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A印度文明

內容簡介

《INDIA印度文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探秘:看啊!“死亡之丘”里埋葬的,是曾經多么鮮活的生命!
歷史:在這裡,它是一條孤獨的河,遠遠流過了,人們才聽到水聲。
宗教:一聲佛號,一掬恆河水,是生者的圖騰,也是死者的祭禮。
文化:如一首玄妙的詩,淺吟低唱中,不知身在天國,還是人間。
藝術:它掙扎在人與神、欲與靈之間,時而美得狂亂,時而美得平靜。
建築:經年的青石上,褪盡了帝國白勺餘暉,卻還殘留著天國的光影。
習俗:民間,珍藏著古老的記憶;祖先們的氣息,還在這裡游移!

圖書目錄

神奇的印度半島——地理鉤沉
印度洋上巨大的“倒三角”——印度半島
慈祥而神聖的母親河——印度河與恆河
印度河
恆河
古印度文明的搖籃——印度河—恆河平原
天上來的“聖河”——恆河的美麗傳說
“人種博物館"——民族尋蹤
“博物館”遇到的難題——誰是印度最早的土著居民
土著“嫌疑”最大的民族—達羅毗荼人
印度半島上的新主人——雅利安人
繁榮文明的其他功臣——少數民族人種
蒙古人種
尼格利陀人
原始澳大利亞人
同與不同各有特點——印度的民族
印度斯坦人
孟加拉人
阿薩姆人
古吉拉特人
泰盧固人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文明的足跡23
“無歷史之國”的苦惱——印度文明外來說
復活歷史的“死亡之丘”——摩亨佐·達羅
“第一道曙光”——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上空的迷霧——誰是奇蹟的創造者
“高貴人”創造的歷史——史詩時代
奴隸制國家的湧現——吠陀時代
穆斯林的武力征服——古印度的中世紀
“分多合少”的歷史——向地理討個說法
延續千年的噩夢——種姓制度
社會等級劃分標準:人種與職業
《摩奴法典》與種姓制度
延續千年的噩夢
文明的烙印——語言文字
“哈拉帕之謎”的守護者——印章文字
主神大梵天創造的語言——梵語
“詳其文字,梵天所制”——梵語文字
佛光普照東南亞——梵語與佛教的傳播
經文與戲劇的用語——中古印度—雅利安語
南印度的通用語——達羅毗荼語
雅利安人的頌歌——神話與史詩
古印度的“四庫全書”——《吠陀》
天、空、地三界的主人——《吠陀》諸神
“眾神之王”——因陀羅
神魔同體的另類神靈——阿修羅
家庭守護神——阿耆尼
印度的“觀音菩薩”——雙馬童神
印度的“荷馬史詩”——《摩訶婆羅多》
“最初的詩”——《羅摩衍那》
權利的角逐——王朝風雲
古印度的第一個帝國——摩揭陀國
印度半島的“大一統”——孔雀王朝
古印度的“秦始皇”——旃陀羅·笈多
放下屠刀的一代雄主——阿育王
文化交流的使者——貴霜王朝
古印度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
“印度歷史上的拿破崙”——沙摩陀羅·笈多
勇武無敵的“超日王”——旃陀羅·笈多二世
戒日王施展雄才的舞台——戒日王朝
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碰撞——德里蘇丹王朝
穆斯林一統印度——莫臥兒王朝
文武雙全的開國之君——巴布爾帝
命運多舛的帝王——胡馬雍帝
可與阿育王媲美的盛世之君——阿克巴大帝
永生的靈魂——宗教
古老的原始宗教——婆羅門教
改革後的“新婆羅門教”——印度教
改革印度教的“假面佛教徒”——商羯羅
梵天、如意牛與恆河——印度教的基本信仰
“永恆的達摩”——印度教的教義
梵天、濕婆、毗濕奴——印度教的三大主神
毗濕奴派、濕婆派和性力派——印度教三大教派
神秘的“天啟書”——印度教的《吠陀經》
“達摩”之花的盛開——印度教的傳播
“覺悟者”的宗教——佛教
“釋迦族的賢人”——釋迦牟尼
超脫輪迴的不二法門——佛陀的箴言
佛教徒神往之所——佛教聖跡
中印文化交流的碩果——佛教傳入中國
“牆裡開花牆外香”——東南亞盛行佛教
實行嚴格苦行主義的宗教——耆那教
“尊上神為天父,視眾人為兄弟”——錫克教
影響深遠的外來宗教——伊斯蘭教
神靈的廟宇——宗教建築
萬神飛舞之所——印度教建築
中印度聖都里的廟宇——卡傑拉霍神廟群
供奉濕婆“林伽”的建築——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廟
“一輛巨大的戰車”——科納拉克太陽神廟
“印度的巴洛克建築”—哈勒比德—貝魯爾寺廟群
獻給佛祖的巨構——佛教建築
供奉“舍利”的建築——率堵波(佛塔)
與泰姬陵齊名的建築——阿旃陀石窟
印度標誌性佛教建築——摩訶菩提寺
真主的宏偉殿堂——伊斯蘭教建築
“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泰姬陵
德里的標誌性建築——庫特卜尖塔
莫臥兒王朝燦爛文明的代表——拉合爾古堡
“莫臥兒”風格的典型之作——胡馬雍陵墓
磚石鑄就的輝煌——其他建築
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建築之集大成者——阿格拉古堡
錫克教的“上帝之殿”——阿姆利則大金廟
罕見的三教同堂建築——埃羅拉石窟
深沉的繆斯之歌——古典文學與宗教文學
“印度的莎士比亞”——迦梨陀娑
“孔雀女”的愛情故事——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
婆羅門與妓女的悲壯愛情——首陀羅迦的《小泥車》
古印度的寓言童話集——《五卷書》
宣揚佛法的方便法門——佛教文學
濕婆的狂歡——舞蹈與音樂
宗教色彩極濃的肢體藝術——印度舞蹈
“舞蹈之王”——《戲劇吠陀》中的濕婆
獻給眾神的讚歌——印度音樂
古國的智慧——自然科學
源於占星術的科學——印度天文學
婆羅門祭禮的派生物——印度數學
“長壽的知識”——印度醫學
宗教王國的實用技術——工程與冶煉
神明的哲思——印度哲學、法學及其他
“梵我一如”的哲思——古印度哲學
印度教瑜伽派的經典——缽顛閣利的《瑜伽經》
吠檀多不二論的開山祖師——喬荼波陀
印度教理論的奠基石——商羯羅的哲學
“自己心中的真理世界”——納那克的錫克教哲學
“治國安邦之策”——《政事論》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淵源——《摩奴法典》
與神同在的日子——社會習俗
充滿神性光芒的時刻——印度的傳統節日
霍利節
十勝節
燈節
杜爾迦節
游神車節
貢普節
克里希納誕辰節
羅摩誕辰節
恆河女神下凡節
薩拉斯瓦蒂節
為永生而捨棄肉體——死者的葬儀
“把新娘帶走”的儀式——生者的婚禮

序言

古老的亞洲充滿了神奇的色彩,人類共有四大文明古國,其中有三個在亞洲。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印度河和恆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在這塊土地上相繼誕生,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明。在這三大文明中,古巴比倫文明逐漸肖沉中斷,而兩個在喜馬拉雅山脈兩邊並起的古文明——古印度文明(指英國殖民前的那段漫長的歷史時期)和古代中國文明,則歷經滄桑,頑強地走到了今天。這兩個文明古國又都各具特色:古代中國崇尚今生,堅持務實的人間生活;古印度追求的是來世,憧憬的是能在天國中得到靈魂的永生。
古印度地處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