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崇拜

GDP崇拜

GDP崇拜,指的是片面追求GDP絕對值的增長,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經濟結構的平衡,環境成本,社會福利等等。過分崇拜GDP只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注水GDP不僅損害地方黨委政府的公信力,還會直接導致對當地經濟走勢的盲目樂觀,從而影響到決策層的政策制定和把握。

概述

GDP崇拜GDP崇拜
GDP崇拜,指的是片面追求GDP絕對值的增長,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經濟結構的平衡,環境成本,社會福利等等。對於GDP增長率的片面追求曾經是世界上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或者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國家的“共發症”,謂之“GDP崇拜”。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 “晴雨表”,GDP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當下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進而形成了“GDP崇拜”症,熱衷於基礎設施、經濟項目的大投入、大建設,甚至不惜犧牲環境保護、民生福祉為GDP 讓路。而統計數據 “注水”,就是“GDP 崇拜”的一個突出表現。

具體表現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GDP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當下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進而形成了"GDP 崇拜"症,熱衷於基礎設施、經濟項目的大投入、大建設,甚至不惜犧牲環境保護、民生福祉為GDP 讓路。而統計數據"注水",就是"GDP 崇拜"的一個突出表現。

GDP 不是萬能的,過分崇拜GDP 只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譬如注水GDP 不僅損害地方黨委政府的公信力,還會直接導致對當地經濟走勢的盲目樂觀,從而影響到決策層的政策制定和把握。

中國現行 GDP 核算採取國家和地方獨立核算機制,而非簡單的加權匯總。從理論上講由於重複統計、統計資料來源和係數不一致等問題,會造成國家和地區GDP 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我國 GDP 核算誤差長期超出合理範圍。2004年地方GDP 之和高出全國核算數據19.3%。在經過隨後幾年的低位運行後,2010年上半年,高出差率再次接近 10%, 地方GDP 之和比全國數據多出約1.4萬億元。

當官員在“GDP”為大的考核機制下,習慣了通過“堵塞民意”而非公開、透明地應對時,地方經濟也許是發展了,可那被“封殺掉”的民意背後的矛盾卻在像滾雪球般壯大,其最終裂變而產生的“震盪”,絕非當初論壇上那幾句“牢騷”可比。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不願或不善聽取民意的官員,又如何能引進最與民眾利益契合的招商項目。而當一個個招商引資項目上馬後,青山綠水不再,百姓還要承受環境污染之苦的時候,這些所謂的“實績”除了能成為官員升遷的一注籌碼,除了能在GDP統計上再增加一個數字,又有多大意義。

質疑聲

GDP崇拜GDP崇拜
1、鑒於國家統計部門的權威性,以及自己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地方GDP 數據的“水分”成為人們質疑的焦點。專家指出,地方GDP 數據“1+1大於2”已不是統計技術層面的因素,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 增長率,片面追求“政績”、“形象”才是問題的根源。
2、近年來,儘管淡化GDP 的呼聲日漸高漲,但在現行體制下,無論是各級政府評價下級政府,還是地方官員在選拔中獲得競爭優勢,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GDP 的總量、增長速度和排位,也就是所謂的“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現象。利用地方核算的機會,通過“注水”營造出好看的數據,穩定乃至提升本地的GDP 排名位次,官員臉上自然有光,還可以向上級請功邀賞,換得更大的烏紗。
3、固然不能立馬終結“GDP崇拜”,但一定程度上能讓“GDP崇拜”有所緩衝,不至於頻頻上演統計數字方面的“娛樂至死”。既然GDP不能全面反映發展,較勁於GDP數字比拼政績,可能也會伴隨著GDP局限論有所收斂。尤其是第一條局限,GDP沒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務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將可以有效遏制“GDP崇拜”,過濾GDP造假和注水的不切實際之處。

嚴重後果

GDP 不是萬能的,過分崇拜GDP 只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GDP 是判斷巨觀經濟形勢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注水GDP 不僅損害地方黨委政府的公信力,還會直接導致對當地經濟走勢的盲目樂觀,從而影響到決策層的政策制定和把握。
GDP崇拜GDP崇拜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的爬坡期,政策的不合理調整會危害到 “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局。
GDP 和所有統計指標一樣具有局限性,生態環境、就業形勢、收入分配狀況等內容都很難從中體現。
在GDP 大棒指揮下,一些幹部難免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唯拉動GDP的工作才幹,唯增長GDP 的項目才上,而不願花費時間和精力沉下身來,做一些無關數據卻關乎民生的事情,以致於在經濟繁榮的表象下,老百姓並未得到多少真正的實惠。
GDP造假這不僅僅是行政問題,它更是法律問題。GDP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指標,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指示器,是政府制定各項經濟政策、出台巨觀調控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GDP失實,必然誤導科學發展,作為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必須嚴懲。
《求是》雜誌刊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的文章,詳細闡述了GDP的局限性,列出其諸多“不能”。文章說,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首先,GDP沒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務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GDP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的質量差異;第三,GDP不能準確地反映財富的增長;第四,GDP沒有反映非市場性家務勞動。這篇文章的主旨,其實就是破除“GDP崇拜”,只有如此,GDP這個數據才有意義。

相應措施

GDP崇拜GDP崇拜
全國上下對GDP 的認知正在呈現理性回歸。2010年上半年,山西公布“GDP 全國唯一負增長”的統計數據,卻贏得了國家統計局高層的褒獎,也得到了社會輿論的理解。
省級GDP由全國統一核算,將有效杜絕地方製造虛假政績的可能,而新的幹部考核機制,則有望從根本上消除各級領導頭腦中的GDP 桎梏,使其放開手腳,更多地考慮到地方發展實際和百姓現實需要,統攬全局開展工作。這對於我們科學考核選拔領導幹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變危為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都是大有裨益的。
有兩則與GDP 有關的機制變革新聞,讓人們看到了終結“GDP 崇拜”的曙光。一是GDP核算機制。將研究國家統一核算省級 GDP的實施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地區與國家GDP 統計差距過大的問題。
另一個是幹部考核機制,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審議通過 《關於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加重民意分,降低GDP 比重”成為最大亮點。
GDP很重要,公共服務職能的履行也很重要,對於地方政府的官員而言,這就相當於魚與熊掌,但卻又必須兩者兼得。這當然是一項非常難的任務,但必須明確的是,即便再難,也決不能繞過去,更不能打退堂鼓。經濟的發展從來也不會是最終的目標,只有與公眾的幸福結合起來,只有建立在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的前提下,經濟發展才有意義,才能夠稱之為科學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