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一般的病因是機體應激反應與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同的個體都可能涉及遺傳、環境、心理、社會和胃腸感染等因素,導致胃腸動力改變、腦—腸軸相互作用的紊亂、自主神經和激素的變化等,伴有精神障礙(如恐慌、焦慮、創傷後應激紊亂等)、睡眠障礙和心理應對障礙的患者,應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導致症狀的加重,但對心理因素與IBS之間的確切聯繫還不十分清楚。研究發現有1/3的IBS患者有胃腸道感染史,國內外都強調精神心理因素對IBS發病的影響,更加重視神經肽類和相關受體功能在IBS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近些年人們加強了IBS與炎症性腸病(IBD)之間的聯繫研究,少數學者甚至認為IBS為IBD的前期表現。
診斷
現在依舊以症狀學作為臨床診斷和研究。
腸易激綜合症
1)IBS的一般標準 在最近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反覆發作的腹痛或不適症狀,並具有下列中的2項或2項以上:
①排便後症狀改善。
②伴隨排便頻率的改變。
③伴隨糞便性狀的改變。
診斷標準建立於患者至少在診斷前的6個月內出現症狀,並在最近的3個月持續存在,在觀察期間疼痛(不適)症狀的頻率至少一周2天。
2)IBS的一般下列症狀可支持診斷:
①異常的排便頻率:a.每周≤3次排便或b.每天>3次排便。
②異常的糞便性狀:c.塊狀便/硬便或d.鬆散便/稀水便。
③排便費力。
④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盡感。
⑤排出黏液。
⑥腹脹。
3)IBS亞型 依據糞便的性狀分為以下亞型:
①IBS便秘型(IBS-C):硬便或塊狀便排便比例≥25%,稀便(糊狀便)或水樣便排便比例<25%。
②IBS腹瀉型(IBS-D):稀便(糊狀便)或水樣便排便比例≥25%,硬便或塊狀便排便比例<25%。
③混合型IBS(IBS-M):硬便或塊狀便排便比例>25%,稀便(糊狀便)或水樣便排便比例≥25%。
④不確定型IBS(IBS-U):糞便的性狀不符合上述IBS-C,D,M之中的任一標準。
在IBS分型時除需注重糞便性狀外,還應注意到患者的排便費力、急迫感和排便不盡感等症狀,在多數情況下糞便性狀(從稀水樣瀉到硬結便)能夠反映腸管的轉運時間。
既往強調診斷的要點是:排便後腹痛減輕,腹痛時伴大便次數增多;腹痛發作時大便變稀,明顯腹脹。現依舊在使用,但在鑑別器質性腸病上價值有限,需要適時作恰當的檢查。確定IBS的診斷通常需要進行詳細的採集病史和體格檢查,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實驗室和輔助檢查。以便儘可能以器質性疾病本身解釋所有的症狀,輕的器質病也可以與IBS同在。
鑑別診斷
需要與IBS鑑別診斷的疾病主要有炎症性腸病、結直腸腫瘤,還要注意IBS·D與乳糖不耐受、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寄生蟲感染等鑑別。
治療
在此強調個體化的綜合治療,即應包括精神心理行為干預治療、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患者的治療方法和對藥物的選擇應因人而異對症處理。制定羅馬Ⅲ中IBS專家組對治療的推薦意見有三類:
1、 心理治療
症狀嚴重而頑固,經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無效者應考慮予心理行為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認知治療、催眠療法、生物反饋等。
2、 飲食調整
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可以加劇IBS的症狀。因此,健康、平衡的飲食可有助於減輕患者的胃腸功能紊亂症狀。IBS患者宜避免:
①過度飲食;
②大量飲酒;
③咖啡因;
④高脂飲食;
⑤某些具有“產氣”作用的蔬菜類等;
⑥精加工食糧和人工食品(便秘者),山梨醇及果糖(腹瀉者);
⑦不耐受的食物(因不同個體而異)。
增加膳食纖維主要用於便秘為主的IBS患者,增加纖維攝入量的方法應個體化。
3、 藥物治療
主要針對症狀顯著的患者,由於IBS患者症狀複雜多變且與中樞和腸神經系統間複雜的關係,藥物都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只能一定程度起作用。得舒特為代表胃腸選擇性鈣離子拮抗劑在各類平滑肌解痙劑中最歡迎,在數十個國家使用;替加色羅(隨羅馬Ⅲ標準一同推出)曾風光無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近幾年對益生菌治療很重視,具有調節內臟敏感性的藥物(作用於各級神經調節的內臟敏感性)為研製的重點,現有的低劑量三環類和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治療抗抑鬱藥有一定的調節內臟敏感性,其長期治療仍被強調,尤其有較頑固症狀者。
其它非藥物治療有心理專科治療、催眠治療、生物反饋治療、行為治療等,這些現雖未被羅馬Ⅲ中IBS專家組對治療的推薦,但與上述有交叉,也顯出一定的療效,需要進一步研究。
腸易激綜合徵(IBS)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症狀,排便後可改善,常伴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改變,便秘和腹瀉可交替出現,但缺乏可解釋症狀的形態學和生化異常。過去稱為“痙攣性結腸炎”“黏液性結腸炎”及“不穩定性結腸炎”等。該病患者以20-40歲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見;具有反覆發作的傾向,常遷延難愈。在藥物治療方面,西醫暫無理想的藥物。
腸易激綜合徵目前在中國的發病率在10%-20%左右,患者以中青年為主。確切的致病機制現在仍不明確,但精神心理因素是導致發病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患者應及時就醫,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解痙劑緩解相應症狀;以及止瀉劑/導瀉劑對應改善腹瀉/便秘的症狀;或通過益生菌調整腸道有益菌群,減輕腹部不適症狀。調整飲食結構,改善情緒狀態,才能實現逐漸康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