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S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逐步走向成熟,並成功地套用在我國許多大型的軟體系統中,由此產生了對掌握COSS技術的軟體開發人員的大量需求。系列分別介紹了COSS的基本思想、體系結構以及COSS應用程式的設計與開發,希望能幫助廣大軟體開發、設計人員,開闊思路,加深對COSS的理解,進而真正掌握這門技術,並能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靈活運用,更高效、迅速地開發出更強壯的軟體系統,最終促進我國軟體事業的蓬勃發展。
COSS產生的背景: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益成熟,公眾及商業企業正享受著高速、低價網路信息傳輸所帶來的高品質數字生活。但是,由於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計算機軟硬體技術水平的飛速提高,給傳統的套用軟體系統的實現方式帶來了巨大挑戰。
首先,在企業級套用中,硬體系統集成商基於性能、價格、服務等方面的考慮,通常在同一系統中集成來自不同廠商的硬體設備、作業系統、資料庫平台和網路協定等,由此帶來的異構性給套用軟體的互操作性、兼容性以及平滑升級能力帶來了嚴重問題。
另外,隨著基於網路的業務不斷增多,傳統的客戶/伺服器(C/S)模式的分散式套用方式越來越顯示出在運行效率、系統網路安全性和系統升級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
為了解決分散式計算環境(DCE,DistributedComputingEnvironment)中不同硬體設備和軟體系統的互聯,增強網路間軟體的互操作性,解決傳統分散式計算模式中的不足等問題,對象管理組織(OMG)提出了公共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CORBA),以增強軟體系統間的互操作能力,使構造靈活的分散式套用系統成為可能。
正是基於面向對象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客戶/伺服器軟體系統模式的普遍套用以及集成已有系統等方面的需求,推動了COSS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作為面向對象系統的對象通信的核心,COSS為當今網路計算環境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