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EVA(即經濟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名稱縮寫)業績評價指標的提出是財務評價思想的一次創新,1990年斯特恩·斯圖爾特諮詢公司首次提出後迅速在世界範圍內獲得廣泛的運用。該指標的創新之處在於全面考慮了企業的資本成本,同時從企業價值增值這一根本目的出發,對依據 GAAP得出的利潤進行調整,因此可以更為準確地評價企業業績。但是,正如美國著名會計學教授齊默爾曼所說,EVA“只解決了2/3”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對EVA業績評價指標進行再度思考,既要看到它相對於傳統評價指標的先進性,更要清楚地認識到其自身所固有的缺陷,為進一步改進企業業績評價體系指明方向。
EVA的基本理念是: -資本獲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補償投資者承擔的風險; -也就是說,股東必須賺取至少等於資本市場上類似風險投資回報的收益率。
經濟附加值= 稅後淨營業利潤-資本成本= 稅後淨營業利潤-資本總額 *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指標計算
EV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縮寫,一般譯為附加經濟價值。它是全面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真正盈利或創造價值的一個指標或一種方法。所謂"全面"和"真正"是指與傳統會計核算的利潤相對比而言的。會計上計算的企業最終利潤是指稅後利潤,而附加經濟價值原理則認為,稅後利潤並沒全面、真正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盈利或價值,因為它沒有考慮資本成本或資本費用。所謂附加經濟價值是指從稅後利潤中扣除資本成本或資本費用後的餘額,它的一般計算公式是:
一般公式
附加經濟價值=稅後利潤-資本費用
其中:稅後利潤=營業利潤-所得稅額
資本費用=總資本×平均資本費用率
其中:平均資本費用率=資本或股本費用率×資本構成率+負債費用率×負債構成率
上述公式從西方會計學和經濟學的角度看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使用這個公式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上式的稅後利潤是營業利潤減去所得稅額後的餘額;而我國現行制度中的稅後利潤則是指利潤總額減去應交所得稅後的餘額。
第二、上式中的營業利潤是指息稅前利潤,即營業利潤中包括利息費用在內,而我國現行制度中的營業利潤卻不包括利息費用在內,利潤總額中也不含利息。
第三、上式中的總資本是西方經濟學中的資本含義,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總資產,而不是會計平衡公式(資產=負債+資本)中的資本含義。
第四、上式中的平均資本費用率是以資本(或股本)費用率和負債費用率為基數以資本構成率和負債構成率為權數的一個加權平均數,正確確定資本(或股本)費用率及負債費用率是計算平均資本費用率的關鍵。
但是,從一些介紹和套用EVA的文章看,往往忽視了這些問題,出現了一些不應有的誤解和錯誤。如有人直接將經濟附加價值的公式寫成:
附加經濟價值(EVA)=稅後利潤-股本成本-借貸成本
由於我國稅後利潤中已經不包括利息,再減借貸成本顯然是重複計算了。同理,稅後利潤減資本費用也存在重複計算問題。另外,有人甚至將股本成本(或費用率)定義為股票股利總額與企業總資產的比,將借貸成本(或負債費用率)定義為借貸利息與企業總資產的比,而後又將同分母的兩個指標加權平均求得平均資本費用率,這明顯是錯誤的。我覺得套用EVA必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按現行會計制度的要求將其規範化,具體計算公式應改為:
修改後公式
附加經濟價值(EVA)=息前稅後利潤-資金總成本
其中:息前稅後利潤=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利息支出
資金總成本=總資產×綜合資金成本率
其中:綜合資金成本率=平均資本成本率×資本構成率+平均負債成本率×負債構成率
其中:平均資本成本率=∑(各種資本成本率×各該資本構成率)
平均負債成本率=∑(各種負債成本率×各該負債構成率)
上述各公式所用指標或名詞的含義與我國現行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制度的規定相一致,這有利於EVA的正確計算及推廣套用。根據上式現列表計算說明如下:
表中的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利息費用、總資產等可直接根據會計帳簿或報表查得;各種負債成本率及平均負債成本率根據有關教材的公式和會計資料計算求得;資本成本率的確定並不是完全按實際會計資料計算,而是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標準計算。
其他公式
另外,根據我國會計利潤中已經不含利息費用的特點,計算附加經濟價值也可直接用下式進行:
附加經濟價值=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資本總額×平均資本成本率
附加經濟價值計算表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 A企業 B企業
利潤總額 140 16
加:利息費用 25 6
減:應交所得稅 50 5
息前稅後利潤 115 17
減:資金總成本 105 15
總資產 830 120
乘:綜合資金成本率 12.8% 11%
資本:權數 70% 37.5%
平均資本成本率 14% 16%
負債:權數 30% 62.5%
平均負債成本率 10% 8%
附加經濟價值 8.76 3.8
按上列數據:甲企業EVA=140+25-50-830×(70%×14%+30%*10%)=8.76
乙企業EVA=16+6-5-120×(37.5%×16%+62.5%*8%)=3.8
由於附加經濟價值都為正值,如果結果為正值則說明兩個企業有經濟效益。
預算EVA計算
EVA(經濟增加值)的計算是根據其定義展開的。
EVA=營業利潤-資金資本成本
資金資本成本包括債券資金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
債券資本成本包括取得債券所付出的代價,一般企業有借款利息、手續費支出的,這些都可以在報表中獲得;
股權資本成本是根據股權總額與資本成本率計算得出的,股權資本成本率可以用企業的淨資產報酬率代替。
比較
EVA 指標體系與傳統評估體系的比較
利用 EVA 指標系統評估企業經營業績和相關證券投資價值的理論前提是:投資者在對不確定的經濟系統進行組合投資時,可以根據各種風險資產的收益率與風險程度之間的關係自由地將投資總額分布於各風險資產 。因此,投資者購買某公司股票所要求的收益率至少應不低於其投資的機會成本或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 。這實質上意味著,從經營利潤中扣除無風險資產的收益後,才是股東投資風險資產獲得的增值收益, 即承擔風險的報酬。EVA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在現代經濟中,任何一項資本都是有機會成本的,權益資本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本來源,同樣也具有成本。只有當企業實現的利潤在扣除包括權益資本在內的所有資本成本之後仍然有剩餘,才能說明企業盈利了;反之,該企業不但沒有盈利,甚至還使股東權益受到侵蝕。EVA指標將權益資本成本包括在內,其計算結果又會影響到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從而影響到經營者自身的利益。因此,EVA能將股東利益與經營者業績緊密聯繫在一起。
EVA度量的是“資本利潤”,而不是通常的“會計利潤”。EVA從出資人角度出發,度量資本在一段時期內的淨收益。只有淨收益高於資本的社會平均收益,資本才能“增值”,因而符合價值管理的財務目標。而傳統的會計利潤所衡量的是企業一段時間內產出和消耗的差異,而不關注資本的投入規模、投入時間、投入成本和投資風險等重要因素。
EVA的本質是企業經營產生的“經濟”利潤。相對於人們重視的企業“會計”利潤而言,EVA理念認為,企業所占用股東資本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在衡量企業業績時,必須考慮到股本的成本。
1.經濟增加值經濟增加值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股東從經營活動中獲得的增值收入總額 ,它是從股東利益出發,扣除股東權益機會成本後的增值收益。同利潤指標相比,EVA 具有以下優點:
首先,經濟增加值強調股東財富與企業決策的聯繫,可以避免企業多目標決策的混亂狀況 。為了有效地增加股東財富,激勵企業管理者,許多公司 用一系列的指標綜合起來說明其財務目標,因為單一的指標往往有失偏頗。採用一系列指標同時評價的結果是,多標準的不一致往往會導致公司計畫、經營戰略和經營決策的不協調 。而經濟增加值指標則將公司所有目標用一個財務指標聯繫起來,只要某一決策能使 EVA 增加,那么該決策就是最正確的。
其次,EVA 指標提供了一個評價股東價值及其增長的新思路,即股東價值的增長來源於企業經濟增加值的增長,而不是利潤的增長 。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及經濟增加值的定義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公司的市場價值與經濟增加值有以下關係:
市場價值 = 股權資本總額 + 預期經濟增加值的現值
公司預期經濟增加值的現值又稱為市場附加值 。 對股東而言 , 其財富的增加就在於市場附加值的提高 。很顯然 ,經濟增加值提高則公司的市場附加值也提高,而利潤增加不一定帶來經濟增加值的提高,也就是說,利潤增加不一定能夠給股東帶來高於機會成本的財富。因此研究公司股東價值有沒有增長,應該觀察 EVA 的增長情況,而不用考慮利潤的增長情況。
2. 有效資本收益率與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
有效資本收益率表示某一時期內公司經濟增加值除以資本總額的比值,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表示某一時期內公司經濟增加值除以股權資本總額的比值,類似於利潤指標對應的淨資產收益率指標,有效資本收益率及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反映的是在一定時期內投入單位資本產出 EVA 的效率指標。
有效資本收益率及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與經濟增加值比較,其分析意義在於: 經濟增加值反映了公司價值的規模,但不能清晰地描述公司經營的效率 。在 計算經濟增加值時,關於機會成本的計算可能出現偏差 , 倘若估計的機會成本比實際的機會成本偏小,則以此為基礎計算的經濟增加值就會偏大,使得原本可能耗值的公司的經濟增加值為正,這可能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決策。如同淨資產收益率一樣,有效資本收益率及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也是正向指標, 該指標高說明公司經營效率高,只有保持一定水平的有效資本收益率及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才能持續高速增長。
3. 股價變動係數在較長的時期內,我們可以考察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在不同年度的變動情況。從經濟增加值的定義可以知道,提高經濟增加值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在投資規模不變的條件下提高投資收益率, 即經營利潤增長沒有占用額外資金;二是擴大投資規模,將新的資金投入到收益率高於股權資本機會成本的項目中去 。
很顯然,如果投資規模和經營效率不變,那么本年度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與上年度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應該保持基本一致 ,但如果投資規模擴大,而追加投資的收益率高於機會成本,則本年度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則會高於上年度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 由於投資收益率的提高總是有限度的,企業增加財富的手段應不在於無休止地提高投資收益率,而在於應將更多的資金投資於較高投資收益率的項目中去 。
研究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的變動情況能充分反映企業因有效擴張而帶來的經濟增加值 ,因此能更精確地反映企業的成長性。在較長時期內,如果我們假定公司股價的變動率等於股權資本的增值率,則股價變動係數 ( 股價的變動率 ) 與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之間應該有以下關係:
股價變動係數 =( C 1 R 1+EVA)/ C 1 = R 1+EVA/ C 1
= 無風險資產收益率 + 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
通過計算有效股權資本收益率,可以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進行實證研究,從而確定該公司資產的市場價格是否偏離其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