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M. Forster

E. M. Forster: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通稱E. M.Forster,1879~1970)1901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是20世紀英國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說,兩集短篇小說集,幾部傳記和一些評論文章。他的長篇小說幾乎都是反映英國中上層階級的精神貧困,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試圖通過掙脫社會與習俗的約束來求得個人解放。福斯特的作品語風清新淡雅,雖然人物的個性很容易被把握,但命運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預測卻又鋪敘自然。

基本信息

【簡介】
E. M. 福斯特(E. M. Forster, 1879-1970)生於倫敦,幼年喪父,由姑媽和母親撫養帶大,後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1901年福斯特大學畢業後去希臘和義大利旅行,並創作了《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1905)和《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 1908)兩部表現令人窒息的英國中產階級社會與義大利生氣勃勃生活的對立的小說,以及帶有自傳色彩的《最長的旅行》(The Longest Journey, 1907)。《霍華茲別墅》(Howards End, 1910)針對英國社會經濟與文化、富人與窮人、男性與女性之間愈益尖銳的矛盾衝突,探索建立“聯結”關係的途徑,《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24)則以英國海外殖民地為背景,書中的關注點是英國人和印度人能否成為朋友,出色地描寫了不同民族心理和不同文化心態之間的衝突和張力,這兩部小說奠定了福斯特作為20世紀英國最重要小說家之一的地位。他在小說理論方面也頗有建樹,《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 1927)涉及一般小說理論和具體寫作技巧,書中提出的一些概念經常被評論家使用,已成為20世紀英國小說藝術的經典理論著作。1946年劍橋大學授予他榮譽研究員稱號。福斯特喜歡劍橋自由自在的學術討論氣氛,在那裡一直生活到逝世。
【補充】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OMCH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年1月1日1970年6月7日),英國小說家、散文家。
1879年1月1日生於倫敦。父親是建築師,福音派信徒,強調一個人應有道德責任感。母親則比較隨和、寬容。幼年時父親去世。少年時,入肯特郡坦布里奇學校。這是一座“公學”,在這裡的經歷使他以對英國“公學”十分反感,因為這種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體格發育好,頭腦也比較發達,但心靈全不發達”。
1897年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與新實在論哲學家穆爾和古典學者狄金遜交往,生活在一種自由主義懷疑論、崇拜南歐和古代文明的文化氣氛中。
開始創作後,他成為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布盧姆茨伯里派的一員,強調愛、同情、敏感、美的創造和享受、追求知識的勇氣,實際上是流行在上層知識分子中間的人文主義精神。他反對基督教,但不反對宗教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派往埃及亞歷山大城,在部隊中任文職。1912和1922年先後兩次遊歷印度1946年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聘他為榮譽研究員。1970年在考文垂逝世。
他著有《霍華茲莊園》(Howards End,1910)、《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1924)、《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莫瑞斯》(Maurice)等小說,而非小說作品有《小說的幾個方面》(Aspects of the Novel),並曾經榮獲英國最古老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現在美國文藝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設立有E.M.福斯特獎(E.M.Forster Award)。
福斯特的主要成就是五部小說和一部演說集。此外還有一部雜文集(《阿賓哲收穫集》,1936)、兩部短篇小說集和兩部傳記。他的第一部小說是《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書名是蒲柏的一句詩的後半句,前半句是“蠢人們卻闖進了”。小說寫英國中產階級的宗教道德觀念,故事曲折,人物性格複雜。《最長的旅行》(1907)的主題是現象與實在(實際的存在)的矛盾。書名引自雪萊《靈魂上的靈魂》一詩,意指不自由的結合是“最令人厭倦、 最長的一次旅行”。 故事寫的是想像中的愛情與現實生活的矛盾。作者本人和一般評論都認為這部小說並不成功。《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1908)以義大利為背景,用喜劇手法寫虛偽與真實,自由、愛、音樂、義大利下層人民、自然風景等與假道學、虛情假意、傳統陋習、英國市民階層、窒息的環境之間的矛盾。
福斯特最主要的小說是《霍華茲莊園》(Howards End,1910)和《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1924)。《霍華茲莊園》寫代表英國中產階級上層的精神和文化的施萊格爾姐妹和同一階層代表實幹、缺乏想像和傲慢的威爾科克斯一家之間,以及英國中產階級上層和下層之間的複雜關係。《印度之旅》是作者最後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作者在這部作品裡把“聯接起來”的思想擴大到不同的民族。
福斯特的小說屬於英國風俗小說的傳統。它的思想內容是人文主義在20世紀的反映。他以此為武器,諷刺、批評英國社會,並相信實現了“愛的原則”,社會矛盾就可以和解。作者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往往幽默而微帶諷刺。文字優美精練,常用一些象徵手法,耐人尋味。
《小說的幾個方面》(Aspects of the Novel,1927)是1927年作者應劍橋大學之請所作的一系列“克拉克講座”的演講集。此書與勒勃克的《小說技藝》(1921)同為比較系統的論述小說藝術的著作。
福斯特曾發表過中篇《機器休止》(The Machine Stops,1909)。他自認這篇作品是特地為了針對一些樂觀(在福斯特著來則屬天真)的論調而寫的。故事敘述未來的社會由於對機器過分依賴後來機器發生故障,一切停頓下來,人類由於再無獨立求生的能力,遂一一死在停頓了的機器的懷裡。這篇極盡諷刺的作品,在相隔了大半個世紀的今天著來,警世觸目之處仍然不減當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