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75年問世的米格31](/img/3/c8c/nBnauM3X4YjM4UzN2Yj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2I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冷戰正酣,蘇聯大力發展各種中遠程防空飛彈和高空高速國土防空攔截機,例如S-200(北約代號:薩姆-5)中高空超遠程地對空飛彈、S-300(北約代號:薩姆-10)全空域防空飛彈系統和米格-25/31高空超音速攔截戰鬥機等。為能隱秘的突破蘇聯防空網,尋找並摧毀蘇軍的洲際彈道核飛彈發射基地和其它重要戰略目標,美國空軍提出要製造一種新的戰略轟炸機,強調突防能力,要求能夠避開對空雷達探測,潛入敵方縱深,以80%的成功率完成任務。為此,空軍擬制出了“軍刀穿透者”計畫,把隱身技術的套用列入了具體議事日程。
建造沿革
計畫確定
![F-117戰鬥攻擊機](/img/f/8c0/nBnauM3X1ADM1AjN4Yj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2I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75年8月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邀請洛克希德、波音和諾斯羅普提供一種低可探測性飛機的初步工程數據。由於洛克希德公司不久前提交的樣機受到好評,空軍將生產F-117隱身戰鬥機的契約交給了這家公司。隨著隱身戰鬥機的投產,美國國防部和國會要人也開始接受了“隱身轟炸機”這一概念,並於1977年正式批准了空軍提出的研製這種飛機的申請報告1978年卡特政府秘密授權啟動隱身轟炸機項目,命名為先進技術轟炸機(ATB),這就是B-2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最初名稱,旨在研製可以取代B-1A的轟炸機。
計畫頒布
![計畫設計基礎——YB-49](/img/2/956/nBnauM3XwYzN2czMzcj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3I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80年9月美國空軍頒布了ATB的方案徵詢書(RFP),由於該項目在成本和技術方面存在著嚴峻的挑戰,所以空軍鼓勵航空航天企業間進行合作。於是出現了兩大競爭陣營——洛克希德和羅克韋爾團隊,諾斯羅普、波音和凌-特姆科-沃特(LTV)團隊。1981年1月20日裡根總統當選後情況發生了變化。里根政府加大了國防投入,足以支持包括新型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幾個軍事研究項目。1981年10月2日裡根總統宣布開始戰略現代化項目(SMP),購買100架B-1B。而ATB也作為SMP的一部分展開秘密研製,當時預計總需求量多至132架。只有少數內部人士才知道當時美國空軍正在同時進行兩種戰略轟炸機的研製。
設計確定
![高級鑽石方案](/img/2/00f/nBnauM3X2QDO2UTO0cj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3I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諾斯羅普的方案代號是“高級鑽石”(SeniorIce,密語無特定含義),洛克希德的方案代號“高級釘”(Senior Peg)。“高級鑽石”由諾斯羅普先進計畫高級副總裁維爾科·E·加西奇主持,計畫指導是哈爾·馬爾卡良。洛克希德/羅克韋爾的“高級釘”方案的資料披露不多,但鑒於當時洛克希德在隱身技術上的成就以及羅克韋爾在B-1項目上的經驗,人們普遍認為該隊會贏得競爭。但1981年10月20日美國空軍宣布諾斯羅普成為ATB契約的贏家,飛機編號B-2,並簽訂了6架試飛用機和兩架靜態測試機的初始契約,外加127架生產型轟炸機的意向訂貨,計畫在1987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
在三家公司的分工中,諾斯羅普負責製造前中央機身和座艙,飛機前後緣以及控制翼面,另外還負責最後的總裝和計畫的整體協調。波音負責製造後中央機身和彈艙,以及外翼段和起落架。LTV負責製造包括發動機艙在內的機翼中段和尾噴口(LTV後被諾斯羅普·格魯曼併購)。總裝在加州帕姆代爾美國空軍42號工廠4號場地進行。
建造數量呼號 | 機尾號 | 命名 | 現狀 |
---|---|---|---|
AV-1 | 82-1066 | 美利堅幽靈號 | 服役中 |
AV-2 | 82-1067 | 亞利桑那幽靈號 | 服役中 |
AV-3 | 82-1068 | 紐約幽靈號 | 服役中 |
AV-4 | 82-1069 | 印第安那幽靈號 | 服役中 |
AV-5 | 82-1070 | 俄亥俄幽靈號 | 服役中 |
AV-6 | 82-1071 | 密西西比幽靈號 | 服役中 |
AV-7 | 88-0328 | 德克薩斯幽靈號 | 服役中 |
AV-8 | 88-0329 | 密蘇里幽靈號 | 服役中 |
AV-9 | 88-0330 | 加利福尼亞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0 | 88-0331 | 南卡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1 | 88-0332 | 華盛頓幽靈號 | 2010年2月發動機艙失火,機體嚴重受損,修復中。 |
AV-12 | 89-0127 | 堪薩斯幽靈號 | 2008年2月23日失事墜毀 |
AV-13 | 89-0128 | 內布拉斯加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4 | 89-0129 | 喬治亞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5 | 90-0040 | 阿拉斯加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6 | 90-0041 | 夏威夷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7 | 92-0700 | 佛羅里達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8 | 93-1085 | 奧克拉荷馬幽靈號 | 服役中 |
AV-19 | 93-1086 | 小鷹幽靈號 | 服役中 |
AV-20 | 93-1087 | 賓夕法尼亞幽靈號 | 服役中 |
AV-21 | 93-1088 | 路易斯安納幽靈號 | 服役中 |
AV-22至AV-165 | 取消 |
技術特點
機型結構
![B-2線圖](/img/8/061/nBnauM3X4UzN2ITN2I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yM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氣動設計
![近距離展示的B-2](/img/4/eaa/nBnauM3X3gjMyEDOwM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zM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飛行中的B-2](/img/1/37e/nBnauM3XxgDO4kDM0M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zM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動力設計
![F-118發動機](/img/a/2f0/nBnauM3X4YjMxAjN2M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zM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航電設計
![B-2A座艙布局](/img/3/a99/nBnauM3XyQTN0YDMzQ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0M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武裝籌載
![B-2的掛彈能力](/img/1/348/nBnauM3XyEzM4YTN3Q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0M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40,000磅(18,000千克):以堆疊式炸彈掛架攜帶Mk82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總攜帶數為80枚)
27,000磅(12,000千克):以堆疊式炸彈掛架攜帶750磅等級集束炸彈(總攜帶數為36枚)
16具鏇轉掛架(Rotary Launcher Assembly,RLA):可攜帶2,000磅等級武器(如Mk842,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或B-61及B-83核彈)。
性能數據
參考數據 | |
---|---|
長度 | 21.0米 |
翼展 | 52.4米 |
高度 | 5.18米 |
翼面積 | 478平方米 |
空重 | 71700千克 |
正常起飛重量 | 152200千克 |
最大起飛重量 | 170600千克 |
發動機 | 4× 通用電氣公司F118-GE-100渦輪風扇發動機 |
推力 | 4×17,300磅 |
最大燃油量 | 75750公斤 |
參考性能 | |
---|---|
最大速度 | 0.95馬赫 |
有效載荷 | 23,000千克 |
實用升限 | 15,200米 |
最大航程 | 6,000海里(11,100公里) |
翼負荷 | 329公斤/平方米 |
推重比 | 0.205[21] |
服役動態
![B-2轟炸機奔襲科索沃](/img/6/672/n5GcuM3X1MzN2IDM5U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1M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被炸的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img/a/399/nBnauM3X3MjN2kTMxY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2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B-2從迪戈加西亞起飛](/img/5/142/nBnauM3X0cDN3EjN2UzM4c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1M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10年2月,B-2轟炸機(編號:88-0332)華盛頓幽靈號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地面啟動時四台發動機中的一台發生火災,同時損壞了發動機艙和其他部件。這架B-2於2014年1月9日修復完成重新入役。
2013年3月28日,美國空軍派出兩架B-2隱形轟炸機前往韓國參加韓美聯合軍演“禿鷲”。這是美國首次派遣可攜帶核武器的B-2隱形轟炸機赴朝鮮半島進行實彈演習。這兩架飛機從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在“單次連續任務”中往返飛行1.3萬英里,在韓國的目標範圍內投下仿真彈藥。這次演習激怒了朝鮮,並促使平壤發出了在核武器的輔助下發動一場“全面戰爭”的威脅。考慮到朝鮮已被B-52轟炸機參演所激怒,使用隱形轟炸機將進一步加劇與平壤的緊張關係。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3日早上,美國空軍一架B-2隱形轟炸機在飛行途中遇緊急情況,在科羅拉多泉機場迫降。
後續改進
![B-2於韓國烏山基地上空](/img/e/4bc/nBnauM3X2EDM3MDN4Y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2M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03年6月,美國空軍計畫按照B-2超地平通信計畫,在B-2轟炸機上增裝Link-16數據鏈。套用Link-16數據鏈數據,將令B-2駕駛員實時獲知飛機所處位置。
2003年9月10日,美國空軍的一架在尤他州試驗靶場,一次投放了80顆227千克的JDAM炸彈,轟炸了長度不到1609米的模擬小型機場。每顆JDAM炸彈都經過了單獨編程,以理想的角度和航向,各自攻擊了的預定目標。
2004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官員表示將向懷特曼空軍基地交付首架具有新隱身塗層的B-2轟炸機,這標誌著B-2的隱身和雷達改進工作達到關鍵里程碑。
2004年12月,在俄克拉荷馬州廷克空軍基地,E-3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飛機(AWACS)機隊與該基地的全球力量轟炸機聯合試飛工作隊聯合對B-2A隱身轟炸機實施Link-16數據鏈綜合驗證試驗。
2006年4月,來自於美國俄亥俄州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材料與製造委員會的工程師們,與B-2系統小組和材料專家一起,解決了一個關鍵的材料成批生產問題。此問題直接影響美空軍B-2轟炸機機隊的作戰可維護性,進而影響到作戰可用性。
2006年9月,美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和雷聲公司表示,它們已向美國國防部建議一種逐年推進的增量式漸進升級途徑,在未來許多年內對B-2進行改進。
![墜毀的B-2](/img/5/ee7/nBnauM3XzYzNzkjN2YzM1I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2M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006年10月,美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希望其B-2A轟炸機可作為試驗平台,對美空軍的"下一代遠程攻擊系統"(NGLRS)所需要的技術、武器和作戰概念進行驗證和評價。
2007年1月2日,美空軍轟炸機主管稱,空軍對B-2隱身轟炸機進行一系列升級。有些升級工作已經完成,還有一些仍在規劃中,有的將提前10年以上進行規劃。
2007年3月,美國空軍已經通過了B-2隱身轟炸機的主承包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提議的改進這種轟炸機的衛星通信系統的計畫,同意該公司開始研製和驗證極高頻(EHF)衛星通信系統,以便使B-2隱身轟炸機傳送和接收戰場信息的能力提高約100倍。
2007年6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已與波音公司簽署一份歷時62個月、價值1.71億美元的系統開發和驗證(SDD)契約。該契約是美國空軍B-2隱身轟炸機新型極高頻(EHF)衛星通信系統的第一個增量升級項目。
![B-2從迪戈加西亞起飛](/img/5/142/nBnauM3X0cDN3EjN2UzM4cjM0UTM5EjNzgTM1YTNwAzMxAzL1M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07年7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經著手研究為美國空軍的B-2隱身轟炸機裝備新型的30000磅(13620千克)級鑽地彈(penetrator weapon)。
2007年11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已經完成為B-2隱身轟炸機雷達改進計畫(RMP)開發的新型雷達天線試驗裝置(DTU)的安裝、綜合和首飛。
2008年1月,駐密蘇里州Whiteman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509轟炸機聯隊宣布,該基地的武器專家將重達30000磅(13620千克)的巨型鑽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搭載在B-2"幽靈(Spirit)"隱身轟炸機的彈艙內。
2008年7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用於升級B-2A隱身轟炸機飛行管理系統(FMS)的現代化計算機體系結構開發完成了第一階段。
2010年1月,美國空軍利用B-2A隱身轟炸機完成了一次使用人造混合燃料飛行驗證。美國空軍可選燃料驗證辦公室主管JeffBraun透露,此次驗證過程中,一架B-2從Whiteman空軍基地起飛完成了一次訓練。
2010年4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已經完成B-2轟炸機雷達現代化項目(RMP)的系統開發和演示階段(SDD)。
2012年3月,五角大樓宣布一項價值200億美元、歷時10年的現代化改良B-2部隊的計畫。改進的主要領域是全面更換過時的航空電子設備和裝備程式,以應對未來越發複雜的“潛在敵人”防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