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台北時間2011年3月24日21時55分在緬甸東北部(北緯20.8,東經99.8)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美國地質勘探局測定,地震發生在仰光時間24日20時25分(台北時間24日21時55分),震源深度約10公里。地震發生後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內,在北緯20.8度、東經99.8度的位置又發生一起芮氏7級地震,震源深度約230公里。
此次地震震中所在位置靠近緬甸與泰國和寮國的邊境地區,撣邦景棟市以東56公里(北緯20.7度,東經99.9度)處。距離泰國北部城市清泰約110公里。距離中緬邊境線約40公里,距離國家一類口岸打洛約50公里,距離勐海縣城約90公里。
景棟市震感強烈,東枝市、曼德勒市也有震感。受其影響相鄰的泰國,中國的雲南和廣西,越南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另據央視訊息,泰國發生6.9級地震,尚不清楚兩場地震是否為同一場地震。
台北時間2011年3月24日23時54分許,緬甸(北緯20.6,東經99.9)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稱,由於此次地震爆發在很深的內陸地區,因此不會產生破壞性海嘯。
傷亡
2011年緬甸政府官員25日稱,緬甸東北部24日發生的芮氏7.2級強烈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75人死亡,由於不少偏遠地區信息通訊中斷,預計死亡人數還會繼續攀升。
一位緬甸官員表示,緬甸靠近震中的5個地區已有74人死亡,110人受傷。240多棟建築物倒塌。
他說:“我們正在盡力趕往偏遠地區。”“軍方、警方與當地政府正在試圖搜救震區受傷的民眾,但是通往震區的道路還沒有打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緬甸官員表示,靠近震中的塔萊和棉林的傷亡人數在不斷上升。由於道路封閉,具體的傷亡情況目前難以統計。法新社援引慈善救助機構世界宣明會(WorldVision)介紹稱,震區內有一座橋樑倒塌。該機構在當地的發言人擔心地震造成的山體滑坡會繼續造成人員傷亡。
此外,泰國北部清萊省一名52歲的婦女因自家房屋的牆壁倒塌而死亡。
歐亞地震帶
這次緬甸地震的地區屬於歐亞地震帶中,而早些時候發生的日本大地震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歐亞地震帶又名“橫貫亞歐大陸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其經過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發生在這裡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
地震高峰期
對於近年來強地震的頻繁發生,地震研究員孫士鋐表示,全球已經進入地震高發期。他分析說,自從去年智利發生芮氏8.8級強震後,追溯到2004年12月印尼發生8.7級強震的情況,他的推斷結論是:全球可能進入“地震高發期”。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高孟譚則表示,從長時間的平均數據看,全球每年發生6級地震約150次。1902年以上,死亡千人以上,萬以下的地震事件總計108次,平均每年就會發生一次,而死亡萬人以上的地震事件總數為31次,平均每三年半發生一次。在過去十年中每年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次數都在137次到196次之間波動,並無明顯的變化,高孟譚認為,近期全球6級以上地震頻率比較平穩,屬於正常的波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