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T

APMT

APMT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利用距地面約36000公里的高軌同步衛星進行移動通信的現代化移動通信系統。它將直接支持手機進行移動通信,因此它包含許多現代通信技術和科技成果,屬現代通信的前沿課題

APMTAPMT

介紹

AsiaPacificsatelliteMobileTelecommunication--亞太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APMT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利用距地面約36000公里的高軌同步衛星進行移動通信的現代化移動通信系統。它將直接支持手機進行移動通信,因此它包含許多現代通信技術和科技成果,屬現代通信的前沿課題。該系統能有效覆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我國全部國土及領海都可以利用該系統進行有效的通信,對於我國邊遠及山區等通信網路建設困難的地區迅速的實現通信現代化建設以及軍事通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系統為雙模製式,用戶在有GSM數字地面蜂窩通信系統的地區,可以用GSM進行通信,在GSM不能覆蓋的地區則可用衛星模式進行通信,無論GSM模式還是衛星模式都與地面公網互連互通,因此,用戶在任何時間可以在APMT通信系統覆蓋區的任何地點對全國以至通過國際互連網路與世界各地進行通信,基本上實現了個人通信的要求。

為了克服遙遠的傳播途徑帶來的巨大傳輸損耗,除了衛星上要有高效率的大天線和足夠幅射功率予以支持外,用戶終端本身的有效傳送功率(EIRP)和接收靈敏度(G/T)也必需滿足要求才能實現有效的雙工通信,對手持機使用環境和對體積重量的要求,限制了可選用的天線,幅射功率又受人體安全的限制,這就要求在無線的傳送和接收效率上、方向圖的成形控制上、突發信息的產生和構成上以及結構的設計上,都必需採用高技術的合理設計,才能滿足在亞太地區的有效覆蓋範圍內的任何地點、任何時刻實現有效通信的要求。例如,由於電波要經過數萬公里的傳播才能到達終端,僅空間途徑損耗已很驚人。系統傳播鏈路餘量只有幾個dB,而現代化建築物的入室損耗可達十幾至二十幾dB,因此,相當多的情況下,在室內用手持機通信將是很困難的。為此,系統必須增加高滲透提示功能,即當用戶處於高衰耗環境而不能正常通信時,系統將通過高滲透各地區信號提示用戶需改變環境,例如走到視窗、陽台或出室進行通信。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後,高滲透信號強度將比正常通信信道的信號強度增加30dB以上,因此能充分保證系統通信的有效性。

此外,由於受衛星上支持通信能力的限制而又必需保證支持足夠數量用戶的通信,除了壓縮信源編碼速率之外,只有採用更加複雜的幀結構才能支持各種業務,例如高速率數據的傳輸。為此,在公共無線接口(CAI)中定義了四種突髮結構(GSM只有一種),分別用於支持5.25Kbps,7.05Kbps,10.8kbps和16.5Kbps的數位訊號傳輸。幀結構的複雜化顯然增加了控制信令的內容,因此,工作於衛星模式時,控制信令就多達12種(GSM只有9種),增加了設備硬體和軟體的複雜性。從另一個角度講,也體現了技術上的先進性。此外,無論用戶終端的射頻、基帶或是音頻、以及電源的電氣性能,還是物理環境、安全性和可靠性技術條件,用戶終端的技術指標都是相當高的,只有採用先進技術和器件才能實現。

由於該系統的許多核心技術屬現代通信最新科技成果,現在我國還暫不具備自行開發的能力,目前正與美國休斯網路系統公司合作,在中國北京建立合資公司生產APMT通信系統的手持、車載移動通信終端及固定式終端和多路接口站終端。技術合作契約規定,第一批APMT通信系統終端設備契約產品就將在中國生產。

高軌同步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集中了現代通信的多項新技術和科技成果,而且世界各大通信公司或技術集團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在不斷發展和強化新的通信技術和電子器件。用戶終端今後技術發展將主要集中在:

(1)高效率、高質量語音壓縮編解碼技術的開發與套用;

(2)與信道特性適配的高效、高質糾錯編解碼技術的開發與套用;

(3)提高手持機及牢載機無線的增益並改善其方向圖以利於套用;

(4)最佳化電路設計,減少積體電路數目,增加通話時間和待機時間;

(5)增加服務功能和性能,如簡訊息漢字收發,實時自動計費通知;

(6)與系統配合,解決越區(更換點波束)自動切換問題;

(7)與系統配合,縮短入網時間及呼叫建立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