愛他“ 12月14日,全世界數百萬歌迷們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兩點參加了為了列儂而進行的十分鐘的默哀。

個人生活

列儂和小野洋子列儂和小野洋子

1963年8月23日,列儂和辛西婭結婚,並在1963年4月8日生下他們的兒子朱利安。

2015年4月1日,辛西婭·列儂在西班牙馬洛卡的家中去世。

1969年春天,列儂與已懷有身孕的小野洋子一起前往歐洲“度蜜月”,並於3月20日在直布羅陀結婚。

1976年,小野洋子再次懷上了身孕並於同年10月9日(這一天正好是列儂本人的生日)生下了孩子希恩。

主要作品

音樂作品

專輯

專輯名稱 發行時間
Menlove Ave 英語 1986-11-03
milk and honey 英語 1984-02-27
Double Fantasy雙重幻想 英語 1980-11-17
SHAVED FISH 英語 1975-10-24
ROCK AND ROLL 英語 1975-02-17
WALLS AND BRIDGES 英語 1974-09-26
MIND GAMES 英語 1973-11-02
SOMETIME IN NEW YORK CITY 英語 1972-09-15
Imagine 英語 1971-09-09
John Lennon & the Plastic ONO BAND 英語 1970-12-11
THE PLASTIC ONO BAND--LIVE PEACE IN TORONTO 1969 英語 1969-12-12
WEDDING ALBUM 英語 1969-10
UNFINISHED MUSIC NO.2: LIFE WITH THE LIONS 英語 1969-05-26
UNFINISHED MUSIC NO.1: TWO VIRGINS 英語 1968-11-11

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
All You Need Is Love
Come Together
Happiness Is A Warm Gun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I Am The Walrus
Please Please Me
Help!
In My Life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Revolution
Norwegian Wood
Nowhere Man
Real Love
Don't let Me Down
I'm So Tired
Across The Universe

書籍作品

書籍
書名 時間
《In His Own Write》 1964年4月27日
《A Spaniard in the Works》 1965年6月14日
《Skywriting by Word of Mouth》 1986年10月10日
《安妮・達菲爾德小姐的奇異經歷》(The Singularge Experience of Miss Anne Duffield) --

社會活動

胡佛給尼克森的關於列儂的密信胡佛給尼克森的關於列儂的密信

甲殼蟲樂隊在20世紀60年代末解散後,列儂與小野洋子曾進行了一系列先鋒藝術探索。與此同時,他們在社會政治活動中還做出了一系列大膽行動,一時被美國政府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1969年3月,列儂與小野洋子在蒙特婁度蜜月時有過床上和平行動(Bed-InForPeace)。這個行為藝術是為反對美國對越南的戰爭而創作的。小野洋子和列儂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旅館的大床上整整7天不下床,接受各大媒體的採訪和拍照。從那個時候開始,夫婦倆將反戰和宣揚和平的理念融進他們的藝術創作中。

1969年5月,校園反越戰運動達到高峰。作為一個反越戰主義者,列儂和小野洋子在阿姆斯特丹舉行了“愛與和平”的靜坐示威,向全世界呼籲“武力不會對和平有任何幫助: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躺在床上一星期而獲得和平。

獲獎記錄

奧斯卡
  • ▪1971 第43屆 最佳歌曲 順其自然 (獲獎)
個人榮譽
  • ▪2004 入選《滾石》雜誌評出的“歷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 (獲獎)
  • ▪1994 入選搖滾名人堂 (獲獎)
  • ▪1965 英國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 (獲獎)

人物評價

約翰·列儂專輯約翰·列儂專輯

格萊美博物館的執行主管稱約翰·列儂是“將自己的靈魂都毫無不留地展示了出來”。約翰·列儂也許是最善於將自己的音樂變成文化遺產的歌手,《Imagine》、《Working Class Hero》、《Give Peace A Chance》此類歌曲的效能已經遠遠超過音樂本身,而成為一種態度,一種主義的詮釋。真實的約翰·列儂將他看到的寫進歌曲,與歌迷們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悲傷,這種真實就如那位瘋狂歌迷射向約翰·列儂的一槍那么歷歷在目。( 網易評 )

理想主義的約翰·列儂總在刻畫著美好的畫面,他所服務的,是全人類。這也是為什麼他在全世界都會有歌迷的原因,他的音樂無國界,其中傳達的是普世精神。( 網易評 )

1969在提坦赫斯特公園列儂的寓所前1969在提坦赫斯特公園列儂的寓所前

約翰-列儂的音樂創作中和平、博愛、理想主義是高於一切的,他繁多的個人故事和悲劇性結局也是很好的談資。從總體上看,約翰-列儂的個人音樂風格是“披頭士”風格的延續,可以找出一大堆作品來證明這一點。人們熟悉的約翰-列儂個人作品主要由兩大類,一類是流行曲或帶點民謠風格的流行曲,像“Imagine”、“Beautiful Boy”、“Love”、“Happy Xmas”、“Jealous Gug”等,旋律悅耳,節奏舒緩;另一類是R&B老搖滾風格,諸如“Instant Karma!”、“Power To The People”、“Whatever Gets You Thru The Night”、“I'm Losing You”、“Move Over Ms L”還有《Walls And Bridges》專輯中的“What You Got”和“Surprise,Surprise”都是例子,這兩類風格在“披頭士”作品中也很常見,但是第一類風格的作品約翰-列儂處理得比較舒緩,“披頭士”的就會比較快一點。( 新浪評 )

其實約翰-列儂的個人風格比“披頭士”更為美國化,像在《Mind Games》和《Walls And Bridges》兩張專輯中就有不少低沉緩慢的、氣氛傷感的民謠和鄉村布魯斯風格的作品,美國味很濃,“Old Dirt Road”、“Steel And Glass”、“Nobody Love You(When You're Down And Out)”、“Aisusmasen(I'm Sorry)”、“I Know Know”都是很好的例子。其它如“Scared”這類迷幻味很濃的作品,也可以視為美國西海岸嬉皮士運動和迷幻搖滾影響的產物。約翰-列儂對作品內涵的重視要遠勝於音樂風格形式上的開拓。( 新浪評 )

紀念緬懷

紀念活動

吉他拍賣吉他拍賣

列儂去世後,他在披頭士以及單飛後的所有專輯都立刻重新發行,銷量和唱片的排名簡直就象披頭士的全盛時期。

西方各大電視台、廣播電台都停止播音十分鐘,以示默哀;他的意外身亡也使得《Double Fantasy》等唱片在全球的銷量上升 ;《時代周刊》以“音樂之死” 為封面標題報導他的離世。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列儂生前沒有發行的一些曲目陸續面市,他在1972年參加的一次慈善演出的錄像也被很多樂迷進行了收藏

另外,為了紀念列儂,披頭士樂隊的幾位創始成員還於1995年重新錄製了70年代期流行的幾首老歌,這末些歌曲後來都登上了1996年的排行榜。

每年的12月8日人們紛紛自發地聚集到紐約中央公園的以列儂名曲命名的Imagine廣場、列儂被害的達科塔公寓前、草莓地,紀念約翰·列儂。

200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離世二十周年,古巴哈瓦那廣場上新建了約翰·列儂的紀念碑,卡斯楚親自為其揭幕,以示敬意和懷念。

約翰·溫斯頓·列儂約翰·溫斯頓·列儂

2005年,John- Lennon召集約翰·列儂的信仰者在列儂65歲生日那天向聯合國提出撤銷國家界限的提議。 2005年12月8日也是列儂去世25周年,好萊塢導演賈雷特·舒弗爾率先決定以槍殺案 作為主題,拍攝了一部關於列儂生命最後一周的電影。10月下旬,72歲高齡的小野洋子重踏上東京武道館的舞台,首次獨唱了“甲殼蟲”的經典名曲,用來紀念早逝的丈夫。此外電影《在約翰·列儂的人生中》也是一部關於列儂的電影作品。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在向志願者致謝之後,現場燈光暗了下去,利物浦合唱團的孩子們開始合唱披頭士傳奇隊員約翰·列儂1971年的作品《Imagine》,隨後,約翰·列儂彈唱音樂的形象出現在了大螢幕上,現場掌聲雷動。

2013年3月21日,小野洋子發了一條Twitter,展示了列儂被射殺時戴的眼鏡,20幾年來,血跡一直未擦拭。並配了一段文字:“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被射殺至今,美國共有105萬7千人被槍射殺”。美國總統歐巴馬轉發了該條推文。

小野洋子twitter配圖小野洋子twitter配圖

2013年5月20日,英國披頭士樂隊主唱約翰·列儂生前彈過的一把電吉他日前在紐約拍賣會上以40.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0萬元)拍出。這把吉他是列儂1966年定製的,被用於1967年專輯《奇幻之旅》的彈唱,後來列儂將這把吉他贈送給一名好友,作為其25歲生日禮物。該好友2004年將這把吉他出售。

1970年代,列儂成名之前在英格蘭利物浦一所男校讀書時的老師將與列儂有關的幾頁1955年前後的記錄保留下來。兩份是僅存的、沒有流落到他人之手的檔案之一。

2014年10月3日,澳大利亞音樂家沃特斯與鋼琴家斯圖爾特創作的一部約翰·列儂的傳記音樂劇在紐約舉行媒體見面會。該劇以音樂會和傳記相結合的形式,用約翰·列儂一生著名的31首曲目,展現這位世界著名音樂家的人生經歷和創作才華。

紀念書籍

書名 作者
《Lennon In America》 Geoffrey Giuliano
《Nowhere Man:The Final Days Of JohnLennon》 Robert Rosen
《Lennon Remembers:The Full Rolling Stone Interviews From1970》 Robert Rosen
《Memoriesof John Lennon》 小野洋子
《列儂回憶》 揚·溫納
《All We Are Saying》 《花花公子》訪談錄

紀念行星

天上有五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披頭士星星、列儂星星、麥卡特尼星星、哈里森星星和斯塔星星。

甲殼蟲樂隊

甲殼蟲樂隊,又名披頭士樂隊,流行搖滾樂歷史上最偉大樂隊,直接影響了整個搖滾樂的發展。
約翰·列儂樂隊靈魂人物,1980年,列儂被狂熱歌迷在寓所前暗殺身亡
保羅·麥卡特尼樂隊重要成員,至今任活躍在世界樂壇
喬治·哈里森樂隊吉他手,2001年因病去世
林戈·斯達爾樂隊架子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