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由來
![ASMR](/img/7/bd4/nBnauM3X3gTNyETOxITO4M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yk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為了對應這些早期的短語,由Jenn Allen創造出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ASMR)這一短語,由於這種現象的反應因人而異,她解釋道:自發性(autonomous)是指ASMR體驗者在聆聽中產生的特異反應,而極點(meridian)被認為是高潮的委婉說法。由於ASMR的產生機制與性高潮無關,“高潮”一詞會誤導他人而沒有被直接使用 。
其他試圖描述這種感知現象的名稱有“耳音”、“顱內高潮”、“大腦按摩”和“大腦高潮”等。
種類題材
耳語刺激
![ASMR](/img/a/d6b/nBnauM3XzUDO1UTOxITO4M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yk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Guided Visualization(視覺引導)
Meditation(冥想)
Hypnosis(催眠)
Motivational(激勵)
Nature(自然聲音收集)
General,Ramble,Vlog(綜合類、漫談、視頻部落格)
Reading&Storytelling(讀書&講故事)
Show&Tell(展示物品、講解)
Unboxing(開箱)
Gameplay(打遊戲)
Cooking(烹飪)
Close-up(近耳)
Creative&Unique(獨創的&特殊的)
角色扮演
許多角色扮演視頻或音頻錄製也旨在引發ASMR現象。例如用類似意向引導的方式進行描述性會話、類似剪頭髮、按摩、拜訪醫生辦公室和耳朵清潔的情景體驗等等。雖然這些虛擬的情景是由視頻創作者扮演出來的,但觀看或者聆聽視頻的人會引發ASMR效果:緩解失眠,焦慮,或者穩定不安的情緒。角色扮演類視頻中大致有以下題材:
Medical,Exam&Health(醫療、考試和養生)
Customer Service(客後服務)
Interview(會面/採訪)
Face Painting(化妝)
Teacher(教師)
wife(妻子)
Spirit(妖精)
Wedding/Event Planner(婚禮/活動策劃者)
Personal Attention(關注個性化)
Creative(創作人員)
Fantasy & SciFi(假想的&科幻的)
Other(其他)
手指觸碰
Brushing(刷)
Chewing Sounds(咀嚼)
Crinkling(發出沙沙聲)
Gum/Candy(吃口香糖/糖果)
Hair Brushing(梳頭髮)
Mouth Sounds(嘴發聲音/濕唇)
Page Flipping(翻書頁)
Rummaging(翻箱倒櫃)
Rustling (發出瑟瑟聲)
Scratching(抓/刮)
Tapping(觸碰)
Typing(打字)
Water(水的聲音)
Wooden Blocks(木屑)
Zipper(拉鏈聲)
視覺觸發
Light(燈光)
Hands(手部動作)
Camera Touching(觸碰攝像頭)
語言作用
ASMR在全球各個國家均有所普及,在網上也會搜到不同語言的ASMR視頻。作為ASMR的載體,語言的作用不可小覷,尤其當acer進行輕語的時候,不同的語言對收聽者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西班牙語語速偏快,法語較低沉等等這都會對不同的客群產生不同的影響。
媒體報導
![ASMR](/img/2/eee/nBnauM3X0UDOwcTOxITO4M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yk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赫芬頓郵報上的文章提議為ASMR明確觸發機制。
在小宅網(Kotaku)的一篇文章中提到ASMR這種現象同在特定感知觸發機制下的雙耳節拍是相似的,包括耳語、令人發麻和興奮的刺激感。
《麥吉爾日報》的一位播客提到,在Youtube上ASMR視頻的快速流行並且有不多的人描述他們自己聆聽的感官經驗。媒體對於那些聽過ASMR後認為它是用來使人平靜、放鬆,而與性高潮無關的言論也進行著討論。
美國芝加哥公共廣播電台(WBEZ)的一檔節目《美國生活》報導了美國小說家Andrea Seigel和她體驗ASMR的經歷。
薩克拉門托的一檔新聞節目News10/KXTV報導了觸碰ASMR在網路上的出現,以及它幫助收聽者放鬆和入睡。新聞主播Cristina Mendonsa採訪了一個ASMR耳語社區,同時她自己也製作了一個帶領聽眾遊覽News 10頻道演播廳和新聞編輯部的ASMR視頻。
美國晚間新聞節目《ABC世界新聞》( ABC World News)通過採訪視頻的製作者Ilse Blansert,報導了ASMR對提高睡眠潛能有所幫助。
國內媒體報導
![ASMR藝人 兔小蠢(陳子桐)](/img/6/7d1/nBnauM3X1QzM4UDMzIDNzIDNzUTM3MjN1YTM1QTNwAzMxAzLyQ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國內首位獲得ASMR認證的藝人,陳子桐,藝名兔小蠢。她是一名大四學生,一枚lo娘(把LOLITA服飾當成日常服來穿的姑娘),是花椒直播的ASMR主播,貓耳FM的ASMR音頻主播,也是《非誠勿擾》的ASMR耳語者女嘉賓,還是國內第一位出道的ASMR藝人。曾用名:耳語ASMR。
學界反應
![ASMR](/img/7/907/nBnauM3X2YDO0gTOxITO4M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yk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根據神經學家Edward J.O'Connor在聖莫妮卡學報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精確研究ASMR現象的阻礙也許是不能用一個單一的ASMR刺激點來激發所有人。
薩特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睡眠專家Amer Khan博士提議使用ASMR視頻作為一種輔助睡眠的方法來提高睡眠質量未必是最佳的途徑,它類似於使用 白噪音器或者嬰兒含著奶嘴入睡的習慣(註:白色噪聲機指能發出諸如海浪聲、雨聲之類有助睡眠的聲音的機器)。
神經科醫生Michael Yasinski支持ASMR的合理性,並且強調它類似於冥想——一個人通過集中注意力和放鬆,會關閉負責緊張和焦慮情緒的大腦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