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主要由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簡稱:B肝病毒)感染引起,來源有母嬰傳播、 嬰兒期感染、性傳播,抵抗力較弱的被感染者、慢性B肝轉化而成。1.母嬰傳播
母親對子女的垂直傳播是出生後攜帶者最主要的感染來源。在沒有預防措施的情況下,B肝表面抗原、B肝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引起母嬰B肝病毒傳播率幾乎是100%。嬰兒對大量入侵的B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現“免疫耐受狀態”。入侵B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可與嬰兒肝細胞的染色體基因組合,利用嬰兒肝細胞複製繁殖,並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從而表現為長期B肝病毒攜帶狀態而並不出現症狀。
2.嬰兒期感染
幼嬰兒如長期與B肝表面抗原、B肝e抗原陽性 母親、 保姆、親屬密切生活接觸,如哺乳、餵食、親吻等可導致感染,由於幼嬰兒期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無力清除病毒,容忍B肝病毒與其長期和平共處,而成為攜帶者;也可通過預防接種和注射途徑感染。嬰幼兒期在易感的環境中比成人的感染並攜帶的幾率約高8倍。
3.抵抗力較弱的被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觸B型肝炎病毒後,可表現為不發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與機體處於共存狀態,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
5.慢性B肝轉化而成
慢性B肝經過治療轉歸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
臨床表現
無症狀B肝病毒攜帶者就是指沒有肝炎的症狀和體徵,HBsAg陽性持續半年以上,肝功能指標正常的B肝病毒感染者。無症狀B肝病毒攜帶者檢查肝功能正常,但是患者的肝組織會有不同程度的病變,無症狀B肝病毒攜帶者也會成為有症狀的患者。據統計,中國約10%人群可能攜帶B肝病毒。無症狀B肝病毒攜帶者並不代表著絕對的安全,這類人群體內依然存在一定量的B肝病毒,而且如果B肝攜帶者體內B肝病毒處於不斷複製階段,會導致患者肝臟組織逐漸受損,進而病情有可能發展成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B肝攜帶者應定期複查。檢查
B肝病毒攜帶者定期檢查項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B肝兩對半;②肝功能;③HBV-DNA、肝膽脾彩超;④B肝病毒變異檢測;⑤B肝病毒分型檢測;⑥B肝病毒生物晶片檢測。B肝檢查正常數據檢測項目 | 正常狀態 | 檢查意義 |
B肝表面抗原(HbsAg) | 陰性 | 體內是否存在B肝病毒 |
B肝表面抗體(HbsAb) | 陰性/陽性 | 無保護性/有保護性 |
B肝e抗原(HbeAg) | 陰性 | 病毒是否複製及具有傳染性 |
B肝e抗體(HbeAb) | 陰性 | 病毒複製是否受到抑制 |
B肝核心抗體(HbcAb) | 陰性 | 是否感染過B肝病毒 |
併發症
B肝病毒攜帶者來說,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治療
對於肝功能正常、病毒DNA陰性的B肝病毒攜帶者來說,可以不用治療,只要平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到醫院做檢查就行,而對於肝功能異常和/或病毒DNA陽性的B肝病毒攜帶者來說,需要積極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目前 中國B肝病毒攜帶者的治療,主要採用抗病毒、調節免疫功能、抗肝纖維化治療的方法,治療B肝病毒攜帶者的關鍵是抗病毒和抗纖維化治療。
在決定開始治療時應該考慮許多因素,包括HBeAg狀態、ALT濃度、HBV病毒載量、年齡(40歲)以及肝纖維化狀態。在這些變數中,ALT濃度、HBV病毒載量和HBeAg狀態最重要。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ALT濃度的正常上限為男性30U/L,女性19U/L。
預後
1.定期檢查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指血清HBsAg陽性,1年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均在正常範圍,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HBV-DNA陽性。一部分人病情並不穩定,甚至發展為肝硬化。因此,對於這部分B肝病毒攜帶者,應積極動員其做肝組織學檢查。如肝組織學檢查顯示,Knodell肝炎活動指數≥4,就需要進行抗B肝病毒治療。
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指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e抗體陽性,HBV DNA陰性或低於檢測低限,一年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均在正常範圍。肝組織學檢查顯示,Knodell肝炎活動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