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資料
63式自動步槍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支步槍(在外國被誤稱為68式)。1958年,全國掀起“大躍進”高潮,全國民眾“鼓幹勁”“爭上游”,放衛星,創奇蹟,國防科技界也跟隨熱潮行動起來,大幹“一天等於20年”的工作,63式自動步槍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研製的。
我國的兵器工業,在解放前,絕對是仿造,解放後五十年代,仍然是仿製,真正自己獨立研究、設計63式自動步槍才算開始。研製人員大多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熱情高,幹勁大,既當學生,又當老師,邊乾邊學。研製人員在認真分析56式武器的特點、結構的基礎上,制定自動步槍的技術措施、結構方案。一邊組建研究組織(研究所),一邊籌劃研製、試製、試驗、測試手段(試驗室,靶場等)。由於起點低,基礎差,工作任務相當繁重,再加上當時我國正處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生活之艱苦可想而知了。即使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研製隊伍仍然在63年完成了設計定型。國家命名為63式7.62mm自動步槍。1969年,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方針指導下,63式自動步槍開始投產。在一個萬人工廠,接到的任務是年產數十萬支63式自動步槍,生產準備、工藝,工裝準備都是晝夜進行,為了保證戰備任務按時完成,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廢寢忘食地加班苦戰。然而軍品生產中的“軍工生產質量第一”這條原則沒有得到貫徹執行,有效控制質量的規章制度有的被取消了。即使沒有取消,也由於沒有人管理,沒有人執行而未得到遵循。例如科研產品定型程度、檢驗制度、技改鑑定制度等等。63式自動步槍沒有履行生產定型程式,沒有經過一切改進都要通過試驗鑑定的手續,沒有嚴格經過駐廠軍代表審批產品資料修改工藝變化等程式。即使這樣,大多數職工、駐廠軍代表都想全心全意把63式自動步槍搞好,自己研製幾年的產品,一旦被國家接受,生產裝備部隊,大家都有一種自豪感。想方設法完成戰備生產任務,因此掀起了民眾性的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約工時為目的技改高潮,當時提的口號是:“以產品設計為中心,大搞技術革命”,結果把已設計定型的63式自動步槍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某些修改是好的,或節約了工時,或提高了性能,但也有幾項改變造成了不良後果。生產裝備的63式自動步槍比設計定型的63式自動步槍性能、質量明顯下降了,這是個歷史事實,但也不是所有出廠的63式都是很差的,這要分為三個階段,投產初期兩年,照設計定型的圖紙生產這一部分槍質量比較好;隨著生產數量加大,改變的地方越來越多,質量問題才逐步暴露出來,至1974年達到頂點,部隊反映意見強烈,這才採取措施,質量攻關歷時兩年,雖然採取了一些彌補措施,但已改變不了大局。攻關以來的槍質量又有所提高,例如散布精度R50已穩定在5.5cm左右。
角色數據
獲得
製造時間 | 02:45:00 | ||||
製造公式 | 430 430 430 430 |
數據
編號 | 槍名 | 星級 | 類型 | 畫師 | 作戰效能 |
NO.133 | 63式 | ★★ | 突擊步槍 | TOMATO | 133 |
作戰能力 | |||||
傷害 | 命中 | 迴避 | 射速 | 生命 | 成長 |
A | B | B | A | C | A |
基礎數據 | |||||
傷害 | 命中 | 迴避 | 射速 | 生命 | 移速 |
19 | 5 | 5 | 50 | 50 | 10 |
技能
精確專注 | Lv.1 | 觸發率32% | 提升自身200%命中,持續8.0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