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是由眾多系統組成的跨軍兵種聯網系統。 在這個巨大的系統中,包含有18個獨立的子系統。
在這18個獨立的子系統中包括大量無人單位。 突出全系統的戰略機動性、火力打擊能力和智慧型化水準,
實行“早發現、早預警、早打擊”的“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的作戰思想,
基本放棄了長久以來地面部隊的重裝甲防護,實際上是試圖利用信息優勢,
將美軍在海上與空中成功實踐的“超視距作戰”與無人機系統搬到陸地上,
寄希望以其達到“全球到達、迅速反應”的“低傷亡”作戰目標。
未來戰鬥系統詳述
未來戰鬥系統最初設計的是18個獨立系統,外加網路和士兵的架構,即是通常所說的18+1+1。2007年初,陸軍對旅戰鬥隊的未來戰鬥系統計畫做出調整,實行現役部隊和現代化未來部隊之間交替裝備使用的方法。在調整後的計畫中,其中的四套系統被延遲開發,但是延遲開發的這些系統具備的能力被整合到其它作戰平台中,使得未來戰鬥系統的整體作戰能力並沒有削弱。雖然部署第一套未來戰鬥系統到旅戰鬥隊的工作被安排在2015財年,但未來戰鬥系統的技術通過螺旋式研發正被加速運用到陸軍的模組化旅中。
未來戰鬥系統網路
未來戰鬥系統網路使得整個系統家族中的各個分系統粘結在一起,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能力要遠大於它們各自能力之和。作為陸軍轉型的關鍵,網路及其保障以及嵌入式訓練系統使得陸軍能夠實施革命性的作戰和組織理論。按照未來戰鬥系統的作戰需求文檔指出的那樣,網路使得士兵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能力水平感知、理解、重塑和主宰未來戰場。
網路包括五個層次。如果這五個層次結合在一起,提供無縫的數據傳輸:標準層、傳輸層、服務層、套用怪以及感測器與平台層。網路系統對其適應性以及管理功能進行處理,並提供恰當的服務。從而為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戰鬥的旅戰鬥隊提供先敵觀察,先敵理解、先敵行動與先敵打擊的能力。
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
無人值守感測器系統被分為兩個主要的感應子系統組:戰術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其中包括情報-監視-偵察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核生化-輻射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城市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也被稱為城市地形中的軍事行動)等先進感測器系統;城市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是模組化的,由使用多個地面感測技術的可增減的感測器組組成。
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系統的部署將包括用於目標偵察,定位與分類的多節點感測器以及用於目標識別的成像感測器。而其中還包括連線感測器的網關節點,以提供傳輸遠距離目標和態勢感知信息給遠程操作者的能力,或者通過未來戰鬥系統的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網路傳輸圖片。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也通常用來執行以下任務,如邊界防禦、監視、目標獲取、態勢感知(包括生化、放射、核和早期預警等)。
城市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提供城市作戰環境中低成本的可通過網路報告的態勢感知和部隊防護能力,同時也可以在城市寬闊地形中進行的軍事行動中保護行動區域的居民生命安全。它們可以通過士兵手動部署,也可以有無人車系統在建築內部或外部部署。它能夠通過監視城市重點區域如走廊、樓梯間、下水道、陰溝來支援旅戰鬥隊的軍事行動。城市無人值守地面感測器網關可以將態勢感知數據通過聯合無線電系統網路傳輸。參與漸進融合第一階段測試的士兵提供了無法用價值衡量的反饋信息,這些信息也將在套用到本系統後續的發展和部署中。
非視距發射系統
非視距發射系統由一個可部署的獨立的貯存箱發射單元組成,它自帶可遙控或者無人控制的戰術火控電子設備與軟體。每個發射箱單元都包含一個計算機與通信系統以及15枚精確攻擊飛彈。精確攻擊飛彈是一種模組化多用途制導飛彈。其擁有兩種飛行彈道:一種是直接點火或快速攻擊彈道;另外一種是推進滑翔彈道。飛彈在發射之前將接收到目標信息並且可以在飛行過程中接收目標修正信息。精確攻擊飛彈支持雷射制導模式,雷射修正模式以及自動飛行模式並且將能夠在攻擊之前以圖片的方式傳輸近實時信息。精確攻擊飛彈被設計用於攻擊高價值的輕型或重型裝甲目標。2007年5月,非視距發射系統成功實現了由C-130空投,其發射箱點火和操作正常,加速度水平在或者低於期望值。該系統是漸進融合第一階段的一部分,將為任何戰場士兵提供較好的戰場感知需求。
無人飛行器
I類無人飛行器能夠為排級士兵提供偵察、監視和目標獲取及雷射指示。包括飛行部件、控制設備和地面保障裝備在內,全套系統不足51磅,能夠用兩個定製的軟型包裹裝載。飛行部件可在戶外、搖擺、複雜及城市等條件下起飛和著陸,它可以與精選的地面和空中平台共同使用,採用自動飛行和導航,但它可以和士兵聯絡動態更新路線和目標信息,還可在其它大型的裝備不適用的環境下為旅戰鬥隊中最小的單位提供專業的偵察保障和早期預警。
IV類無人飛行器具有完成旅級任務所需的航程和續航能力。它為旅戰鬥隊指揮官提供通信中繼,持續的目標盯點功能和大範圍監視能力。其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同有人駕駛飛機進行自主編隊飛行、寬頻通信中繼功能、生化電磁波、核輻射以及高能炸彈的探測功能。此外,它還可以通過交叉多感測器等有效載荷來增強偵察、監視和目標獲取能力。IV類無人飛行器可在沒有合適空降場的條件下著陸。
地面車輛
小型無人地面車輛是一種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攜帶型無人地面車輛。它能夠執行在城市地形、隧道、下水道以及洞穴裡面的軍事行動。該車在對人力需求較高並充滿危險的行動(如城市情報-監視-偵察任務、有毒化工材料或建築材料探測等)方面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士兵不會直接暴露在危險面前。該車的模組化設計允許其搭載多種即插即用型載荷。它的重量不到30磅,可以搭載高達6磅的有效載荷。
多功能實用/後勤裝備車是一種重約2.5噸的無人駕駛地面車輛,可以支援地面和空中攻擊作戰。它主要以下四個部分組成:通用移動平台、三任務設備包(多功能實用/後勤運輸設備、輕型武裝攻擊機器人、多功能實用反地雷設備)、地面行動中央控制設備、可以提供半自動導航能力的集成在牽引式平台以及武裝無人車上的自動導航系統任務載荷。
該車可以通過軍用旋翼直升飛機進行懸吊裝載。有三個型號,但是採用同一種底盤:運輸型、反地雷型以及輕型武裝攻擊機器人。運輸型車輛可以攜帶1900-2400磅的裝備和一個班的下車步兵的背包(當這個班在複雜地形作戰時需要這些物資跟隨班作戰行動),反地雷型車輛可以偵探、標記和排除反裝甲地雷,輕型武器攻擊機器人是一個綜合的移動武器和偵察-監視-目標獲取平台,使得輕裝步兵可以全力去定位和毀傷敵軍。該車的通用移動平台是在推進機構的周圍提供一個鉸鏈懸掛系統以使全車適合複雜地形、障礙物和溝渠。
車載戰鬥系統提供視距內和超視距的進攻性火力打擊能力,使得旅戰鬥隊能夠接近並摧毀敵軍部隊。車載戰鬥系統能在確保己方安全的範圍內快速投放精確火力,並與旅戰鬥隊中的其它火力系統形成有力的補充。它可以在進攻戰鬥、奪取支撐點和破牆等戰術進攻行動中為步兵團提供直接支援。當裝備中程彈藥時,車載戰鬥系統還能以超視距的火力毀傷點目標,這種能力增強了超級系統的殺傷力,極大地增加了旅戰鬥隊指揮官通過合成火力網摧毀點目標的選擇。該系統使用旅戰鬥隊其它有人駕駛地面車輛相同的底盤,並配備一門輕型的120毫米加農炮及其彈藥處理系統。
步兵運輸車包括四種版本類型:連長指揮車、排長指揮車、步槍班用車和武器班用車。所有四種版本的運輸平台從外表上都可以分別,從而可以防止錯將其中的一類型車(比如排長指揮車)當成另一種。一個步兵排包括一輛排長指揮車,三輛步槍班用車和一輛武器班用車。步槍班用車和武器班用車都可載9人制的步兵班,戰鬥中將它們運輸到能夠抵近攻擊的位置。步兵運輸車能有效地部署武器系統,並能在燈火管制、晝夜行動、惡劣天候和能見度受限時快速機動。該車運送了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從而解放了單個士兵使他們能夠全心關注他們的任務。作戰小隊將會從外部資源獲得同陸軍以及聯合火力投放系統的聯絡來為戰術機動提供遠程網路化精確火力覆蓋。步兵運輸車能夠機動、打擊、通信或者偵測威脅並在大多數的環境中保證乘員與關鍵設備的安全。戰車還可與旅戰鬥隊其他系統進行數據傳輸,從而不斷地更新戰場圖像和快速識別目標。步兵運輸車的主要武器是一門MK44式30毫米加農炮,還配有一挺7.62毫米的機槍。
非視距加農炮是未來戰鬥系統這個超級系統中間瞄火力支援組件。它可以提供網路化的遠程回響並持續打擊點目標和面積目標來支持旅戰鬥隊的作戰。它可以發射多種性能的彈藥,並根據需要提供眾多不同的打擊效果,其中包括精確制飛彈藥,如XM982式“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該炮將會為進攻與防守行動中的遠程打擊以及作戰環境中的視距內、非視距、超視距以及其他非視距系統提供近距支援與橫跨地面作戰與威脅範疇的摧毀性火力。非視距加農炮是由兩名士兵操控的自行式榴彈炮。它是擁有38倍口徑155毫米加農炮,能全自動裝彈。非視距火炮可在世界範圍內及各種自然條件下部署,能夠迅速轉移、急速駐止,並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向目標進行首輪致命性打擊。該炮還具有單炮多發同時彈著的能力,加上其特有的連續射擊功能,將給目標實施空前的打擊。和其他有人地面車輛系列一樣,此系統能夠快速的進行重整投入戰鬥與燃油加注,而其質輕的特點將提高其可部署性。全自動操作、裝彈與發射功能是該炮最主要的特點。此外,該炮有效平衡了可部署性、可維修性和反應能力、殺傷能力、生存能力、靈活性以及多能性。其設計的目的就是在戰區行動中最大化的降低其後勤與維護需求,並同時採用更加先進的維護方法從而能夠保障其性能的正常發揮。
非視距迫擊炮是整套旅戰鬥隊超級系統中的短程和中程間瞄火力支援組件。它將為旅戰鬥隊的聯合攻擊營提供持續的網路化間接火力支援。這種迫擊炮發射一系列多用途120毫米口徑的彈藥,如精確制導炮彈。它將在戰術安全範圍內的進攻或防禦作戰中與視距內、超視距與其他非視距系統一起提供近距支援與摧毀性火力支援。該炮將配備另一武器,同時它將裝備一套防護設施來保證乘員以及設備的安全。首長及駕駛員將位於正副駕駛位置,而其他的乘員將會坐在車後部。目前的車輛設計要求乘員在前進時要面向前方,而準備開火的時候則需要將他們的座位轉向車尾處。車尾成員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攻擊階段裝填彈藥,去掉不必要的藥包,並設定引信。火炮上的半自動供彈機將會從彈倉中傳送正確的炮彈給乘員,當乘員準備好發射用的彈藥後,系統將裝填並發射炮彈。自動化火控裝置將會計算射擊諸元,並賦予身管射向。非視距迫擊炮也可以在世界各地部署並可以在各種氣候環境下工作。此戰車將與其它地面車輛具有相同的特點,其設計時追求的目標是最大程度的減少其在戰場中所需後勤與維護服務。該炮將配備先進的維護方式以提高可用性,保障持續性。
偵查監視車裝備了一套先進的感測器系統來對目標進行探測、定位、跟蹤、分類,並在全天候作戰環境下自動地對目標進行識別。整套設備包括裝載一個在天線槓上的遠距光電紅外感測器,一個用於無線頻率獲取與定向的發射匹配感測器,一個遠程化學武器和多功能無線電頻率感測器。該車也可以進行目標的自動化探測、輔助目標識別及一級感測器融合。為了進一步增強其性能,還為該車裝備了無人地面感測器,這是一種無人駕駛的小型地面偵察車,其上安裝了多種載荷及I類無人飛行器系統。
指揮控制車是有人地面車輛家族的一部分,也是戰場指揮控制的網路中心。該指揮與控制平台為指揮官們提供了一種工具,使他們能夠運用人力來同步它們關於戰鬥力量的認識。該指揮控制中心部署在從旅級到連級的各級指揮部門。藉助於包括人機界面的任務平台使指揮官和他們的參謀們能夠運用戰鬥指揮套用軟體,實現任務計畫與準備、任務實施和態勢感知。這些套用軟體可以幫助指揮官及其參謀人員執行各種任務,比如融合友軍、敵軍、平民、天氣、地形等信息並以圖像形式傳輸到各戰鬥單位。指揮員也可以使用它整合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偵察與監視(C4ISR)各系統,以為其接收、分析和傳輸旅戰鬥隊內外的戰術信息。該車也可以配備無人機系統(如無人飛行器)來增強其戰況感知能力。
醫護車可以在一小時內為受到嚴重創傷的士兵提供救助服務。在旅戰隊中醫護車扮演著主要醫療系統的角色並有兩個任務模組:運送與救助。對重傷士兵的緊急救助行為需要一個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健康保護系統和一個便捷的戰場運輸系統的配合。傷員運輸車允許醫療專家同作戰部隊一起進行機動,從而更近距離的對受傷士兵的創傷進行護理並且還可以配合疏散任務。醫療救護車提供了先進的創傷管理能力/先進的創傷支援處理能力,從而更快地處理士兵創傷並清理戰場。通過安裝的網路化醫療信息界面,醫護車的兩個任務模組都可以提供醫療程式和治療服務,同時,該網路化的醫療信息平台也具有與戰鬥創傷的醫療通信系統以及戰區醫療信息程式互動的能力。在手術持續過程對傷員的實時監控和報告是其核心的能力。
未來戰鬥系統搶修車是一個機動的保障系統,在旅戰鬥隊內提供修復和技術維護。每個旅戰隊的保障營都會派出少量由2-3人組成的戰場搶修小組執行各級別相應的維護人員無法修復的野戰維修任務或支援縱深戰鬥中的戰場損傷評估與修復並實施維修活動。搶修車的絞盤和起重機能完成傾覆和陷入泥潭的車輛的吊裝和修復活動,該車配備3名乘員並預留兩個位置給那些搶修裝備的乘員,能夠攜行裝備和備件實施現地維修,其上配備的武器系統是“近距作戰武器系統”系統。
士兵
士兵是旅戰鬥隊的核心,集成了未來戰鬥系統家族中的所有分系統,完成全譜軍事行動中分配的任務。執行所有任務的關鍵使能者是士兵與未來戰鬥系統的網路和戰鬥指揮之間的聯絡,實現了一體化。這種聯接為士兵提供了車上和車下的高級態勢感知,使得士兵能夠高效執行戰場指令的同時,最最佳化士兵與部隊的殺傷能力和生存能力。與網路的聯接還使得士兵有效部署和控制無人地面和飛行系統,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嵌入式訓練、後勤和醫療等的功能。這種能夠利用網路的能力,使得士兵在車上時能夠套用有人地面車輛的通用乘員平台,而在車下能夠套用中心控制器。在未來,隨著士兵作為超級系統中的一個分系統,士兵的這些作戰能力將被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註:詳述部分翻譯自《AR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