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化學]

COX[化學]
COX[化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環氧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Gs)合成所必須的酶,也是PGs合成初始步驟中的關鍵性限速酶。又稱環氧化物水化酶。全稱為環氧化物水解酶,國際分類法編號EC.3.3,2.3,其作用是催化醚水解,專一作用於醚鍵。

該酶可催化各種環氧化物和芳烴氧化物水解。

COX有兩種同工酶COX-1和COX-2。前者為結構型被稱為要素酶或管家酶,主要存在於血管、胃、腎等組織中,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它產生的PG參與機體正常生理過程和保護功能,如維持胃腸黏膜完整性、調節血小板功能和腎血流;後者為誘導型,是經刺激迅速產生的誘導酶,即由各種損傷性化學、物理和生物因子誘導其產生,進而催化PGs合成參與炎症反應。

理論

20世紀70年代初發現,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是通過抑制促使前列腺素(PG)生成的環氧合酶(COX)的途徑,發揮抗炎作用的,但也由此引出了不良反應。

20世紀90年代初發現,COX有2種同工酶,即COX-1和COX-2.起初普遍認為,COX-1是生理性酶,COX-2是誘導酶或病理性酶。在此基礎上,人們推測,NSAIDs所引起的胃腸反應與抑制COX-1有關,而其抗炎止痛作用則因抑制COX-2所致;並認為以往的NSAIDs因無選擇地對2種COX都抑制,故在臨床上療效和不良反應並存。從上述發現到用之解釋NSAIDs引起的不良反應之謎,這一新概念當時受到廣泛關注,進而促進研究者將以往NSAIDs對2種酶的抑制作用進行了測定,並以COX-2∶COX-1的IC50比值大小來作為判斷某NSAIDs引起胃腸反應的指標,比值越大提示對COX-1的選擇性越大,比值越小提示對COX-2的選擇性越大。如用純化人酶法測定的吲哚美辛、雙氯芬酸、布洛芬和萘丁美酮的IC50比值分別為74、7.5、3.13和1.46.

2種同工酶的發現,在90年代初期產生的最大影響莫過於促使人們研製對COX-1無抑制或極少抑制、而對COX-2有高度抑制作用的選擇性COX-2抑制劑?現稱特異性COX-2抑制劑,以試圖達到既抗炎又減少胃腸不良反應的目的。

問題

自1999年以來,第一代特異性COX-2抑制劑即昔布類藥物——塞來昔布和羅非昔布先後在國外和我國上市。據稱,該類新藥對COX-2的抑制作用比對COX-1的抑制作用大100倍,並在治療濃度下不抑制COX-1.一系列研究提示,2種昔布類藥物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和骨關節炎(OA)患者的療效及總的副作用發生率與對照藥相當,但潰瘍檢出率則明顯低於各自的對照藥,差異有顯著性。

隨著特異性COX-2抑制劑在臨床套用時間的推移,有關該類藥物引起心血管、腎及過敏等的不良反應已引起人們的關注。那么如何解釋特異性COX-2抑制劑引發的臨床新問題呢?

進展

1. COX與炎症:曾認為COX-1不直接參與炎症,現已證明:,COX-1不僅參與炎症並有加重炎症的作用,而COX-2似乎主要參與早期炎症,而在慢性炎症階段反而有抗炎作用。

2. COX與胃腸:動物實驗表明,敲除COX-1基因鼠未出現胃腸生理和病理異常。敲除COX-2基因鼠用吲哚美辛可誘發潰瘍,出現腹膜炎及對實驗性結腸炎的易感性增加。COX-2可增強胃的過繼性細胞保護作用,參與調節胃上皮細胞增生及增強黏膜對應激性損傷的抵抗力。

3. COX與腎:研究表明,在新生鼠的腎單位和膀胱有高水平COX-2,並參與腎的發育。敲除COX-1基因的新生鼠腎臟無異常,而敲除COX-2基因的新生鼠和成年鼠腎明顯發育不良、功能性腎單位減少及有嚴重腎病變,給犬靜脈注射特異性COX-2抑制劑可引起明顯的劑量相關的尿量和尿鈉排泄減少,腎血流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

4. COX與心血管:在梗死心肌的內皮細胞、肌細胞和擴張性心肌病纖維化的心肌細胞中均發現COX-2表達增加。有人認為,內皮細胞誘導的COX-2增加,可能是一種防護血管損傷的補償機制,對心臟可能有保護作用。COX—1是表達在血小板的惟一的同工酶。特異性COX-2抑制劑對COX-1無影響,故不抑制血小板功能,但可阻斷全身性PGI2的產生,從而打破體內促血栓和抗血栓間的平衡,進而產生促血栓形成的傾向。

Crofford將COX的研究進展歸納為:COX-1作為生理性酶具有保護胃黏膜、激活血小板及維持腎功能的作用,並參與巨噬細胞分化。而COX-2除在誘導下作為病理性酶引起炎症、疼痛、發熱和異常調節外,還參與組織修復,維持生殖系統、腦、腎、心、肺等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腎發育;另外,該酶對慢性炎症有抗炎作用。可見,2種同工酶具有比原先想像的更廣泛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由於特異性COX-2抑制劑不抑制COX-1,潰瘍發生率比對照藥雖然減少,但總的副作用並未減少;因其未能抑制COX-1的致炎和促血小板聚集作用,故療效未超過對照藥,並有潛在的致血栓傾向。同樣,因特異性COX-2抑制劑對COX-2高度抑制,雖取得抗炎效果,但療效未超過對照藥,並出現了新的心血管及腎等方面的副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COX-2過分受抑制,不僅抵消了其抗炎作用,還影響了其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評價

Lipsky等主張,根據臨床對COX-1和COX-2的選擇性不同,將COX抑制劑分為4類:

(1)COX-1特異性抑制劑:只針對COX-1,對COX-2無作用,現公認小劑量阿司匹林屬此類。

(2)COX非特異性抑制劑:是指對COX-1和COX-2的抑制無差異,氟比洛芬、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及雙氯酚酸屬此類。

(3)COX-2傾向性抑制劑:又稱選擇性抑制劑,系指在有效治療劑量時,對COX-2的抑制作用明顯大於COX-1.用人全血法測定這類藥物對COX-2的選擇性比對COX-1大20倍以內。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和依託度酸屬此類。

(4)COX-2特異性抑制劑:是指即使在最大治療劑量時也不會對COX-1抑制。體外實驗顯示,對COX-2的抑制作用比對COX-1大100倍以上。塞來昔布屬此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