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紅軍的重機槍被水冷的馬克沁M1910型全面統治,紅軍在1930年得到了可以通用輕重兩種子彈的馬殼沁重機槍,與其前輩M1910相比,基本上沒什麼大的變化。後者只是對槍架迸行了改進,可全槍重依然在70乾克以上,戰鬥中需要大量的水,產生的水蒸氣在俄羅斯的冬日裡可能變成暴露機槍陣地位置的元兇,零件數量多,所需生產工時長,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其他國家也針對水冷機槍的種種不變,開始推出新的氣冷式重機槍,其中不乏像美制M1919、捷克ZB37、法國M1931A等優秀成員。與一般人的想法不同,在二戰前,蘇聯紅軍曾經試圖用一種輕量化的重機槍來代替部隊里原本裝的DP1928輕機槍和M1910馬克沁水冷重機槍。
此時登場的就是捷格加廖夫設計的DS39氣冷重機槍, 這也標誌著紅軍的重機槍開始從水冷向氣冷轉變。
DS39重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摒棄了笨重的水套,代之以氣冷的散熱片(二戰前的輕重機槍里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設計,從理論上來說,用散熱片給槍管提供更大的散熱面積這沒錯,但經過實戰檢驗,增加的這點面積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從生產角度上增加了生產難度和成本,要想解決機槍長時間射擊後槍管過熱的問題只有兩個辦法,要么快速更換槍管,要么訓練射手採用短點射方式,儘量避免長時間連續射擊},全長ll71毫米,槍管長723毫米,槍重僅有13.55千克。,加上三腳架和防盾後也僅有19.2千克(可以由一名士兵背著轉換陣地),射速達600發/分,從紙面性能來看,該槍還是相當先進的,所以很快就定型投產,進入蘇聯紅軍服役,只不過服役之後不久,DS39重機槍在可靠性方面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其供彈系統,在採用馬克沁機槍的帆布彈帶後經常因為撕裂彈帶而導致停射。而且整槍可靠性較低,腳架穩定性差等問題也接連出現,而留給它完善下去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隨後開始的蘇德戰爭的實戰中使用的經驗表明,這種氣冷式重機槍毛病不少,比如氣動部分容易提前發火、部件強度偏弱、彈頭容易丟失等等。更要命的是,當時幾經修改也於事無補。於是,最高統帥部下令於1941年6月停止生產DS1939式重機槍,不得不又從槍械庫中取出PM1910式水冷式重機槍投入戰場……
然而,蘇聯的槍械設計師們對氣冷式重機槍並不死心。傑格佳廖夫的同事格廖諾夫在分析了DS1939式氣冷式重機槍的優缺點後,重新設計了一種氣冷式重機槍,這就是7.62毫米“格廖諾夫”SG43式氣冷式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