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 | Buhaina, Abdullah Ibn | 出生 | 1919-10-11 | ||
逝世 | 1990-10-16 | 爵士貓評分 | ★★★★★ | ||
活躍年份 | 1940-1980 | 相關工作 | 指揮 [Leader] | ||
主要音樂風格 | Hard Bop | ||||
作為鼓手,布雷基的技巧是出了名的,他的打擊頻率,高音量的響弦以及低音鼓的音色都令人稱道。在四十年代對非洲的訪問後,他還是吸收了一些具有非洲特色的樂器加入他的樂隊。他吸取了一些非洲音樂的演奏技法,這包括了叩擊鼓的邊緣,在手鼓上用肘部敲擊以改變音高。他另外一項知名的技法就是每秒和四次擊後都戲劇性地關閉踩鈸。
布雷基演奏相當地投入,力量和情緒全都運用在演奏之中,結果,他的聽力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他幾乎失聰,以致於在他後來的演奏中主要是依靠著本能在演奏。他一直將《爵士信使》當作風格的最佳保留曲目從四十年代後期直至九十年代。
童年時的布雷基受到過鋼琴方面的訓練,到七年級時,他已經成了職業演奏者,並開始指揮自己的樂隊。布雷基是在匹茨堡開始其演奏鋼琴經歷的,因為一個錯誤他轉而成為一位鼓手。當時,布雷基在鋼廣和煤礦工作,他還是一個孩子。但是在當時的年代,僱傭童工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由於他年紀很小,往往很難像成人一樣完成繁重的體力勞動。聰明的布雷基開始彈奏鋼琴以此謀生,當時他演奏鋼琴得到了不少小費,在家裡,他成為掙錢最多的人。當時的布雷基只能演奏E調的曲子,而且他只有一架小的鋼琴,因此有時他不得不將鋼琴搬來搬去,有時他一晚能夠掙到幾十美元。後來,他有了一位名叫希屈柯克的長號手,此人成為布雷基的合作伙伴,他們在酒吧里演奏。後來他們建立起一支有十四個人的樂隊,在樂隊中布雷基演奏鋼琴,能夠保證他一周掙15美元。
後來,樂隊從紐約的雷蒙德·斯克特樂隊中挖來兩位樂手,通德拉約和洛佩茲。當時的布雷基對於音樂理論知之不多,但是多年的演出經驗,使他在樂隊中建立起自己的權威,而且他的自尊和自信使他隱瞞了自己不識樂譜的真相。在真相暴露後,樂隊成員要求他作出選擇,離開還是演奏鼓,他選擇了後者。
事實上他演奏鼓純粹都是自學成材,只不過方法上有其獨到之處。他選擇了一些著名鼓手的音樂,細細體味,認真揣摩,Chick Webb和西德·凱特萊持的音樂是他最好的音樂老師。
1942年,他加入了瑪麗·路·威廉士的樂隊,1943年和1944年他又效力於FletcherHenderson的管弦樂隊,並同他們一道去南方做巡迴演出。在羽翼豐滿之後,ArtBlakey走上了自己的道路,組織了自己領導的樂隊,名為“十七信使”樂隊。後來,和他一起錄音的十人樂隊也被他稱為“爵士信使”。
四十年代的非洲之行可以被看作是他事業的一個重要經歷。四十年代後期,他前往非洲尋求靈感,在那裡他足足住了一年。他學習到了非洲音樂和伊斯蘭教,最終他改變了自己的信仰,歸依真主,並為自己起了一個穆斯林的名字,叫做布海納。進入五十年代之後,布雷基的音樂日趨成熟,他先後與各位大師合作演出,並灌制錄音。
從1951年到1953年,布雷基一直是巴迪·德弗蘭克四人樂隊成員。在1955年,他和Silver攜手合作組建了一支樂隊並起了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爵士信使”。在1956年Silver離開之後,布雷基成為樂隊的指揮,直至樂隊存在的歲月。這支樂隊被公認為硬波普爵士樂隊的原型和典範,他們演奏的音樂以活潑的布魯斯音樂為基礎,同時加入了大量活躍的,令人興奮的波普音樂素材。
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爵士信使樂隊基本上是藍音唱片公司錄音,但推動力唱片公司也是其合作者之一。布雷基一直活躍在爵士舞台上,使人們幾乎認為他是永遠存在的。最終在1990年他去世了。但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硬波普音樂盛興時期,他的音樂精神以及他的演出都得到了人們的一致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