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2016年12月,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在滬成立,是由清華大學倡議、中英12所重要高校聯合發起的國際人文學術聯盟,盟校已達17所。並得到香港政府和中英人文學界的大力支持與回響。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鐵牛、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兼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主席陳旭、英國文化協會香港總監施捷(JeffStreeter)、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等出席開幕式。
2018年12月6-7日,由中英高等人文教育聯盟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承辦的2018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峰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會議主題
本年度學術峰會以“中國與人文”為討論主題。
顏海平表示峰會可以用關鍵字“跨”來形容,從不同的學術領域和各國的學術傳統展開討論,“跨”是學習、對話、是轉變、是生產,“跨”的精神是服務,經由知識,通過轉變,以達真理。
會議內容
本次峰會討論的一個核心話題是如何理解在古典和現代轉換中的中國人文學,就此,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教授作了題為“善意與留白:中國哲學關於自我與他人關係的思考”的主題演講。葛兆光在主題演講中討論了“中國文化”的三個難題,即如何界定中國文化、如何確定其涵蓋的範圍,以及如何評價中國文化。他認為,現在中國的族群、領土已不同於傳統漢文化中心的中國,國家內部差異很大,可以借鑑德國學者提出的“文明”和“文化”區分的概念,將文明視為後天習得的社會交往的普遍規則,而文化則是各族群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習慣,應該“擁抱文明,保護文化”,一方面尋求社會和國際社會的交往規則,另一方面保護自己的文化傳承。
專題研討
在清華大學陳永國教授主持的“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人文傳統”專題研討中,王中忱以1920-1930年清華大學中文系創始者的探索為例,指出作為現代學科的“中國文學”是在與以考據為主的“國學”的對話中界定自身的。賀桂梅認為,在“落後焦慮”的影響下,20世紀中國文學強調現代化和融入到西方,到了21世紀,中國及全球局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她提出從“文明史”的角度重新勾連當下的中國人文學與古典傳統的關係,重新融合古典傳統和現代傳統。中國人文學不僅處在與古典傳統的傳承關係中,而且處於與全球歷史的關聯互通中。牛津大學的芮納·米德(RanaMitter)教授、清華大學的顏海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科大衛(DavidFaure)教授分別從中國現代史、中國文學、中國古代史的角度出發作了主題演講,發掘了國別文學和國別歷史中蘊含的“世界主義”面向。
芮納·米德在題為“中國、亞洲和西方歷史的全球化”的主題演講中,提倡思考研究中國史、亞洲史和西方史交融的可能性。他列舉了“五四”作家的世界意識及同時期印度的文學和政治運動中亞洲革命意識的對照,義大利馬里內蒂(Marinetti)的未來主義藝術運動和印度畫家的賈米尼·羅伊(JaminiRoy)的現代主義之比較,以及1940年代重慶與英國都經歷過的大轟炸和大遷徙經驗三個案例,說明了在比較中提出拓展歷史敘事、提升共情的合作可能。
重大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何偉文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梁元生教授、武漢大學楊華教授,相繼闡發了對中國古典傳統的現實價值和意義的見解。何偉文以莊子和朗基努斯為例,比較了中國和西方的古典藝術精神,分析了看似迥然不同的思想背後潛在的共通性、互補性和差異性。梁元生則以儒家的五經闡述人文教育的五個方面,指出儒家思想蘊含的人文主義精神對我們的現代教育,特別是對人的努力和自我的提升有重大意義。