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信息綜合症

“21世紀信息綜合症”是一種以對信息、資訊的狂熱為主要症狀的一種比較積極的新型心理疾病。因為它具有較大的積極性,而經常人們所被忽略。因為21世紀主要依靠網際網路等即時通訊,因此,“21世紀信息綜合症”又名“e時代信息綜合症”,“網路信息綜合症”,也可以簡稱為“信息綜合症”。

總論

定義

“21世紀信息綜合症”是2009年初才被歐美心理學家們確認的新型心理疾病,顧名思義,是一種對網上日益龐大的信息庫的處理不當的一種應激反應。

形成機理:

簡單地說,“21世紀信息綜合症”屬於行為成癮的一種,根本原因是由於人體內能夠產生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它能使神經系統產生興奮性,使人產生愉悅的感覺,而它“先興奮,後抑制”的作用機制,決定了維持興奮的方法——維持甚至提高多巴胺的濃度。令人鬱悶的是,同種刺激引起的多巴胺產生的量會依次減少,因此,為了保證興奮性,就必須不斷地做同一件事來加強刺激。

主要症狀

面對網上海量的信息,先迷茫,然後焦慮,接著狂熱,結果,不加分析地背下來再說,儘管有時背下來的信息可能是錯的,或者相對不太有用的,但仍然停不下來,甚至會以“狂背”為樂。

簡單對比:

“21世紀信息綜合症”屬於超強的事業心所導致的對信息的痴迷,相對與人們所說的網癮,它屬於積極性成癮,而且,“工作狂”們多半會患有此症,因此,雖然它與網癮的形成機制相似,但破壞性小之又小。

積極意義

1.保持工作熱情

2.保持思想開放、積極

3.保持知識量充足

4.保持壓力和警覺性

這些均有利於成功。

潛在危害:

1.由於長期處於對信息的敏感狀態,人往往會很疲憊,雖然心理上的興奮可能掩蓋疲憊的感覺,但是,日子久了還是會損傷免疫力。

2.此外,長期處於警戒狀態的人,也比較容易和周圍的人發生摩擦,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甚至是家庭關係。

3.由於信息只是積累而不加處理,長期這樣,會對思維能力、事務處理能力,甚至智商產生負面影響。

4.過多的資訊可能會擾亂生物鐘,使人產生多動不安、生活懶散、愛喝刺激性飲料、難以集中精神、難以入睡、睡眠淺及睡眠容易中斷等現象,於是,你會疲憊不堪,情緒失常。

易感人群

1.以信息為生命線的人。

2.人際關係網複雜、龐大,且時時都很重要的人。

3.其他與信息聯繫緊密的人。

4.查到這條資料的人。(心理學工作者除外,這么生僻的辭彙,沒事誰查它?)

高危人群

1.商業界人士

2.學術界人士

3.堅信“知訊者生存”的人

人群特例:

情報人員、商業信息員等從事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的人士,屬於工作需要,不在範圍內。(這些人收集信息,也處理信息,屬於資訊型人才。)

自我診斷

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如實回答以下問題:

A:很不符 B:較為不符 C:較為相符 D:相符 E:很相符

問題如下:

01.是不是會經常不由自主地看手機,以免錯過電話或簡訊?

02.是不是3個小時沒有接到電話,同時,也沒有收到簡訊,就心急如焚?(學生為1天)

03.是不是總是覺得自己有重要的電話沒有接到,或是有重要的簡訊沒有收到?

04.是不是一天未上網看資訊就覺得與世隔絕?(學生為1周)

05.是不是1天未添加新資訊就覺得光陰虛度?

06.是不是完全隔離(1個人,關掉手機,切斷網路連線,完全和外界失去聯繫),3小時就覺得難以忍受?

07.是不是總是以“訊息靈通”為生活目標?

08.是不是總覺得網上有數不盡的資料向自己湧來?

09.是不是總是喜歡找一些稀奇古怪,別人找不到的資料?

10.是不是總是在試圖把自己變成百科全書?

(A為1分,B為2分,C為3分,D為4分,E為5分,累積記分。)

結果如下:

10-15分——恭喜你,“21世紀信息綜合症”還離你很遠。

16-20分——“21世紀信息綜合症”還沒來找你的麻煩。

21-25分——輕微“21世紀信息綜合症”,不必擔心。

26-30分——輕度“21世紀信息綜合症”,不太要緊。

31-35分——中度“21世紀信息綜合症”,您可能需要稍微調整一下。

36-40分——中重度“21世紀信息綜合症”,您可得注意了。

45-50分——哇噻,重度“21世紀信息綜合症”,看來,您真的需要好好調整一下了。

自我調整

事實上,如果“21世紀信息綜合症”沒有完全影響生活,換言之,對生活的影響還可以忍受,就沒有必要去見心理醫生,自己調整一下就行了。

p.s:

1.如果周圍的人有70%及以上都患有“21世紀信息綜合症”,就完全不用在意它,大家都這樣,就不可能影響人際關係,但要注意多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喔。

2.對於剛剛被心理醫生確認的心理疾病,心理醫生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料,也沒有什麼經驗,偏偏“21世紀信息綜合症”又是危害性與積極性並存的心理疾病,心理醫生往往都會比較保守,只能給你提一點建議罷了,真正的調整,靠你自己。不是大家都說“相對別人,自己才是最好的心理醫生。”么?

自我調整方法如下:

1.告訴自己:信息很重要,但是,信息不是最重要的。

2.告訴自己:偷懶不是我的錯,(如果不背資訊算偷懶的話,)我只是在順應自然規律,為了明天的健康,好好偷懶。

3.在顯眼的地方貼上:“注意調整”,以提示自己注意休息。

4.把信息堆在一起,一塊處理了,減少上網次數。

5.必要時,強迫自己放鬆一下。

6.偶爾,把自己短時間完全隔離一下,以提高耐受性。

7.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不同的調整計畫,只有實在沒辦法的時候才可以找心理醫生諮詢一下。

總之,調整的要點就是:降低信息對自己的重要性,強迫自己學會對自己的信息量滿足,並且,學會休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