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年

955年

公元955年,紀年為乙卯年(兔年)。歷史上是五代的後周時期。 從955年到958年後周世宗柴榮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了他的皇帝稱號,幾乎將其所有長江以北的地區交割給後周。

紀年

乙卯年(兔年)

後周顯德二年

吳越顯德二年

于闐同慶四十四年

遼應歷五年

南漢乾和十三年

荊南顯德二年

後蜀廣政十八年

南唐保大十三年

北漢乾祐八年

年表

後周漕運加斗耗

後周顯德二年(955)正月,周世宗以漕運自後晉、後漢以來不給斗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下詔令今後每石給耗一斗。

後周規劃大梁城

後周顯德二年(955)四月,周世宗柴榮以大梁(今河南開封)城中迫隘,詔拓展外城。先立標幟,其中由縣官區劃街道、倉場、公廨,其餘空地聽百姓隨便建屋,有葬者埋於標幟七里之外。至十一月,又命將城中街衢扳直拓寬,道寬三十步。三年正月,發開封府及近畿的曹、滑、鄭州之民十餘萬築大梁外城。

後周經略兩邊

後周顯德二年(955)、後蜀廣政十八年,後蜀知周世宗有收復關右秦、鳳等州之意,加緊備邊。三月,後蜀以趙季札為雄武監軍使,四月,又命知樞密院王昭遠按行北邊城寨及甲兵。後周以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及鳳翔節度使王景等取秦州(今甘肅秦安北)、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五月初,王景自散關(今陝西寶雞南)往秦州,拔後蜀黃牛等十八寨,後蜀以李廷珪掛帥,率高彥儔、呂彥珂等迎敵。先期請命戍邊的趙季札,離成都不遠聞周師入境,上書求解邊職,棄輜重等單騎逃回成都,後蜀後主斬之,六月,周師與蜀軍戰於鳳州東北威武城東,不利。後蜀派人聯絡北漢、南唐,約以共同出兵拑制後周。至八月,周王景等小勝蜀軍。九月,蜀李廷珪派兵占據馬嶺寨,又派奇兵出斜谷屯於白澗,分兵到鳳州之北的唐倉鎮及黃花谷,斷周師糧道。周師遣張建雄領二千兵到黃花,-千往唐倉,扼蜀軍歸路。蜀敗於黃花、唐倉,損失三千人,馬嶺、白澗軍亦潰,蜀雄武節度使棄州逃回成都,秦州觀察判官舉城降後周,成、階二州亦降。十月,蜀後主致書周世宗求和,自稱大蜀皇帝,周世宗怒其抗禮,不答。蜀遂加緊守備。十一月,周師克鳳州,俘五千後蜀將士。後周世宗詔赦秦、鳳、階、成四州兩稅征科,及後蜀所立諸色科徭。所俘後蜀將士,自願遣返。後周又復後漢所失四州。

大事

(1)春,正月,庚辰,上以漕運自晉、漢以來不給斗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詔自今每斛給耗一斗。

(1)春季,正月,庚辰(初十),後周世宗因為漕運自從後晉、後漢以來不給“斗耗”,負責運送的官吏不少因為損耗造成糧食虧欠而抵死罪,下詔命令從今開始每斛糧食給損耗一斗。

(2)定難節度使李彝興以折德亦為節度使,與己並列,恥之,塞路不通周使。癸未,上謀於宰相,對曰:“夏州邊鎮,朝廷向來每加優借,府州褊小,得失不系重輕,且宜撫諭彝興,庶全大體。”上曰:“德數年以來,盡忠戮力以拒劉氏,柰何一旦棄之!且夏州惟產羊馬,貿易百貨,悉仰中國,我若絕之,彼何能為!”乃遣供奉官齊藏珍齎詔書責之,彝興惶恐謝罪。

(2)定難節度使李彝興因為折德也當了節度使,與自己地位相同,感到羞恥,便阻塞道路不與後周互通使者。癸未(十三日),後周世宗與宰相商量,宰相回答說:“夏州是邊關重鎮,朝廷歷來格外從寬優待,府州地方偏僻狹小,利害得失不關輕重,暫且應該安撫李彝興,可以保全大局。”世宗說:“折德多年以來,盡忠報國努力作戰來抵禦北漢劉氏,怎么能一下子拋充他!況且夏州只出產羊馬,交易其他百貨,全部仰仗中原,我若斷絕關係,他還能有什麼作為!”於是派遣供奉官齊藏珍帶著詔書責問李彝興,李彝興驚惶恐懼連忙認罪道歉。

(3)戊子,蜀置威武軍於鳳州。

(3)戊子(十八日),後蜀在鳳州設定威武軍。

(4)辛卯,初令翰林學士、兩省官舉令、錄;除官之日,仍署舉者姓名,若貪穢敗官,並當連坐。

(4)辛卯(二十一日),後周開始命令翰林學士、門下和中書兩省官員薦舉縣令、錄事參軍人選。授官之日,同時記下薦舉人的姓名,倘若被薦人貪婪污穢敗壞公務,薦舉人一併連同坐罪。

(5)契丹自晉、漢以來屢寇河北,輕騎深入,無藩籬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殺掠。言事者稱深、冀之間有胡盧河,橫亘數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是月,詔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彰信節度使韓通將兵夫浚胡盧河,築城於李晏口,留兵戍之。帝召德州刺史張藏英,問以備邊之策,藏英具陳地形要害,請列置戍兵,募邊人驍勇者,厚其稟給,自請將之,隨便宜討擊;帝皆從之,以藏英為沿邊巡檢招收都指揮使。藏英到官數月,募得千餘人。王彥超等行視役者,嘗為契丹所圍;藏英引所募兵馳擊,大破之。自是契丹不敢涉胡盧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

(5)契丹自從後晉、後漢以來,頻繁侵犯河北地區,輕騎兵長驅直入,沒有任何屏障的阻隔,郊區野外的農民經常陷入燒殺搶掠的困境。向朝廷陳述政見的人稱說深州、冀州之間有胡盧河,綿延橫亘幾百里,可以疏通河道來阻截契丹騎兵的橫衝直撞。當月,紹令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彰信節度使韓通率領士兵、民夫疏通胡盧河,在李晏口築城,留駐軍隊守衛。後周世宗召見德州刺史張藏英,詢問邊疆防備的對策,張藏英具體陳說地理形勢、軍事要塞,請求部署戍邊軍隊,招募邊疆百姓中矯健勇猛的,多給軍餉,自己請求率領他們,隨時根據情況征討攻擊契丹騎兵;世宗全都同意,任命張藏英為沿邊巡檢招收都指揮使。張藏英赴任幾個月,招募到一千多人。王彥超等巡視疏通河道的工程,曾經被契丹軍隊所包圍;張藏英帶領所招募的士兵馳馬出擊,大敗敵軍。從此契丹軍隊不敢再過胡盧河,胡盧河以南的百姓開始得到休養生息。

(6)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6)二月,庚子朔(初一),出現日食。

(7)蜀夔恭孝王仁毅卒。

(7)後蜀夔恭孝王孟仁毅去世。

(8)壬戌,詔群臣極言得失,其略曰:“朕於卿大夫,才不能盡知,面不能盡識;若不採其言而觀其行,審其意而察其忠,則何以見器略之淺深,知任用之當否!若言之不入,罪實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將誰執!”

(8)壬戌(二十三日),後周世宗詔令群臣暢所欲言陳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詔書大致說:“朕對各位卿大夫,才能沒法全部知道,面孔沒法全都認識。倘若不採集他們的言論從而觀察他們的行為,明悉他們的意見從而考察他們的忠誠,那憑什麼來看出各人才器韜略的高低深淺,了解任用是否得當!倘若卿大夫陳說了而聽不進,罪確實在朕身上。假使我要求了而不說,罪責將歸誰呢?”

(9)唐主以中書侍郎、知尚書省嚴續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9)南唐主任命中書侍郎、知尚書省嚴續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10)三月,辛未,以李晏口為靜安軍。

(10)三月,辛未(初二),後周在李晏口設定靜安軍。

(11)帝常憤廣明以來中國日蹙,及高平既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會秦州民夷有詣大梁獻策請恢復舊疆者,帝納其言。

(11)後周世宗經常為唐僖宗廣明以來中原日益縮小而憤慨,及至高平一戰奏捷,慨然萌生削平各國統一天下的志向。正好秦州各族百姓有到大梁進獻計策請求恢復舊日大唐疆域的,世宗採納他的意見。

蜀主聞之,遣客省使趙季札按視邊備。季札素文武才略自任,使還,奏稱:“雄武節度使韓繼勛、鳳州刺史王萬迪非將帥才,不足以御大敵。”蜀主問:“誰可往者?”季札請自行。丙申,以季札為雄武監軍使,仍以宿衛精兵千人為之部曲。

後蜀主聞知情況,派遣客省使趙季札巡視邊防。趙季札素來以有文武雙全的才略自許,出使回來,上奏道:“雄武節度使韓繼勛、鳳州刺史王萬迪不是將帥之才,不能夠抵禦大敵入侵。”後蜀主問:“誰可前往呢?”趙季札請命自己前往。丙申(二十七日),任命趙季札為雄武監軍使,並將宮禁警衛精兵一

千人作為他的私屬部隊。

(12)帝以大梁城中迫隘,夏,四月,乙卯,詔展外城,先立標幟,俟今冬農隙興板築;東作動則罷之,更俟次年,以漸成之。且令自今葬埋皆出所標七里之外,其標內俟縣官分畫街衢、倉場、營廨之外,聽民隨便築室。

(12)後周世宗因為大梁城中侷促狹窄,夏季,四月,乙卯(十七日),下詔拓展外城,先設立標記,等待今年冬天農閒再興土木。農事開始就停止,再等來年開工,以此逐漸完成。並且命令從今開始葬埋死人都要出城,離所立標記七里之外,在標記內等待官府劃分出街道、倉庫場院、營房官舍,除此之外,聽憑百姓隨便蓋房。

(13)丙辰,蜀主命知樞密院王昭遠按行北邊城寨及甲兵。

(13)丙辰(十八日),後蜀主命令知樞密院王昭遠巡視檢查北部邊界的城鎮營寨和武備。

(14)上謂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寢食不忘。又自唐、晉以來,吳、蜀、幽、並皆阻聲教,未能混壹,宜命近臣著《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及《開邊策》各一篇,朕將覽焉。”

(14)後周世宗對宰相說:“朕經常思考達到大治的方略,沒有得到其中的要領,睡覺吃飯都不能忘記。又從後唐、後晉以來,吳地、蜀地、幽州、并州都被隔斷了政令教化,不能統一,應該命令左右大臣撰寫《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開邊策》各一篇,朕將一一閱覽。”

比部郎中王朴獻策,以為:“中國之失吳、蜀、幽、並,皆由失道。今必先觀所以失之之原,然後知所以取之之術。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驕民困,奸黨內熾,武夫外橫,因小致大,積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為而已。夫進賢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恩隱誠信,所以結其心也;賞功罰罪,所以盡其力也;去奢節用,所以豐其財也;時使名薄斂,所以阜其民也。俟群才既集,政事既治,財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後舉而用之,功無不成矣!彼之人觀我有必取之勢,則知其情狀者願為間諜,知其山川者願為鄉導,民心既歸,天意必從矣。

比部郎中王朴進獻策文,認為:“中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於喪失了治國之道。如今一定要首先考察所以喪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後才能知曉所以收取失地的方法。當開始喪失國土時,沒有不是因為君主昏庸臣子奸邪,軍隊驕橫百姓窮困,奸人亂黨在朝內炙手可熱,強將武夫在外面橫行霸道,由小變大,積微成著。如今要收取失地,只不過反其道而行之罷了。進用賢人斥退壞人,是收羅人材的辦法;布施恩澤講究信用,是團結人心的辦法;獎賞功勞懲罰罪過,是鼓勵大家貢獻力量的辦法;革除奢侈節約費用,是增加財富辦法;按時使用民力,減少賦稅,是使百姓富足的辦法。等到群賢畢集,政事理順,財用充足,士民歸附,然後起兵而使用他們,千秋功業沒有不成功的了!對方的人民看到我方有必定取勝的形勢,知道內部情況的就願意當間諜,熟悉山川地理的就願意當嚮導,民心已歸附,那么天意也必然會順從了。”

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唐與吾接境幾二千里,其勢易擾也。擾之當以無備之處為始,備東則擾西,備西則擾東,彼必奔走而救之。奔走之間,可以知其虛實強弱,然後避實擊虛,避強擊弱。未須大舉,且以輕兵擾之。南人懦怯,聞小有警,必悉師以救之。師數動則民疲而財竭,不悉師則我可以乘虛取之。如此,江北諸州將悉為我有。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得江南則嶺南、巴蜀可傳檄而定。南方既定,則燕地必望風內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捲可平矣。惟河東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當以強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敗,力竭氣沮,必未能為邊患,宜且以為後圖,俟天下既平,然後伺間,一舉可擒也。今士卒精練,甲兵有備,群下畏法,諸將效力,期年之後可以出師,宜自夏秋蓄積實邊矣。”

“大凡進攻奪取的方法,必定先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南唐與我們相接的國境將近二千里,這地勢很容易騷擾對方。騷擾對方應當從沒有防備的地方開始,防備東面就騷擾西面,防備西面就騷擾東面,對方必定東奔西走去救援。東奔西走之間,就可以探明對方的虛實強弱,然後避實擊虛,避強擊弱。不須大舉進攻時,暫且用小部隊騷擾。南方人生性懦弱膽小,聽說有小小的警報,必定出動全部軍隊去救援。軍隊頻繁出動就會使百姓疲勞而財物耗竭,不出動全國軍隊救援,我們就可以乘著空虛奪取土地。像這樣,長江以北各州將全部被我們占有。既得長江以北,就可利用他們的百姓,實行我們的辦法,那長江以南也容易奪取了。取得江南,那么嶺南、巴蜀之地就可以傳遞檄文而平定。南方既已平定,那燕地必定望風披靡歸附中原;倘若它不歸順,就調動軍隊進攻,猶如卷蓆子那樣很快可以平定了。只有河東北漢是必然要拚死一戰的敵人,沒法用恩惠信義誘導,應當用強大的軍隊制服它,然而它從高平失敗以後,國力空虛士氣沮喪,必定不能再起邊患,應該暫且放在以後謀取,等待天下已經平定,然後瞅準時機,一舉就可以擒獲。如今士兵精幹,武器齊全,部下畏服軍法,眾將願意效力,一年以後可以出師,應該從夏季、秋季就開始積蓄糧草來充實邊疆了。”

上欣然納之。時群臣多守常偷安,所對少有可取者,惟朴神峻氣勁,有謀能斷,凡所規畫,皆稱上意,上由是重其氣識,未幾,遷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

後周世宗欣然接受。當時群臣大多墨守常規,苟且偷安,所對策略很少有可取的,只有王朴神情峻逸、氣勢剛勁,有智謀能決斷,凡是有所規劃建議,都符合世宗的心意,世宗因此看重王朴的氣質膽識,不久,遷升他為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

(15)上謀取秦、鳳,求可將者。王溥薦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上命訓與鳳翔節度使王景、容省使高唐昝居潤偕行。五月,戊辰朔,景出兵自散關趣秦州。

(15)後周世宗謀劃攻取秦州、鳳州,尋找可以統領軍隊的人。王溥推薦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世宗命令向訓與鳳翔節度使王景、客省使高唐人昝居潤同行。五月,戊辰朔(初一),王景從散關出兵直奔秦州。

(16)敕天下寺院,非敕額者悉廢之。禁私度僧尼,凡欲出家者必俟祖父母、父母、伯叔之命。惟兩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聽設戒壇。禁僧俗捨身、斷手足、煉指、掛燈、帶鉗之類幻惑流俗者。令兩京及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是歲,天下寺院存者二千六百九十四,廢者三萬三百三十六,見僧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四,尼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六。

(16)後周世宗敕命天下寺院,未經朝廷敕賜匾額的全部廢除。禁止私下剃髮出家當和尚、尼姑,凡是打算出家的人必須得到祖父母、父母親、伯伯叔叔的同意,只有東京、西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準許設立受戒的佛壇。禁止僧侶捨身自殺、斬斷手足、手指上燃香、裸體掛鈎點燈、身帶鐵鉗之類惑亂破壞社會風俗的行為。命令東京、西京以及各州每年編制僧侶名冊,如有死亡、返俗,都隨時註銷。這一年,天下寺院保存的有二千六百九十四座,廢除的有三萬三百三十六座,現有和尚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四人,尼姑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六人。

(17)王景拔黃牛等八寨。戊寅,蜀主以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李廷為北路行營都統,左衛聖步軍都指揮使高彥儔為招討使,武寧節度使呂彥珂副之,客省使趙崇韜為都監。

(17)王景攻拔黃牛等八個營寨。戊寅(十一日),後蜀主任命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李廷為北路行營都統,左衛聖步軍都指揮使高彥儔為招討使,武寧節度使呂彥珂為招討副使,客省使趙崇韜為都監。

(18)蜀趙季札至德陽,聞周師入境,懼不敢進,上書求解邊任還奏事,先遣輜重及妓妾西歸。丁亥,單騎馳入成都,眾以為奔敗,莫不震恐。蜀主問以機事,皆不能對;蜀主怒,系之御史台,庚午,斬之於崇禮門。

(18)後蜀趙季札到達德陽,聽說後周軍隊入境,恐懼不敢前進,上書請求解除守邊任務返回京城奏報情況,先遣送隨身攜帶的包裹箱籠和妓女侍妾向西返歸。丁亥(二十日),趙季札單人匹馬奔入成都,眾人都以為是打敗仗逃回,沒有不震驚恐慌的。後蜀主問他軍事機務,都不能回答。後蜀主勃然大怒,將他關押在御史台,甲午(二十七日),在崇禮門斬首。

(19)六月,庚子,上親錄囚於內苑。有汝州民馬遇,父及弟為吏所冤死,屢經覆按,不能自伸,上臨問,始得其實,人以為神。由是諸長吏無不親察獄訟。

(19)六月,庚子(初三),後周世宗在宮內園林中親自查閱囚犯的檔案。有個汝州的百姓叫馬遇,父親以及弟弟被官吏冤枉致死,屢經核查審理,自己不能申訴,世宗當面審問,才獲得真實情況,眾人都認為神奇。從此各部門長官無不親自省察刑事訴訟案件。

(20)壬寅,西師與蜀李廷等戰於威武城東,不利,排陣使濮州刺史胡立等為蜀所擒。丁未,蜀主遣間使如北漢及唐,欲與之俱出兵以制周,北漢主、唐主皆許之。

(20)壬寅(初五),西征軍隊與後蜀李廷等在威武城東交戰,失利,排陣使濮州刺史胡立等人被後蜀擒獲。丁未(初十),後蜀主派遣秘密使者前往北漢和南唐,準備和他們共同出兵來遏制後周,北漢主、南唐主都答應。

(21)己酉,以彰信節度使韓通充西南行營馬步軍都虞候。

(21)己酉(十二日),後周任命彰信節度使韓通充任西南行營馬步軍都虞候。

(22)戊午,南漢主殺禎州節度使通王弘政,於是高祖之諸子盡矣。

(22)戊午(二十一日),南漢主殺死禎州節度使通王劉弘政,於是南漢高祖的所有兒子全死了。

(23)壬戌,以樞密院承旨清河張美為右領軍大將軍、權點檢三司事。初,帝在澶州,美掌州之金谷隸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為供副。太祖聞之怒,恐傷帝意,但徙美為濮州馬步軍都虞候。美治財精敏,當時鮮及,故帝以利權授之;然思其在澶州所為,終不以公忠待之。

(23)壬戌(二十五日),後周世宗任命樞密院承旨清河人張美為右領軍大將軍、權點檢三司事。當初,世宗在澶州時,張美掌管州中隸屬於三司的錢糧,世宗有時私下有所索求,張美千方百計為他提供滿足。後周太祖聽說此事很生氣,又恐怕傷害世宗的感情,只是調任張美為濮州馬步軍都虞候。張美治理財政很精明,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所以世宗將財政收入的大權授給他;然而想到他在澶州的作為,終究不將他當作公正忠誠的人來對待。

(24)秋,七月,丁卯朔,以王景兼西南行營都招討使,向訓兼行營兵馬都監。宰相以景等久無功,饋運不繼,固請罷兵。帝命太祖皇帝往視之,還,言秦、鳳可取之狀,帝從之。

(24)秋季,七月,丁卯朔(初一),後周世宗任命王景兼西南行營都招討使,向訓兼行營兵馬都監。宰相因王景等長久沒有成功,糧草運輸跟不上,堅持請求撤兵。世宗命令宋太祖皇帝趙匡胤前往視察,回來,陳述秦州、鳳州可以攻取的情況,世宗聽從了他意見。

(25)八月,丁未,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景范罷判三司,尋以父喪罷政事。

(25)八月,丁未(十一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景范罷免判三司之職,不久因為父喪免去朝政事務。

(26)王景等敗蜀兵,獲將卒三百。己未,蜀主遣通奏使、知樞密院、武泰節度使伊審徵如行營慰撫,仍督戰。

(26)王景等擊敗後蜀軍隊,捕獲將吏士卒三百人。己未(二十三日),後蜀主派遣通奏使、知樞密院、武泰節度使伊審徵前往軍營慰勞安撫,並且督戰。

(27)帝以縣官久不鑄錢,而民間多銷錢為器皿及佛像,錢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監采銅鑄錢,自非縣官法物、軍器及寺觀鐘磬鈸鐸之類聽留外,自余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直;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論刑有差。上謂侍臣曰:“卿輩勿以毀佛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彼銅像豈所謂佛邪!且吾聞佛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

(27)後周世宗因為朝廷長久沒有鑄造銅錢,而民間許多人銷毀錢幣做成器皿以及佛像,銅錢越來越少,九月,丙寅朔(初一),敕令開始設立機構採集銅來鑄造錢幣,除了朝廷的禮器、兵器以及寺廟道觀的鐘磬、鈸鑔、鈴鐸之類準許保留外,其餘民間的銅器、佛像,五十天內全部讓送交官府,付給等值的錢;超過期限隱藏不交,重量在五斤以上的判死罪,不到五斤的量刑判處不同的罪。世宗對侍從大臣說:“你們不要為毀佛而疑慮。佛用善道來教化人,假如立志行善,這就是信佛了。那些銅像豈是所說的佛呢!況且我聽說佛的宗旨是在於利人,即使是腦袋、眼睛也都可以捨棄布施給需要的人,倘若朕的身子可用來普濟百姓,也不值得吝惜啊。”

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臣司馬光曰:像周世宗,可以稱得上仁愛了,不吝惜自身而愛護百姓;像周世宗,可以稱得上英明了,不為無益的東西來廢棄有益的東西。

(28)蜀李廷遣先鋒都指揮使李進據馬嶺寨,又遣奇兵出斜谷,屯白澗,又分兵出鳳州之北唐倉鎮及黃花谷,絕周糧道。閏月,王景遣裨將張建雄將兵二千抵黃花,又遣千人趣唐倉,扼蜀歸路。蜀染院使王巒將兵出唐倉,與建雄戰於黃花,蜀兵敗,奔唐倉,遇周兵,又敗,虜巒及其將士三千人;馬嶺、白澗兵皆潰,李廷、高彥儔等退保青泥嶺。蜀雄武節度使兼侍中韓繼勛棄秦州,奔還成都,觀察判官趙舉城降,斜谷援兵亦潰。成、階二州皆降,蜀人震恐。,澶州人也。帝欲以為節度使,范質固爭以為不可,乃以為郢州刺史。

(28)後蜀李廷派遣先鋒都指揮使李進占據馬嶺寨,又派遣準備突然出擊的部隊從斜谷而出,屯駐白澗,又分出軍隊從鳳州以北的唐倉鎮和黃花谷而出,斷絕後周的糧道。閏月,王景派遣副將張建雄領兵二千抵達黃花谷,又派遣軍隊一千趕赴唐倉鎮,扼住後蜀軍隊歸路。後蜀染院使王巒領兵從唐倉鎮而出,與張建雄在黃花谷交戰,後蜀兵敗,逃奔唐倉鎮,路遇後周軍隊,又被擊敗,俘虜王巒及其將吏士卒三千人;馬嶺、白澗的軍隊全都潰逃,李廷、高彥儔等後退保守青泥嶺。後蜀雄武節度使兼侍中韓繼勛放棄秦州,逃回成都,觀察判官趙率城投降,斜谷增援部隊也潰散。成、階二州都投降,後蜀人震驚恐慌。趙是澶州人。世宗打算任命趙為節度使,范質堅持爭辯認為不可,於是任命趙為郢州刺史。

壬子,百官入賀,帝舉酒屬王溥曰:“邊功之成,卿擇帥之力也!”

壬子(十七日),文武百官入朝祝賀,世宗舉杯為王溥敬酒說:“邊疆戰功的取得,全仗愛卿選擇主帥得當之力啊!”

(29)甲子,上與將相食於萬歲殿,因言:“兩日大寒,朕於宮中食珍膳,深愧無功於民而坐享天祿,既不能躬耕而食,惟當親冒矢石為民除害,差可自安耳!”

(29)甲子(二十九日),後周世宗與將軍、丞相在萬歲殿就餐,因而說道:“兩天大寒,朕在宮中吃美味佳肴,對百姓沒功勞而坐享上天賜予的祿位深感漸愧,既然不能自己耕耘而吃飯,那就只有親身去冒飛矢流石的危險來為民除害,還略可自我安慰。”

(30)乙丑,蜀李廷上表待罪。冬,十月,壬申,伊審徵至成都請罪。

(30)乙丑(疑誤),後蜀李廷上表等候治罪。冬季,十月,壬申(初八),伊審徵到達成都請罪。

蜀主致書於帝請和,自稱大蜀皇帝;帝怒其抗禮,不答。蜀主愈恐,聚兵糧於劍門、白帝,為守御之備,募兵既多,用度不足,始鑄鐵錢,榷境內鐵器,民甚苦之。

後蜀主送書信給周世宗請求講和,自稱大蜀皇帝。世宗惱怒他以對等禮節相待,不作回答。後蜀主愈加恐慌,在劍門、白帝聚集軍隊、糧草,作好防守抵抗的準備,招募士兵已經很多,費用開支不夠,開始鑄造鐵錢,對境內鐵器實行專賣,百姓很為此所苦累。

(31)唐主性和柔,好文章,而喜人佞己,由是諂諛之臣多進用,政事日亂。既克建州,破湖南,益驕,有吞天下之志。李守貞、慕容彥超之叛,皆為之出師,遙為聲援,又遣使自海道通契丹及北漢,約共圖中國;值中國多事,未暇與之校。

(31)南唐主生性溫和柔順,愛好文采辭章,而且喜歡人奉承自己,因此善於花言巧語、獻媚取寵的臣子大多晉升任用,政事日益混亂。既已攻克建州,擊破湖南,就更加驕傲,產生吞併天下的志向。李守貞、慕容彥超叛亂,南唐都為之出兵,遠遠地進行聲援,又派遣使者從海道聯絡契丹和北漢,約定共同謀取中原。後周正值中原多事,沒有時間來與他計較。

先是,每冬淮水淺涸,唐人常發兵戍守,謂之“把淺”,壽州監軍吳廷紹以為疆埸無事,坐費資糧,悉罷之;清淮節度使劉仁贍上表固爭,不能得。十一月,乙未朔,帝以李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兼知廬、壽等行府事,以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副之,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將以伐唐。令坤,磁州武安人也。

從前,每年冬天淮河水淺乾涸,南唐人經常發兵守衛淮河,稱做“把淺”。壽州監軍吳廷紹認為邊境平安無事,白費財物糧草,全部撤回。清淮節度使劉仁贍上表一再爭辨,沒能取勝。十一月,乙未朔(初一),後周世宗任命李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兼知廬州、壽州等行府事務,任命忠武節度使王彥超為行營副都部署,督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名將領來攻伐南唐。韓令坤是磁州武安人。

(32)汴水自唐末潰決,自橋東南悉為污澤。上謀擊唐,先命武寧節度使武行德發民夫,因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議者皆以為難成,上曰:“數年之後,必獲其利。”

(32)汴水從唐朝末年潰堤決口以來,自橋東南全都成為污泥沼澤。後周世宗圖謀攻擊南唐,先命令武寧節度使武行德徵發民夫,順著原來河堤疏通引水,東面直到泗水;參與議事的人都認為難以成功,世宗說:“數年以後,必定獲得它的好處。”

(33)丁未,上與侍臣論刑賞,上曰:“朕必不因怒刑人,因喜賞人。”

(33)丁未(十三日),後周世宗與侍從大臣談論刑賞,世宗說:“朕一定不因為自己發怒而懲處人,因為自己高興而獎賞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