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FNAC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簡介
目前,國內外已廣泛採用外徑〈0.9mm的細針頭穿刺作細胞學診斷,並已趨向統一命名為細針穿刺細胞學(FNAC), 即利用細針穿刺吸取病灶部位中的細胞等成分作塗片,觀察其腫瘤與非腫瘤細胞形態改變和間質變化的一種細胞診斷學。在實施過程中,根據腫瘤質地及其性質,可分別採用10cm左右規格的一次性注射器行穿刺術。通過病人體表,吸取可觸及的腫快病變,或通過X線、B超、CT及核素掃描等導向對深部臟器病變進行針吸,吸取微小組織成分(包括細胞、間質或其他伴隨物)進行細胞形態學診斷,亦可進行活細胞的一系列相關細胞學技術研究。
細針穿刺細胞學的方法簡便、安全、快速,敏感性好,確診率高,可信度強,且對病人近乎無創傷性,現已成為臨床疾病的重要診斷學方法之一。
優點和局限性
一、優點
細胞學診斷最大的優越性在於能以形態學依據早期發現和診斷腫瘤,其操作及診斷方法簡便、安全、直觀,是目前任何其他術前檢查難以比擬的,針吸細胞學主要有以下優點:
1.一般不需特殊設備,易於在各級醫療部門開展。
2.細針穿刺近乎對機體無損傷,局部不遺留瘢痕,出血感染機會甚少,病人痛苦小,易於被病人接受。對深部病變以及神經,血管豐富的要害部位,FNAC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塗片細胞新鮮,不易產生變性及自溶現象;細胞不易發生人為擠壓等損傷,形態結構清晰,有利於鏡下的準確識別和鑑別診斷。對於較典型的細胞學病例的診斷快速,通常病人立等可取其診斷結果。
4.對於某些一次陰性或可疑的診斷,可即時重複和多部位取材檢查,並便於隨診、動態觀察和療效觀察。
5.對病變的良惡性確診率高。具有較豐富經驗的臨床細胞學診斷醫師通常確診率可高達95%以上,病變分型確診率可達80%以上。
6.套用範圍廣,幾乎適用於機體的任何部位病變。通過X線、B超、CT和MRI等影象學定位引導下,可對身體各深部器官組織進行穿刺細胞學診斷。
7.吸出物為活組織,可用於其他的生物學實驗、細胞培養、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檢查。
8.與病理組織學檢查等診斷方法互為補充。
9.某些病變如乳腺囊腫,涎腺瀦留囊腫等,穿刺可達治療作用。
二、局限性
大量資料表明,儘管FNAC有許多優點,但仍有少數病例可能出現誤診,通常假陰性大於假陽性。主要原因與病變取材滿意程度、製片是否得當和細胞學工作者的診斷水平等密切相關。
由於細針穿刺的組織量及其細胞成分較少,標本中的組織形態和細胞間質結構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因而不能反映病變類型的全貌;對癌瘤生長組織的特異性診斷和分析,判斷轉移灶的組織來源有的病例尚存局限性。
臨床細胞學是一種診斷性而非篩選性技術,有其可貴的優勢與某些局限性之處。為了提高細胞學診斷的準確率,必須把握好三個方面的環節:①完美和準確的穿刺技術以及有診斷價值細胞學標本的獲得;②優質的塗片和染色效果;③密切結合臨床資料進行對塗片的準確分析。同時,不僅強調臨床醫師對臨床細胞學的興趣和信心,更要重視細胞學診斷者的自身知識更新、不斷豐富診斷經驗。
適應範圍
1.體表可觸及的病變,如皮膚、黏膜、軟組織、骨組織等腫塊,淋巴結、涎腺、甲狀腺、乳腺、前列腺、睪丸等器官組織。
2.可疑的轉移性病灶,如淋巴結、皮下結節、手術疤痕下結節、伴骨質破壞性腫塊,常可明確診斷。
3.可能因創傷引起大出血、感染、癌瘤播散等不適宜手術切除,或切取活檢有困難而又必須獲取形態學依據確診的病人。
4.經皮或藉助影象學儀器設備等對顱腦、胸腔、腹腔和盆腔內各深部臟器病變的術前或術中快速診斷。
5.手術中需要做快速診斷時,印片細胞學常可與冰凍快速切片診斷作為互補。
6.對腫瘤放療、化療的監測及預後判斷。
禁忌症
1.國內外大量文獻顯示,脫落細胞學與體表穿刺細胞學一般無禁忌症,但對有出血傾向的病人作深部腫塊穿刺應十分慎重,對高度敏感、顧慮深重和不能配合的患者也應予避免行穿刺術。
2.偶爾有患者在穿刺後因血管神經性反應導致輕度頭昏、心悸、噁心等虛脫症狀,甚至昏厥,應予以安撫,並使患者取仰臥頭低位。雙腿墊高。病人通常休息10—20分鐘即可緩解和恢復。如經以上處理不緩解者,應即時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3.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還有:局部感染、出血、氣胸或氣體栓塞等,如嚴格把握各項操作規程,通常是可以避免相應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